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四祖寺

中國禪宗第一所寺院

黃梅四祖寺位於黃梅縣城西北15公里的雙峰山之中。黃梅四祖寺古稱幽居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的道場。寺廟始建於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歷史,是中國禪宗第一所寺院。明正德、萬曆、清同治年間多次重建,終毀於兵燹。現存毗盧塔、眾生塔、衣缽塔、靈潤橋、四祖殿、蕉雲閣及多方摩崖石刻。

黃梅四祖寺不但在我國佛教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上,特別是在日本、印度、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中國港澳台地區享有盛譽,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建設背景


四祖道信禪師(580~651),俗姓司馬,世居河內(今河南沁陽縣),后遷蘄州廣濟(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鎮。12歲投司空山僧璨禪師求解脫法門,言下大悟,攝心無寐,脅不至席六十年。21歲於江西吉安受戒修學。越三年,聞璨和尚遍游江右告竣,歸司空侍之,得傳衣缽,為中國禪宗第四祖。大業二年(606),璨禪師寂。至廬山,住大林寺十年,研習止觀。大業十三年(617),38歲,住吉安祥符寺,令城中禁屠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解圍城之困。唐武德七年,蘄州道俗請師至黃梅造寺,見雙峰有好泉石,一住近三十年。大敞禪門,聚徒五百人,自耕自足,勤坐為本。著《菩薩戒本》一卷以傳戒法;又撰《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教人修習一行三昧以明心地。以農養禪,行證並重,禪戒合一,融攝止觀等一切法門。蘄州雙峰多有得果之人。其忍禪師,承信禪師后,法妙人尊,時稱東山法門;荊州法顯,受“出要之方,降心之術”;衡岳善伏,得“入道安心”之法;荊州玄爽“亟發幽微,唯存攝念,長坐不卧,繫念在前”;牛頭法融,則悟“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之旨;新羅法朗,秉法東歸,開海東禪道之濫觴。四祖及其六大神足,不僅神州禪門法運之所系,新羅法朗實海東禪道奠基人。
黃梅四祖寺
黃梅四祖寺
永徽二年(651),祖命弟子造塔於寺之西嶺。同年古歷閏九月初四,自入塔中,垂誡門人,言訖而寂,世壽七十有二。第二年,塔門自開,肉身不朽,眾迎真身回寺供奉。唐代宗敕謚“大醫禪師”,塔曰“慈雲”。
弘忍后,有清皎、仲宣、居訥、法演、止堂、雲谷、平川、三昧寂光、戒初、起高浪、晦山戒顯、道綸溥等高僧相繼駐錫西山。
明正德十四年,四祖真身舉手至頂,吐火自焚,得無數舍利,殿亦同灰。荊王發起重建。清咸豐四年(1855年)冬,毀於兵燹,光緒間復修。后又毀,僅存三間祖殿與古柏數株。1995年12月,本煥長老擔起重興大業,歷時五載,建成殿堂樓閣200餘間,昔日祖庭,重現輝煌。2003年9月12日,本老功成身退,凈慧大和尚繼任方丈。誓以重振四祖禪風為任,倡導生活禪法,加強僧制建設,繼辦《正覺》期刊,舉行以禪修為主旨的四眾共修法會及禪文化夏令營等活動,並進一步整治寺院周邊環境。而今,寺前停車場、“慈雲之塔”石牌坊、傳法洞、寺院至毗盧塔及傳法洞朝聖台階等工程相繼竣工。千古禪剎,生機煥然。

主要景觀


四祖寺
四祖寺
整個古寺建築群依山順勢,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組成,結構布局規範,層次分明,殿堂樓閣盤垣交錯,層層疊疊,古色古香。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祖師殿、地藏殿、觀音殿、課誦殿、衣缽案、鐘鼓樓、大悲閣、法堂、禪堂、藏經樓、華嚴殿、半雲底、方丈室等。除了寺廟建築群外,還有許多名勝古迹,如原義豐縣遺址、一天門、風棲橋、引路塔、龍鬚樹、二天門、天下名山石碑、花橋、碧玉流、洗筆泉等摩崖石刻,以及毗盧塔、魯班亭、傳法洞、觀音寨、寶光石、紫雲洞、雙峰山等三十多處景觀。
山門為青白石條砌築而成,高7.8米,寬6.6米,古色古香,雄偉壯觀。入山門后,就看到寺廟主體建築群。現修復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祖師殿、禪堂、客堂、藏經樓、鐘鼓樓、方丈室等殿堂樓閣,盤垣交錯,金碧輝煌。門窗樑柱雕樑畫棟,巧奪天工。殿內新塑的佛像法像莊嚴,栩栩如生,十分壯觀。大雄寶殿是按原貌設計修復的,工程建築全部採用鋼筋混凝土仿古結構,古色古香,殿為七大開間,進深五間,前後走廊,兩層飛檐斗拱,36根大柱落腳,建築面積為865.7平方米,殿高18.7米,寬34.1米,長25.7米,其外貌造型在全國佛教叢林中堪稱"一枝獨秀"。
古柏
寺廟中還生長有三棵古柏樹,其中兩棵龍柏樹(俗稱倒插柏),一棵雲柏樹(又稱祥雲柏)。雲柏樹枝盛葉茂,挺拔俊秀,相傳是四祖道信親手所栽,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寺廟東南北三面青松翠竹環抱,流水混混,風景如畫,清靜幽雅。
歷史文物
另外,在祖師殿至今還保留了幾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兩件為清代青花磁香爐,大的香爐高0.8米,對徑寬0.6米,重約16公斤,左上方印有"大清同治十二年夏日",右上方印有"姑塘鎮冰思信士弟子敬",中間印有"西山教主祖師菩薩蓮座前"字樣。小的香爐高o.6米,對徑寬o.5米,重約12公斤,左上方印有"光緒甲辰卅年仲秋",右下方印有"鄧紹山敬酬",中間印有"西山文昌君座前"字樣。另一件為木質金字匾額,金匾題有"惟楚真靈"四個大字,筆力蒼勁,古樸典雅,據傳宋朝皇帝所題。據說湖北省博物館還保存一方四祖寺玉印(相傳四祖寺為左手印,五祖寺為右手印)。該印為漢白玉石,印把上雕刻有一隻栩栩如生的雄獅,印身為正方體,長寬ll厘米,重約2.45公斤,印文為篆體,刻有"天下祖庭大醫真身寶印",印座上刻有"北宋真宗皇帝於景德年間敕雕"等字樣,這是一件十分珍貴的文物。
衣缽塔
走出古寺,北行不遠,就到了衣缽塔。塔身為三層,高3.8米,基座寬2.2米,塔為麻石砌築而成,是寺廟一大景觀。相傳,四祖道信大師晚年在此將衣缽傳給了他的得意弟子五祖弘忍大師,為紀念此事,特造此塔。
魯班亭
四祖寺塔
四祖寺塔
在衣缽塔附近,還可以看到一座石亭,俗稱魯班亭,為寺廟三大奇景之一。塔身高5米,寬3.6米,塔呈八方型,中間有一塊大圓石,俗稱"風凰窩"。塔頂上面分為六大方塊,其中三方蓋有石塊,三方未蓋石塊。該亭具有宋代建築風格,在全國實為罕見。相傳,四祖道信在修建大佛殿時,急需二百多棵楠木,廬山一些信士弟子得知后,主動捐獻了二百多根。可是這些捕木由廬山搬回四祖寺,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工夫。興建大殿的木工主師是魯班第十八代子孫,他自幼聰明好學,手藝高強,並精通道法。這時,他來到雙峰山頂上,手持一件百袖衣,使用一個道法,將白納衣化成一朵白雲飄向廬山,不一會兒,這朵白雲又飄回來了,剛一落地,只見二百多根楠木整整齊齊地擺在寺廟工地上。後來為了紀念魯班子孫建殿的功績,特建此亭。
