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水仙花
分佈於上海崇明等地的植物
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齊名,它們同出一源,組成中國水仙兩大品系。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郁,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台”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崇明水仙花
崇明水仙花以花型而論,品種主要有“金盞銀台”和“玉玲瓏”。前者單瓣,花呈喇叭型,上部六瓣,或平展,或反卷,副花冠成杯狀,形似金色盅置於銀台只上;後者為復瓣,其花冠折皺,也呈六瓣。上海的崇明水仙具有花香幽雅、花期長等特點,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在崇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史,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銷往上海、江蘇等地是上海的傳統品牌,近年對生產技術的提高、改造,使球莖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提高,在每年的元旦至春節,水仙現蕾后投入市場,既提高了觀賞價值,又減輕了水仙花愛好者的麻煩。
福建漳州,上海崇明等地
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愛。《漳州府志》記載:明初鄭和出使南洋時,漳州水仙花已被當作名花而遠運外洋了。“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緻的淺盆中栽培,然而,它對生活也挺簡單樸素,適當的陽光和溫度,只憑一勺清水,幾粒石子也就能生根發芽。寒冬時節,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卻葉花俱在,勝過松、竹、梅,儀態超俗,故歷代無數文人墨客都為水仙花題詩作畫,呈獻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水仙花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單瓣,花冠色青白,花萼黃色,中間有金色的冠,形如盞狀,花味清香,所以叫“玉台金盞”,花期約半個月;另一種是重瓣,花瓣十餘片捲成一簇,花冠下端輕黃而上端淡白,沒有明顯的付冠,名為“百葉水仙”或稱“玉玲瓏”,花期約二十天左右。水仙花分佈的範圍極小,只在漳州八大勝地之一的園山東麓一帶,因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園山擋住了烈日,園山在斜影所及的地方日照較短,為水仙花栽培創造了有利格條件。當地有歌云:“園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頭。”
每年春節,能工巧匠們創作出的水仙盆景雕刻藝術,且能依照人們的願望,在預定的期間里開放,給節日、壽誕、婚喜、迎賓、慶典增添了不少光彩。那栩栩如生,生氣盎然,耐人尋味,怪不得人們讚譽水仙一青二白,所求不多,只清水一盆,並不在乎於生命短促,不在乎刀刃的“創傷”,不在乎於嚴寒的“凌辱”,始終潔身自愛,帶給人間的是一份綠意和溫馨。
【別名】凌波仙子、玉玲瓏、金盞銀台、姚女花、女史花、天蔥、雅蒜;【形態特徵】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鱗莖肥大似洋蔥,卵形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二列狀著生。花葶中空,扁筒狀,通常每球有花葶數支,多者可達10餘支,每葶數支,至10餘朵,組成傘房花序。因多為水養,且葉姿秀美,花香濃郁,亭亭玉立水中,故有"凌波仙子"的雅號。水仙主要分佈於我國東南沿海溫暖、濕潤地區,福建漳州、廈門及上海崇明島最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盞銀台、玉玲瓏、雅蒜等,原產於我國浙江福建一帶,現已遍及全國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麗,葉片青翠,花香撲鼻,清秀典雅,已成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內和花園裡陳設的花卉之一。
