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衛生學
環境衛生學
環境衛生學(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環境(naturalenvironment)和生活環境(living environment)與人群健康的關係,揭示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發生,發展規律,為充分利用環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環境因素提出衛生要求和預防對策,增進人體健康,提高整體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學。
環境衛生學是預防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也已成為環境科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pettenkofer(佩滕科費爾)設立衛生學教室,是環境衛生學之父。
環境衛生學以人類及其周圍的環境為研究對象,闡明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人體對環境的作用所產生的反應,即環境與機體間的相互作用。這是環境衛生學的基本任務。對於人類而言,環境是指圍繞人群的空間及其中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龐大系統。它由多種環境介質(environmental media)和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組成,前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環境條件,通常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物質形態而存在,能夠容納和運載各種環境因素;而後者則通過環境介質的載體作用,或參與環境介質的組成而直接或間接對人體起作用。具體來說,環境介質是指大氣,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體在內的所有生物體;環境因素則是被介質容納和轉運的成分或介質中各種無機和有機的組成成分。環境介質的三種物質形態(氣,液,固)在地球表面環境中通常是不會以完全單一介質形式存在的,例如水中可含有空氣和固態懸浮物,大氣中含有水分和固態顆粒物,土壤中含有空氣和水分。在一定條件下,環境介質的三種物質形態可以相互轉化,其物質組成也可以相互轉移。例如水中的酚,氰可揮發到大氣中,土壤中的氰化物既可通過滲漏進入地下水,也可通過揮發釋放到大氣中。環境介質的運動可攜帶污染物向遠方擴散。由此可見,人體暴露接觸污染物是通過多種環境介質綜合作用的結果。此外,環境介質還具有維持自身穩定狀態的特性。雖然長期以來環境曾遭受過無數次自然突變事件如地震,火山爆發等及人類活動的嚴重干擾,但環境介質的整體結構和基本組成仍能保持相對穩定。這表明環境介質對外來的干擾具有相當的緩衝能力。但當外來的干擾作用超出了環境介質本身固有的緩衝能力時,就會使環境介質的結構,組成甚至功能發生難以恢復的改變。
前者如大氣圈(atmospheric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後者如人類為從事生活活動而建立起來的居住,工作和娛樂環境以及有關的生活環境因素(如家用化學品)等。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其組成和質量的優劣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極為密切。各種環境因素中既有對人體健康的有益因素,也有對人體健康的有害因素。
表示在機體的新陳代謝上,即機體與環境不斷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和轉移,使機體與周圍環境之間保持著動態平衡。機體通過呼吸,攝食,飲水等途徑從環境中攝取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后,經過體內複雜的同化過程合成細胞和組織的各種成分,同時釋放出熱量保證生命過程的需要。同時,機體通過異化過程進行分解代謝,所產生的分解產物經多種途徑排泄到外環境如空氣,水,土壤中,可作為其它生物的營養成分被吸收利用而進入食物鏈系統,完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這就是機體與環境在物質上的統一性,也是環境衛生學的基本理論。
按其屬性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三類。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氣候(microclimate),雜訊,振動,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等。小氣候是指生活環境中空氣的溫度,濕度,風速和熱輻射等因素,對於機體熱平衡產生明顯影響。環境雜訊不僅可妨礙正常的工作,學習及睡眠,而且對聽覺等許多功能產生明顯影響。非電離輻射按波長分為紫外線,可視線,紅外線及由微波,廣播通訊等設備產生的射頻電磁輻射。紫外線具有殺菌,抗佝僂病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但過量接觸紫外線則對機體健康有害。紅外線的生物學效應主要是致熱作用,但強烈的紅外輻射可致灼傷。
環境中的電離輻射除某些地區的放射性本底較高外主要是由於人為活動排放的放射性廢棄物造成的。此外,某些建築材料中含有較高的放射性物質通常是室內放射性污染的主要來源。環境中的化學因素成分複雜,種類繁多。大氣,水,土壤中含有各種無機和有機化學物質,其中許多成分的含量適宜時是人類生存和維持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中將大量的化學物質排放到環境中可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當今世界上已知有1300多萬種合成的或已鑒定的化學物質,常用的有6。5萬~8。5萬種之多,每年約有1000種新化學物質投放市場。每年約有3億噸有機化學物質排放到環境中,其種類達10萬種之多。至2011年6月,約有7000種化學物質經過動物致癌試驗,其中1700多種為陽性反應。國際癌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of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對已有資料報告的878種化學物質進行分類,其中87種確定為人類致癌物,297種為對人類可能致癌物,493種為人類可疑致癌物。