毗盧塔
看完魯班亭,向西北山崗上走去,可看到一座唐代毗盧塔。該塔俗稱慈仁塔、真身塔、四方塔,佔地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塔略成方形,單層重檐亭式,塔身為青磚仿古結構,高11米,塔基面闊10米,進深10米,塔座上置有高大雙層束腰須彌座,塔的四周刻著各種花鳥,以及線條清晰流暢的蓮花瓣和忍冬花圖案。塔的東南西三方設有高大的無門扇的蓮弧門。據《五燈會元》記載:"永徽三年四月八日塔戶無故自開......後門人不敢復閉。"塔的北面設有假門,以避風雪。塔內為穹窿頂,中為四方形,下為八方形,八面牆壁,其中四壁設有佛憲,柱、梁、衍、椽都有石條和青磚仿古結構,頂端砌有三個大小不同青石塔頂,塔的四方上部磚塊上,雕有"邊毗羅國誕生塔","摩迦羅園誕生塔","邊戶國轉法輪塔","舍已國現神通塔"的字樣。全塔體態端莊,古樸典雅,氣勢恢宏,四周景色秀麗。元朝詩人趙國寶游到此處時,題詩一首,:一層石塔一層雲,塔外梅筠九萬根。大聖自然身不壞,遊人如見佛常存。該塔是四祖道信大師得意弟子五祖弘忍大師親手創建於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距今已有1340多年歷史,已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唐代佛教古塔之一,為研究我國的佛教文化和古塔建築藝術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傳法洞
在毗盧塔上邊不遠處,就是傳法洞。此洞為一天然石洞洞內可容納二、三人,洞口上的一塊大岩石酷似一隻大猛虎,形態極為逼真。洞口前建有一座古廟,終日香火不斷。相傳,四祖道信大師經常在此洞講經傳法。有一次,四祖大師正向五祖弘忍講《般若經》時,忽然有一隻猛虎路過此地,聽見洞里有人在講經,就被吸引過去,悄悄地伏在洞口偷聽,不知不覺就聽迷了。待四祖大師講完經文後,這隻猛虎也頓開大悟,決心改惡行善,就此歸入佛門。干百年過去了,這隻猛虎仍然屹立在洞口,護衛這塊神聖地方。

地理環境


位於湖北黃梅縣雙峰山下,距縣城15公里,佔地110多畝,與東山五祖寺相隔20公里。西山,又名破額山、雙峰山,海拔599.8米。風景秀美,名勝眾多。其中三塔(毗盧塔、眾生塔、衣缽塔)、兩橋(靈潤橋、明月橋)、一石刻(靈潤橋摩崖古石刻群)。
黃梅四祖寺
黃梅四祖寺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四祖寺座落在湖北黃梅縣內,這裡交通十分便利,是京(北京)九(香港九龍)鐵路與合(合肥)九(九江)鐵路的交匯點,到達黃梅站的火車班次較多;另外,也是滬(上海)蓉(成都)高速經過的地方。從黃梅縣城出發,西行二十華里,就到了雙峰山腳下。穿過一天門、風棲橋(過去從這裡開始到寺廟都是石板路)、龍鳳塔、二天門、靈潤橋(俗稱花橋)便到了四祖寺。

歷史沿革


大事紀要

1992年,提心法師倡緣重建四祖寺,《廣東佛教》月刊刊發了他的緣起文告。台灣省黃梅同鄉會會長、邑人帥元甲先生在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兼管宗教外事的領導陪同下到四祖寺考察。帥公回台後,在會刊《池州學報》全文刊發重建緣起,募集善款,支持四祖寺重建善舉。1992年5月,縣博物館專業人員踏勘雙峰尖,發現古砦遺址,又在門坎山口發現黑臉門生石塔。
1992年11月,該寺僧人行時,通過多方打聽,找到了本煥和尚親侄女張奶(新洲縣人,原鎮農技站喻站長之妻),在黃梅濯港十里化工廠邊建房生活居住,並與主持全面工作的副局長張立瑞登門拜訪,了解其到時廣州光孝寺見叔父(本煥大師)經過,萌生通過堅光禮請本煥大師修四祖寺之意。
黃梅四祖寺
黃梅四祖寺
1993年6月,縣宗教局刻制併發文啟用了:“湖北黃梅四祖寺”公章,同時發文批准成立了:湖北黃梅四祖寺民主管理委員會。縣宗教局發文明確:行時法師任湖北黃梅四祖寺民主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宗教局張副局長向其授發“湖北黃梅四祖寺”公章,全面負責四祖寺工作。為解決五祖寺常住派系矛盾,宗教局將堅光弟子高山等到五名沙彌,從五祖寺調來四祖寺常住,並負責護持寺院。
1993年9月,縣博物館業務人員一行,首次對毗盧塔、魯班亭、衣缽塔實施測量,為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前期資料準備。首次在魯班亭后側發現建亭記事碑刻,記載魯班亭建於宋元符二年(1099)二月二十日,由德化(今黃梅縣)匠人盧仁仲設計施工。
1993年10月,為了四祖寺的發展,縣宗教局在做好行時法師讓賢的工作后,委派五寺祖副寺、本煥和尚接法弟子堅光法師任四祖寺常務副主任,並組成了新的四祖寺民主管理委員會,任命了管委會成員:主任暫缺(留給本老),堅光法師任常務副主任、行時法師任副主任、覺道任委員。縣宗教局副局長張立瑞,親送堅光到四祖寺上任,親自主持了前後任主要負責人的公章、寺務、財務等事務交接工作。
1993年12月,黃梅縣副縣長章江汶在四祖寺主持召開了:大河鎮長黃焱軍、黃梅縣土地局副局長何國啟、黃梅縣民族宗教事務局主持全面工作副局長張立瑞、四祖村於書記、四祖寺民管會常務副主任堅光參加的,落實四祖寺土地政策聯繫會議。會議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大河鎮黃鎮長和村書記同意:只要四祖寺開發,要多少給多少。完全同意縣宗教局的意見:按落實宗教政策規定,原屬四祖寺的山林土地無償交還四祖寺。土地局表態,政府批文後,他們保證辦理有關土地權屬手續,並進行了現場劃界。也是後來政府批文和宗教局請示中的四址範圍和估算的面積。
1994—1998年
1994年元月,在黃梅縣政協委五屆第一次會議上,縣政協常委、縣博物館洪志在大會上作《搶救文物資源,開發四祖古寺》的提案發言。
1994年7月26日,副縣長章江汶、統戰部副部長趙金桃、宗教局副長張立瑞,赴武漢彙報時,得知本老十月在新洲報恩寺升座,在省人大領導幫助下,轉赴新洲考察。在新洲三人主動提出:黃梅縣政府禮請本老在新洲活動后,安排日程到時黃梅四祖寺五祖寺禮祖。當晚新洲縣委副書記商量凈慧法師后,由凈老與本老聯繫后答覆。27日早,凈慧長老回復新洲縣委領導:本老同意黃梅縣政府要求,更改原日程,升座后安排一天到黃梅禮祖。新洲舉辦方,也將黃梅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參加本老升座活動列入了邀請名單。章回縣后,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彙報后決定:屆時組團到新洲參加方丈升座和祝壽活動,並接回本老到四祖寺五祖寺禮祖,爭取本老擔當四祖寺修復大任。
1994年10月23日,應新洲縣四大家(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邀請,縣委主要領導安排:縣委書記陳聖斌、副縣長章江汶、人大副主任周順之、政協副主席何立松、縣委統戰部長占永忠、縣宗教局局長田宇祥、本煥大師接法弟子四祖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堅光等到新洲參加本老升座慶典並祝壽,陳、章、周、占參加完活動先行返回,何立松、田宇祥、堅光等,陪同本老於25日下午二點按既定計劃,從新洲出發,晚七點到達黃梅縣五祖寺,省佛協會長、五祖寺方丈昌明在五祖寺丈室候駕。縣長劉樹生、縣委副書記陳聖斌、副縣長章江汶、縣委統戰部部長占永忠當晚趕赴五祖寺看望和拜會本老,劉縣長代縣政府表達了有意禮請本老主持四祖寺法席的願望。
