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墨玉
富平墨玉
富平墨玉,陝西省富平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富平墨玉產於富平北部的喬山山脈,經琢磨拋光后色黑如墨,紋理細緻,質堅而韌。古人更將其與鑽石、寶石、彩石並稱為“貴美石”。
富平墨玉以其質地細膩堅韌、色澤烏黑髮亮、叩擊聲清音脆、石層廣厚少瑕,且耐酸鹼、耐寒熱、耐風化等特點而名聞名天下,成為帝王貴族陵墓前的碑碣石刻的首選石材。在歷代名碑中,如秦李斯《嶧山刻石》,東漢《曹全碑》,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柳公權《玄秘塔碑》、乾陵《無字碑》等,均是富平墨玉刻制。
2014年07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富平墨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富平墨玉
富平,因富庶太平而得名,有“關中名邑”之稱,已有2400餘年歷史,位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黃土高原銜接地帶,為八百里秦川北端,北緯34°41′—35°06′,東經108°57′—109°26′,總面積1242平方千米,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境內物種豐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富平墨玉是一種珍貴而稀有的自然資源,僅產於富平縣北部喬山山脈,儲量313萬立方米。
富平墨玉開發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即有開採,據縣誌載“縣北產礦石,諸郡縣采者群至,可鐫字、琢磨,人號墨玉”。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秦始皇巡視全國,途徑繹山,命令丞相李斯撰文,勒石於嶧山之上,這就是著名的秦《嶧山刻石》,其材質就是富平墨玉。
明萬曆四年(1576年),在陝西渭南合陽縣東20千米的莘里村許家後院出土了《曹全碑》,為東漢中平二年(185年)所刻,是漢隸極盛時期的精品,被歷代金石家和書法家奉為至寶,其價值可與王羲之《蘭亭序》相媲美,素負盛名,也是用富平墨玉雕刻。
唐代,從西安碑林的諸多收藏到唐十八陵,均有富平墨玉雕刻的名碑、名雕。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昭陵六駿”,唐高宗李治乾陵的“無字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均為富平墨玉雕刻之極品,富平亦被譽為“碑林之源”。據統計,碑林文物碑石80%以上出自富平墨玉,十之七八成碑石系富平石匠刻制,碑林無論是碑石刻制,還是名碑修復,首選富平原材,富平技工。
富平先後組織制定了《富平墨玉生產技術規程》、《富平墨玉》陝西省地方標準,逐步建成了從開採、運輸到產品加工利用等系列標準,使富平墨玉生產有標可依,貿易有據可判,為富平墨玉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富平墨玉
2015年,富平縣有富平墨玉加工、營銷企業300多家,精製的傢具、壁掛、工藝、實用、盆景、殯葬等六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年產值3億多元。
富平墨玉
富平墨玉(屬泥晶灰岩)產地範圍為陝西省富平縣現轄行政區域。
一、原料要求
1.原料產地要求:選用產地範圍內,採礦由當地政府部門立項批准,經有關部門審批備案后,依法取得礦產資源採礦許可證的企業法人開採出的原礦。
2.原料外觀特徵:不透明,外觀色重,緻密細膩,色澤單一,深灰色,經加工拋光后漆黑如墨。
二、原料採選
1.生產流程:採礦→選料→加工。
富平墨玉
(1)採礦:根據礦山岩層的構造,人工採掘、篩選。
(2)選料:剔除有裂紋和其他缺陷的殘次品,根據塊度大小,確定合理用途。
