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隋唐演義的結果 展開
隋唐演義
清代褚人獲創作小說
《隋唐演義》是明末清初文學家褚人獲創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共二十卷,一百回。關於《隋唐演義》的成書時間,魯迅認為它成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現存最早刻印刊行版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全書整體結構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以隋煬帝、朱貴兒、唐明皇、楊玉環的“兩世姻緣”為大框架,講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陳開始,到唐明皇還都去世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傳奇歷史;小說文字描寫靈活多變,或鋪陳華麗,富有時代氣息,或用筆粗豪,人物形象鮮明,鋪敘了隋煬帝奢靡的宮闈生活,隋末群雄起兵,李世民統一天下,武則天荒淫亂唐,以及唐明皇、楊貴妃的風流艷事。書中對隋亡后十六院夫人流落江湖的同情,對秦瓊英雄失意的感嘆,與作者在明亡以後“鸌落”、“困頓”的遺民心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隋唐演義》是在以前關於隋唐的正史、野史、民間傳說以及通俗小說的基礎上匯總加工而成。它的誕生標誌著說唐題材小說創作的轉型,同時也代表了明末清初長篇白篇小說發展的一種趨勢,其成功經驗對此後的小說創作如《紅樓夢》等也有一定的啟發、示範作用。
隋煬帝下揚州
秦瓊途中貧病交加,賣馬當鐧,遇至友王伯當,結識英雄單雄信、李密,得道士魏徵救治。后因於皂角林誤傷人命,發配幽州。解途中識張公瑾、白顯道、尉遲南、尉遲北兄弟。而幽州總管羅藝,乃瓊之姑父,瓊得與姑母、表弟羅成相聚。后因羅藝薦,于山東大行台來總管處任旗牌官。秦瓊公差至少華山,因王伯當結識強人齊國遠、李如珪,同往長安觀燈,於永福寺遇執修報恩祠的柴嗣昌,相約赴越公府,見李靖夫婦及虯髯公。后與柴嗣昌、王伯當觀燈,打死強搶民女的宇文公子,而同離長安。
隋末群雄割據形勢
隋煬帝於內宮奢侈淫樂,又令開廣陵河,作廣陵游,而天下已洶洶然:翟讓聚義瓦崗,朱燦占城父,高開道據北平,竇建德佔高雞泊,楊玄感起關中。煬帝起用老臣楊義臣,敗竇建德,滅張金稱,然遭忌而休,竇建德又趁機而起。楊玄感戰敗,李密被擒,王伯當救之。后定雪兒為妻,投了瓦崗寨。秦瓊征高麗,累建奇功,救宇文述,然述因其殺子之仇,欲害秦瓊,逼得秦瓊與羅士信、程咬金、尤俊達等投了瓦崗寨。至此,瓦崗聲勢大震,瓦崗軍破金堤關,直抵滎陽,張須陀帶兵征剿,李密設計破之,張須陀戰亡。李密聲威大震,遂殺翟讓自立,齊國遠、李如珪等與杜如晦投奔柴嗣昌。
時李淵於長安立代王侑為天子。后楊侑傳位李淵於太原,國號唐,李淵立建成為太子,世民為秦王。而楊廣尚在揚州觀賞瓊花,荒淫無度,被部屬宇文化及所逼自縊。竇建德率軍攻李密,聞宇文化及弒君自尊,遂聯合楊義臣,欲討化及。為除後患,先征羅藝,因竇之女線娘與羅藝之子羅成,戰地私訂終身而罷戰。后李世民派李靖率軍與竇建德、楊義臣十萬大軍共討宇文化及。殺化及后義臣辭官。秦王征王世充,被李密部程咬金、秦叔寶所獲,監之,獄官徐義扶之女惠英,夢黃龍纏身,告其父,義扶知是真命主。秦瓊、魏徵、徐世績等見秦王英明,乘李密出外,入獄探望接納。惠英設計私釋秦王,后嫁秦王,為惠妃。秦王接秦母、張氏、秦懷玉入唐以報恩,程母隨秦母也入唐。李密討王世充,大敗,密等奔唐,秦瓊、徐世績在外未從,程咬金因母已入唐,乃投李世民。世民知其忠直,隆禮赦過。李密被秦王羞辱,與王伯當背唐,為唐兵所殺。秦瓊后亦歸唐,惟單雄信有殺兄之仇而投王世充。秦王得李密之眾,實力大增。武德七年,天下統一。