1994年10月26日上午,昌明會長和縣四家多位領導陪同,本老實地踏勘了四祖寺遺址,其弟子堅光在四祖寺接待了本老,本老踏勘四祖寺遺址同時,內心籌劃著修復方案和資金來源。沒有明確表態接受四祖寺法席,只說要先落實資金。當日下午返回新洲報恩寺。
1994年11月2日,黃梅縣民宗局,請示湖北省民宗委和縣政府同意,以梅民宗(1994)12號文,禮請釋本煥大和尚任任湖北黃梅四祖寺民主管理委員會主任(教內職務方丈,依教規認定。)
1994年11月14日,黃梅宗教局以梅宗字(1994)14號向縣政府呈送:《關於要求收回四祖寺部分寺基山林房產等使用權並劃定界線的請示》。1994年12月12日,縣政府辦公室以梅政辦發(1994)113號文件批複了該局的請示:落實宗教政策,無償收回寺基山林房產使用權。四祖寺所轄具體四址為:東至千里埂,南至塔林山溝及靈潤橋,西至機耕路西邊乾渠,北至廣文沖、北港、四祖村交界點沿千里埂西方北方向200米處,總面積至少447畝(298000平方米),歸國家所有,四祖寺管委會收回寺基山林房產管理使用權。
1995年元月,縣委縣政府決定:縣政協副主席何立松帶領宗教局長田宇祥、本老弟子堅光另帶建築公司經理赴廣州,代表縣政府禮請本老為四祖寺方丈,並呈送了縣政府的禮請文書,本老欣然同意就任四祖寺方丈,挑起了中興四祖寺的重擔。
1995年4月8日,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以鄂民宗發(1995)19號批複了黃梅縣政府《關於將佛教寺院四祖寺入省級重點開放場所請示的批複》的請示。1995年4月12日以鄂民宗字(1995)18號上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於將我省四祖寺入全國重點寺院的請示》,后因國務院早有規定,不再批全國重點寺院,所以一直未批複。
1995年7月9日下午本煥老和尚和秘書田軍德從柏林寺出發乘火車,十日上午十時半到達漢口站,傍晚接抵黃梅,住黃梅縣興隆賓館;11日早轉住縣政府賓館二樓特大套房,上午本老從港台籌聚的二十萬元現款和近六十萬元轉帳資金轉交四祖寺常住,下午準備次日奠基法語;12日(農曆六月十五日)上午八點一十八分,本老在副縣長李國華陪同下,為大雄寶殿灑凈奠基;中午,大河鎮在大河鎮政府宴請本老和奠基上行的隨員。晚上,在黃梅賓館房間,由本老口授平面規劃,本老秘書田軍德和縣宗教局副局長張立瑞在畫板標註本老口授的殿堂和距離平面圖。13日下午,新洲縣領導接本老回到新洲報恩寺。拉開了四祖寺重輝工程的帷幕。
1995年7月17日晚,本煥老和尚從柏林寺到武漢接抵黃梅;次日上午到時四祖寺再次踏測地形,確定新建規劃測定中軸線,選擇定大殿中心點,下午本老從港台籌聚的二十萬元現款,於次日交給四祖寺常住,晚上,在黃梅賓館房間,由本老口授平面規劃,本老秘書田軍德和縣宗教局副局長張立瑞在畫板標註其口授的殿堂和距離平面圖。19日(農曆六月二十二)上午,本老在副縣長李國華陪同下,為大雄寶殿灑凈奠基,拉開了四祖寺重輝工程的帷幕。20日下午,新洲縣領導接本老回到新洲報恩寺。
1995年8月,國家文物局批准縣博物館申報毗盧塔、靈潤橋搶救維修報告,撥款22萬元。由省考古專家吳曉負責設計與現場技術指導,縣博物館負責監修,四祖村委會負責施工,對毗盧塔和靈潤塔進行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二次重大維修。在古塔散水坡周圍壅土中,清理出一大批唐宋瓦當構件。
1996年元月5日,大雄寶殿設計圖紙到位,工程公開招標完畢,廣東魏茂鑫居士合家捐凈資包建,正式開基動工。
1996年5月,天王殿開工。10月,觀音殿、地藏殿、鐘樓、鼓樓同時開基建設。
1998年,本老從福建省佛協調來妙峰法師任四祖寺監院,與堅光法師共同管理重建工程事宜,以加快工程建設施工。普顯法師隨同調來。
2000—2002年
2000年5月,縣博物館副研究員洪志受命編寫《四祖寺古建築群》研究資料文本,申報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10月11—17日,舉行首屆中國·黃梅佛教文化節,慶祝四祖寺竣工、佛像開光暨本煥老和尚升座四祖寺方丈盛大慶典,來自全國各地的僧俗四眾近萬人彙集四祖寺。中國佛教協會、湖北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省佛協、廣東省佛協、河北省佛協、黃岡市領導、黃梅縣四大家領導參加慶典。
2000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四祖寺舉行恢復中斷近八十年的三壇大戒傳授法會。來自全國各地的300餘名新戒沙彌參加受戒,歷時一個月。本煥老和尚為得戒和尚,中佛協副會長凈慧法師主法。傳戒結束時,中佛協派專人前來驗收發放戒牒,傳戒法會圓滿成功。
2001年8月10—17日,四祖寺舉行首屆弘法夏令營,營員為3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在校大學生。一大批法師、教授、博士應請擔任教師。本煥老和尚、凈慧法師主持營會,明海法師、妙峰法師、明奘法師任指揮。期間,聽授佛教、禪宗初步知識,生活禪理念;舉行雙峰夜話、普茶、傳燈,三皈五戒,行腳黃梅五祖寺、江西雲居山、廬山黃龍寺,夜宿東林寺。使青年營員深受法益。
2001年8月21日,國務院頒文公布,以四祖寺塔為代表的四祖寺古建築群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毗盧塔、魯班亭、衣缽塔、靈潤橋、明月橋定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靈潤橋下石刻群為省級保護單位。
2002年7月,國家文物局委派資職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與西安交通大學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的專家、教授、博士生一行七人,來四祖寺進行文物保護和周邊環境開發利用,作科學規劃設計勘測,制定發展規劃文本。
2002年8月,本老指令印通法師任四祖寺監院,管理財經事務。
2002年10月,印通法師募化香港高佩璇居士,深圳黃楚龍居士新建卧佛殿破土動工。
2003年
2003年,台灣法鼓山聖嚴法師率台閩兩地鼓山僧俗500人禮祖。
2003年4月,由高佩璇居士合家捐贈的重8噸的緬玉精製的釋迦牟尼卧像運抵四祖寺,歸位新殿法座。
2003年8月,國家文物局批准黃梅縣博物館申報的《關於四祖寺魯班亭維修方案》,撥專款施行:1、現狀的支架保護;2、清理周邊環境;3、實施亭身構件加固;4、完善環境美化。
2003年9月,古歷癸未年八月十五日,凈慧法師受本煥老和尚的重託繼席雙峰四祖寺,為新世紀本寺第二任中興住持,明基法師任監院,普顯法師任西堂知客。本煥老和尚高風亮節,功成身退。
2003年10月中,凈慧法師朝禮紫雲山老祖寺。