科學家陸續發現許多環境化學物質(如有機氯化合物,二惡英,毒殺酚,五氯酚鈉及某些重金屬等)對機體的內分泌功能可造成嚴重的影響,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disruptors/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已成為環境衛生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環境中的化學污染物有的是燃料的燃燒產物,有的存在於廢水,廢氣,廢渣中,可通過多種途徑在環境中遷移轉化。根據化學污染物進入環境后其理化性質是否改變,可將污染物分為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和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前者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環境未發生變化的污染物;後者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進入環境后在物理,化學或生物學作用下,或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而形成與原來污染物的理化性質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於汽車廢氣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氫化物(HC)在強烈的太陽紫外線照射下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過氧醯基硝酸酯(PANs)和醛類等多種複雜化合物。再如,環境中的無機汞化合物污染水體后在底泥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甲基汞化合物。環境化學物質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體內影響人體健康。但由於污染物的理化特性,生物學效應,接觸途徑,暴露頻率和強度及人體的自身狀況等的不同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危害。許多環境污染物既可引起急性毒性,也可造成慢性危害,甚至成為公害病的禍根。有些污染物不僅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死亡,而且還具有致突變,致癌,致畸等遠期效應,危害當代及後代的健康。人們已發現,即使在同一暴露條件下,不同個體對污染物的反應會有較大差別,這主要受個體自身狀況如年齡,性別,營養,遺傳特徵,健康狀況等多方面的影響。
寄生蟲和生物性變應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塵蟎和動物皮屑等)。在正常情況下,空氣,水,土壤中均存在著大量微生物,對維持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但當環境中的生物種群發生異常變化或環境中有生物性污染時,可對人體健康產生直接,間接或潛在的有害影響。即使在發達國家,水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仍時有報道,例如1993年4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曾爆發了由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介水傳染病,有40。3萬人患病,4000餘人住院治療,有112人死亡。而在發展中國家生物性污染廣泛存在,並可引起相關疾病的爆發流行。
2001年7月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發生大規模飲用自來水中毒事件,需住院治療者1800多人,20多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表明,當前發展中國家有10億多人受到介水傳染病的威脅,每年有500多萬人死於水傳播疾病。截止2003年8月7日,流行於全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有8422多人患病(其中中國內地有5327人患病),919人死亡,病死率近11%。因此,對生物性污染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仍然是環境衛生學領域中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可將其分為原生環境(primary environment)和次生環境(secondary environment)。前者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為因素影響的環境,其中存在大量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潔並含有正常化學成分的空氣,水,土壤,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小氣候,秀麗的風光等都是對人體健康的有益因素。但原生環境中也存在著一些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因素,例如由於地殼表面化學元素分佈的不均勻性,使某些地區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過多或過少,當地居民通過飲水,食物等途徑攝入這些元素過多或過少,而引起某些特異性疾病,稱為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於這類疾病的發病特點具有明顯的地區性,故又稱為地方病(endemic disease)。次生環境是指受人為活動影響形成的環境。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良好物質生活條件。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四川都江堰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環境為人類造福的最好例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不斷提高,燃料消耗急劇增加,地下礦藏被大量開採和冶鍊,化學工業高度發達,促進了工農業的大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由於自然資源遭受不合理的開採及工農業大發展而生產和使用大量農藥,化肥和其他化學品,造成大量生產性廢棄物(廢水,廢氣,廢渣)及生活性廢棄物不斷進入環境,嚴重污染大氣,水,土壤等自然環境,使正常的生態環境遭受破壞,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下降,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近100多年來,全世界已發生數十起環境污染造成的嚴重公害事件,如英國倫敦曾多次發生的煤煙型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灣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俁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鎘中毒(痛痛病)等。發生的嚴重環境污染事件還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帕博爾(Bhopal)市農藥廠異氰酸甲酯毒氣泄露事件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有數萬人中毒,數千人死亡,並使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現位於烏克蘭)核電站爆炸事件,不僅對當代的人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對後代和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影響,10多年來因這次事故已造成約6000人死亡。從上世紀初以來,全世界發生公害事件60多起,公害病患者達40萬~50萬人,死亡10多萬人。