(3)加工:開採選料后經設計、切割、整形、打磨、過版、雕刻、精磨、蒸煮、拋光等工序。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觀深灰色,緻密細膩,色澤單一,拋光后漆黑如墨。拋光后具玻璃光澤。結構緻密塊狀,泥晶結構。
2.理化指標:
(2)莫氏硬度:3至4。
(3)密度:2.50至2.70立方厘米。
(4)折射率:1.486至1.658,點測法:1.54。
(5)光澤:拋光后具玻璃光澤。
(6)結晶狀態:泥晶結構。
(7)紫外熒光:通常無。
(8)吸收光譜:極少見吸收線。
(9)解理:方解石具三組完全解理,集合體通常不可見。
3.主要化學成份:方解石CaCo3。
4.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富平墨玉(屬泥晶灰岩)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陝西省富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富平墨玉(屬泥晶灰岩)的檢測機構由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雕刻工藝
自古富平以雕刻為生的人數眾多,世襲其業,祖輩相傳,史載富平石刻高手邵建和、邵建初專為柳公權刻字,史華專為顏真卿刻字,萬邵文專為褚遂良刻字,李培專為孫丕楊刻字,元時趙培被授予“陝西札副管領,石匠提領”之職,清光緒年間刻工仇智休、劉生容更被譽為“神刀、鐵筆”之稱,美石良工,名冠中華,為中華民族保留了燦爛而又獨特的文化遺產。
民間傳說
很久以前,頻陽(今富平縣)喬山一帶,突然降下一位仙女,仙女不僅長得婀娜多姿,美麗無比,還有一套點石成玉的本領。
頻陽縣是個山青水秀、風光旖旎的好地方,仙女一到頻陽縣,就被這兒嫵媚的風景迷住了……,錦雞長鳴,金龜添壽,九泉流瀑,仙女真是游也游不完,看也看不夠,不知不覺就被這人間美景吸引得神魂顛倒,再也不想回天宮去了。仙女每天入松林,戲溪水,游寺廟,登險峰,飄然而來,悠然而去,自由自在,真是快活極了。
久而久之,人們發現凡是仙女歇過腳的地方,亂石都變成了漆黑鋥亮的美玉,由於仙女十分迷戀頻陽秀麗的山水,自由自在的生活,竟在鳳凰山中住了下來。白天,仙女變成一座亭亭玉立的岩石,目睹著人間不盡的美景。晚上又變回仙女,輕輕歌唱,翩翩起舞。自從來了仙女,鳳凰山一時間變得鶯歌燕舞,鳥語花香,山青水秀,賽過蘇杭。正因為這樣,這塊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才被唐中宗看中,做了自己的陵園。
自從仙女來到鳳凰山,滿山的頑石變成了寶玉。石匠們紛紛上山打石鑿玉,刻碑雕像。他們的雕刻生動逼真,細膩動人,油黑如漆,光潔可鑒,很多客商慕名而來。漢唐皇帝聞訊,也紛紛用富平墨玉精雕細刻,為自己修造陵墓。鳳凰山的墨玉雕刻一下子風靡關中,聞名全國。
鳳凰山下有個姓刁的地主,愛財如命,心腸歹毒,聽說有了能點石成玉的仙女在鳳凰山上,他想,如果能把仙女搶回家,我家的頑石不就全變成了美麗的玉石了嗎?他越想心裡越美,翻來倒去,直弄得一夜未合眼。
天剛一亮,他就帶了繩索,偷偷隱藏在仙女住的山洞中,像老鼠一樣瞪著兩隻賊溜溜的眼睛,等啊等啊,直等到日落西山,仙女才回來,仙女解下披戴的墨紗,鋪在石板上,和衣而睡,想消消一天的疲勞。不料剛躺下,刁地主就從黑暗中突然撲了出來,仙女發現洞內有人,一驚,飛也似的奔出石洞,飄走了,由於走得匆忙,仙女竟忘了石板上的墨紗。這刁地主一看仙女逃走了,一路窮追不捨,從鳳凰山追到金阜山,又從金阜山追到錦屏山,追呀追呀,直追得氣喘吁吁,兩腿發軟,再也跑不動了,可連仙女的影子也沒有抓到,刁地主眼珠一轉,忽然想起仙女留在洞里的墨紗,就拚命地往回跑,等刁地主跑回山洞,裡邊什麼也沒有了。
據說這是王母娘娘的外甥女。墨紗是王母娘娘賜給外甥女的護身法寶,這墨紗有觸石即里黑,點石成玉的本領。王母娘娘聽說人間只有紅黃綠藍玉石,就是沒有墨玉,於是就命外甥女來人間點墨玉,以補其缺。不料遇著這個刁地主,將墨紗遺在了鳳凰山上,仙女走後,墨紗如雪一樣融化了,漸漸滲入岩石中,從此,這滿山的石頭都變成了漆黑如墨,光潔如鏡的玉石,鳳凰山下的村莊也成了聞名全國的石刻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