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燈

地龍燈

地龍燈是湖北省來鳳縣舊司鄉牛王節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文化。“地龍燈,地龍燈,不用篾簍不用棍,巴地梭著走,活像其龍行。站的騎馬樁,弓腰箭步行,似同獅子燈。”300多年前起源於來鳳縣舊司鄉大岩板村、板沙界村一帶的地龍燈,以“巴地梭”的舞蹈形式,生動靈活地展現出龍“游於水、爬于山、騰於空”等神奇造型,在千姿百態的民間舞龍藝術中堪稱一絕,深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青睞,成為民族民間藝術舞台的新寵。

發展歷史


龍燈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由於地域特徵、物質條件、民族性格、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其藝術風格和表演方式千姿百態。流傳在來鳳縣舊司鄉大岩板、板沙界一帶的地龍燈,不同於常見的“布龍”、“草把龍”、“板凳龍”、“火龍”等龍燈,而是以其獨特的形象構造、精湛的表演技巧取勝,堪稱龍燈一絕。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農村缺乏文化生活,地龍燈最受歡迎。春節,龍燈走到哪裡人們就追到哪裡,很是風光。解放后,這一群眾性文化活動被作為“四舊”清除,一直到改革開放后,在地方民族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地龍燈才慢慢恢復。

1979年8月

,來鳳縣文化館音舞組組長王蘭馨負責到當時的高洞鄉尋訪、組織民間文藝節目,文化站長李逢貴向他推薦了地龍燈。隨後,他們召集大岩板及板沙界的長者和民間藝人,研究地龍燈道具製作和表演技巧,道具為一龍、一鳳、一虎、一蚌、一魚、一蝦、一寶(龍珠),樂器定為一鼓兩鈸一鑼,伴奏曲名為《龍歸海》,鑼鼓經為“咚不隆咚”、“龍歸海、龍歸海、龍歸大海”;表演技巧編成順口溜:“地龍燈,地龍燈,不用篾簍不用棍,巴地梭著走,活像其龍行。站的騎馬樁,弓腰箭步行,似同獅子燈。”
經過不到一個月時間的排練,新的地龍燈在國慶晚會上亮相,贏得上萬名觀眾喝彩。地龍燈的整套道具製作精巧古樸,色彩鮮艷明亮,造型美觀別緻。舞時不用木棍舉,9節龍身分別由9人控制,其中一人執龍頭,一人背龍尾,其餘每節均由一人單手抓住龍身內的一圓形篾圈或以頭托龍,另一隻手抓住前者的腰帶,表演者上身藏於龍身內,雙腳為彩色龍衣所遮。傳統舞單龍只有十來個人、五六個動作,雙龍齊舞,人數增加到二三十個,動作增加到12個。
縣文化館幹部向代元從事地龍燈挖掘、整理、創新23年。他說,每一次小小的創新,都是當地民情風俗和群眾智慧的結果。表演開始時,由一男子舉“元寶”,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引龍上場,並不時轉動元寶,即興穿插各種跟鬥技巧,逗引雙龍追珠搶寶。地龍則憨拙地晃頭擺尾跟隨,形象栩栩如生,動作靈活多變,其表演套路有“龍起身”、“龍搶寶”、“龍盤餅”、“龍回首”、“龍過橋”、“龍盤樹”、“龍困灘”、“鳳騎龍”、“龍盤鳳”、“龍走太極”等12種。在熱烈的氣氛中,彩鳳(一男子套鳳頭、鳳身和鳳翅扮演)長鳴一聲翩翩上場,圍繞地龍左右飛舞,忽而與龍嬉鬧,忽而展翅為龍遮陽。鑼、鈸、鼓等打擊樂伴奏的樂曲的力度和速度緊隨舞蹈者的情緒及舞蹈的內容而自由轉換,表演至高潮時,彩鳳騰身躍上龍背,頓時紅鞭齊爆,鼓樂高奏,表演者情緒激昂、高聲呼叫,形成鳳鳴龍吟、龍鳳呈祥的祥瑞氣象。

21世紀

2004年,鄧斌代表舊司鄉地龍燈參加武漢國際旅遊節展演;2005年,地龍燈應邀參加武漢東湖民俗遊園會展演;2005年底,地龍燈被張家港市博物館收購,成了“首屆(張家港長江流域民族民間藝術主題展覽”首位展品。春節,地龍燈在央視小崔說事”欄目展播了4分鐘。活躍於舞台2000年以來,地龍燈走出土家山寨,活躍在省內外文藝舞台,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已80高齡的鄧斌的熱心傳承。鄧斌是2003年命名的州民間藝術大師,他從小隨父練就一身武功,可赤腳攀爬鋒利的刀梯,裸身在碎玻璃上打滾,裸胸用刀尖頂著做高空盤旋動作。

