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二黃
湖北省十堰市的戲曲劇種之一
山二黃是湖北省十堰市的戲曲劇種之一。底蘊深厚的庸巴文化,是燦爛的5000年文明的文化瑰寶,竹溪山二黃就是文化寶庫存藏眾多的璀璨奪目的文化珍寶之一。竹溪縣地處秦嶺南麓、巴山北坡,東屏荊襄,西控川陝,南連渝蜀,北枕漢水,素有“朝秦暮楚”之稱。四省交匯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
山二黃
二黃鄂北堰區區域湖北戲曲劇。布區域基征影響:二黃孕育鄂北及陝南區,該言語、雜腔小調融洽流變而成的地方劇種,因此而成了以鄂西北鄖陽地區(十堰市)為中心的鮮明的地域性特徵。同時,山二黃早期以楚調為基,鄂西北地處鄂、豫、陝、渝四省交界處,民眾雜居。“民多秦音,俗尚楚歌”,因而流傳易於被毗鄰地區民眾接受,具有流傳廣域性的特徵。山二黃分佈於十堰市鄖縣、鄖西、丹江口、房縣、竹溪、竹山、神龍架林區等地,以及與竹溪毗鄰的陝西平利、安康、商洛、漢陰、紫陽等地。悠久的庸巴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特殊人文地理環境,哺育和發展了山二黃。竹溪縣山二黃劇團系全國、湖北、十堰唯一能演山二黃劇種的專業劇團。
二黃漢調二黃,簡稱漢二黃。二黃源清乾、嘉隨荊、襄移楚調鄂北言語、民間音樂逐漸結合流變而形成的戲曲劇種。查乾隆年間,黃州府一帶確有眾多移民在鄂西北及陝南落戶。清代英山縣《王氏宗譜》、崇陽縣《李氏宗譜》均有祖上族人遷徙鄖陽府的記載。鄂西北各縣及陝南諸縣亦均有清代黃州會館舊址。竹溪縣山二黃老藝人童覺平(1900-1983)祖籍為黃州府羅田縣。其家於乾隆中期遷居竹溪縣城,始以經商營生,至第三代即以傳唱山二黃,興辦“萬字”(即座堂清唱)出名。房縣山二黃老藝人范大德其祖父范仁保領班赴陝西安康演出,並留住安康辦了“祥瑞班”,傳了“瑞、彩、方、盛”四個字輩的藝人。其中知名者有生角周瑞福,凈角夏瑞告,生角與末角兼演的姚彩盛等。清光緒年間,山二黃在鄖陽一帶相當盛行。時有鄖縣黃龍灘富豪蕭明甲出錢聘何宏生、周慶雲等為師,按“天、子、重、英、豪”五字排輩,開辦科班。該科班實際只辦到了“重”字科,但培養的人才已屬不少,成名者甚多。其中“天”字科三生陳天慶於抗日戰爭初期曾兩次應邀到陝西安康、漢中等十多個縣演出數月,在當地有“漢中紅”之譽。“子”字科三生王子清(即王茂洪)以唱功取勝,曾在安康縣城擺擂連演48天,座無虛席。
鄂西北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山二黃早期主要是業餘清唱,俗稱“坐萬字”,沒有固定的組織形式,由主辦者臨時邀約而成。民國年間,鄂西北各縣相繼有業餘“萬字班”改座堂清唱為掛衣登台演出。鄖縣的“萬山學社”,竹溪的“三亦社”、“新溪劇社”,竹山的“三易社”,房縣的“三樂社”等皆有一定影響,除此,各地較大集鎮也出現了一些業餘戲班。鄖縣的黃龍班、鮑峽班,竹溪的中合班,均縣(丹江口)的孫家灣班,鄖西的天河鎮班、上津班,竹山的官渡班等皆為知名。另外,還有十多個山二黃皮影班,巡迴山鄉演出。在長期的群眾性的演唱和學唱山二黃的過程中,山二黃逐漸吸收了地方雜腔小調(如八岔子、七句半等),道白吸收了方言土語,亦稱鄖陽官話。使山二黃逐漸形成了獨有的地方特色。
解放前山二黃主要排演傳統劇目,建國后並重排演現代戲,經過戲改和不斷的探索創新,山二黃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
山二黃屬皮黃腔系的戲曲劇種。其主要特點體現在山二黃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劇目、聲腔、表演三個方面。
現存劇目100多個,早期以“座萬字”(座堂清唱)為主,多演唱傳統折戲和本戲,以唱工見長。中期組班立社,開辦科班,掛衣登台,演出以傳統本戲為主。當時各班社演出的傳統劇目,總起來約有400餘個,其中列國戲、唐代戲、宋代戲居多。山二黃傳統劇目主要有一個“十”和六個“四”。所謂“一個十”是指“十大台”,即《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進士》、《五月圖》、《六月雪》、《七人賢》、《八義圖》、《九更天》、《十道本》;所謂“六個四”即“四大逼宮”、“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鍘”、“四大征”、“四大姻緣”等。與其他皮黃劇種相比,岳家戲和水滸戲較少。解放后,對傳統劇目“推陳出新”,整理改編和移植了一批優秀劇目,其中:《花子罵相》曾參加全省第一屆戲曲觀摩匯演。移植劇目《將相和》、《游西湖》、《革命自有後來人》等頗有影響。改革開放以後,創作演出的《娘子縣官》、《夜半鑼響》、《貴客臨門》、《村官拜師》等劇目均在省、市級獲多項大獎。
