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江口的結果 展開

長江口

中國長江入海口河段

長江口,是指長江在東海入海口的一段水域,從江蘇江陰鵝鼻嘴起,到入海口的雞骨礁為止,長約232公里。長江口平面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寬度5.8公里,寬口江面寬度90公里。

長江口一段長江幹流,匯入的較大支流有黃浦江、瀏河、練祁河等。是一段由島嶼、沙州分割的多支汊河段。主要有北支、南支、北港、南港、北槽、南槽等構成。現代地理形勢最終形成於20世紀初,並且在繼續延伸的態勢。

長江口是長江出海和遠洋航運的口門,航道、港口眾多,給上海市及江蘇東部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自20世紀初開始長江口區域經濟飛速發展,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河道概況


位置境域

長江口[中國長江入海口河段]
長江口[中國長江入海口河段]
長江口,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地理上的起止點,《上海通志》多處表達不一:大致有4種劃分:一、江蘇常熟市白茆河口至海門市一線以東,橫沙島東端以西。長約86公里;二、表述為1979年起確定的概念,以徐六涇為長江河口段起點,以下流經上海市至入海口50號燈浮,全長167公里,通稱長江口,其下口從蘇中嘴迄南至南匯嘴,相距90公里,上海市長江口段長148公里。三、表述為現代長江口,是指從江蘇江陰鵝鼻嘴起,至入海口雞骨礁止,全長約232公里,流經寶山區、崇明縣、浦東新區和南匯縣。 。最後一種也是最長的一種,多見於媒體,應較為準確。
長江口西端江陰鵝鼻嘴及附近水域
長江口西端江陰鵝鼻嘴及附近水域
長江口東端雞骨礁一帶水域
長江口東端雞骨礁一帶水域
崇明島附近水域
崇明島附近水域
吳淞一帶水域
吳淞一帶水域
長江口橫沙島附近水域
長江口橫沙島附近水域

河汊水道

長江口西端江面寬約9公里,東端自江口啟東嘴至南匯嘴的聯線,江面寬達90公里。在江水與東海漲潮流相互激蕩之下,泥沙不斷淤積,形成崇明、長興、橫沙諸江口沙島及眾多的淺灘、暗沙等。崇明島將長江分成南北兩支水道:長江口北支水道現日漸縮窄,水咸,河道淤淺,航運價值日減;長江口南支水道由長興島、橫沙島分隔為南北兩支,即南港水道和北港水道。南港水道以九段沙為界又分為南、北槽水道。南港水道入海最淺處水深約7米,是海輪出入上海市的唯一航道。
江蘇省啟東縣連興港水域
江蘇省啟東縣連興港水域
北支長江口被崇明島分汊的北側水道,或稱北泓道。又因上段鄰江蘇海門,又稱海門水道。14-18世紀中葉以後長江主泓道南移,北支水道迅速淤淺。西起青龍港,東至連興港,長80公里。青龍港附近江面寬2公里,航道最深不足2米,口門位於江蘇省啟東縣連興港東側,寬達15公里,呈喇叭口狀,沙洲密布,航道曲折,最深處僅0.8米。
崇明島和長興島之間的北港水道
崇明島和長興島之間的北港水道
南支長江口被崇明島分汊的南側水道,18世紀中葉以後長江主泓道南移,自江蘇省太倉縣徐六涇以下至出海口統稱南支水道。19世紀初南支水道又被長興島分汊為南港水道與北港水道。西起白茆口,東行分為白茆沙北水道和白茆沙南水道,至瀏河口附近被瀏河沙、下扁擔沙分為新橋水道和寶山水道,至吳淞口,長約65公里。白茆沙南水道和寶山水道為長江口主航道,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最淺水深約6-7米。近百年來南支水道處於劇烈變化過程,沙洲遍布,知名的有白茆沙、上扁擔沙、下扁擔沙、新瀏河沙、瀏河沙等。
橫沙島附近水域
橫沙島附近水域
北港崇明島與長興、橫沙島之間,或稱北水道。西起崇明堡鎮港,東至佘山島,長約80公里,平均寬約9公里。清咸豐十年(1860年)至1920年為長江入海主要航道,1927年後北港上口老崇明水道逐漸淤塞,口門的攔門沙最淺水深不足5米,航道為南港取代。今橫沙島以上之北港水深保持在10米以上,基本穩定;橫沙島以下至佘山島最淺水深僅5米。
九段沙附近水域
九段沙附近水域
南港長興、橫沙兩島南側,西起吳淞口,東至九段沙西端,長約40公里,平均寬6公里。原東至長江口燈船,長103公里,1945年後在九段沙以下分汊為南、北兩槽。1958年前原為單一河槽,水深12米以上,1958-1971年瑞豐沙嘴和江亞南邊灘迅速淤漲成為複式河槽。今航道水深7.4米,寬近400米。
北槽長江口銅沙淺灘與九段沙之間。1973年起疏浚擴大加深,1984年5月浚後分流口航道深7米。自橫沙島中沙燈船經牛皮礁至長江口燈船,長68公里。1973年後南槽水道淤淺,啟用北槽航道。1984年,南、北槽分流口中沙燈船至北槽中燈船闢為人工航道,維護水深7米,槽寬250米。北槽中燈船至長江口燈船為自然航道。
南槽長江口九段沙以南,自南北槽分流口的中沙燈船至長江口燈船,長約70公里。包括江亞航道、銅沙航道及南支航道。前者為人工航道,寬250米,水深7米;後者為自然航道。銅沙航道受到九段沙不斷南壓,1984年停止維護,大型船隻改從北槽水道進出。上起南港小九段經江亞南深槽和南槽上浚、中浚、下浚立標,至南支燈船出海,長65公里,航道寬約500米,水深約5米。

