昌景黃城際鐵路

杭昌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昌景黃城際鐵路,又稱昌景黃(南昌—景德鎮—黃山)高鐵,是杭昌(杭州—南昌)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杭黃客運專線一起組成完整的杭昌高鐵。昌景黃高鐵全線設10個車站,分別為南昌東、軍山湖、余干、鄱陽南、樂平北、景德鎮北、瑤里、祁門南、黟縣東、黃山北。

昌景黃高鐵(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段),已於2018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9月建成通車。

基本介紹


新建鐵路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城際鐵路(簡稱“昌景黃鐵路”)位於贛東北和皖南地區,西起江西省南昌市,途經江西省鄱陽縣、余干縣景德鎮市東至安徽省黃山市。線路長289.807km。江西省境內的線路長度為200.276km、安徽省境內的線路長度為89.531km
全線設南昌東、軍山湖、余干、鄱陽南、凰崗(預留)、景德鎮北、瑤里、祁門南、黟縣東、黃山北共10座車站。
杭昌高速鐵路,簡稱杭昌高鐵,是一條連接接浙江省杭州市和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條高速鐵路,由杭黃高鐵與昌景黃高鐵組成,也是繼滬昆高鐵之後,杭州到南昌的第二條高速鐵路。杭昌高鐵的第一期杭黃高鐵(杭州至黃山段),已於2018年12月25日正式開通運營。第二期昌景黃高鐵(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段),也於同日(2018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9月全線通車運營。

沿線設站


站點名稱所在位置車站性質車站規模備 注
南昌東站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始發站6台13線新建,預留 2 一 3 線
軍山湖站南昌市進賢縣軍山湖景區中間站2台4線新建高架站
余干站上饒市余干縣鷺鷥港鄉中間站2台4線新建高架站
鄱陽南站上饒市鄱陽縣三廟前鄉中間站2台6線新建高架站
凰崗站景德鎮市昌江區鯰魚山鎮中間站2台4線預留站
景德鎮北站景德鎮市珠山區竟城鎮始發站5台13線既有改建
瑤里站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景區中間站2台4線新建
祁門南站黃山市祁門縣城中間站2台4線新建
黟縣東站黃山市黟縣西遞宏村景區中間站2台8線新建
黃山北站黃山市屯溪區始發站7台17線既有改建
南昌東
動車存車場
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存車場近期設存車線 16 條,預留設置動車運用所的條件新建
景德鎮北
動車存車場
景德鎮珠山區竟城鎮存車場近期設存車線 4條,預留 4 條存車線新建
黃山北
動車存車場
黃山市屯溪區存車場存車線 20 條既有擴建

項目進程


2015年3月,由景德鎮市市委書記,人大代表劉昌林提出修建昌景黃高鐵。
2016年4月,江西省爭取將昌景黃鐵路納入國家規劃。
2016年11月,昌景黃納入國家中長期高鐵路網規劃。
2017年5月,南昌召開昌景黃高鐵可研評審會。
2017年12月,在景德鎮召開昌景黃高鐵推進會。
2018年1月,國家發改委批複昌景黃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8年2月,黃山市政府辦下達文件,定為重點建設項目,預計2018年7月開工。
2018年6月,中鐵四院發布昌景黃鐵路二次環評公示。
2018年7月,中鐵四院發布昌景黃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文公示。
2018年10月,中鐵總聯合贛皖兩省聯合批複昌景黃鐵路初步設計。
2018年12月,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朱錦村舉行開工儀式。
2021年8月16日,中鐵四局(南)昌景(德鎮)黃(山)鐵路安徽段站前一標休寧制梁場最後一榀箱梁預製完成,標誌著昌景黃鐵路建設再次取得重大進展,全線工程施工將進入無砟軌道施工階段。

項目介紹


線路走向

江西省:本線在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新設南昌東站,同步引入“南環客線”,銜接滬昆、京九高鐵。正線自南昌東站引出向東跨越繞城高速、金溪湖后至進賢縣三里鄉附近設軍山湖站,出站後上跨信江、S101至余干城區7公里處設余干站,折向東北跨越德昌高速、樂安河至鄱陽城區東側距城區8公里處設鄱陽南站,線路兩跨昌江后至上饒市與景德鎮市交界處預留凰崗站,之後跨過濟廣高速后至景德鎮北側沿九景衢鐵路引入景德鎮北站,下穿杭瑞高速后再上跨東河、S205至規劃的高嶺瑤里景區遊客中心北側設瑤里站,以隧道形式穿過瑤里風景區至安徽省境內。
安徽省:由江西省浮梁縣向北至祁門縣中心城區南側設祁門南站,上跨既有皖贛線、黃浮高速折向東至黟縣東側葉村設黟縣東站,出站後向東經休寧縣北側引入黃山北站。

