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8條詞條名為大營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省通海縣四街鎮大營村
- 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大營鎮下轄村
- 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轄村
-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大營鎮大營村
- 北京通州區潞城鎮轄村
- 河南省高新區辛店鎮大營村
-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花官營鄉大營村
-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大場鎮大營村
-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馬金鋪街道下轄村
-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臧寨鄉下轄村
- 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大街街道大營村
-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沿溝鄉下轄村
-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留村鄉大營村
- 雲南省大理市上關鎮大營村
- 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大營村
- 雲南鶴慶縣松桂鎮下轄村
- 雲南玉溪紅塔區北城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西營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沾益縣金龍街道辦大營村委會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寥廓街道辦事處大營村
- 山西省繁峙縣大營鎮大營村
- 易門縣龍泉鎮方屯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滇源鎮下轄村
-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大黃庄鎮大營村
- 雲南賓川縣賓居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沾益縣西平鎮大營村
- 雲南省宣威市阿都鄉大營村
- 雲南省永勝縣片角鄉卜甲村委會大營村
- 峨山縣小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大營村
-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固城鎮大營村
- 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紅岩鎮大營村
- 雲南省宣威市來賓鎮大營村
- 廣東省連州市瑤安鄉大營村
- 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洛河鄉大營村
- 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九鄉鄉大營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大營村
- 雲南省江川縣九溪鎮大營村
- 雲南省玉溪通海縣裡山彝族鄉下轄村
- 雲南洱源縣右所鎮下轄村
- 山東省微山縣歡城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納章鎮大營村
- 雲南省宣威市龍場鎮大營村
- 貴州省赫章縣威奢鄉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禾甸鎮大營村
- 貴州省赫章縣德卓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宣威市得祿鄉大營村委會
- 貴州省赫章縣白果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安寧市八街鎮大營村委會
- 雲南省賓川縣大營鎮大營村
-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宏道鎮下轄村
- 北京市延慶縣康莊鎮所轄村
- 雲南省昆明晉寧縣六街鄉大營村委會
- 雲南省保山騰衝縣界頭鎮大營村民委員會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牛場鄉大營村
- 江蘇省高郵市郭集鎮大營村
-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薛圐圙鄉下轄村
- 貴州六盤水水城縣董地鄉
- 鶴慶縣西邑鎮七坪村委會大營
- 山東省平度市門村鎮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河口鄉下轄村
-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館驛鎮下轄村
-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葛家岔鎮大營村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茶店鄉大營村
- 雲南省昆明富民縣永定大營村
- 貴州畢節市赫章縣威奢鄉大營村
-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五德鎮大營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樂治鎮大營村
-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韓坊鄉大營村
-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馬金鋪街道大營村委會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化作鄉大營村
- 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大營村
- 貴州省威寧縣金鐘鎮下轄村
- 江蘇省興化市大營鎮大營村
- 甘肅省成縣紙坊鎮大營村
- 雲南省普洱景東縣文井鎮大營村委會
-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青崗嶺鄉大營村
- 雲南省玉溪紅塔區大營村民委員會
大營村
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大營鎮下轄村
徠大營村位於河南省西部,秦晉豫三省交界,此地東望崤山,西臨函谷,南映伏牛,北臨黃河。在上個世紀50年代,大營村就躋身於全國農業先進單位行列,周總理和彭德懷元帥曾一塊兒親臨視察過,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友人也曾慕名來訪。