2003年11月18日—12月1日,四祖寺舉行首屆禪七法會,凈慧法師主法,期間每晚演講四祖大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這是四祖寺中斷近百年的禪七法會,也是新世紀四祖寺重輝后,第一次開示四祖禪法,其內容由上海辭書出版社編集《雙峰禪話》出版行世。
2004年
2004年元月28日,方丈凈慧法師從河北陪同香港旭日集團總裁楊釗一行回山禮祖。能證、明一法師同行來寺常住,負責著手《正覺》雜誌復刊。
元月29日,凈慧法師到縣城詹氏茶店賀年,付囑重振“黃梅禪茶”重責。
元月29日—2月4日,四祖寺舉行首次上元節祈福法會,僧俗百餘人用七天時間拜藥師懺,祈禱新的一年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2013年2月5日,凈慧法師召集《正覺》新編委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正覺》復刊改版暨優化四祖寺文化環境座談會。
農曆三月初三日是四祖大師聖誕,方丈凈慧法師主持本寺中斷數十年新世紀首次紀念法會。來自全國各地三百餘名信徒兼程赴會。黃梅居士集款購置原料兩千斤,在大寮日夜趕製芥菜粑供養,恢復了四祖寺中斷數十年傳統習俗。相傳這吃芥菜粑是當年四祖大師用以祛治猖獗流行的皮膚病的特效食療,在鄂贛皖民間傳承千餘年。許多外地居士生平首次品嘗四祖始創的葯療食品芥菜粑。
4月上旬,新版《正覺》雜誌季刊第一期(總第9期)出版。
農曆三月,湖北省副省長劉友凡陪同財政部副組長樓繼佛來寺視察。
“五一”長假,本寺首次舉行禪修法會,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名禪學愛好者,利用七天的休閑作禪修精進。凈慧法師把四祖大師的念佛禪與現代的生活聯繫闡述,解答實修中的疑團。武漢大學哲學教授師領率研究生數人全程參學。
農曆四月初四日,香港旭日集團副總裁楊勛先生一行十四人回山禮祖。
浴佛節后,四祖寺常住開始三個月的結夏安居,日誦《華嚴經》、夜學戒律。
2013年5月18日,依照國家文物局的規劃,四祖寺周邊環境整治工程開工,同時啟動停車場硬化、河道護坡、民房拆遷、千級朝聖台階、慈雲石坊、毗盧塔平台、毗盧塔護坡和傳法洞庭院建設。
農曆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參觀四祖寺。
2011年6月18日,武穴人氏、台灣已故台灣地區立法機構負責人大居士居正先生後裔,美國華裔佛教學者居傑、居萍兄弟回山禮祖。
2013年7月13日至15日,香港旭日集團慈輝基金會執行幹事何如燦、李添洪二位先生來黃梅落實扶貧項目。黃梅縣宗教局趙金桃局長和本寺監院明基法師分別陪同到四祖村羅灣水庫及苦竹鄉大古小學考察,落實扶貧項目。
7月中旬,華中理工大學建築系師生10人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派,對四祖寺古建築群逐個進行精確測繪,上報國家文物局存檔。為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準備圖紙資料。
2013年7月15日至21日,凈慧法師率中國佛教代表團赴泰國出席“南北傳佛教國際會議”。
7月20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文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禪學家蕭波達博士到寺參訪。
2013年8月20日至26日,四祖寺舉辦為期七天的首屆禪文化夏令營。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名中青年佛學愛好者與居士信眾參加,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佔70%。黃梅縣長陳新武、統戰部長董瑞成率縣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和閉幕式。期間,有來自各地專家、學者作禪文化知識講座;又行腳三祖寺、五祖寺,登臨雙峰山項,追蹤先德足跡。本次夏令營分別由哈爾濱婁玉枝、王小秋夫婦、賈柏宏先生贊助。
夏令營后,武漢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率教授、講師、研究生十餘人與凈慧法師座談,探討禪與企業發展的關係等研究課題。
9月4日,江西廬山西林寺監院惟白法師、知客悟心法師一行50人來寺禮祖。
9月21日至24日,首座和尚印通法師、監院明基法師一行八人往河北趙州柏林寺祝賀明海大和尚升座法會。
10月1日至5日,四祖寺舉行國慶長假禪修法會,有百餘人參加。
10月2日,卧佛殿及四祖聖像開光。卧佛殿功德主之一深圳黃楚龍先生,四祖聖像功德主張明焱居士隨喜法會。
10月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一行參觀四祖寺。
10月14日,凈慧法師到浙江溫嶺萬佛寺為常君法師送座。
10月17日,即農曆九月初四,為四祖道信大師示寂1380年。常往舉行禮拜《三千佛名經》法會,為期五天。天津、武漢等地有近50名居士前來參加。
10月18日,凈慧法師與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明海法師赴韓國漢城參加由韓國茗園文化財團舉行的第九屆茗園文化獎頒獎儀式,向傳播禪茶文化有卓越貢獻的國際文化名人頒發獎項。
10月22日至24日,凈慧法師在北京出席中、日、韓黃金紐帶第七次佛教交流大會。
11月1日,首座和尚印通法師、監院明基法師赴廣東南雄市大雄禪寺開光並祝賀本煥長老九十八壽誕。
12月中旬,舉辦第二屆禪七法會。
2005年
1月8日,全寺僧俗二眾舉行儀式將原來供奉於毗盧塔內的神像全部回藏於傳法洞四祖大師像座下。
1月31日,黃梅縣民族宗教工作總結表彰暨2005年迎春節話會在四祖寺召開。縣委常委、統戰部董瑞成部長,縣政府副縣長以及來自全縣各宗教場所的負責人共60多人參加了會議。四祖寺被評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四位僧人被評為五好宗教人士。
2月17日至23日(農曆正月初九至十五日),來自武漢、黃岡以及黃梅等地的居士在全寺僧眾的帶領下禮拜《藥師寶懺》。祈求世界和平、人民安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3月1日,明基監院帶領全寺僧眾學習了國務院最新頒布的《宗教事務管理條例》。
3月14日—16日,明基監院參加黃岡市宗教局、市佛協組織的《宗教事務管理條例》培訓班。
3月17日,匈牙利虛雲禪林住持明證法師回山禮祖。
4月11—15日,四祖道信大師聖誕法會,在毗盧塔為重新雕制的四祖及其六大弟子香像開光。日拜《三千佛名經》,晚聽大和尚開示。
4月15日,台灣佛光山東升大學執行董事依空法師、《人間福報》社社長永芸尼師,率70人來山禮祖。
4月18日,2005年“黃梅國際楹聯文化節”中外代表百餘人朝禮四祖寺。
4月21—25日,凈慧法師赴海南三亞市出席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會議,並為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開光說偈。
4月30日,由四祖寺通往羅灣水庫的2.3公里的“本公路”開工。“本公路”原為盤山土路,現加寬改造為水泥路,由香港居士高佩璇合家捐建。