項目概況及特點

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鐵路(簡稱“昌景黃鐵路”)位於贛東北和皖南地區,西起江西省南昌市,途經江西省上饒市、景德鎮市,東至安徽省黃山市。
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範圍主要包括:(1)正線工程黃山北站(含)至南昌東站(含),DK0+000 - DK314+025.582,線路長 289.807km。江西省境內的線路長度為 200.276km、安徽省境內的線路長度為 89.531km。
(2)聯絡線工程南 昌 西 站 至 本 線 聯 絡 線: HGLZDK0+000-HGLZDK13+535.017 、 XPLZDK0+000-XPLZDK15+848.421,線路長 29.383km;
(3)配套工程
①黃山地區配套工程:黃山北站動車存車場擴建工程。
②景德鎮地區配套工程
A.景德鎮北站折返線:LZDK0+000-LZDK1+796.26,線路長 1.796km(單線)。B.景德鎮存車場動車走行線:D1DK0+000-D1DK2+193.95,線路長 2.194km(單線)。C.景德鎮北動車存車場工程。
③南昌樞紐配套工程
A.南昌東動車走行線:D1DK0+000-D1DK4+784.576,D2DK0+000- D2DK4+784.576,線路長共計 9.57km(單線)。B.南昌東站動車存車場工程。
④黟縣東站預留池黃鐵路工程池黃引入黟縣東工程 CHDK121+623-CHDK124+620,線路長度為 2.97km。池黃鐵路在黟縣東站的工程做為整體納入昌景黃鐵路同步建設。
工程建設標準為客運專線,雙線,電力牽引,設計速度 350km/h。全線共設車站10 座,其中改建既有車站 2 座(景德鎮北站、黃山北站);新建車站 8 座(南昌東站、軍山湖站、余干站、鄱陽站樂平北站、瑤里站、祁門南站、黟縣東站)。新建 6 座、2增容 1 座 220kV 戶外式牽引變電所。本項目總佔地面積 1537.17hm2,其中永久佔地 910.22hm2,臨時佔地 626.95hm2。工程投資估算總額 5097014.50 萬元;計劃於 2018 年開工,總工期 48 個月。

橋涵工程

全線正線雙線 121 座-168540.53 延米,單線 40 座-14748.92 延米,合計:161-183289.45延米;高架站橋 3 座-3680.12 延米;正線橋長合計:186969.57 延米。聯絡線、動車走行線、折返線橋樑雙線 5 座 19235.08 延米,單線 21 座 25145.07延米,合計:26-44380.15 延米。池黃正線及預留線:單線 5 座-1665.86 延米。正線新建框架中小橋 10-10013.12 m2(頂面積),聯絡線新建框架中小橋 1-5761.6 m2(頂面積),接長框架小橋 2-242.1 m2(頂面積)。正線新建涵洞 80 座-2631.21 橫延米,接長 11 座-211.26 橫延米;聯絡線、動車走行線新建涵洞 8-1061.9 橫延米,聯絡線接長涵洞 1-8.06 橫延米。

隧道工程

全線正線貫通方案共有隧道 61 座-81.261km,其中雙線隧道 44 座 68.743km,單線隧道 17 座 12.517km。正線雙線隧道均為時速 350km 雙線隧道,單線隧道分別採用時速350km 單線隧道(黟縣右線繞行地段)和時速 200km 單線隧道(景德鎮右線繞行地段)。最長隧道為西武嶺隧道,全長 12637m(單洞雙線隧道),隧道位於安徽省黟縣~祁門縣境內。祁門南站牽出線有單線隧道道 2 座-0.328km(時速 120km)。其餘聯絡線等均無隧道。

主要車站方案


南昌樞紐及南昌東站

(a)南昌樞紐總圖規劃概況南昌鐵路樞紐銜接京九、滬昆、昌九城際昌福鐵路、滬昆高鐵等 5 條鐵路幹線。南北幹線京九線與東西幹線滬昆線向塘“十字交匯”,南昌站、向塘西編組站自北向南縱列布置於京九縱軸上,京九線、西環線基本實現南北方向客貨分線運輸。由昌九城際鐵路與昌福鐵路組成的鐵路通道與東西向滬昆高鐵在南昌西站“十字交匯”。樞紐內有南昌、南昌西兩個主要客站,向塘為輔助客站,呈“兩主一輔”格局;向塘西為編組站。樞紐內在建的昌贛客專在橫崗站接軌,昌贛客專與昌福鐵路西南聯絡線銜接南昌西站。樞紐擬建及規劃的鐵路主要有昌景黃鐵路、京九高鐵(南昌至九江段)以及江西省城際網規劃的城際鐵路。昌景黃鐵路引入以及規劃的昌九高鐵(京九高鐵北段)形成后,樞紐內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和城際鐵路客運網多網融合,形成以南昌西站、南昌站、南昌東站為主要客站,昌北機場站、橫崗站、向塘站為輔助客站“三主三輔”的“菱形”客站布局。
(b)南昌東站和南昌東動車存車場車站高速場總規模按 8 一 16 線路設計,預留站台 2 座和到發線 3 條,車站東側預留城際鐵路車場,車站北端昌景黃鐵路方向別引入並設置立折疏解線 1條件條件,預留京九高鐵引入條件;車站南端預留京九高鐵引入條件、新建動車存車場 1 處,近期規模存車線 1條件條件條件,預留動車運用所設置條件,新建綜合維修工區 1 處(綜合維修工區負責全線基礎設施的日常巡檢、保養、臨時補修及搶修作業,並配合大型養路機械作業。)。南昌東站房設於線位右側,車站設基本站台 1 座和中間站台 5 座,規模均450m×12m×1.25m。