李淵年高,身體不爽,英、齊二王,懼秦王權重,托張、尹二妃行間,遂生玄武門之變,二王被誅,秦王即位東宮,改元貞觀。太宗登極,天下平定,貞觀九年盡放宮女。一日,太宗有病,魏徵致書崔判官,太宗魂至冥府,判官改其生死簿,又增壽一紀,回陽身體健旺。后選武媚娘為才人,甚寵。后太子承乾殺魏王謀反,被廢為庶人,立晉王為太子。太宗有疾,晉王入侍,通武才人。外傳女主武代有天下,遂出武才人為尼,武才人歸家與侄武三思通,於感業寺又通馮小寶。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崩,太子即位,號高宗,迎武才人歸,立為後。政皆由武后出。高宗崩,中宗立,立韋氏為後。天后日與三思、小寶等淫樂。中宗諫,天后怒,廢中宗,立豫王,為睿宗。政權天后獨攬,睿宗不得聞,后改國號為周。又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
馬嵬驛兵變
玄宗即位日久,怠於政事,寵妃廢后,賜太子、鄂王、光王同日死。后奪壽王妃楊玉環,專寵,一時楊家皆得高爵。玄宗寵信奸佞李林甫、楊國忠,朝野皆喑。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偽裝忠心。貴妃收其為兒,作洗兒戲,后與之通。然安祿山野心勃勃,於天寶間與史思明作亂,逼得玄宗傳位太子,自駕西蜀。后肅宗平亂,收復京都。上皇歸,居興慶官,日夜思念楊貴妃,有鴻都道士能致亡靈來會,遂神遊覓芳魂。貴妃言七月七日長生殿事,以釵鈿托道士帶歸,道人復奏,上皇厚贈道士。未幾,上皇與肅宗相繼而崩,代宗立,后又傳十三帝。
1回 | 隋主起兵代陳 晉王樹功奪嫡 | 2回 | 楊廣施讒謀易位 獨孤逞妒殺宮妃 |
3回 |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讖語張衡危李淵 | 4回 | 齊州城豪傑奮身 楂樹崗唐公遇盜 |
5回 | 秦叔寶途次救唐公 竇夫人寺中生世子 | 6回 | 五花陣柴嗣昌山寺定姻 一蹇囊秦叔寶窮途落魄 |
7回 | 蔡太守隨時行賞罰 王小二轉面起炎涼 | 8回 | 三義坊當鐧受腌臢 二賢庄賣馬識豪傑 |
9回 | 入酒肆莫逢舊識人 還飯錢徑取回鄉路 | 10回 | 東嶽廟英雄染痾 二賢庄知己談心 |
11回 | 冒風雪樊建威訪朋 乞靈丹單雄信生女 | 12回 | 皂角林財物露遭殃 順義村擂台逢敵手 |
13回 | 張公謹仗義全朋友 秦叔寶帶罪見姑娘 | 14回 | 勇秦瓊舞鐧服三軍 賢柳氏收金獲一報 |
15回 | 秦叔寶歸家待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 | 16回 | 報德祠酬恩塑像 西明巷易服從夫 |
17回 | 齊國遠漫興立球場 柴郡馬挾伴遊燈市 | 18回 | 王婉兒觀燈起釁 宇文子貪色亡身 |
19回 | 恣蒸淫賜盒結同心 逞弒逆扶王升御座 | 20回 | 皇后假宮娥貪歡 博寵權臣說鬼話陰報身亡 |
21回 | 借酒肆初結金蘭 通姓名自顯豪傑 | 22回 | 馳令箭雄信傳名 屈官刑叔寶受責 |
23回 |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 | 24回 | 豪傑慶千秋冰霜壽母 罡星祝一夕虎豹佳兒 |
25回 | 李玄邃關節全知己 柴嗣昌請託浼贓官 | 26回 |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 |
27回 | 窮土木煬帝逞豪華 思凈身王義得佳偶 | 28回 | 眾嬌娃剪綵為花 侯妃子題詩自縊 |
29回 | 隋煬帝兩院觀花 眾夫人同舟游海 | 30回 | 賭新歌寶兒博寵 觀圖畫蕭后思游 |
31回 | 薛冶兒舞劍分歡 眾夫人題詩邀寵 | 32回 | 狄去邪入深穴 皇甫君擊大鼠 |
33回 | 睢陽界觸忌被斥 齊洲城卜居迎養 | 34回 | 灑桃花流水尋歡 割玉腕真心報寵 |