水文特徵


徑流。長江大通站最大洪峰流量9260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4620立方米/秒,最大年徑流量13600億立方米(195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6760億立方米(1978年),多年平均流量29300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9051億立方米。徑流有明顯洪、枯季變化,5月顯著增大,5-10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71.7%,11月至次年4月徑流佔28.3%。年徑流變差係數0.13。
輸沙。大通站統計長江年均含沙量0.486千克/立方米,最大年均含沙量0.697千克/立方米(1963年),最小年均含沙量0.28千克/立方米(1994年)。年最大輸沙量6.78億噸(1964年),最小輸沙量2.39億噸(1994年),平均輸沙量4.33億噸。洪水季6個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87.2%,枯季6個月佔12.8%。7月輸沙量最多,佔全年21.9%,2月最少。泥沙中值粒徑0.02-0.03毫米。杭州灣澉浦站年均含沙量3-4千克/立方米,蘆潮港實測含沙量0.017-9.365千克/立方米,金山嘴近岸含沙量0.16-3.55千克/立方米。泥沙粒徑0.02-0.04毫米,屬缺乏粘性細粉砂。
余流。長江江口攔門沙西余流速度較大,表層余流速0.3-0.5米/秒,流向基本與徑流一致向海,漲潮槽余流向上游。南北槽和北港是鹹淡水交匯的成型河槽與口外海濱過渡地帶,表層余流向海,底層余流向上游。攔門沙東表層余流速度約0.20-0.40米/秒,流向趨東,牛皮礁至雞骨礁一線南表層余流多為東偏南,以北指向東或東偏北。近南匯嘴與蘇中嘴表層余流沿杭州灣和蘇中嘴流動。口外底層余流在0.10米/秒以下,流向以向西或西北居多。
鹽度。沿海水域鹽度南、北高,中間低。低鹽舌由長江口向東伸展。表層鹽度長江南支長興島以西冬、夏季0.13‰-0.17‰,北支靈甸港約0.14‰,北支口10‰以上。垂向鹽度分佈南支底層略高於表層,北支表、底層差值較大。長江口豐水年鹽度小,枯水年鹽度大,瀏河口可達1‰,堡鎮、南門記錄最大鹽度21.32‰、8.67‰。北支徑流量少,潮汐作用大潮期鹽度大於小潮期。南支變化複雜。鹽度日變化極大值出現在漲潮期,極小值在落潮期。杭州灣鹽度南高北低,上下層鹽度分佈基本均勻,灣口南部深水區上下層鹽度相差2‰,日變化明顯,同一測點鹽度峰谷差值8‰-9‰,灣北水域冬季鹽度比夏季低。
潮汐潮波。長江口潮波屬東海前進波系統。以東海前進波系統分潮為主,另受黃海旋轉潮波影響。長江口外東海前進波半日潮波同潮時線為東北—西南向,入長江口受到河槽約束,傳播方向與河軸一致。江口河底縱向坡度平緩,口外島嶼少,外海潮波長驅直入,枯水期水潮能上溯至安徽大通,成為全國深入內陸最遠的潮波。黃海旋轉波分潮從東北向進入上海外圍水域,其同潮時線呈西北—東南向,振幅由北向南遞增。長江口外最大漲潮流速在高、低潮前後,最小流速在中潮時刻,潮波為前進波,入長江口潮波變形。南、北槽水道及北港主槽內漲急在中潮位前1-1.5小時,屬前進波為主之變態潮波。北支及南支水道漲潮槽中,漲落急在中潮位前後,轉流在高、低潮位前後,屬駐波性質。
漲落潮歷時。落潮歷時大於漲潮歷時。長江口5小時漲潮歷時等值線在橫沙島兩側。崇明島南側從橫沙至南門漲潮歷時從5小時12分減少至4小時24分,落潮歷時從7小時13分增加至8小時1分,北側三條港至青龍港,漲潮歷時由4小時52分減至3小時9分,落潮歷時由7小時33分延至9小時17分。
波高。崇明、橫沙島以東平均波高1米,年內變化小,月平均0.9-1米,各波向平均波高北西、北北西向1.3米最大,南西、西南西0.7米最小。強颱風使實測不能進行,大浪缺測。長興島以南波高值為0的頻率41%,年均波高0.2米,年內各月平均波高0.2-0.3米,東—南東、西北西—北北西向平均波高0.4米最大,南南西、南西0.1米最小。

島嶼沙洲


島嶼

上海崇明島南門碼頭
上海崇明島南門碼頭
崇明島,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東經121°10′-121°54′,北緯31°27′-31°51′。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隔長江口西南支水道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常熟市相望。隔長江口東北支水道與江蘇省啟東市、海門市相鄰。東臨東海,是長江的門戶。全島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狀狹長如卧蠶,面積1160平方公里,次於台灣、海南兩島為中國第三大島和第一大沙島,主要由長江輸出的泥沙淤積而成。唐武德年間露出長江水面,初為西沙、東沙兩沙洲,北宋時期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三沙。以後修建江海堤防,岸線乃趨穩定。明末清初平洋、西阜、平安等沙島先後與本島相連成一島。公元10世紀五代楊吳在顧俊沙(西沙)設崇明鎮,是為崇明名稱之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賜鹽場為崇明州,明太祖曾賜“東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據史載,14世紀後半葉至16世紀,崇明島歷經滄桑之變,島岸漲坍無定,曾迫使縣治五遷其地。目前崇明島四周已建成高8米,頂寬5米,長達200餘公里的環島大堤,並築有200餘道丁字壩,以阻止南岸坍蝕,而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漲,其中東灘每年以100餘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為上海市提供豐富的土地資源。島北長江口北支水道日益淤淺,崇明島逐漸向江蘇省啟東市、海門市靠攏。崇明島地面高程3.2-4.4米,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溫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屬副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水稻、三麥、玉米、棉花、油菜、蔬菜,附近水域是上海主要的水產捕撈基地之一。野生動物有黃鼬、刺蝟等。每逢春秋候鳥遷徙季節,成群鳥類在水草豐美的東灘停留覓食。國家級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江豚、黑鸛、白頭鶴、大天鵝、小天鵝、雀鷹等。目前環島公路已經建成,連通各重要集鎮及農場,島南南門港、堡鎮港有定期班輪通上海市區,西北牛棚港有客輪通江蘇海門市,交通方便。
長興島
長興島
長興島,位於上海市東北部長江口,隔江西南望浦東新區,東北、北隔長江口北港水道鄰崇明島,東南與橫沙島並列。島東西長約29公里,南北寬約2.4公里,呈長條形,周長約60公里,面積約88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第二大島。長興島由原鴨窩沙、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金帶沙、圓圓沙等6個沙洲合併而成。鴨窩沙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出露水面,因形似睡鴨,故名。鴨窩沙與潘家沙(又稱永定沙)系自然演變合併,其餘各沙洲均在20世紀60-70年代經人工圍堤促淤互相連接形成一島。民國10年(1921年)《寶山縣續志》稱長興沙,1958年改稱長興島。長興島地勢低平,地面平均高程近3米。氣候溫潤、冬溫夏涼,初霜期較上海市區晚約10天,適宜水稻,三麥、油菜、棉花和柑桔生長,目前已成為上海市主要柑桔產地和寶山區的主要糧食產地。島上地表環境很少受到污染,居民長壽者較多,島周灘地水草豐美,已闢為獐、黃麂、梅花鹿等珍稀動物的人工放養場所。沿江產白蝦、鳳鱭、刀鱭、鰣魚、鱸魚等。現島上為長興鄉,島中部有橫貫東西的鳳凰、潘圓等公路幹線,南岸馬家港有班輪直航吳淞,交通方便。
橫沙島
橫沙島
橫沙島,位於上海市東部長江口。東瀕東海,西北鄰長興島,西南望浦東新區,東北鄰崇明縣。全島略呈三角形,南北長約10公里,東西寬約8公里,周長近30公里,面積49平方公里,是上海第三大島。因橫亘長江口,故名。清咸豐八年(1858年)成島,光緒十六年(1890年)開始圍墾,宣統元年(1909年)在島上設置橫沙鄉。地勢低平,地面平均高程2.87米。島上盛產水稻、三麥、棉花、油菜。主要水產有鳳鱭、刀鱭等。島上圩堤縱橫,可流密布。有多條公路縱橫貫穿全島,西北岸富民碼頭有客輪通上海市區。由於東南岸持續坍塌,西北岸擴漲,沙島有向西北方向偏移的趨勢。