軍山湖站

軍山湖站設於進賢縣三里鄉北部,北臨德昌高速,南有昌萬公路。車站所在地屬平原區,地形平坦開闊,多為水田。受鄱陽湖地區百年水位影響,軍山湖站為高架站。軍山湖站採用橋下站房形式。

余干站

余干站設於余干縣城北部,北臨德昌高速,右毗鄱陽湖大道,從車站到縣城約 7km。車站所在地屬平原區,地形平坦開闊,多為水田。受鄱陽湖地區百年水位影響,余干站為高架站。余干站站房設於線位左側。車站同側南昌段設綜合維修工區 1 處(綜合維修工區負責全線基礎設施的日常巡檢、保養、臨時補修及搶修作業,並配合大型養路機械作業。),工區內設岔線 3 條。

鄱陽南站

鄱陽南站設於鄱陽縣三廟前鄉,位於湖城大道南側,臨近 S208。車站所在地屬平原區,地形平坦開闊,多為水田。受鄱陽湖地區百年水位影響,鄱陽南站為高架站。鄱陽南站站房設於線位右側,車站設基本站台和中間站台各 1 座,規模均為450m×9m×1.25m,設到發線 4 條,按兩台夾六線布置,車站兩端各設渡線 1 組。

景德鎮北站

昌景黃鐵路引入景德鎮北站,採用昌景黃與九景衢鐵路合場布置方案。合場布置方案是將景德鎮北站原設計預留的皖贛新雙線方向別引入條件讓位給昌景黃鐵路,皖贛線則沿既有線增建第二線。預測景德鎮北站開行南昌方向城際客車近、遠期各 24 對、27 對,為減少其立折時與九景衢鐵路的交叉干擾,在車站西端增設 1條折返線(單線,長 1.796km)。既有景德鎮北站建設規模為一一一一 9 線,綜合維修車間在車站的西南咽喉接軌。本次景德鎮北站改建規模按一一一一 13 線布置;車站西端設動車存車場,近期設存車線 4 條,預留 4 條存車線。

瑤里站

瑤里站設於浮梁縣瑤里鎮,位於瑤里鎮西南側 9.7km。車站所在地屬丘陵地形,車站小里程端咽喉為橋樑,大里程端區間為橋樑。瑤里站站房設於線位左側,車站設基本站台和中間站台各 1 座,規模均為450m×9m×1.25m,設到發線 2 條,按兩台夾四線布置,車站兩端各設渡線 1 組。車站對側黃山端設綜合維修工區 1 處(綜合維修工區負責全線基礎設施的日常巡檢、保養、臨時補修及搶修作業,並配合大型養路機械作業。),工區內設岔線 3 條。

祁門南站

祁門南站設於祁門縣中心城區南面約 3km。車站所在地屬山前傾斜平原,車站南昌端咽喉位於橋上。車站黃山端跨越既有皖贛線。祁門南站站房設於線位右側,車站設基本站台和中間站台各 1 座,規模均為450m×9m×1.25m,設到發線 2 條,按兩台夾四線布置,車站兩端各設渡線 1 組。車站對側設綜合維修車間 1 處(綜合維修車間負責全線基礎設施的維修和搶修工作),工區內設岔線 4 條。

黟縣東站

黟縣東站位於葉村是黟縣西遞鎮所屬行政村,東與休寧縣接壤,位於黟縣、休寧縣齊雲山風景區、黃山風景區南大門的中心地帶。車站所在地屬山前傾斜平原。黟縣東站房設於線位左側,車站設中間站台 2 座,規模均為 450m×12m×1.25m,設到發線 4 條,按兩台八線布置,昌景黃鐵路正線外包,池黃鐵路從車站中間引入黟縣東站。昌景黃鐵路近期通過場間渡線到黟縣至黃山北站 1、2 線,去往黃山北站,遠期通過新建的黟縣至黃山北站 3、4 線,去往黃山北站。車站兩端各設渡線 2 組。本次初步設計考慮了池黃鐵路在黟縣東的全部工程,並隨本工程同步實施。