在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危害越來越嚴重,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的情況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也顯得日益突出,其中主要的有:①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排放大量的溫室效應氣體如二氧化碳等所致,氣候變暖除造成冰川積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每年約2。6mm)等生態環境破壞外,在醫學方面氣溫增高可使嚙齒動物,病媒昆蟲的活動範圍擴大,繁殖力增強,導致相關疾病如瘧疾,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的發生率增高。②臭氧層破壞,其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使用氯氟烴(chlorofluorocarbons,CFCs)造成的,其對健康的危害在於大氣中的臭氧對太陽紫外線的阻擋作用減弱,而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可使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的發生率增加。③酸雨,主要是由於大氣中的成酸物質如硫氧化物等遇水而形成的,酸雨除對水生和陸生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危害外,也可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危害。④生物多樣性銳減,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態綜合體。它由生物的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部分組成。由於人類活動範圍日益擴大,開採和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空前提高,對生物施加的影響也逐漸加劇,特別是不合理的濫采濫伐,掠奪性開採,過度捕撈狩獵等使物種滅絕(speciesextinction)的速度不斷加快,加速了大量遺傳基因丟失及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面積銳減。
哺乳動物83種,鳥類113種,魚類23種,爬行動物21種,非脊椎動物98種。有資料顯示,當前物種滅絕正以每年一種的速度發展。隨著人類活動迅速擴展給中國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帶來更大的壓力,例如在清朝初期(165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1%,但到300年後的1949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降至10%以下。若任其發展,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綜上所述,儘管人類100多年以來在科學技術,社會發展,經濟建設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引發了全球性環境污染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因飲水污染,空氣污染及未加處理的人類廢棄物引起的死亡人數達770萬人,佔全世界總死亡人數的15%。
根據環境衛生學的定義,研究對象及上述各種環境因素,可將環境衛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理論研究
這是解決環境與健康問題的基石,是環境衛生學的前沿領域。通過環境與健康關係的基礎研究可望解決環境衛生學中的重大理論問題。這一領域所取得的任何進展和突破,都會對揭示環境因素與機體相互作用的奧秘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這也是當今人們提出並實施環境基因組計劃的原因所在。採用先進的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環境污染物在細胞水平(如細胞行為和功能,細胞信息傳遞和調控等),蛋白質水平(如應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質的功能,代謝酶的多態性等)及基因水平(如基因的應答,損傷,修復與調控,基因的多態性等)上的相互作用,有助於揭示某些環境相關疾病的發病原因和多種環境因素的致病機制及人群易感性或耐受性的差異,極大地豐富環境衛生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對環境衛生學的發展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2。確認性研究
各種環境介質中存在著諸多環境因素,其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模式十分複雜。有些環境因素由於對機體作用的強度和頻率不同而呈現出其生物學效應的雙重性,在濃度適宜時對健康有益,濃度過高則對健康有害。各種污染物的生物學效應多種多樣,同一污染物對不同個體可產生不同的效應,而不同污染物對同一個體有時也可產生相同或類似的效應。由於環境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極其複雜,且涉及面廣,其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遠未闡明,在研究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時,既要考慮單一環境因素的作用,也要考慮多因素的聯合作用;既要重視污染物的急性作用,又要重視其慢性影響;既要揭示污染物的早期效應,又要揭示其遠期效應。同時,在確證環境因素與健康的關係時,還應及時發現反映機體接觸污染物的暴露生物標誌(biomarker of exposure),反映污染物對機體影響的效應標誌(biomarker of effect)和反映機體對污染物反應差異的易感性生物標誌(biomarker ofsusceptibility)。這些生物標誌對於早期發現和預防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保護敏感人群具有重要價值,並可通過對一系列生物標誌有效組合構築污染物健康影響的預警體系,可顯著提高預防和控制環境污染危害的水平和效益。因此,努力探索和及時確認極其複雜的環境因素對機體健康的影響,作用模式,相互關係和影響因素等,對於闡明環境因素與健康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研究新技術新方法
環境衛生學傳統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在解決日常環境衛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的發展及適應環境與健康關係研究的深入,環境衛生學領域內仍有不少方面有待創建和引進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研究環境因素對機體的基因,蛋白質及細胞結構和功能的作用,建立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預警體系,對機體內外環境中的環境污染物和致病菌的快速,靈敏,準確的檢測等,都需要應用新的研究技術和方法,或藉助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在環境衛生學領域內應用傳統的流行病學方法為闡明環境因素與健康的相互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宏觀指導,但是由於其敏感性較低,很難在諸多複雜的因素中識別出微量有害因素的潛在健康效應。在此等情況下,若能藉助以現代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可大大提高人們對環境因素與健康關係認識的水平,更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危害。