35回 | 樂水夕大士奇觀 清夜遊昭君淚塞 | 36回 | 觀文殿虞世南草詔 愛蓮亭袁寶兒輕生 |
37回 |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 | 38回 | 楊義臣出師破賊 王伯當施計全交 |
39回 | 陳隋兩主說幽情 張尹二妃重貶謫 | 40回 | 汴堤上綠柳御題賜姓 龍舟內線仙艷色沾恩 |
41回 | 李玄邃窮途定偶 秦叔寶脫陷榮歸 | 42回 | 貪賞銀詹氣先喪命 施絕計單雄信無家 |
43回 |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 | 44回 | 寧夫人路途脫陷 羅士信黑夜報仇 |
45回 | 平原縣秦叔寶逃生 大海寺唐萬仞徇義 | 46回 | 殺翟讓李密負友 亂宮妃唐公起兵 |
47回 | 看瓊花樂盡隋終 殉死節香銷烈見 | 48回 | 遺巧計一良友歸唐 破花容四夫人守志 |
49回 | 舟中歌詞句敵國暫許君臣 馬上締姻緣吳越反成秦晉 | 50回 | 藉寇兵義臣滅叛臣 設宮宴曹后辱蕭后 |
51回 |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計龍飛 | 52回 |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寧夫人惑計走他鄉 |
53回 | 夢周公王世棄絕魏 棄徐績李立邃歸唐 | 54回 |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為友捐軀 |
55回 | 徐世績一慟成喪禮 唐秦王親唁服軍心 | 56回 | 啖活人朱燦獸心 代從軍木蘭孝父 |
57回 |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 | 58回 | 竇建德谷口被擒 徐懋功草廬訂約 |
59回 | 狠英雄犴牢聚首 奇女子鳳閣沾恩 | 60回 | 出囹圄英雄慘戮 走天涯淑女傳書 |
61回 | 花又蘭忍愛守身 竇線娘飛章弄美 | 62回 | 眾嬌娃全名全美 各公卿宜室宜家 |
63回 | 王世充忘恩復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 | 64回 | 小秦王宮門掛帶 宇文妃龍案解詩 |
65回 | 趙王雄踞龍虎關 周喜霸佔鴛鴦鎮 | 66回 | 丹霄宮嬪妃交譖 玄武門兄弟相殘 |
67回 | 女貞庵妃主焚修 雷塘墓夫婦殉節 | 68回 | 成后志怨女出宮 證前盟陰司定案 |
69回 | 馬賓王香醪濯足 隋蕭后夜宴觀燈 | 70回 | 隋蕭后遺梓歸墳 武媚娘被緇入寺 |
71回 | 武才人蓄髮還宮 秦郡君建坊邀寵 | 72回 | 張昌宗行儺幸太后 馮懷義建節撫碩貞 |
73回 |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討罪 | 74回 | 改國號女主稱尊 闖賓筵小人懷肉 |
75回 | 釋情痴夫婦感恩 伸義討兄弟被戮 | 76回 | 結綵樓嬪御評詩 游燈市帝後行樂 |
77回 | 鴆昏主竟同兒戲 斬逆后大快人心 | 78回 | 慈上皇難庇惡公主 生張說不及死姚崇 |
79回 | 江采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 | 80回 |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 |
81回 | 縱嬖寵洗兒賜錢 惑君王對使剪髮 | 82回 | 李謫仙應詔答番書 高力士進讒議雅調 |
83回 | 施青目學士識英雄 信赤心番人作藩鎮 | 84回 | 幻作戲屏上嬋娟 小遊仙空中音樂 |
85回 | 羅公遠預寄蜀當歸 安祿山請用番將士 | 86回 |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 |