大營村是一個有天險、有雄關、有青山、有大河的地方。
大營村古時叫鵝池村,明代駐軍在此紮營盤寨,屯軍將領劉俊卿、李華六以軍功受封定居此地,成為名門望族,隆慶三年(1569年)改稱大營村。村民大多數為歷代移民,來自全國7省40多個地市縣,還有阮姓來自越南,各地百業相匯,能人輩出,經濟富裕,文化先進。全村萬餘口人,是全縣人口最多的一個村。
大營村曾以棉花、厚重的文化聞名全國。1958年4月24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大公社,在水利工地勞動,為興建的水庫題名。社長陳啟生作為全國勞動模範曾到北京參加國慶典禮,到周總理家做客。
周恩來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坐落在陝縣大營鎮大營村中心,距三門峽市區20公里。該館落成於1977年,主體建築連同外賓接待室和綜合展覽館,總面積為2360平方米。館內陳列有1958年4月24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大營時的照片和有關實物,還有彭德懷、習仲勛及河南、山西、陝西三省黨政負責人陪同周恩來總理視察時的照片。紀念館常年開放。
大營村是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大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1120310020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11203。郵政編碼為472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398,車牌號碼為豫M。大營村與神泉苑社區、錦繡社區、城村村、溫塘村、辛店村、呂家崖村、官莊村、黃村村、南曲沃村、五原村、兀家窪村、峪里村、寺古窪村相鄰。
大營久有“文化村”盛譽,多次被評為全國先進文化集體。村建有教學設施先進,投資230萬元建起了總面積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60平方米的“大營村兒童文化園”。經國家文化部檢查驗收,1995年被國家八個部委聯合授予全國首批“國家級蒲公英農村兒童文化園”,獎贈韓國進口麵包車一輛。2000年,投資130萬元,建成可容納5000名觀眾的集文化、娛樂、體育、商貿為一體的“大營文體中心”。村民俱樂部有周總理紀念館、影劇院、遊藝室、農民技術學校、圖書閱覽室、“金水河畔”小報、黑板報組、剪紙組、書法美術組、象棋組、通訊報導組、業餘文藝團體、籃球隊、乒乓球隊、秧歌隊等。活動骨幹3000餘人。大營社火,聞名豫西,連年的春節及重大慶典活動,村委都組織數千人的社火隊伍,舉行聲勢浩大的社火表演。舉辦了河南省農民慶豐收籃球賽。少兒演員編排的節目晉京到中南海彙報演出,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姜春雲等出席觀看,並和小演員合影留念。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村民生活日漸富裕。
大營麻花始於清朝,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其獨特的配料和口感,有別於天津、山西、陝西等地麻花,成為享譽晉、陝、豫“金三角”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食品。其基本配料為精面、食鹽、雞蛋、糖等,分為甜、咸兩種,均為硬面和就,具有“香、酥、脆”之特點。
傳說,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和德宗光緒帝由西安迴鑾北京,路過大營,品嘗了大營麻花,讚不絕口,稱其“香”、“酥”、“脆”,賜為貢品。當晚,德宗光緒皇帝準備進膳,一小太監不慎摔了一跤,盤子上的麻花掉在地上,全碎了。後來,當地便流傳開了,“掉在地上撿不起來的,這才是真正的大營麻花……”
大營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為軟、硬兩種。初期,大營製作的麻花全屬“軟面型”。十九世紀中葉,大營村又創製了“硬面”麻花。解放后,大營麻花經三門峽市飲食服務公司廚師蔡天貴改進,製作技術和配料工藝大為提高,形成獨具一格的“三門峽麻花”。這種麻花長尺許,色澤柿紅透亮,有稜角,香甜可口,黃焦酥脆,久放而不幹,營養價值較高;1960年,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品嘗后風趣地說:“這麻花沒有牙的人也可以吃噢!”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虢國博物館位於三門峽市區北上村嶺,是在西周虢國車馬坑遺址上建立起來的一座專題博物館。該館始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屬仿古歇山式建築。館內有三個基本陳列,即虢國簡史、三門峽歷代碑碣石刻藝術、虢國車馬坑和複製的古戰車。
虢國車馬坑,是1956年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時,在上村嶺發現的,由國家黃河水庫考古隊發掘,經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建議,予以原地原狀保護。此坑為長方形,坑底南北長15米,東西寬3.82米,深4.1米,坑內保存有戰車5輛,戰馬10匹,由北向南排列。車為木質結構,獨轅雙輪,車上施漆,由車輪、車箱、車轅等部件組成,保存完整,形象清晰。每輛車的下邊壓有兩匹馬,馬頭朝北,排列整齊,系殺死後埋葬的。車箱底下還發現有狗的骨架。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的銅車飾、銅馬飾及其它陪葬品。是在取得驚世發現的虢國貴旅墓葬群的中心區域建設起來的一座綜合性、全面展示虢國文化的博物館,由虢國春秋、虢國出土文物展、梁姬墓出土文物展、虢國車馬坑展幾個專題展館組成。
虢國貴族墓葬群總面積58萬平方米,在-物部門鑽探的14萬平方米內,共有各種貴族墓葬142座。其中,大中型墓葬19座,車馬坑12座,其它種類的祭祀坑50餘座。在已發掘清理的9座墓葬中,有國君墓2座,太子墓1座,姬妃墓1座,車馬坑2座。共出土銅、鐵、玉、石、金、陶、木、皮革、麻布等九大類文物17000多件。其0土的大型青銅禮器200餘件,大部分鑄有銘文。綴玉面罩被確認為春秋戰國“瞑目”的祖型。玉組串飾為漢代金縷玉衣的前身。出土的八件甬鍾是西周晚期墓葬發掘中唯一完整的一套。由十二件金器組成的黃金帶飾為周-古中所罕見。大量珍貴兵器,尤其是玉柄銅芯鐵劍的出土,被確認為國甲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它的發現將中國冶鐵的年代上溯了—個多世紀,堪稱“中華第一劍”。虢國貴族墓地的重大發現,對研究虢國乃至西周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制度以及冶金、交通、紡織、古代戰爭等各個方面,都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虢國貴族墓地出土文物在1990年、1994年連續兩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十大考古重大發現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位於三門峽市春秋路北側,是在西周虢國車馬坑遺址上建立起來的一座專題博物館。該館始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屬仿古歇山式建築。館內有三個基本陳列,即虢國簡史、三門峽歷代碑碣石刻藝術、虢國車馬坑和複製的古戰車。