沙洲

永隆沙,位於崇明縣城橋鎮西北16公里,南鄰長征農場,北瀕長江口北支水道。曾名永豐沙、合豐沙。東西長約16公里,面積約14平方公里。此沙昔為長江口北支水道中沙洲,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漲出,后出沒無常,最後出露水面在民國26年(1937年),1972年與崇明島連接。1968年圍墾土地1800餘公頃,建有農場,培育蠶豆、玉米等良種。鴿龍港縱貫島西側,北口建有水閘。有輪渡通江蘇省啟東市三和港及海門市靈甸港。有公路接北沿公路。永隆沙本世紀初由江心暗沙淤漲而成。漲出時間在清同治四年至宣統二年(1865-1910),地面高程在2-2.3米之間。該島岸線長13.77公里,陸域面積18.13平方公里,海塗面積5.53平方公里。
興隆沙在永隆沙以東,也是由江心暗沙逐漸淤漲形成的沙島,1976年該島漲出。目前該島岸線長23.38公里,陸域面積12.18平方公里,海塗面積23.89平方公里。
團結沙
團結沙
團結沙,位於崇明島東南長江口。清末於崇明島東南2米等深線範圍形成暗沙,20世紀60年代初,沙背露出水面,形似甲魚,習稱甲魚沙,又名南高沙、興托沙,1972年改稱今名。1982年建成長2.5公里的促淤堵壩后,泥沙淤積加快,日益與崇明島合攏。團結沙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3.5公里,略作東西向的橢圓形,1983年測得零米標高以上沙體面積約19平方公里,地勢低平,高程在3.0-3.5米之間僅4平方公里,遍長蘆葦、海三棱 草等,農民在此圍田養鴨、放牛、種植茭白。每逢春秋候鳥集此停留,是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
雞骨礁,位於長江口外,上海市最東端,西北距佘山島30.6公里。為一群礁,主礁在東側,長26米,寬約19米,面積近500平方米,岸線長0.1公里。從東側海上望去猶如一大商船。由中生界火山岩組成,海拔12.2米,上設信號台。沿岸均陡壁,近岸多障礙物,水流湍急,船隻不易靠岸,且難以攀登。水源缺乏,無居民。
南匯嘴一段海岸
南匯嘴一段海岸
南匯嘴,位於南匯縣東南部。系長江口外南岸、杭州灣北岸沙嘴,因沙嘴向南楔入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處,因而得名。又稱南匯角,簡稱匯角。曾稱老鸛嘴。歷史上隨長江三角洲向東南海區發展延伸而逐漸擴大,平均每40年向海區推進1公里。經過多次築塘促淤,開發圍墾,已大部分闢為農田。東部沿海海塗零米高程以上的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扁擔沙,位於崇明島以南,長江口南支水道中,北為新橋水道,南為白茆沙南水道。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出露水面,在縱向水流作用下,泥沙不斷加積,沙體伸長加大,形似扁擔,故名。由於受到橫向水流切割,沙體極不穩定。20世紀80年代以後扁擔沙下部沖刷出新橋通道,將其分割成上、下兩部分,下扁擔沙與中央沙連成一體;上扁擔沙西端崇明廟港口外出露部分稱東風沙,已圍墾。
黃瓜沙,位於崇明島北,長江口北支水道中心線南側,南距崇明島800米。20世紀30年代淤漲出水面,70年代初由數個小沙洲合併而成。沙洲呈東西向長條狀,形似黃瓜,故名。因在永隆沙之後漲出水面,故亦名新隆沙。東西長13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約27平方公里。沙洲上蘆葦叢生,建有農場、窯廠及水閘。有定期班輪通江蘇省啟東市三和港。
崇明東灘,位於崇明島東端,由北八滧東沙、東旺沙、團結沙、奚東沙等沙體組成。灘塗向東淤漲延伸很快。1983年實測高程零米以上灘地面積約193平方公里,其中八滧東沙23平方公里,東旺沙104平方公里,團結沙53平方公里,奚東沙13平方公里。灘面平坦,生長蘆葦、海三棱 草、絲草。在光泥灘上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小天鵝、鶴群棲居。團結沙1978年興建長2.5公里的促淤壩后,已與奚東沙連成一片,團結沙與東旺沙之間尚留一夾泓,水深0-2米。灘地產螃蜞、跳魚、石蟥及蟶子等。東旺沙水凈、氣凈、土凈,現由上海市東旺農工商公司建成農業基地。
新開沙,位於崇明島北部新開港外口,永隆沙西側。因位處新開港附近,故名。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200米。1968年前原為水下陰沙,1970年後經過築塘促淤,南連崇明島、東接永隆沙。已圍墾。