黃山樞紐及黃山北站

(a)黃山樞紐黃山(績溪)地區將形成銜接合福鐵路、杭黃鐵路、既有皖贛鐵路、皖贛新雙線、安池黃鐵路,合肥、宣城、杭州、上饒、景德鎮、池州等六個方向,以黃山北站、績溪北站為主、黃山站和歙縣北站為輔,共同承擔地區的客運作業;以績溪北站貨運場設貨場,金村站規劃綜合物流基地,共同承擔地區貨運作業;普速鐵路系統以既有皖贛單線為主軸;客運專線系統以合福鐵路為主軸,由杭黃鐵路、皖贛新雙線、黃山至池州鐵路形成拉長“米”字型布局,並通過績溪東端聯絡線與普速鐵路系統形成有機銜接而又相對獨立的格局。總體上績溪黃山地區新線布局基本為客貨並列的拉長“米”字型總體格局。(b)黃山北站和黃山北動車存車場既有黃山北站由既有合福鐵路(合福場)和在建的杭黃鐵路(杭黃場)組成,其中合福場規模為一一一一 7 線(預留 1 條到發線)、還設有綜合工區 1 處;杭黃場規模為 4台 7 線(不含正線),預留到發線 1 條,設黃山北存車場 1 處,預留昌景黃鐵路引入條件。本次黃山北站改建維持杭黃工程規模,共一一一一 7 線(不含正線),預留到發線 1條,本線自車站西端引入。車站北側預留高速直通場。未來開行景德鎮至合肥方向的跨線列車可能性較小,但從運輸組織靈活性方面考慮,將黃山北站合福場預留的到發線搭接到杭黃場,通過渡線連通景德鎮至合肥方向的進路。黃山北動車組存車場從車站西咽喉接出,設於既有皖贛線北側。存車場總規模按存車線 20 條,牽出線 1 條規劃設計;杭黃鐵路設存車線 12 條,牽出線 1 條,土方及用地工程按總規模一次完成。本工程實施預留的 8 條存車線。

技術標準


新建線路主要技術標準
A、正線主要技術標準
①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② 正線數目:雙線;
③ 速度目標值:350km/h;
④ 正線線間距:5.0m;
⑤ 最小曲線半徑:一般7000m,困難5500m;
⑥ 最大坡度:20‰,困難30‰;
⑦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⑧ 動車組類型:電動車組;
⑨ 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CTCS-3系統);
⑩ 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B、聯絡線主要技術標準
南昌西至本線聯絡線採用設計速度目標值200km/h的城際鐵路標準。

高鐵路網組合


中三角高鐵網

a.由武九客運專線、昌九客運專線、滬昆客運專線、京廣客運專線構成的中三角高鐵主網;
b.長沙南站以西的滬昆高鐵、南昌西站以南的昌吉贛-贛深高鐵、南昌西站以東的九景鐵路、滬昆高鐵及昌景黃高鐵、九江站以北的合安九高鐵構成射線網;

滬穗高鐵

由滬昆高鐵滬杭段-杭臨績高鐵-昌景黃高鐵-昌吉贛高鐵-贛深高鐵-廣深客運專線構成上海-杭州-南昌-贛州-深圳-廣州的全線350km/h時速高鐵線路。

合景昌高鐵

由昌景黃景德鎮-南昌段和合肥-池州-景德鎮高鐵構成,組成京九高鐵合肥-南昌段東線方案。

建設意義


建設本項目是構建贛中地區至長三角地區快速客運通道的需要;是提升既有皖贛鐵路運輸能力、改善服務質量的需要;是開發沿線旅遊資源優勢,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的需要;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堅持生態優先,促進綠色發展的需要。
昌景黃高鐵的開工建設,將實現江西省余干縣、鄱陽縣以及安徽省祁門縣、黟縣這四縣高鐵“零”的突破,以及景德鎮市高鐵“零”突破,將是最後江西最後一個通高鐵地級市。完善區域高鐵網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據上海鐵路局日前公布2017年計劃開通的7個項目及8個在 餘下時間內新開工的鐵路項目。其中昌景黃鐵路沿線依次設南昌東、軍山湖、余干、鄱陽南、凰崗(預留)、景德鎮北、瑤里、祁門南、黟縣東、黃山北共10座車站。建成后可銜接滬昆、京九、杭黃、池黃、杭臨績五條高鐵路線,設計時速350km。
昌景黃高鐵項目已於2018年年底開工,預計於2023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