虢國車馬坑,是1956年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時,在上村嶺發現的,由國家黃河水庫考古隊發掘,經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建議,予以原地原狀保護。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位於三門峽市春秋路北側,虢國博物館是依託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西周虢國墓地遺址而建立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它北依黃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博物館。該館始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屬仿古歇山式建築。館內有三個基本陳列,即虢國簡史、三門峽歷代碑碣石刻藝術、虢國車馬坑和複製的古戰車。
虢國墓地是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從1956年發現至今,探明各類遺址800餘處,出土文物近3萬件。尤其是90年代發掘的虢季、虢仲兩座國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和墓主人級別高,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又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2002年8月虢國博物館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並通過了IS0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8月又榮獲第五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
虢國車馬坑,是1956年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時,在上村嶺發現的,由國家黃河水庫考古隊發掘,經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建議,予以原地原狀保護。
此坑為長方形,坑底南北長15米,東西寬3.82米,深4.1米,坑內保存有戰車5輛,戰馬10匹,由北向南排列。車為木質結構,獨轅雙輪,車上施漆,由車輪、車箱、車轅等部件組成,保存完整,形象清晰。每輛車的下邊壓有兩匹馬,馬頭朝北,排列整齊,系殺死後埋葬的。車箱底下還發現有狗的骨架。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的銅車飾、銅馬飾及其它陪葬品。
虢國車馬坑是國家目前發現的東西周相交時期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1963年被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佔地150畝,其基本陳列《虢國墓地遺址與文物陳列》分為《虢寶擷英一一虢國墓地出土文物精華展》、《梁姬風韻--虢國國君夫人墓出土文物展》、《車轔馬蕭--虢國地下車馬軍陣遺址群展》、《國君覓蹤--虢季墓遺址群展》四部分。這裡展示的有全國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車馬軍陣、有上古國君第一陵墓、有“中華第一鐵劍”、時代最早、形制最為完備的虢季氏綴玉面罩、七璜組玉佩等國寶重器。這裡是世界郭姓的衍源地,“假途伐虢”的發生地。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建築造型,夢幻般的陳列設計,美倫的國寶重器,威武的地下軍陣,神秘的上古國君陵墓,全新的服務理念,高雅的參觀氛圍,成為觀光休閑、品嘗歷史文化大餐的極佳勝地。
空廂寺
空廂寺原名定林寺(又稱熊耳山寺),位於陝縣西李村鄉的熊耳山下,距三門峽市約53公里。據清朝和民國的《陝州志》記載,佛教從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傳入陝州時,修建了空廂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聖地。
據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於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眾僧徒悲痛之極,如喪考妣,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於定林寺內。並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的碑文,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後來東魏徠使臣宋雲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立即報於皇帝,皇帝聞之令人挖開達摩墓葬,只見只履空棺,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遂將定林寺更名為"空廂寺"。
遺憾的是空廂寺在清末民初連遭戰火洗劫,毀壞嚴重。現存的主要遺跡有:達摩靈塔一座,石碑十塊。其中最有意義的石碑有兩塊,一是南朝達摩碑,即南朝梁武帝所撰寫的《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碑;二是達摩造像碑,此碑為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立,碑的正中刻達摩大師站像,頭罩祥光,寬袍大袖,單線條陰刻,形象逼真。碑右上側刻了四句偈語:"航海西來意,金陵語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精確概括了達摩大師的生平。
空廂寺在近現代雖沒有白馬寺那麼馳名,也沒有少林寺那樣輝煌,但作為達摩初祖的葬地,它在國家佛教界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近年來不斷有印度、日本、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佛教僧人前來朝拜,進香拜佛的群眾也與日俱增,香火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