主要支流


主要水系是由黃浦江及其支流吳淞江、薀藻浜、大治河淀浦河、油墩港、川楊河金匯港、龍華港、楊樹浦港等組成的黃浦江水系。黃浦江是長江最後一條支流,幹流全長113.40公里,源於澱山湖,上溯連通太湖,貫穿上海全市,在吳淞口匯入長江。吳淞江流經上海53.1公里,在市區外白渡橋匯入黃浦江。
黃浦江入長江處吳淞口
黃浦江入長江處吳淞口
黃浦江,起於澱山湖,幹流82.5公里,上段自米市渡至閘港28.5公里為東西向,河身較順直,河面寬約300米。水位在3.5米過水斷面3540-4100平方米,河底標高-8--20米,松江毛竹港口附近最深。幹流至閘港(大治河西口)轉為南北向,長54公里。龍華鎮以下40公里,河道彎曲,穿越市區后在吳淞口匯入長江。河道在水位3.5米河面寬度自320米放寬至770米,斷面4700-6700平方米,河底高程-8.2--17.1米,河口段較淺。黃浦江水系在上海市境內流域面積5193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81.9%。
江蘇太倉瀏河口
江蘇太倉瀏河口
瀏河,又稱劉家河、劉家港。太湖古“三江”之一婁江下游。婁江於8世紀后湮廢。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疏浚至和塘,於吳淞江北、陽澄湖南,始蘇州婁門,經崑山入海,匯太湖東北諸浦水,泄吳淞江北之水。元代稱劉家港,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宣慰使朱清通海運,循婁江故道,導由劉家港入海。”明初,夏元吉疏浚吳淞江,引吳淞江及北岸諸水由劉家港入海,水面深闊,為明代重要出海口,鄭和下西洋由此出發。清代,瀏河淤塞嚴重,江流行緩,潮沙淤淀,水面束狹。民國時期曾有浚治,並無收效。1958、1975年兩次浚治,河底寬80米,河面寬122米,河底標高-2.0米,邊坡1∶3。今西起江蘇省崑山縣蓬朗草蘆村,上接婁江,東流入太倉縣、嘉定縣,越鹽鐵塘,至陸渡橋匯橫瀝、新涇,經瀏河鎮南入長江。全長40餘公里,上海境內長6.36公里,流經嘉定區朱家橋、婁塘、唐行3鄉。
長江口[中國長江入海口河段]
長江口[中國長江入海口河段]
練祁河,又名練祁塘,宋時名練圻、練川、練渠,也稱祁江。西自嘉定區望新鎮顧浦,東至寶山區原獅子林北陸家宅匯入長江。東流越吳塘、鹽鐵塘,與漳浦、橫瀝、新涇、蒲華塘、潘涇、楊盛河相交。流經嘉定區外岡、朱家橋、嘉西、婁塘、嘉定、戩浜、徐行、曹王8鄉鎮,寶山區羅店、羅南、盛橋、月浦4鄉。全長31公里,嘉定區段長17.96公里,寶山區段13.04公里。長江至楊盛河2.9公里,河底寬30米,楊盛河至潘涇河4.2公里,河底寬25米,其餘河段河底15米。河底高程均-1.0米,邊坡1∶2.5。

形成演變


2000年前,長江在今揚州、鎮江附近入海,河口寬闊,稱海門。河口段起點揚、鎮之間江中沙洲瓜洲,向東呈喇叭形出海。北岸沿今江蘇省泰興縣北部、如皋縣石庄以北、南通市白蒲直達掘港。南岸江陰市以下沿今橫涇岡和下沙沙帶之間的上海市區進入杭州灣。長江徑流挾帶泥沙不斷堆積,形成河口沙洲。沙洲並岸的結果,兩岸逐漸縮狹,河口向東延伸。公元3世紀長江河口延伸至江陰,潮流界亦在鎮江、江陰一帶。江陰以下江面寬闊,多汊並存,江流主泓游移不定。唐武德元年(618年),崇明島雛型出露水面,河口被分為南、北兩支。14世紀以後,河勢趨穩定,主泓從北支入海達300餘年。16世紀前,長江口南岸大部分邊灘向外淤漲,岸線均在今岸線之外。17世紀,長江主泓從北支移向南支,南岸福山至黃家灣江岸迅速坍沒2-3公里,寶山縣黃窯鎮坍入江中。其後,南岸開始修建海塘,遏制江流、潮汐、風浪對江岸的衝擊、侵蝕,南岸逐漸穩定。19世紀後期,長興、橫沙諸島出水,南支形成南港、北港分汊形態,長江主泓在南、北港交替擺動,疊為主次。九段沙形成后,南港分為南槽、北槽,形成今之三級分汊、四口入海的特殊河口。1917年,常陰沙封堵夾江併入南岸,南岸形成北凸的馬鞍形岸線。北岸經歷5次沙洲並岸變化,形成近代北岸線。現代長江口是指從江蘇江陰鵝鼻嘴起,至入海口雞骨礁止,全長約232公里。1960年,江蘇省太倉縣徐六涇河段對岸江心沙圍墾並岸,13公里江面縮窄為5公里。

治理開發


灌溉

江北通啟地區,1950年代開始在沿江圩區分別直接引江灌溉,通南高沙土地區南部分為白塔河、楊灣港、天星港、夏仕港、焦港、龍遊河、碾砣港7個引江灌區,高沙土北部從過船港開北乾渠引江水灌溉。通啟地區分為三大灌區:從九圩港引潮,灌溉通揚運河南段、如泰運河、遙望港地區;從南通港引潮,灌溉通呂運河一線;從營船港至圩角港之間並港建閘引潮,灌溉海門、啟東濱江地帶。1958年,古馬乾河及如泰運河西段、夏仕港、如海河、九圩港、江海河、如泰運河東段、通呂運河、通啟運河、新江海河等灌排河道工程同時開工。並在江邊建馬甸港閘、過船港閘、夏仕港閘、碾砣港閘、九圩港閘,設計最大引水流量共4152立方米每秒,年均可引水量30多億立方米,為蘇中沿江地區引江灌溉奠定了基礎。至70年代末,通南高沙土地區已整治通江灌排干河14條,建抽水站4座,設計抽水能力119立方米每秒,內部機電提水動力發展到10萬千瓦,灌溉面積達到230萬畝,佔296萬畝耕地面積的78%;沿江圩區修建通江涵閘120座,發展機電提水動力3.75萬千瓦,灌溉面積達到8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82%,抗旱能力顯著提高。
江島地區包括在長江口崇明、長興、橫沙3島,總面積1161平方公里。劃為崇明島片、長興島片、橫沙島片3個片。海塘堤身單薄;境內河道均引蓄含沙量較大的長江水,河網易於淤淺,引排不暢;受長江口咸潮入侵影響,土壤含鹽率亦較高。三片水利工程建設自成系統。崇明島,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對海塘除險加固,並港建閘,至60年代初,建成11座水閘,初步實現並港建閘規劃。60-70年代中葉,在北沿和西部建10座水閘,疏拓北橫引河。70年代後期起疏拓南橫引河等一批骨幹河道,在南沿興建2座水閘。全島共建23座水閘,形成完善的大控制工程,基本達到配套齊全、南引北排、引淡洗鹽、排灌自如、控制水位和兼顧航運的治理要求。長興島,20世紀50、60年代起,加高加固海塘,建涵閘和水閘,至70年代後期基本完成並建港閘控制工程,建節制閘6座、排澇泵站7座。橫沙島,20世紀80年代起按分片綜合治理規劃,加高加固海塘29.7公里,防禦能力達到“二十年一遇”的標準,建河口控制水閘8座,基本完成並港建閘的控制工程。