上下句結構,男女行分腔演唱。男行唱腔(含小生、老旦),上句多落2音,下句落1音。女行唱腔,上句多落i音,下句落5音。板式板眼規律多為眼起板落,其中<碰板一字>多為板起板落。胡琴定6 3弦伴奏,常用調高為l=D。
上下句結構,男女行無嚴格分腔。上句多落l或6音,下句落2或5音。胡琴定5 2弦伴奏,常用調高為l=D。用嗩吶伴奏的二黃腔,稱嗩吶二黃,唱腔高吭激昂,多用於紅生戲。反二黃是二黃的反調,旋律婉轉,富於抒情,其板式與二黃同(無扣扣板),胡琴定15弦伴奏,常用調為l=A。二黃、嗩吶二黃、反二黃的板眼規律均為板起板落。四平,又稱二黃平板,上下句結構,無行當分腔。上句落2音,下句落1音,收腔又可落5音。板式只有一板一眼的<四平>,別無變化。板眼規律為上句板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胡琴定52弦伴奏,常用調高為l=D。
山二黃的組腔手法常有二黃唱段中用四平收腔,並有二黃西皮相互轉接演唱的傳統。如《二進宮》劇中,李艷妃、徐延昭、楊波三人對唱“他二人執意不肯把國保”唱段,即是由<二黃導板>、<原板>轉<西皮二流>、<三流>,再轉<二黃搖板>收腔。
山二黃的表演特別注重唱工,唱腔講求字正腔圓,音純韻美。既委婉優雅,又粗獷純樸。以唱工見長的行當,如末、生、凈、旦是不可缺少的。丑角也要求有好的唱工。同時並重做工和武工,強調唱文戲要有武戲的功底,唱武戲要有文戲的做派。在聲調方面,概用本音而不用邊夾音。堅持末角用團音、生角用本音,凈角用虎音,小生也用本音,旦角的傳統唱法為窄音,經改革后,真假嗓音結合使用。
山二黃角色分十大行: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老、十雜。各行演唱自成特色,藝人中常有“旦講細園凈講寬,生講乾淨丑講酸,貧末苦旦糠糠戰,小生韻味如清泉”之說。十行角色皆有唱工重頭戲,其中生行唱工戲尤為突出。如《斬李廣》中李廣要連唱七十二個“再不能”,《白逼宮》中漢獻帝要連唱四十八個“欺寡人”,對嗓音、氣息的運用要求甚高。在行當應工方面,與其他皮黃劇種也有所不同。如漢劇的十雜行歸山二黃的二凈行應工,漢劇的六外行由山二黃的生末角或小生分擔,漢劇的二凈歸山二黃的六外唱。山二黃的十雜行為貼補行當,要求能為各個行當唱貼補角色。
山二黃的道白基本採用本地語音,以原鄖陽地區“官話”為主。其調值音程跨度較小,顯得平穩、質樸。念白,打引一般為本地音配中州韻,韻押十三轍,因而具有鮮明的大眾性和雅俗共賞的特徵。某些劇中人物另有規定口音。如:太監操京白,《宇宙鋒》中的乳娘操黃州白,《張松獻圖》中的張松操四川白,《穆柯寨》中的穆瓜操陝西口音等。
解放以後,山二黃的表演不斷吸取其他藝術品種的優秀表現形式使其表現手段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如移植劇目《屠夫狀元》等,吸收運用了歌劇的領唱、伴唱、合唱等形式,增強藝術感染力。創作劇目《娘子縣官》,吸收了現代戲程式改革的經驗,使之更貼近生活,更具有時代感。
山二黃的服飾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盔箱,腳箱四大類。建國后政府多次籌資購置充實衣箱和盔帽箱。蟒袍、官衣、女披、開氅、大靠、官帽、鳳冠等近百樣,一應俱全。這些製品、規制仍沿用至今。
山二黃舞台美術的特點和作用可以這樣概括:“一桌二椅”說時空、“彩墨勾臉”說性情、“朱衣畫褲”立象以盡意、“鼓之舞之”以盡神。山二黃的舞台裝置在過去的傳統劇目中多為“一桌二椅”。建國后經過改革,舞台裝置主要是舞台布景作品。舞台布景分軟景和硬景兩種。軟景是根據劇情的需要,把較大的場面和較遠背景製作成幻燈片,用投影燈投射到底幕上,用以烘托氣氛。布置在表演區的軟景又稱為網景,是將所需景物繪製掏剪后貼於網上,增加舞台透視層次感。硬景是將劇情發生髮展的場地建築物、自然景物等製作成硬景片置於表演區,以虛擬再現的方式呈現於舞台,增加真實感。舞台布景一般採用軟景,硬景同時使用或交替使用的方法。近些年來,由於人力和物力的原因,簡化了舞台布景,多採用於劇情有象徵意義的圖案或象徵物裝飾舞台。
臉譜是山二黃戲曲獨到的藝術。通過臉上畫的各種圖案,用來惟妙惟肖的表現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特點。隨著劇種的發展,山二黃由其初簡單的水粉、胭脂到油彩,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生旦凈丑的臉譜化妝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