5月1日,凈慧法師往雲南雞足山為金頂寺惟聖法師送座。
第二屆五一禪修法會,美國漢學家、《空谷幽蘭》作者比爾·波特先生與會進行佛學交流。雲南雞足山大雄法師、安徽九華山佛學院藏學法師、三祖寺住持寬容法師三人隨行。
5月26日,台灣高雄傳智法師一行八人來寺禮祖。
6月7日,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派員考察驗收扶貧助學項目。
6月16日,湖北省佛教協會《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討論。交流會在四祖寺設分會場,省內各地寺廟住持、執事150餘人蒞會。省佛協會長昌明長老與本寺方丈凈慧法師在會上講話。
6月21日,凈慧法師赴河北邢台玉泉寺傳授曹洞宗法脈,宏法、明海、明憨、道智、利生等12位禪人接法為曹洞宗第四十九代傳人。大和尚勉勵法子“闡揚曹洞宗風,建設平民佛教,維護佛法尊嚴,力戒浮華作風”。
6月29日,湖北新洲報祖寺方丈本樂法師率“長江佛教文化之旅”一行130名四眾弟子來寺禮祖。
7月14日,凈慧法師、明基監院至廣東省曲江市丹霞山別傳寺參加頓林大和尚升座法會。
7月10日,凈慧法師應北京讀書人VIP俱樂部邀請於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萬壽閣進行禪學講座,以“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為題,開示禪的精神,禪的智慧、禪的祥和。
8月2日,湖北省政協主席王生鐵來寺指導。
8月10日至16日,黃梅四祖寺成功舉辦了以“為和諧加油”為主題的第二屆禪文化夏令營,來自全國各地近200名青年學子,在雙峰山下相聚,共度美好的七天。
9月8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德源寺住持嶺興岳長老率日本徒眾一行30人蔘禮祖庭。
9月10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靈雲寺住持則竹秀南長老一行15人前來禮祖。在友好的氣氛中,兩國佛教徒攜手舉行了隆重莊嚴的法會,祈禱中日友好、世界和平。
9月14日,京九鐵路沿線市區政協工作研討會代表來寺參觀。
9月15日—17日,江蘇省淮安市“徐向洋教育工作室行走學校”二百餘名師生參觀四祖寺,聽取監院明基法師的初機開示,體會禪文化的清涼。
9月29日,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一行來四祖寺參觀指導。
10月1日至7日,黃梅四祖寺舉辦“首期短期出家培訓班”。共有36名學員在新修的佛法洞祖堂依凈慧老和尚座下披剃出家,用七天的清凈時間,體驗僧團生活,提升信仰層次。
10月5日,舉行重修紫雲山老祖寺與四祖寺羅灣蘆花庵兩寺奠基典禮。縣委書記黃奏球、縣長陳新武、兩寺重建功德主郝明宗夫婦、盧新民居士等近百人參加。
10月6日,四祖寺傳法洞、毗盧塔院、慈雲牌坊、千級朝聖路、本公路、寺前停車場等七項工程竣工典禮隆重舉行。方丈凈慧法師、縣委書記黃湊球、縣長陳新武與功德主黃楚龍先生、郝明宗夫婦、盧新民先生出席剪綵儀式。
10月中旬,根據國家文物局指示安排,對魯班亭亭身周圍淤土作常規前期清理,發現亭身下尚有高約1.5米的密封嚴密的須彌座,完整規範。壅埋數百年,無人所知。進一步引起國家文物局的重視,指示停工,對原定維修方案重作新的修訂。
10月11日,凈慧法師赴浙江溫嶺市八仙岩萬佛寺主持西方三聖像開光。
11月5日,韓國茗園文化財團董事長、韓國佛母會會長元玲珠一行十四人,首次朝禮四祖寺,向凈慧法師敬獻金縷袈裟。
11月9日,凈慧法師為江蘇姜堰市觀音禪院佛像開光。11日在靖江孤山寺主持三寶樓落成暨全山佛像開光法會。
11月16日至12月6日,黃梅四祖寺如期舉辦第三屆禪七法會,僧俗二眾百餘人參加。方丈的每日開示集為《禪堂講話》單行本,流通結緣。
12月4日,武漢大學哲學院院長郭齊勇、副院長程焱發、中國佛學及佛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麻天祥教授來寺,與凈慧法師就2006年十月在武大召開的《佛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事宜進行交流。
12月8日,凈慧法師應請至新加坡雙林寺主持禪七。
2006年
2月23日,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忠學在省民宗委副主任黃賢友等的陪同下來四祖寺考察。
3月7日,四祖寺重建慈雲閣工程破土動工。
3月16日,四祖寺在黃梅縣全縣統戰工作會議上被評為“十佳單位”。
3月19日至22日,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先生第三次來四祖寺參訪。
3月31日(農曆三月三),四祖聖誕。凈慧法師率四眾弟子二百餘人三步一拜頂禮慈雲塔與傳法洞。
4月9日,世界僧伽協會副理事長、美國佛教協會會長、紐約東禪寺退位住持浩霖長老回山禮祖。
4月11日至15日,凈慧法師赴浙江參加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盛會,並在大會上講話。
5月1日至7日,四祖寺舉辦“五·一”禪修法會。
5月7日,凈慧法師前往廣東惠州弘法。
5月13日至19日,應護法居士的要求,四祖寺舉辦水陸法會。
5月22日,台灣佛光山慧思法師一行11人來寺禮祖。
6月17日,香港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先生一行回山禮祖。
6月18日,凈慧法師應讀書人VIP俱樂部之邀,在海淀彩和坊作了題為“禪在當代”的講座,強調禪應該關懷現實人生,彰顯大乘佛法的悲智雙運精神,為建設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7月27日,湖北省佛教宣傳信息工作和學習“八榮八恥”經驗交流會在黃梅召開。7月29日,移至四祖寺舉行,省佛協會長昌明法師主持,凈慧法師即席講話。
7月30日,凈慧法師應北京三聖庵菩提素餐館邀請,講《心經要義》,就《心經》修持的若干關鍵概念作了闡釋,強調般若在佛法上的地位及作用。
8月10日至16日,黃梅四祖寺第三屆禪文化夏令營如期舉行。本屆夏令營以“和諧從我做起”為主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青年佛學愛好者報名並參加了這一活動。
8月18日,韓國安國禪院住持修弗法師一行三十餘人到四祖寺尋根禮祖。
8月21日,黃梅四祖寺開設青年僧伽讀書班,自學為主,輔以指導,每日上午由凈慧法師講授《佛教三字經》《大乘起信論》等基礎理論。
9月1日,韓國東國大學二十餘位學僧參禮四祖寺。
10月1日至7日,四祖寺舉辦第二屆短期出家禪修班,四十六人報名參加。
10月9日,江西省社科院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余悅先生一行來四祖寺。
10月16日至18日,“佛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召開,本寺監院明基法師等四人以贊助單位身份與會。我寺常住居士楊洪安宣讀了論文《四祖生平年代新考》,受到了與會學者的關注。會後,北大哲學系樓宇烈先生、台灣大學郭文夫先生、美國華裔旅行家馬中欣先生等30多位專家學者來參禮四祖寺。
