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代

西周時代

西周時代:前1046年―前771年。約在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建周。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豐、鎬為都城,因在東周都城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以西,史稱西周。

簡介


周族是活動在今中國西部陝西省、甘肅省一帶的古老部落。約在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聯合許多方國部落,大敗商軍於牧野,滅商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豐、鎬為都城,因在東周都城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以西,史稱西周。滅商第二年,武王病死,由周公攝政,武王弟管叔蔡叔與商王後裔武庚叛亂。經過三年東征,平定了叛亂,遷部分商遺民於洛邑,建造東都"成周"。同時,大封諸侯,"以藩屏周"。西周自周武王滅商至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周幽王止,共傳十二王,前後經歷約257年。
商朝末年,商紂王殘暴,政治腐敗,內外矛盾空前尖銳。生活在涇水、渭水流域的商朝屬國首領周武王,繼承了父親周文王的事業,出兵伐商。周軍一路上勢如破竹,紂王慌忙湊齊十七萬商軍開赴牧野(今河南汲縣)。這一年二月甲子日,商、周二軍在牧野展開決戰,姜尚率周軍前鋒衝進敵陣,商軍無心戰鬥,紛紛倒戈相向。紂王見大勢已去,倉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把珠玉珍寶圍在身旁,引火自焚身亡。這就是有名的牧野之戰,或稱"武王伐紂",商朝遂亡。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周王朝時代。
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他採用"分封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武王把商紂之子武庚(祿父)封於商都,藉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為侯,監督武庚;又將周公封於魯、姜尚封於齊、召公封於燕。周武王死後,其子繼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管叔、蔡叔對周公不滿,散布流言,說周公意在謀取王位。不久,武庚與管、蔡串通一起,並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國發動叛亂。周公調大軍東征,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平定了武庚與管、蔡之亂,殺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東征取得全面勝利,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
武王滅商之後,回到鎬京,深感鎬京與新征服地區相距太遠。他意在夏人活動中心的伊洛河地區建立新的都邑。他的這一想法尚未實現,突然病逝。周成王即位后,繼承了武王之遺志,決定在洛陽附近建一新邑。不久,洛邑(成周)與武王所建的鎬京(宗周)一起,成為西周時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為徹底剷除殷遺民的復國夢想,成王時還將殷遺民遷至成周。周人在經過一系列戰爭之後,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鄧、楚;北到肅慎、燕、亳;東邊到達濱海;西邊直抵甘、青。其地域範圍超過了商朝。成為地域空前廣大的奴隸制國家。

相關


西周從周成王、周康王經昭王、周穆王到共王這段時期,大致屬於治世。共王之後,便日益中衰。到了第十代君主周厲王時,由於長期對外戰爭和貴族奢侈腐化,西周國力已經不斷衰微,但厲王不但沒有半點檢束,反而變本加厲地施行暴政。他為增加收入,竟把山林川澤據為己有,不許國人(首都及其近郊的居民)上山砍柴、打獵。結果在公元前841年,國人憤然起而暴動,衝進王宮把厲王趕走。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鎬京一時沒有天子,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執掌朝政,行天子事,史稱"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后,汲取教訓,改變政策;為解除戎狄的威脅,還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
宣王死後,其子周幽王繼位,幽王是個荒淫無道之昏君,令朝政更不堪聞問。他寵幸妃子褒姒,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為搏美人一笑,幽王竟帶著褒姒登上驪山,下令燃點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衝天,各地諸侯紛紛兼程趕至,哪知道來到烽火台下卻不見敵兵,但見幽王和褒姒在那裡飲酒作樂。褒姒看到諸侯大軍被戲弄得狼狽樣,不覺展露笑靨。史稱"烽火戲諸侯"。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廢掉申后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母子為皇后和太子。申后的父親申侯聞訊大怒,便聯合一些諸侯國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幽王再燃烽火告急,但各地諸侯已沒有人肯出兵了。不久鎬京被攻破,褒姒被犬戎擄走,幽王被殺於驪山腳下,西周至此滅亡。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他遷居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
相關研究: 西周的政治經濟制度
相關書目: 《史記》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