4。理論依據
環境衛生監督屬於公共衛生行政執法的範疇,它是由依法委託授權單位的執法人員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條例,規定,辦法,標準等,對轄區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單位或個人及服務行業等貫徹執行國家環境衛生有關法規,條例,辦法,標準等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違反環境衛生法規,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行為依法進行監督管理或行政處罰。儘管環境衛生監督屬於行政管理和執法工作,但也要求監督執法人員懂得環境衛生相關知識,而環境衛生學則必須為其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如環境衛生法規,環境衛生標準的制訂,實施都需要環境衛生學提出具體的衛生要求和環境衛生基準作為監督工作中技術規範的依據,使環境衛生監督工作人員真正做到執法有據,判斷準確,避免因有關知識的缺乏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誤。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認識到人與環境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在著名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曾提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點,認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人與自然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此基礎上後人進一步提出“順四時而知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節陰陽而調剛柔”。很久以前,人們就已認識到水源清潔與否,水質好壞與人體健康關係十分密切,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國人民就已開鑿水井而飲用井水,兩千多年前已有定期淘井和清潔井水的措施。《管子》里明確記載“當春三月,……抒井易水,所以去滋毒也”。《後漢書·禮儀志》載有“夏至日浚井改水,……可以去溫病”。《呂氏春秋》中對水質成分與健康的關係更有深刻的闡述,“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尰與躄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祖國醫學上的癭病主要是指甲狀腺腫,現代醫學已證明,飲水和食物中缺碘可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所謂尰,即腳腫的疾患,躄是腿瘸,在長期飲用含有某種過量化學物質或不正常的水后,引發身體畸形及骨骼,關節病變,這種病情與當今的大骨節病十分相似。中國人民也早就知道喝開水的好處,宋代庄綽特彆強調“縱細民在道路,亦必飲煎水”。明代李時珍對水源的選擇與水質的關係作了非常精闢的論述,“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有近處江湖來者次之,其城市近溝渠雜入者,成鹼,用須煎滾,停一時,候鹼澄乃用之,否則氣味俱惡,不堪入葯,食,茶,酒也。”中國古代人民對城市規劃布局,住宅與健康的關係也有較深刻的認識。在河南安陽的商代遺址除發現有富麗堂皇的宮殿和規模宏大的城廓外,在奴隸主和平民住宅附近已有地下排水管,說明當時已注意到排除積水,污水。周代都城採用“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布局,已有按功能分區的概念。《左傳》載有“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土厚水深,居之不疫。”西晉《博物志》指出“居無近絕溪,群冢,狐蠱之所,近此則死氣陰匿之處也。”公元2世紀嵇康認為“居必爽塏,所以遠氣毒之患”。可見,當時修建住宅已考慮到住宅基地的選擇。上述事例表明,中國古代人民對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已有較深刻的認識,並積累有一定的經驗。但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和社會制度的阻礙,環境衛生方面的許多知識和經驗根本無法得到發展和提高。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環境衛生事業落後
城鄉衛生狀況極差。中國自1879年建設首座自來水廠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70年間全國僅72個大城市建有自來水廠,日供水量240萬噸,管網總長6589km,只供給外國租界和大的工商業區約962萬人飲用,而廣大勞苦大眾飲用水狀況異常惡劣。當時的城鄉建設毫無規劃,工廠與居民住宅犬牙交錯,完全不符合衛生要求。廣大勞動人民的居住條件極差,住房低矮,潮濕,擁擠不堪,通風采光不良,甚至人畜共居。勞動人民的生活環境如此惡劣,污染嚴重,以致烈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流行猖獗,嚴重威脅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當時,少數醫學院校雖開設有公共衛生課程,但環境衛生只佔其中小部分內容。儘管也有人在個別地區開展過環境衛生工作,並取得一些成效,但由於得不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沒有固定經費,工作難以為繼,加之當時政治腐敗,戰爭頻繁,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環境衛生工作根本不可能得到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在全國部分醫學院校設立公共衛生專業 環境衛生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指引下,全國環境衛生工作蓬勃發展,促使環境衛生學的理論,內容和研究方法不斷充實,深化和完善。在中國環境衛生學發展過程中,值得提出的是於1979年,1984年,1990年,1995年,2001年先後五次召開全國環境衛生學學術會議。這些會議標誌著中國環境衛生學和環境衛生事業在各個發展階段均取得了顯著成就和長足的發展,突出在: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圍繞生物性因素的研究擴展轉移到對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的研究,從最初單純對環境因素監測,調查擴展到與人群健康相結合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從單純的宏觀流行病學調查轉向對人群的宏觀調查與實驗室微觀研究相結合的調查研究,以及應用現代毒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開展污染物的遠期危害研究和多種環境因素的聯合作用研究。在環境暴露上從測量環境濃度轉向測量個體實際暴露。