10月18日,凈慧法師前往河北邢台開元寺主持擴建奠基典禮。
10月21日至25日,凈慧法師應邀前往廣東梅州千佛塔寺、潮陽靈山寺、深圳弘法寺作禪修講座。
11月9日,韓國佛母會元玲珠會長一行第二次來寺禮祖。同日,凈慧法師在傳法洞接待了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玄空寺明通法師。
11月9日至13日,監院明基法師與黃梅縣有關領導前往深圳弘法寺祝賀本煥老和尚百歲大壽。
11月14日,凈慧法師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前往成都愛道堂弔唁隆蓮法師。
11月18日,江西南昌灣里翠岩寺千和塔落成開光,凈慧法師應請前往主法。
11月19日,凈慧法師應請為江西高安市大愚寺大雄寶殿佛像安座。
11月23日,凈慧法師應請赴深圳弘法寺傳戒。
11月26日,由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與黃石東方山弘化寺聯合舉辦的“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研討會全體與會人員來寺禮祖。
12月4日,香港旭日集團楊勛先生一行35人回山禮祖。
12月12日,安徽三祖寺住持寬容法師等一行八十多人來寺禮祖。
12月16日,本寺監院明基法師出席“湖北佛教禪宗文化論壇”。
12月21日,凈慧法師出席中國佛學院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並為中國佛學院新校舍奠基儀式灑凈。
2007年
1月3日至2月9日,凈慧法師相繼主持黃梅四祖寺、石家莊真際禪林、邢台玉泉寺三地的禪七及冬季禪修活動。其禪修開示,在《凈慧說禪》播客上播出,深受信眾的歡迎。臘八節前夕,又於石家莊三字禪茶館,開示佛陀成道事。因取禪七剋期取證及佛祖成道因緣,四處開示以《重走佛祖路》為題結集成冊刊行流通結緣。
1月18日,中央文化部陳曉光副部長一行來四祖寺,參觀了剛竣工的雙峰學堂。在大雄寶殿參觀別具禪文化特色的大牆報時,看到凈慧法師作詞,門人譜曲的《趙州禪茶頌》時,駐足良久。欣然題贈:“法界非凡界,佛學亦人學”。
2月5日,凈慧法師代表中佛協,出席武漢元寺昌明長老遺體告別儀式,並為起龕、舉火說法。
3月4日元宵節,黃梅縣居士近40人組成文藝宣傳隊來四祖寺為常住在大雄寶殿前獻上自編自演的以佛曲聯唱、黃梅戲、腰鼓等形式的文藝節目,四祖村民同來觀看。
3月7日,以“講兩愛、樹雙風”為宗旨的雙峰學堂正式開堂講課,第一單元由陳雲君先生講《說文解字·敘》,第二單元由凈慧法師授《溈山警策》。開課之日,黃梅縣委書記吳海濤、縣政府領導來寺慶賀。
3月19日,監院明基法師參加石家莊虛雲禪林大雄寶殿開光法會。
3月21日春分,凈慧法師領常住大眾,焚香灑凈,於傳法洞請職送座,比丘尼宏用法師正式就職蓮花庵(原蘆花庵)監院。由此黃梅大四祖比丘尼僧團正式建立。比丘尼僧團八人暫住傳法洞,待蓮花庵建成開光,將遷入常住弘法。
3月27日至4月2日,四祖寺舉辦水陸法會。
4月2日,新疆阿勒泰政協工委副主任阿布汗·哈吉開在湖北省政協辦公廳吳佑的陪同下到四祖寺參觀。
4月3日,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一行視察四祖寺。
4月6日,本寺方丈凈慧法師在石家莊真際禪林主持七日禪修。
4月10日,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女士參觀黃梅四祖寺。
4月14日,韓國全國禪宗會會長、韓國曹溪宗釋宗寺方丈慧國法師等一行30人前來尋根禮祖。
4月22日,凈慧法師赴西安出席《首屆國際道德經論壇》,並在陝西師範大學作《生活禪的真諦》講座。
4月30日,凈慧法師赴江蘇常州出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會議,並參加天寧寺寶塔落成開光慶典。
5月1日至6日,四祖寺舉辦五一短期出家禪修班,來自全國各地的130名男女眾人道友體驗了出家生活,黃梅男女居士共14人參加。法會期間,凈慧法師作生活禪系列講座,對生活禪法門弘化十五年作了階段性回顧,並在“凈慧說禪”播客同步播轉。禪修結束,凈慧法師率全體寺僧、短期出家眾三步一拜朝禮毗盧塔與傳法洞。
5月17日,凈慧法師赴江蘇揚州大明寺鑒真學院圖書館參加佛教教育論壇。
5月31日,凈慧法師赴上海東林寺參加建寺700年暨擴建工程落成、全堂佛像開光慶典。
6月6日,安徽省安慶市佛教協會會長寬容法師與安慶市統戰部、宗教局領導一行來寺參觀。
6月10日,韓國佛教曹溪宗原州僧伽會一行13人在韓國佛教會館成佛院金玄覺(孝宗)的帶領下回山禮祖。
6月13日,凈慧法師出席雲南大理雞足山祝聖寺舉辦的系列佛教文化活動。同日,
6月21日,韓國曹溪宗前總務院長月珠長老率領“佛教聖地巡禮團”一行11人來寺尋根禮祖。
7月初,經國家文物局審定批准,縣博物館聘請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古建築專家吳曉總工程師率技術人員對靈潤橋及其周邊進行科學勘測,以制訂靈潤橋重大維修的規劃設計方案。
7月5日,韓國曹溪宗法住寺講院學僧來寺參禮。
7月26日,本寺首批記實碑樹立在四祖殿前,高3.19米,共兩塊:其一鐫清康熙晦山戒顯《雙峰山賦》,碑陰刻《禪宗法脈源流》;其二為本煥老和尚中興黃梅四祖寺功德碑記,碑陰記四祖寺歷代方丈與當代常住名錄。
8月10日至16日,四祖寺舉行第四屆文化夏令營活動,來自全國各地200餘名青年佛學愛好者參加了這一活動。省民宗委副主任黃賢友,省佛協副會長正慈法師、見忍法師、堅光法師,黃岡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李德高、市民宗局局長李根生、黃梅縣委書記吳海濤等省市縣有關領導前來祝賀並出席開營閉營儀式。活動期間,有復旦大學王雷泉教授、陝西師大吳言生教授,武漢大學師領副教授,成都龍江書院馮學成先生,趙州柏林禪寺明海法師,雲南雞足山金頂寺惟聖法師等大德高賢前來作禪文化講座。
9月9日,凈慧法師赴呼和浩特市參加千眼觀音院落成及佛像開光法會。
9月10日至19日,四祖寺監院明基法師參加第五屆中國僧侶修行體團,赴韓國參訪。
9月12至13日,凈慧法師赴紅安縣天台寺參加大殿落成,佛像開光暨悟樂法師升座典禮,並為悟樂法師送座。
9月17日,新加坡隆根長老朝禮祖庭。
9月23日至26日,四祖寺知客能證法師至咸寧九宮山無量壽禪寺參加省佛協辦的“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研討會”和“全省首屆寺院住持、方丈學習班”。
9月28日,凈慧法師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為烏素圖召吉祥塔開光
10月1日至7日,四祖寺舉辦國慶長假短期出家禪修班,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百餘名男女居士報名參加。
10月3日,凈慧法師受本煥老和尚委託赴新洲報祖寺為本樂法師送座。
10月5日,韓國道興長老來寺參禮。
10月31日,凈慧法師至深圳弘法寺為本煥長老祝壽。
11月4日,凈慧法師在四祖寺接待韓國國際禪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崔錫煥一行來訪。