解放前

,地龍燈主要是在春節慶祝、消災辟邪、求雨謝神時表演,繁雜的準備工作及演出成本都由村寨院落居民集體分擔。解放后,流傳面本來就很窄的地龍燈曾一度面臨消亡的危險。為了弘揚這一民族民間藝術,鄧斌儘管家庭經濟困難,但他仍把賣糧食換得的錢用來為地龍燈演出添置行頭。他自己雕龍頭,用麻布口袋縫龍衣,組織培養表演班子,每逢春節都要牽頭組織表演,在全鄉各村寨影響甚廣,引起歷屆政府及文化部門的重視,並給予他大力支持,為地龍燈的宣傳推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鄧斌曾多次參加地龍燈表演。1986年,省、州電視台到來鳳縣拍攝地龍燈電視藝術片,在中央電視台的《虎躍華年三楚樂》節目中播出,使地龍燈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1992年3月,台灣“八千里路雲和月”劇組到來鳳縣採風,鄧斌組織的地龍燈隊的精彩表演,被攝製組贊為“玩龍史上的一絕”。
“可惜的是,現在會玩的人不是很多了,技藝也不是很高。”鄧斌充滿了憂慮,“60歲以上的老藝人現在只剩下兩三個了,新培養的年輕人,雖然有60多個,但從內心真正熱愛這門藝術的人不多,而且表演的功底也待提高……”
當地政府及文化部門也感到了壓力,在組織民間藝人與文藝工作者對地龍燈傳承、創新的同時,還在縣武校設立了地龍燈表演培訓基地,以培養一批有較好武術功底的地龍燈傳人。

民間傳說


來鳳縣雖地處五溪酉水之域,自古被稱為蠻夷之地,但其所屬的湘、鄂西荊楚,連瀟湘,接川蜀,實際上與漢文化有著深遠的淵源。位於來鳳中部叢林深處的大岩板、板沙界,山高林密,偏僻荒野,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下,面對千奇百怪的自然現象與冷酷無情的天災人禍,人們無法理解也無力抗拒,渴求萬能的神為他們辟邪、消災、賜福,因此誕生了神龍的傳說。

一說

當年秦始皇有一件能趕山填海的稀世珍寶―――趕山鞭。有一年,秦始皇打算趕山填平北海,秦王三太子知道后非常著急,他與北海龍王的三女兒正暗中相愛,且三公主已有身孕,若北海被填平,龍王家族將無處安身,無奈中,三太子盜取了父王的寶物連夜逃走。三公主有一天來海灘等候三太子,忽然臨盆,在海灘產下一男嬰,又不敢帶回龍宮撫養,只好含淚棄置沙灘而去。嬰兒啼哭不止,深山裡有一隻白斑母虎聽到哭聲后奔到海邊,將乳汁滴進嬰兒口中餵養。第二天烈日當空,嬰兒無遮無蓋,忽然從雲中落下一隻彩鳳,天天為嬰兒遮風擋雨,人們稱此子為“龍生虎養鳳遮陰”。孩子長大后力大無比,本領高強,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楚霸王。楚霸王建功立業后,下令民間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十五及五月十五紮龍、鳳表演,以此感念這些神獸的生養之恩,於是傳下了地龍燈。

二說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玉皇大帝涇河龍王雨布大臣,並對降雨作了嚴格的規定。有一天,涇河龍王三太子鰲炳偷走了玉璽,冒充涇河龍王行使雨布大臣的職責,他無視天條,逆而行之,使得民間連年飢荒,民不聊生。玉帝查明此事後,怒不可遏,下令由魏徵監斬將三太子除掉。此後,其父涇河龍王繼續接管雨布大臣一職,他嚴遵天令,處處為百姓著想,從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從那時起,人們便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及五月十五舞地龍燈,以感謝涇河龍王的施雨之恩。
第一種傳說在來鳳民間流傳較廣,被作為原始資料收進《土家族民間故事集》、《來鳳縣誌》、《來鳳民族志》等文獻中。第二種說法在民間流傳較少,各種文史資料中也找不到相關記錄,是大岩板村一位民間老藝人口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