供水

1970年代末期以後,工業迅速發展,需水量大量增加。沿江地區城鎮和工業用水,一般是通過抽引長江水補充的。1956年到1979年平均每年抽引長江水102億立方米,大旱的1978年,全省地表水資源量只有6.65億立方米,而當年抽引長江水達302.2億立方米。其中蘇中抽引江水190.2億立方米,蘇南抽引江水112億立方米。使沿江兩岸城鎮和工業用水得到補充。
上海市供水原來主要以黃浦江為取水源,自1990年代起,始取長江水。1993年6月,在寶山區聯水路167號建成利用長江水源的月浦水廠,佔地9.6萬平方米,一、二期總投資10.46億元,當時日供水量30.2萬立方米。取水口設長江口南支南港河段,原水日供應能力20萬立方米,投資1.5億元。南港取水后經陳行水庫和輸水泵站送至月浦水廠。1994年6月,在浦東外高橋凌橋鄉草高路2949號建成利用長江水源的凌橋水廠,佔地9.8萬平方米,一、二期總投資3.6億元,當時,日供水量20.2萬立方米。
青草沙水庫
青草沙水庫
青草沙水庫,位於上海長興島西北側、長江南北港分流口。是世界最大的邊灘水庫、國內潮汐河口地區最大的蓄淡避鹹水庫。青草沙水庫於2011年6月全面建成通水,水庫設計總庫容5.24億m3,供水規模719萬m3/d,受益人口超過1300萬。水庫擁有總長約48公里的大堤,圈圍近70平方公里的水面,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

航道

長江口航道示意圖
長江口航道示意圖
北支水道,全稱長江口北支水道。位於長江口北岸與崇明島之間,北緯31°34′-31°52′,東經121°10′-121°50′。長江口被崇明島隔開分汊的北側水道,或稱北支、北泓道。又因上段鄰江蘇海門市,故又稱海門水道。公元14世紀至18世紀初,曾經是長江的主要入海水道,18世紀中葉以後長江主泓道南移,北支水道迅速淤淺。北支水道西起青龍港,東至連興港,長80公里,青龍港附近江面寬2公里,航道最深不足2米,口門位於江蘇啟東連興港東側,寬達15公里,呈喇叭口狀,沙洲密布,航道曲折,最淺處水深僅0.8米。1958年後除上段青龍港以上尚能通千噸級輪外,已逐漸喪失航運價值。
北港水道,全稱長江口北港水道。位於崇明島與長興、橫沙島之間,北緯31°22′-31°31′,東經121°33′-122°15′。長江口南支水道被長興、橫沙兩島一分為二,北側即北港水道,或稱北水道。西起崇明堡鎮港,東至佘山島,長約80公里,平均寬約9公里。清咸豐十年至民國9年(1860-1920年)間曾為長江入海主要航道,民國16年後北港上口老崇明水道逐漸淤塞,口門的攔門沙最淺水深不足5米,通海航道逐漸為南港航道取代。現橫沙島以上之北港上段水深仍保持在10米以上,基本穩定;下段,即橫沙島以下至佘山島最淺水深僅5米。
北槽水道,全稱長江口北槽水道。位於長江口銅沙淺灘與九段沙之間,北緯31°05′-31°18′,東經121°48′-122°17′。民國34年(1945年)九段沙將長江口南港水道分隔為二,其北側即北槽水道,1973年起疏浚擴大加深,1984年5月疏浚后的深7米航道交付使用。自橫沙島中沙燈船經牛皮礁至長江口燈船,長68公里。1973年後,因南槽水道淤淺,乃啟用北槽航道,該航道從南、北槽分流口的中沙燈船至北槽中燈船為上段,1984年闢為人工航道,維護水深7米,槽寬250米;下段北槽中燈船至長江口燈船為自然航道。北槽水道是萬噸船隻進出長江口的主要航道。
南支水道,全稱長江口南支水道。位於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之間,北緯31°23′-31°48′,東經121°11′-121°31′。長江口被崇明島隔開分汊的南側水道。18世紀中葉以後長江主泓道南移,自江蘇省太倉市徐六涇以下至出海口統稱南支水道。19世紀初南支水道又被長興島分隔為南港水道與北港水道。南支水道西起白茆口,東行分為白茆沙北水道和白茆沙南水道,再東行至瀏河口附近被瀏河沙、下扁擔沙分為新橋水道和寶山水道,東至吳淞口,長約65公里。白茆沙南水道和寶山水道歷來為長江口主航道,是海輪出入上海港和長江口的主要航道。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最淺水深約6-7米。近百年來南支水道處於劇烈變化過程,沙洲遍布,著名的有白茆沙、上扁擔沙、下扁擔沙、新瀏河沙、瀏河沙等。沙洲的發育與變遷,對南、北港及南、北槽的發展變化有決定性影響。
南港水道,全稱長江口南港水道。位於長興、橫沙兩島南側,北緯31°16′-31°23′,東經121°31′-121°50′。西起吳淞口,東至九段沙西端,長約40公里,平均寬6公里。19世紀初長興、橫沙兩島形成以後,南支水道分汊為南、北港,因位於兩島南側,故名。南港水道原東至長江口燈船,長103公里,民國34年(1945年)以後南水道在九段沙以下分汊為南、北兩槽,南港水道遂成現今之狀。1958年前原為單一河槽,水深在12米以上,1958-1971年間,瑞豐沙嘴和江亞南邊灘迅速淤漲成為複式河槽。現航道維護水深7.4米,寬近400米。南港水道是長江主要的入海通道,可通航萬噸級船隻。
南槽水道
南槽水道
南槽水道,全稱長江口南槽水道。位於長江口九段沙以南,北緯31°00′-31°15′,東經121°48′-122°13′。自南北槽分流口的中沙燈船至長江口燈船,長約70公里。包括江亞航道、銅沙航道及南支航道,前兩者為人工航道,寬250米,水深7米,後者為自然航道。銅沙航道由於受到九段沙不斷南壓,1984年停止維護,大型船隻改從北槽水道進出。為小型船舶進出長江口的重要航道,上起南港小九段經江亞南深槽和南槽上浚、中浚、下浚立標,至南支燈船出海,長65公里,航道寬500米左右,水深5米左右。
六滧港,位於崇明縣東部。從長江口南支水道往北經六滧港南水閘、向化鎮,至六滧港北水閘入長江口北支水道。長12.6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2-2.2米,可通航50-8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3600公頃。
北橫引河,位於崇明縣北部。東西向骨幹河道。西起新建港,往東經新海、紅星、長征、東風等農場,與廟港、鴿龍港、張網港、東平河相交,抵新河港止。長約38公里。
老滧港,位於崇明縣中部。從長江口南支水道往北經老滧港閘及城橋、港東、建設等鄉鎮和東風農場,至永隆沙南小洪。長17公里。枯水期水深0.4-2.1米,可通行50-8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5000公頃。
廟港,位於崇明縣西部。南起長江口南支水道,往北與南橫引河、北橫引河相交,抵北大堤。長約16公里。枯水期水深0.8米,可通行2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3700餘公頃。
練祁河,位於嘉定、寶山兩區中部。西起顧浦,東經外岡、嘉定、羅店,至盛橋東南穿越寶山鋼鐵總廠廠區入長江。與吳塘、鹽鐵塘、橫瀝、楊盛河等相交。長36公里。江水澄澈如練,故名。曾名練祁塘、練川、祁江、練江、練渠等。從潘涇至長江口段為1977-1978年間人工開闢,河口有節制閘,可通行50-10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1.3萬餘公頃。
南橫引河,位於崇明縣南部。東西向骨幹河道。西起五號壩,往東與廟港、鴿龍港、老滧港、張網港、東平河、堡鎮港、六滧港、奚家港相交,抵前哨農場外大堤。長80餘公里。枯水期水深1.0-2.1米,可通航100噸級以下的船舶。
瀏河,位於嘉定區北部邊緣,西起江蘇省崑山市青陽港,東流經太倉市,至上海市北部數度入嘉定區境,橫越鹽鐵塘、橫瀝,於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南入長江口。曾亦稱劉溪、劉家河、劉家港、崑山塘、至和塘。前身為婁江或稱下江,為古代太湖水下泄入海的“三江”之一。全長約80公里,其中嘉定區境內長約6公里。1959、1975年曾兩次開挖疏浚,河寬75-140米,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10萬公頃。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間,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7次由瀏河口出發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婁塘河,位於嘉定區北部。西起吳塘,往東流經葛隆、朱家橋、婁塘等地,與鹽鐵塘、橫瀝、新涇相交后,在華亭鎮匯入蒲華塘。系將小錢門塘、婁塘河、殷涇塘、蒲華塘、墅溝等河疏浚、相接而成。長2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2米,可通行15-50噸級船舶。
鴿龍港,位於崇明縣西部。南起長江口南支水道,往北經江口、合作等鎮和長征農場,至永隆沙入長江口北支水道。長18.5公里。枯水期水深1米,可通行20-4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6800公頃。
堡鎮港,位於崇明縣東部。從長江口南支水道經堡鎮港水閘,往北流經堡鎮,穿過南橫引河,經港沿,入長江口北支水道,長14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2米,可通航4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4900餘公頃。
新涇,位於嘉定區東北部與江蘇省太倉市東南部。南起練祁河,往北流經徐行,與婁塘河、石家塘相交,入江蘇省境內后往瀏河,長約13公里。枯水期水深1-2米,寬5-14米,可通行30噸級船隻,受益農田1300餘公頃。
2010年。上海市對長江口深水航道進行了治理,形成長92.2公里、深12.5米的深水航道,為“長三角”跨入“大船大港”奠定了基礎。