11月5日,凈慧法師率四祖寺常住二十餘人赴新洲慶福禪寺參加大雄寶殿開光法會。
11月9日至15日,凈慧法師應邀往浙江大智禪寺等處弘法。
11月19日,北宗祖庭當陽度門寺舉行重修落成開光、寬悟法師升座法會。凈慧法師為寬悟法師送座。度門寺中興功德主香港旭日集團總經理楊勛先生與會祝賀。
12月2日至4日,省佛協第七屆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正慈法師當選會長,四祖寺監院明基法師當選副秘書長。
12月10-17日,凈慧法師受請赴新加坡雙林寺主持禪七,並順訪馬來西亞。
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28日,四祖寺舉辦第五屆禪七法會,僧俗百餘人參加。

歷任住持

釋本煥
本煥老和尚
本煥老和尚
本煥老和尚:法名心虔,俗姓張,名志山。生於1907年9月,祖籍湖北省新洲李集西張灣村。1930年出家,是臨濟宗法脈第44代傳人。現為廣州光孝寺、黃梅四祖寺、深圳弘法寺退居,同時還擔任韶關丹霞山別傳寺、南雄大雄禪寺、南雄蓮開凈寺、武漢新洲報恩寺、和浠水斗方寺的方丈。本老是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湖北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深圳市佛教協會會長、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曾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二屆委員和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
1907年9月21日,本老出生於湖北新洲李集西張灣村。因家境貧窮,僅讀六年私塾,就輟學到武昌當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倉子埠當雜貨店學徒。因當時政府腐敗,外侮內患,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本老深感世事無常,漸萌脫俗之念。常到倉埠報恩寺,聽傳聖老法師講經說法,隨立志潛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諦。
1930年1月15日,本老22歲,殊緣萌發,毅然割愛離家,投報恩寺拜傳聖老法師剃度出家,賜法名本煥。
1930年4月8日,本老禮武昌寶通寺持松大和尚求受戒具。從此清靜自修,廣利有情。
1930年7月1日,本老決心進一步潛修,前往江蘇揚州高旻寺參來果老和尚為依止師。不久當侍者,後任衣缽。在高旻寺一住七年,足不入俗。1934年,他參加打八個禪七后,又連續打五個生死七,九十一個日日夜夜,禪坐靜思堅持不倒單,為防止倒單,他仿效古人"頭懸樑"的辦法,用繩子一頭套於下巴,一頭系在樑上,苦修禪法,深得來果老和尚讚許,相繼又任維那,後堂等職。
1937年1月,本老30歲.發願往五台山朝禮文殊道場。從揚州經武漢乘火車至河北定縣。從定縣至五台,全程三百餘里,堅持三步一拜,日行三華里,歷時六十五天,於當年三月三日拜到五台聖地。繼又三步一拜,拜完五個台頂,行程四百餘華里,腳腫了,膝蓋上跪成層層厚繭,心中卻始終充滿歡喜,拜完五台山之後,就住進碧山寺(又名廣濟茅蓬)落腳修行。
1939年4月8日,本老32歲,在碧山寺與喜冶、法度、因修、凈如等師兄弟,同時接廣慧老和尚的法,繼承臨濟法脈,續佛慧命。在這年,擔任碧山寺監院,管理寺務。
1941年,抗戰時期,五台山已是八路軍抗日游擊區,本老堅決擁護八路軍救國救民的抗日方針,支持八路軍的抗日活動。有一次,八路軍里有一個營長在孰行任務時,被日軍發現緊追不捨,情況十分緊急,本老果斷地將該營長藏於寺內,自己不顧生命安危,與日軍周旋,巧妙地支走了日軍,事後得到八路軍的讚揚。
1942年10月至1945年7月,在山上棲賢寺閉關三年,閱讀大藏經千餘卷,並連續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陣亡將士。
1946年,本老39歲,到山西應縣凈土寺結夏安居,在此刺舌血為墨,書寫十餘萬字的血經,又放一百多台焰口。至今保存一卷五千九百五十二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並奉為日課,現雖已九十七歲高齡,仍堅持朝晚必誦數遍,令人敬仰。
1947年3月,本老40歲,為保護寺內的珍貴文物--華嚴寶塔,在五台山苦修十年後離開碧山寺,經北京、天津,將華嚴實塔送到上海碧山寺下院,交與壽冶、法度兩位師兄手中保存。
1948年1月,本老因母病危,由上海回湖北新洲住報恩寺。一方面侍候母親湯藥,一方面在報恩寺放一百台焰口,為母親消災延壽。不久母親去逝,就在母親墳旁搭一靈台,燃臂為燭,日夜誦《地藏經》,守孝四十九天。
1948年7月,本老41歲,應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邀請到廣東南華寺六祖道場。當年十一月接法於虛雲老和尚,立為臨濟宗四十四代傳人。
1949年4月8日,本老42歲,任南華寺方丈,當年虛雲老和尚已一百一十一歲,由雲門寺步行百里來為之送座。1958年7月,本老51歲,蒙冤入獄,歷時十餘載,至1980年告別鐵窗,重歸山門。
1980年3月,本老73歲,由廣東省仁化縣政府聘請到丹霞山恢復別傳禪寺。1984年4月8日,舉行殿堂落成開光典禮,1982年6月,原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先生,得知別傳寺已恢復重光,特由美國回來拜訪本老,重贈他當年書寫的"別傳禪寺'匾額。1986年春節后,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在視察別傳禪寺時,賦詩讚揚本老恢復別傳寺之功績。詩云:"群峰羅立似兒孫!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經滄海喚,叢林尚有典型存。一爐柏子參禪味,七碗松濤覓夢痕,
本煥老和尚
本煥老和尚
未得遍堂行集看,願將半偈鎮山門。"
1986年10月,廣東省葉選平省長,專程來丹霞山瞻仰別傳寺,贈書:"鐘樓"、"鼓樓"二樓墨寶,並與本老合影留念。
1986年12月,本老80歲,奉中國佛教協會和廣東省宗教局禮請為廣州光孝寺首任方丈,並擔重修光孝寺之重任。光孝古剎,始建於三國,衰於民國,建於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歷史,光孝寺是中國早期佛教譯經聖地,又是六祖惠能弘揚南禪的祖庭。1987年全國人大彭沖副委員長,全國政協趙朴初、費孝通、周培源,錢偉長副主席和廣東省林若書記等,都親臨光孝寺視察,讚揚本老對重修光孝寺作出的貢獻。
1989年12月舉行重修光孝寺奠基儀式,省委郭榮昌副書記、省政協陳子彬副主席、省佛協雲峰會長親自陪同本老一起揮鍬動土,奠基樹碑。1996年在完成山門、千佛殿、迴廊工程后,於同年4月8日退居。
1985年7月,本老在深圳特區籌建弘法寺。在建好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法堂和鐘鼓二樓后,由於建設手續不規範而停建。於1990年由中國佛教協會接收開始續建。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舉行佛像開光和方丈升座典禮。自1992年至1997年曆時七年的艱苦歷程,籌資四千多萬元,完成殿堂僧寮面積約三萬四千餘平方米。