【水仙的分類】此屬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種,其中的10多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水仙原分佈在中歐、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中國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種名為: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中國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即有栽培,深得人們喜愛,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在中國野生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以上海崇明縣和福建漳州水仙最為有名,在數百年前,蘇州、嘉定等地也出產水仙。除了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黃水仙在歐洲栽培歷史悠久。19世紀30年代以來,荷蘭、比利時、英國等國對黃水仙的育種和品種改良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栽培品種已達到26000個,每年還有新品種誕生。中國栽培黃水仙始於19世紀末。2006年1月9日,中國江蘇連雲港市民張丙春又培育出了能開出紅、黃、藍、綠等不同種顏色的水仙,因此又叫作彩色水仙。中國水仙的主要有兩品系:(1)單瓣型:花單瓣,白色,花被6裂,中心有一金黃色環狀副冠,故稱"金盞銀台"亦名"酒杯水仙";若副冠呈白色,花多,葉梢細者,則稱"銀盞玉台"。(2)重瓣型:花重瓣,白色,花被12裂,捲成一簇,稱為"百葉水仙"或"玉玲瓏",花形不如單瓣的美,香氣亦較差,是水仙的變種。另外還根據產地分為漳州水仙和崇明水仙。通常所說的水仙常指漳州水仙,崇明水仙與漳州水仙的區別:旱地栽培,一般不行“閹割”手術,鱗莖較小而密實,每球開花較少,一般僅1-2支花葶。據上海植物園實驗,按漳州水仙的栽培方法栽培的崇明水仙與漳州水仙並無很大區別。
崇明水仙、漳州水仙同出一源。相傳在很早以前,一艘漳州帆船,裝滿了水仙根莖,沿海岸北上到北方去賣。途徑長江口時遇到暗沙,不幸翻船,根莖落入沙灘。過了幾年,暗沙與崇明東沙連接成一片,露出了水面,盪灘上長滿了很多好看的根莖,一到冬天,黃白相間的花蕊,香氣淡雅,令人喜愛。那一帶花農一看就知道是名貴的漳州水仙,於是把水仙連根挖起,種在花圃中,精心培育,不斷改進,成了崇明水仙。據說漳州水仙船沉沒的地方就在今崇明中興鎮七滧一帶,當時稱小陰沙。
在很久很久以前,神州東南大地荒無人煙。玉皇大帝說,荒蕪大地種上花卉五穀,就有人居住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玉皇大帝下指令百花仙子攜帶花種播撒人間。百花仙子手提花籃,離開天宮,腳踩祥雲,飄飄然然,逶迤而行,一路笑聲不斷。至長江口,向下一望,崇明島四面環水,島上樹木鬱鬱蔥蔥,田園阡陌整齊,風景秀麗;牛郎耕田,織女紡紗,小孩追逐,老人安詳。百花仙子看呆了,遂駐足凝望,忘了趕路。事有湊巧,今天是灶君上天稟報人間之事的日子,祭灶的糖果被小孩偷吃了,灶君沒吃著,窩著一肚子氣,低頭匆匆趕回天廷,向玉帝奏報,沒想到碰翻了百花仙子的花籃,幾顆水仙花根莖飄落到了島上。百花仙子怕玉帝怪罪,連忙駕起祥雲飛到東南大地把剩下的根莖撒在漳州。爾後,崇明、漳州都有了水仙。因為水土不同,水仙開出的花也就不一樣了。崇明水仙花小而典雅,香氣撲鼻;漳州水仙花大而色艷,香氣襲人。
隆冬到,百花凋,獨有水仙花枝俏。水仙為什麼要在寒冷的冬天開花呢?在唐朝,武則天當政時,牡丹為了讓武則天冊封他為花王,想在武則天六十大壽時討她歡心。牡丹令百花在武則天六十大壽那天,不管什麼花都要一齊開放祝壽,就是逆四時八序、二十四節氣也在所不惜。水仙姑娘生性正直,不畏強暴淫威,斷然違抗花王牡丹之令,在武則天大壽之日,就是不開花。花王聞訊,惱羞成怒,把水仙姑娘捆綁起來,關入牢房,水仙寧死不屈。花王牡丹無奈,就下令把水仙姑娘放逐到剛露出水面荒涼的崇明沙上,永遠不準水仙在春、夏、秋季開放,只准在苦寒的冬天開花。水仙姑娘忍辱負重,每當天寒地凍,百花凋零時,綻開出了許多幽香的小花,既溫柔秀美,又冰清玉潔,寧折不彎。直到今天,水仙姑娘不改初衷,在嚴冬開花,在寒冷的冬天傲然而立。
傳說崇明水仙來自福建。那是唐代則天女皇要百花同時開放於她的御花園,天上司花神不敢違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當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長安。小妹妹不願獨為女皇一人開花,只行經長江口,見江心有塊凈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島。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開,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希臘神話傳說,水仙原是個美男子,他不愛任何一個少女,而有一次,他在一山泉飲水,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時,便對自己發生了愛情。當他撲向水中擁抱自己影子時,靈魂便與肉體分離,化為一株漂亮的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