航運

長江口航道內的大型貨輪
長江口航道內的大型貨輪
14-18世紀初,長江口的主航道為長江口北支水道。18世紀中葉后,長江口主流南移,主航道改走南支,以北港水道為主要通航水道。民國16年(1927年)后因上口嚴重淤淺,主航道又移至南港水道。民國29年後南港又分汊為南、北槽水道。1975年疏浚南槽水道,1984年開闢北槽深水道,自此南、北槽均可通航萬噸輪。長江口是長江流域的出海門戶,夏季萬噸輪可直航武漢,冬季2萬噸輪可候潮進出上海港。

水產漁業

長江口漁場北與呂泗漁場、大沙漁場連接,南為舟山漁場,東到江外漁場,西為大陸。漁場概位:北緯31度至32度,東經125度以西海域,總面積34250平方公里,跨江蘇與上海兩省、市,江蘇約佔40%。漁場水深,一般在10-40米之間,海底平坦,底質多為沙泥和沙質。水溫,內側大體與呂泗漁場相同,外側常年9-24℃。鹽度,大部分海區為31-33.5‰,內側5-8月低於20‰。由於長江大量淡水流注入海,將內陸大量有機物及營養鹽輸出海口,成為浮游生物食料,漁場水質肥沃,為各種經濟魚蝦生產育肥創造了良好環境,水產資源豐富。長江口漁場不僅是大黃魚小黃魚鯧魚鰳魚、馬鮫魚等魚類的南路魚群進入呂泗漁場產卵的入口通道,而且是帶魚、鮐魚等魚類索餌洄遊的重要場所。進入長江作產卵洄遊的中華鱘、鰣魚、長吻鮠、刀魚、鳳鱭、河豚等魚類,也必經長江口漁場。此外還有魟、海鰻和各種蝦、蟹類常年棲居在長江口漁場。過去很少見的太平洋柔魚(魷魚),1989年在長江口漁場大量出現,海鰻產量也明顯增加。2003年以前,江蘇漁民幾乎常年有漁船在長江口漁場進行拖網作業、線外底拖網作業和燈光圍網作業等。長江口1971年產量7483噸,創歷史最高紀錄,以後,由於受城市污水影響,產量逐年下降。魚類資源數量與質量也日趨下降,1960年代以後變化極為明顯,大多數經濟魚類的魚體小型化,低齡魚的比例上升,大黃魚、小黃魚已形不成漁汛。1970-1980年代以後,長江口海區的主要捕撈對象帶魚,魚體也已明顯小型化,1齡魚佔90%以上,海洋漁業資源日趨衰退。
鰻鱺苗、蟹苗是長江口區的特有產物,一年一度的鰻鱺苗捕撈,來自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漁船雲集長江口,形成“鰻苗大戰”,影響長江口航道通航。1993年產鰻鱺苗4噸,產值逾4億元。蟹苗在70年代是盛期,全國22個省市水產部門每年5-6月集中到崇明島捕撈蟹苗,運回各地飼養,亦曾盛極一時。蟹苗產量在1981年達2.05萬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1982年以後蟹苗產量銳減。其主要原因,一是捕撈過度,超過資源的再生能力;二是市區工業污水大量排入長江口區,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影響漁業資源幼體發生;三是由於銅沙、東杭沙一帶不斷圍墾,灘塗變化,產卵場所分散等。

港口

上海港集裝箱碼頭
上海港集裝箱碼頭
長江河口港埠眾多。中國最大的海港上海港扼長江咽喉。年吞吐量1982年近9000萬噸。
上海港,世界上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動化碼頭2017年底即將投入試運營。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的核心技術,將完全依靠自主研發。碼頭泊位岸線長近2800米,設置7個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為630萬標準箱,待建成運行后,預計吞吐量將超過整個上海港的一半,進一步鞏固上海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目前,上海港已經與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了集裝箱貨物貿易往來,擁有國際航線80多條。每天有4.5萬個集裝箱在這裡流轉再運往各地。2016年,上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02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713萬標準箱,自2010年以來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
太倉港
太倉港
太倉港,古稱劉家港,始興於隋唐時期。元朝,政府實施漕糧北運,在劉家港沿線建大型碼頭泊位,建立海運倉儲和海事機構,自此長江中下游地區、浙江溫台等沿海地區、以及日本、琉球、高麗、安南等國的商船都集結於劉家港,劉家港成為“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明朝,劉家港作為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發展達到鼎盛,成為當時世界上重要的樞紐港。明以後,由於種種原因,港口逐漸沉寂。1996年11月,太倉港被批准為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1999年9月,國家海關總署批准太倉港為集裝箱中轉港。2001年,國家交通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把太倉港定位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運輸的幹線港。2017年,太倉港完成港口項目直接投資4.4億元,新增通過能力338萬噸。全港擁有各類碼頭泊位9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6個,集裝箱泊位10個,設計通過能力1.48億噸、435萬標箱。2017年太倉港新辟和加密集裝箱航線8條,全港航線總數增加至191條。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51萬標箱、貨物吞吐量2.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10.5%、7.8%。
南通港
南通港
南通港,地處江蘇省南通市境內,東臨黃海、南臨長江,是長江北翼最臨近海域的港口。擁有長江岸線4166米;千噸級以上公用生產泊位24座,其中萬噸級以上14座,最大靠泊能力為20萬噸級;堆場面積67萬平方米,倉庫面積6萬平方米。