1988年,本老82歲,在湖北新洲重修報恩寺,此寺原址在倉子埠集,現重建於道觀湖畔。1994年建成,籌資一千五百多萬元,完成建築面積約六千餘平方米。重修的報恩寺,今昔對比顯得更加雄偉壯觀,成為江夏名剎。1994年9月21日,本老回祖庭歡度八十七歲生日。同時,舉行了佛像開光、方丈升座、水陸法會。前來祝賀、參觀、敬香的人士,成千上萬,熱鬧非凡,一時轟動新洲城鄉。
1995年3月,本老88歲,重建四祖正覺禪寺。四祖寺由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創建於唐武德七年,距今有一千四百餘年悠久歷史,雖幾經修復,但仍毀於清末。如今僅存四祖殿一間和幾株古柏樹。蒙各級政府支持,各方人士相助,重建四祖寺。1996年元月5日大雄寶殿正式開基動工啟建,至2000年6月止,僅四年多時間,建成殿堂、僧寮等建築面積約一萬三千餘平方米,營建造價四千五百多萬元。同年10月四祖寺舉行竣工、佛像開光暨本老升座慶典。三年後本老功成身退,在四祖寺退居。為宏揚四祖宗風,本老於1999年12月創辦了《正覺》刊物。宏揚佛教文化,奉獻社會,造福人間。
1996年11月,本老89歲,重建廣東南雄蓮開凈寺尼眾道場。本老見諸多尼眾披度無處安身修道,悲心切切,遂發願重建蓮開凈寺。於1996年11月8日大雄寶殿動土開工,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完成建築面積約七千多平方米,營建造價二千五百多萬元。
2001年,本老94歲,在廣東南雄城郊珠璣古巷開山新建大雄禪寺,佔地面積約四萬五千五百六十三平方米。如今大雄禪寺已成為南粵最大的叢林之一。
本老在前半生,志在苦行,參研經、律、論教理教義,坐禪、閉關、跪拜五台、刺血寫經、燃臂孝母、弘法度生、領眾守戒,遵循百丈清規,繼承禪門宗風,倡導人間佛教,尊稱佛門泰斗。在後半生奔走中外,行化四方,廣結善緣,披心瀝膽,建寺安僧,光復、新建諸多寺院。德業巍巍,堪稱佛門巨匠。
本老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修行一生,常以慈悲饒益眾生,熱心社會公益。他率僧眾多次參加支持全國各災區的捐款捐物活動,支持社會福利事業,修建希望小學、興建醫院,扶貧濟困,修橋補路等等,善行無數。
本老重視將中國佛教文化傳播海外,十餘年來出訪過港台以及歐美和東南亞諸多國家和地區。
釋凈慧
凈慧大和尚,祖籍湖北新洲,生於一九三三年。一歲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撫養。十四歲在武昌三佛寺拜師學經,奠定超脫出世的宗教品格和獻身佛教的理想。一九五一年十八歲時到廣東雲門寺受比丘戒,得以親侍中國現代禪門泰斗虛雲老和尚,因敏悟過人,深受器重,一九五二年即成為虛雲老和尚傳法弟子。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三年,在北京中國佛學院學習,是新中國第一批佛教研究生。從一九六三年被錯劃為“右派”,輾轉北京、廣東、湖北等地接受勞動改造。一九七九年落實政策后回到北京,在中國佛教協會從事佛教文化宣傳工作,參與創辦《法音》雜誌,並任責任編輯;一九八四年,開始擔任《法音》主編,同年,當選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一九九三年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一九八八年,受河北省有關部門之邀和中國佛教協會委派,參與創辦河北省佛教協會並任會長,主持河北省佛教的興復工作。一九八九年創辦《禪》刊。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一年期間,協助有明法師修復正定臨濟寺,開展講經、傳授在家菩薩戒等各種大型弘法活動。從一九九一年冬開始,主持趙州祖庭柏林禪寺的興復工作,使柏林禪寺從一片廢墟變成殿堂莊嚴、規模宏大的叢林,組織僧團,弘宗演教,振興河北佛教。從一九九三年起,每年在柏林禪寺舉辦“生活禪夏令營”,倡導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的生活禪,在佛教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日,河北省佛學院舉行試辦開課式。同年九月三十日(農曆八月初十日),隆重舉行柏林禪寺中興十周年慶典,正式就任柏林禪寺住持。二零零零年一月,河北省佛學院獲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五月十五日,正式出任河北省佛學院院長。
從一九八二年開始,先後出訪亞、非、歐、美、澳諸洲十餘國,聯誼佈道,廣結佛緣。
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河北趙縣柏林禪寺退居,湖北當陽玉泉寺退居、湖北黃梅四祖寺住持;政協河北省趙縣委員會副主席、政協河北省委員會七屆、八屆、九屆常委;全國政協第九屆、十屆委員會委員。
2013年4月20日凌晨六時二十六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臨濟宗第四十四世、曹洞宗第四十八世、雲門宗第十三世、溈仰宗第九世、法眼宗第九世)、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黃梅四祖寺方丈、生活禪夏令營創始人,上凈下慧老和尚,於湖北黃梅四祖寺圓寂,世壽81歲,僧臘80年,戒臘63夏。
本寺歷代住持考略(651-1949)
朝代住期年號世系名諱師承宗派
武德、貞觀禪宗四祖道信三祖僧璨
永徽二——五年禪宗五祖弘忍四祖道信
永徽五年以後法朗四祖道信
永徽五年以後元一四祖道信
宣宗大中三年(847)后慧晉
僖宗乾符(874)年間法晉
五代南唐保大至北宋端拱南嶽下七世清皎白兆志圓臨濟宗
北宋端拱南嶽下八世自南白兆懷楚
大中祥符、天禧年間南嶽下八世志諲雙泉師寬雲門宗
天聖至寶元南嶽下九世端禪師五祖師戒
青原下十世處仁太陽警玄明安曹洞宗
青原下十世惠海太陽警玄明安
康定南嶽下十世居訥延慶子榮雲門宗
慶曆皇祐南嶽下十一世逸禪師居訥
治平——元符南嶽下十二世(桂州)法演黃龍慧南臨濟宗
元符年間(不詳)戒聳不詳
雲端不詳
南宋建炎前後南嶽下十四世仲宣祖意智海佛印智清臨濟宗
祖禰不詳
南嶽下十六世宗肇(紹)南華智昺
至元——元貞西山明不詳
大德南嶽下二十二世止堂定天童東岩凈日臨濟宗
至大、至治南嶽下二十三世平川濟止堂定
南嶽下二十三世雲谷興止堂定
后至元、至正庭柏祖意不詳
戒初不詳臨濟宗
果燈
崇禎律宗千華派祖三昧寂光慧雲律師律宗
順治初南嶽下三十五世破一本庸天童山翁道忞臨濟宗
順治六——十四年起高智浪不詳
康熙元——六年南嶽下三十六世晦山戒顯三昧寂光、具德宏禮臨濟宗
康熙六——八年南嶽下三十七世石房鎔晦山戒顯臨濟宗
康熙九——三十一年道綸溥
康熙三十七年後莪山密行道綸溥
乾隆廓庵
光緒、宣統悟裔
同治、光緒慧靜
民國民國、抗日戰爭前常安悟裔
抗日戰爭期間妙蓮
解放前夕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