隨著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的發展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環境衛生學中的應用,人們得以從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討環境與健康的關係。特別是生物標誌的建立和應用以及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進展,為評價人群罹患環境相關疾病如環境腫瘤的危險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探討污染物的毒作用機制中,從過去的整體,器官和系統水平逐步深入到當前的細胞,蛋白質水平乃至基因水平。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實施和環境基因組計劃的啟動,有力推動了環境應答基因的多態性研究及基因-環境相互作用對疾病發生影響的流行病學研究。這不僅是環境衛生學研究方法的更新,更是學術思想上的飛躍,必將為環境衛生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清潔生產”的概念 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國際環境發展會議上提出“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戰略。清潔生產是指能夠節約能源,減少資源消耗,有效預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廢物生成的工藝技術過程,包括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可持續發展是指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僅應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且不應損害子孫後代的發展需要,使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持續發展,達到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強調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資源(包括清潔的環境)。這些新概念的提出和實施是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保護人類健康的明智之舉。
環境衛生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群健康關係,以保護和增進人體健康為目的的科學,是預防醫學的二級學科和主幹課程。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具體的研究內容。因而,在環境衛生學教材中必須堅持本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全面闡述環境衛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內容,突出重點兼顧一般,並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擴充新的理論知識和內容。環境衛生工作是環境衛生學理論知識體系指導下的環境衛生實踐工作,其目的是防止環境污染,預防疾病,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其內容隨社會發展和衛生服務需求而有所變化,因此環境衛生工作的重點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時效性,即某一時期的環境衛生工作內容可能僅側重環境衛生領域的一個或幾個方面。例如在建國初期,中國環境衛生工作是防止生物性因素污染危害為重點,除害滅病,保護人民健康,改變城鄉衛生面貌;20世紀70年代以前環境衛生工作的重點為給水衛生,地面水衛生防護和大氣衛生;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是飲用水的經常性衛生監督,室內空氣污染,公共場所衛生和日用化學品的衛生管理。隨著各級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相應的衛生監督機構的成立和正常運轉,環境衛生工作的重點還會發生一些變化。可以看出,環境衛生學和環境衛生工作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但又有所區別。環境衛生工作能豐富環境衛生學的內容,是環境衛生學理論的具體體現;而環境衛生學源於環境衛生工作實踐,但又高於實踐,對環境衛生的工作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全國正在進行衛生防病體制的改革,以便能夠適應中國社會和經濟建設發展的要求,提高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也給環境衛生工作和環境衛生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新的任務和希望。
環境中存在的大量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均可對人群健康產生影響。有些環境因素按其存在的性質,濃度,作用頻率,對機體可能呈現“有利”和“有害”的雙重性,而大量的環境污染物則對人體健康產生明顯的危害。由於環境化學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複雜,數量巨大,污染面廣,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也最大。因此,化學性污染對健康的危害仍是今後的研究重點。但不同污染物由於其存在形式,人體接觸的途徑,暴露量,個體敏感性的不同及多種因素的聯合作用等,對機體的作用模式和效應可能有所不同,這就更增加了環境因素健康效應研究的複雜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飾和家用電器的普及以及家用化學品的廣泛使用,居室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研究也將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在中國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貧困農村,生物性污染危害仍是突出的環境衛生問題。在對環境污染與人群健康效應研究中,除積極尋找因果關係,劑量-效應關係,劑量-反應關係外,還應儘力找出特異,敏感,簡便易行的生物標誌,以便及時發現污染危害,採取相應的預防對策保護人群健康。(二)新技術,新方法在環境衛生工作中的應用 由於環境衛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在環境衛生工作中提倡創新性思維,及時創建和引進新的研究技術和方法對於提高環境衛生工作質量和研究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引進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的研究技術和分子流行病學方法對於深刻揭示環境與健康關係的內在本質至關重要,例如利用基因晶元技術可同時,快速,準確地分析數以千計基因組信息。引進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技術有利於快速檢測有害物質,可增強處理環境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提高對新化學污染物的識別能力;應用新的微生物檢測技術可快速檢測環境介質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利用分子雜交技術可確認環境化學污染物的遺傳毒性並可用於污染物暴露的危險度評價。