土地開墾

20世紀以來先後露出合隆沙、東平沙、永隆沙等。經1950年代以來多次圍墾,全島面積由1954年的600多平方公里,擴大到1987年的1086平方公里。崇明島的北沿,東灘仍在迅速淤漲中,僅以東灘岸線為例,潮間帶平均每年向海灘推進145米。上海農墾在該島北沿建有:躍進、新海、紅星、長征、東風、長江、前進和前哨等8個農場。淤漲成陸都在30-50年內,均在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圍墾建成的國營農場。
崇明島,唐代后,長江口泥沙淤積形成灘塗的速度,江沙、江島快於陸域。唐武德(618-626年)年間,東沙、西沙露出水面,面積10多平方公里。后固定沙洲,並聯並,到清乾隆、嘉慶年間形成崇明島。18世紀中葉后,長江主流移到南泓道,崇明島東端和北岸淤漲加快,而南岸受江水沖刷,岸線坍退約7公里。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築石壩,加固堤防,遏止坍勢。后經大業主、地方權勢和沙田局圍墾辦事處等多次圈圩圍墾,至1949年,全島面積538.33平方公里。
長興島,18世紀中葉露出水面,由鴨窩沙、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圓圓沙和金帶沙等沙洲組成。清道光(1821-1850年)年間始有人在沙洲上圍墾。至1949年,面積約27平方公里。
橫沙島,清道光年間露出水面。後有人居住,築圩圍墾。東南部不斷沖刷坍失,西北部繼續向外淤漲,整個島由東南向西北方向移動,面積不斷擴大。至1949年,面積26.66平方公里。
1954年,江蘇省農林廳投資圍墾灘塗,創辦國營奉賢機耕農場。1955年,上海市勞動局以工代賑,組織市民參與農場擴建。1956年,崇明縣圍墾1.24萬畝土地,民辦公助,土地權屬國家,使用權屬農業合作社。1951-1957年,長興、橫沙兩島圍墾2萬多畝,政府貸款。1960年,為增加上海市區農副食品供應基地,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委員會組織大規模圍墾。是年9月,成立以副市長宋日昌為總指揮的上海市圍墾總指揮部,市區各區和市屬各局划片在崇明島、長興島和奉賢縣圍墾灘塗,興辦畜牧場。3萬人參加圍墾。至1961年5月,圍墾土地30.03萬畝,建立16個畜牧場,1963年合併為15個國營農場。上海警備區和東海艦隊,在崇明島圍墾3.75萬畝,建成部隊農場。到1965年,圍塗造地44.1萬畝。
20世紀70年代,國家、集體繼續進行較大規模圍墾。為安置城市知識青年,1973年冬市革命委員會在奉賢、南匯等縣投資圍墾土地8.1萬畝,擴建國營農場。沿海地區集體單位先後圍墾土地13.35萬畝。為建設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圍墾1.66萬畝。1966-1977年圍塗造地31.3萬畝。至此,標高4米以上灘塗基本被圍墾。
自20世紀70年代末始,加強促淤。種植蘆葦、互花米草等以植被促淤。1979-1982年,投資440萬元,在崇明島團結沙與東旺沙用鎖壩堵泓工程促淤。至1986年,泓道全面淤積,堆高到平均高潮位以上,面積約3萬畝,兩沙連片。1985年初,市政府撥3000萬元作為圍墾專項資金。1986年7月頒布《上海市灘塗管理暫行規定》,明確灘塗屬國家所有,圍墾灘塗須經市主管部門批准。1978-1986年,全市共圍塗造地12.5萬畝。1987年,市政府開徵佔用耕地土地墾複費,用作圍墾造地基金。1989年,投資600萬元,在杭州灣北岸金山縣漕涇邊灘用拋石順壩和丁壩促淤,半年中邊灘向海延伸500-700米,淤積泥沙46萬立方米。1990年6月,重點圍墾崇明東灘(團結沙、東旺沙),兩沙分別圍墾土地2.8萬和6.6萬畝。1993年,圍墾金山縣漕涇促淤形成的灘塗2250畝。1995年,上海人工半島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蘆潮港建立,海中築壩促淤,計劃用15年圍墾50萬畝。1987-1995年,全市圍塗造地20.6萬畝。
江北南通市永隆沙有海塗面積5.53平方公里。1968年和1969年先後進行圍墾,共有耕地13480畝,並開始種植作物。1970年在該島西北部建海門良種站,島的東南部建啟東良種場,種植稻、麥、蠶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建置永隆鎮。興隆沙海塗面積23.89平方公里。1980年圍墾2000畝,1985年建興隆良種場,至1991年共圍墾17200畝,作物種類基本與永隆沙類似。已建置興隆鎮。

生態保護

為了保護長江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2002年起,農業部開始在長江中下游試行為期三個月的春季禁漁。2003年起,長江禁漁期制度全面實施,長江口開始實施禁漁期制度。禁漁時間為每年4月1日-6月30日。禁漁期間,開展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活動。2015年12月23日,農業部發布通告(農業部通告﹝2015﹞1號)公布調整長江流域禁漁期制度,禁漁期為每年3月1日0時至6月30日24時。調整后的禁漁期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同時,加強長江口濕地保護,建設了啟東長江口濕地保護區、上海長江口中華鱘濕地自然保護區、瀏河長江口濕地公園、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等濕地保護區域。