總之,及時引進和應用相關學科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將會給環境衛生工作和環境衛生學研究帶來嶄新的局面。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把農村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這給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1997年中國政府就提出“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也為今後的環境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環境衛生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由於大量鄉鎮企業的興起,城市污染企業的轉移,濫施農藥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以及在村鎮建設中缺乏合理的整體規劃等,給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帶來諸多新的問題。因此,加強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是中國環境衛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1。努力改善農村飲用水的衛生狀況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飲用水狀況也有很大差別。根據衛生部2001年的統計,中國農村自來水廠(站)694138個,飲用自來水的人口占農村人口的55。1%,且多未完全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而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主要是分散式給水。廣大農民的飲水面臨著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學性和環境化學性的“三重”污染威脅。就全國範圍而言,農村飲水的突出問題仍是生物性污染危害。因此,加強對農村飲用水水源的衛生防護和飲水消毒工作,防止腸道介水傳染病的爆發流行是當前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首要任務。其次,截至2001年,中國還有2597萬人口飲水困難,約6000多萬人口飲用高氟水,一些地區的農村居民飲用高砷水,應採取積極措施提供優質水源,改水降氟,降砷,減少氟,砷等地球化學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2。加強改良廁所和糞便垃圾處理的技術工作
在不少農村地區廁所設施簡陋,達不到糞便無害化的要求。有的根本沒有糞便收集處理裝置,造成蒼蠅大量孳生,是農村腸道傳染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此外,由於各種化肥的大量使用,農民不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導致糞便垃圾不能及時被清理,也是當前農村地區生物性污染較嚴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廣大農民的衛生意識,普及衛生知識,對糞便垃圾無害化處理進行現場指導,積極推廣新型的衛生廁所,改變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是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
3。環境衛生工作與村鎮規劃建設相結合
隨著農村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鎮建設正在迅猛發展。各級環境衛生工作者應主動參與到村鎮建設規劃和建設之中,對村鎮建設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實行功能分區,特別應充分考慮有毒有害鄉鎮企業對環境的污染問題,生活飲用水水源選擇問題,農村生活垃圾堆放處理問題及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問題等,及時提出合理建議和具體措施。
4。健全農村環境衛生法規體系
加大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力度除認真貫徹執行現有的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法規外,國家應儘早制訂和完善適合農村情況的環境衛生監督管理法規體系,各地農村應組建專職衛生監督管理隊伍。當地政府部門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堅決取締污染嚴重的企業,嚴格禁止城市企業污染向農村轉移。當地的鄉鎮企業也要推行清潔生產工藝,開展源頭預防,盡量避免末端治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二十一世紀賦予預防醫學的使命和當前全國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給環境衛生工作和環境衛生學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從事環境衛生工作和研究的各級人員都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認識新事物,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保護人民身體健康開展新的工作內容。例如,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非生產性用房(辦公場所)內設備如計算機,複印機,空調器,移動通信設備,微波加熱爐,飲水凈化器等及裝飾裝修和密閉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健康危害應引起環境衛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家用電器的普及和住宅居室裝修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危害,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嚴重自然災害帶來的環境衛生問題,都需要環境衛生工作者認真對待,為保護人群健康努力工作。此外,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已成為新興的第三產業和不少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如何保持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給他們提供安全,舒適,清潔的旅遊環境,將成為環境衛生工作的一項新任務。總之,各級環境衛生工作者必須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努力學習,開拓創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開創環境衛生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