流域概況


地形地貌

新三角洲位於長江現代河口兩側,即通呂運河以南,鹽鐵塘以北地帶。江南常熟、太倉沿江地帶成陸較早,由於受長江口潮流頂托,而使地面有所抬高,海拔4-5米,地面反而向太湖平原傾斜,降至3米左右。在南通至啟東海門一帶,地勢自通呂運河的4.5米,向南降到沿江的2.5米。地形平坦,溝渠密布,它由多個小沙洲(河口壩)合併而成,核部土質略粗,以粉砂為主,洲間地勢略低0.3-0.5米,土質以細粉砂為主。成陸時代愈新,土壤含鹽量逐步增加,西部為脫鹽土,東部為輕鹽土。
長江新三角洲平原位於長江兩岸,江南以鹽鐵塘為界,江北以儀征、揚州—通揚運河—如泰運河—通呂運河—呂四一線為界。整個地區為長江新三角洲沉積所在。範圍東寬西窄,地勢自西向東微微傾斜,海拔2-7米,沿江兩岸與江心洲最低,一般2-3米。沿江尚有孤立小山,如狼山(海拔105米),福山(33米)、孤山等,均由泥盆紀石英砂岩組成。平原物質為長江三角洲相組成,以黃色、灰色細砂—粉砂為主,顆粒粗,結構鬆散,透水性強,在南通以東受海水影響,土層有不同程度鹽漬化
距今約7000年前,長江在揚州以東入海,當時沿江平原絕大部分尚未成陸,南岸在江陰—鹽鐵塘附近,北岸在揚州—江都一帶,成一喇叭形河口。其後,隨長江大量物質在河口堆積,海岸線逐漸東移,長江三角洲不斷向東延伸而形成目前的新三角洲平原。在發育過程中,長江在河口形成近東西向長條狀的河口壩。其後出露水面,使江水分叉,隨長江主泓南移,北支淤塞,並與北岸地面相連,使其陸地向東推進。江都、泰興、海安、如皋、南通及啟東一帶先後依次成陸。目前崇明島即為河口壩已出露水面,正處深泓南行之時,北支漸淤,將與啟東平原相連成陸。在江都、泰興、海安、如皋之“高沙土”地區,即由三角洲各個河口壩連結而成,在距今7000到2000年間成陸。南通一帶成陸時間約距今一二千年間。啟東一帶成陸時間更近,海門在一二百年才成陸,啟東南部成陸僅數十年的歷史。江南岸線較穩定,自江陰、沙洲、鹽鐵塘一線逐步緩慢向東推進,常熟、太倉沿江地區約於2000年前已成陸。沿江洲地和江心洲成陸時代自西向東愈新。

氣候特徵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氣溫市區15.8℃,郊區15.2-15.7℃。7月最熱,市區平均氣溫27.8℃;1月最冷,市區平均氣溫3.6℃。市區氣溫平均年較差24.2℃,日較差7.5℃。春季約75天,夏天94天,秋季63天,冬季133天。平均無霜期228天。活動積溫4992℃日。降水豐沛,年平均降水量1149毫米,70%集中在4-9月。平均降雪日6.2天,積雪日2.8天。年均日照時數1930小時。全年平均總雲量6.6成,低雲量3.7成。內陸地區霧日數平均約40天,多於長江口沿岸和杭州灣北岸地區的25-30天。累年平均氣壓1016.1百帕。4-8月盛行東南風,11月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風。影響上海的天氣系統有颱風、東風擾動、溫帶氣旋、梅雨、寒潮。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靜止鋒穩定在長江下游及上海附近時,形成多雨悶熱潮濕的梅雨天氣。城市氣候特徵明顯,有熱島、干島和濕島、混濁島、雨島等現象。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1990年,上海有113年出現氣象災害,氣象災害年出現幾率0.96。會發生春澇、夏澇,伏旱和秋冬旱。破壞性潮災約18年一遇。
長江口有溫、熱帶氣旋活動,風力常達七、八級,陣風可達10-11級,浪高可達7米。年平均鹽度為15.4‰。冬季枯水季節,海潮鹹水上溯,對工農業生產有不利影響。

社會歷史

啟東市城區
啟東市城區
長江口北岸的江蘇省南通市,是全國紡織工業的綜合出口商品基地之一。但南通在2000年以前還是一片茫茫大海,由於長江泥沙不斷沖積而成陸。南通的形成與發展和蘇中濱海平原鹽墾事業的發展有密切關係。隋以前形成沙洲,唐時為鹽亭場,玄宗開元十年(722)設置鹽官,屬海陵縣(今泰州)。五代時,吳越和南唐置靜海都鎮制置院。後周顯德五年(958)升靜海軍,並築城,不久改為通州。領靜海、海門兩縣。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4)置利豐監於通州,轄鹽場7處,年產鹽40餘萬擔。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一度改為崇州;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通州已有4.3萬餘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升通州路,不久又改稱通州。明仍為通州,洪武元年(1368),設鹽運公司於通州,轄鹽場10處;洪武九年通州人口增至7萬多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達8.2萬多人。清雍正兩年(1724)為區別於河北通州,改名南通州,領泰興、如皋二縣。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置縣,定名南通縣。明代以來隨著海岸向東擴展,范公堤外的曬鹽區也隨之東移,原有鹽墾區如海門、南通、啟東、如東等地成為著名產棉區。到了清代通州棉花生產的商品化程度已很高,家庭手工紡織業在農村普遍發展。特別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張謇集資300萬兩銀子在通州唐閘鎮創辦第一家近代工廠——大生紗廠,以後在工業方面又陸續創辦大生二廠、三廠、八廠、廣生油廠、復興麵粉廠、碾米廠、火柴廠、電燈廠、阜生蠶桑公司等;在農業方面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及大賁、有大晉、大豫等農墾公司;同時重視交通電訊,創辦了大達輪船公司和電話局等。以大生紗廠為核心的紡織企業系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成為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通州土布遍銷全國和遠銷南洋等國。當時南通成為我國早期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基地之一,同時也是蘇中-蘇南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素有金三角的“小上海”之稱。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后,各廠被日本帝國主義所吞併,抗戰勝利后又受制於官僚資本,南通經濟逐漸走向低谷。
海門市城區
海門市城區
建國后,南通成為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沿海城市之一,為全國有影響力“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體育之鄉”“文博之鄉”“長壽之鄉”“平安之鄉”“新僑之鄉”,先後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中國服務外包風采城市等榮譽。2017年,南通市常住人口730.5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34.6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4.9︰47.1︰4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5903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0.6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11元。
長江口南岸的上游市區
長江口南岸的上游市區
長江口南岸的上海市,春秋戰國時期屬吳越之地。秦始皇統一后,確立郡縣制,上海地區出現縣級行政建置。唐天寶十載(751年),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華亭府,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等7縣和川沙廳。吳淞江以北於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設嘉定縣,后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五代初(907年左右)置崇明鎮,元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南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元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至元二十九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分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等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幾經調整。1964年5月,撤銷閔行區,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同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3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0月嘉定縣撤縣建區。1995年,上海市轄有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個縣。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上海以港興商,以商興市,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明清兩代經濟發達,有“衣被天下”、“江南之通津,東南之都會”的稱譽。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成為中國外貿、金融、工業和文化中心。解放后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教科文衛中心之一。改革開放以後,上海的經濟迅速發展,確立“一個龍頭、三個中心”(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