87回 |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 | 88回 | 安祿山范陽造反 封常清東京募兵 |
89回 | 唐明皇夢中見鬼 雷萬春都下尋兄 | 90回 | 矢忠貞顏真卿起義 遭妒忌哥舒翰喪師 |
91回 | 延秋門君臣奔竄 馬嵬驛兄妹伏誅 | 92回 | 留靈武儲君即位 陷長安逆賊肆凶 |
93回 | 凝碧池雷海青殉節 普施寺王摩詰吟詩 | 94回 | 安祿山屠腸殞命 南霽雲嚙指乞師 |
95回 | 李樂工吹笛遇仙翁 王供奉聽棋謁神女 | 96回 |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復兩京廣平王奏績 |
97回 | 達奚女鍾情續舊好 采蘋妃全軀返故宮 | 98回 | 遺錦襪老嫗獲錢 聽雨鈴樂工度曲 |
99回 |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 | 100回 | 遷西內離間父子情 遣鴻都結證隋唐事 |
參考資料來源:
隋唐兩代的故事,在宋元期間就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但作為長篇講史小說卻始於明代。到了清初,長篇歷史演義大量湧現,所涉及的內容上自遠古,下至明朝,幾乎構成了一個完整、細密的歷史系列。《隋唐演義》就是該歷史系列的一個環節,在它問世之前,羅貫中曾經編纂了《隋唐志傳》。到了明朝中期,林瀚作了改訂,稱為《隋唐兩朝志傳》,褚人獲以此書為主,又參考了明刊本《大唐秦王詞話》《隋史遺文》《隋煬帝艷史》以及唐宋傳奇、戲曲、民間傳說等材料,如《海山記》《迷樓記》《開河記》《開元天寶遺事》《太真外傳》等。作者廣采博收,精心編撰,將眾多的人物、繁雜的事件、悠長的歷史熔於一爐,形成了這部有機的藝術整體《隋唐演義》。
主要人物(以出場先後為序) | |
姓名 | 簡介 |
楊堅 | 北周武將,楊忠長子,襲父職隋公,后篡周立隋,即隋文帝。 |
楊廣 | 楊堅次子,封晉王,后殺兄弒父,即隋煬帝。 |
宇文述 | 隋壽州刺史,後為兵部尚書。 |
李靖 | 字藥師,三原人氏,極善兵法,被秦王李世民拜為行軍大元帥,后封衛國公。 |
李淵 | 隋封唐公,太原留守,後起兵反隋,稱唐帝,即唐高祖。 |
秦瓊 | 字叔寶,山東歷城人,北齊大將秦彝之後,初為隋齊州捕快、齊州折衝都尉,投唐后封右武衛大將軍,封護國公。 |
王伯當 | 隋時名公,后隨李密起兵反隋。 |
單雄信 | 名通,潞州二賢莊主,後為王世充女婿。 |
柴紹 | 字嗣昌,汾州好漢,後為李淵女婿。 |
李密 | 字玄逮,世襲蒲山郡公,后與翟讓起兵反隋,又殺翟自代,稱魏王。 |
魏徵 | 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初為道士,長於韜略,被李密拜為元帥府文學參軍紀室。拔店後為太子洗馬;太宗時為諫議大夫,封鄭國公。 |
來護兒 | 隋山東行台總管,左翊衛大將軍。 |
羅成 | 北周重臣羅藝之子,善騎射。 |
齊國遠 | 少華山強人,后投唐。 |
李如輝 | 少華山強人,后投唐。 |
尤俊達 | 名通,兗州東阿縣武南村豪傑,投唐后封左統軍。 |
程咬金 | 字知節,山東好漢,隨尤俊達聚義,后投唐。 |
竇建德 | 貝州好漢,後起兵反隋,稱夏王。 |
竇線娘 | 竇建德女兒,封夏勇安公主。後為唐太后收為侄女,后嫁羅成。 |
朱貴兒、袁寶兒、袁紫煙 | 隋煬帝妃子 |
徐世勣 | 字懋功,瓦崗聚義,極善謀略,投唐后封左武衛大將軍,封英公,賜名李勣。 |
羅士信 | 秦瓊義弟,善武功,投唐后封馬軍總管,后陣亡。 |
楊義臣 | 隋太僕,行軍都總管,后隱跡濮州。 |
虞世基 | 隋翰林學士,內侍郎 |
王當仁 | 王伯當族弟,綠林好漢 |
翟讓 | 瓦崗寨主,後為李密所殺。 |
尉遲恭 | 字敬德,劉武周部將,投唐后,封左府統將軍。 |
徐義扶 | 魏主獄官,后被李淵拜為上大夫。 |
王世充 | 反隋稱鄭王,後為李淵所滅。 |
秦懷玉 | 秦瓊之子,后封為殿前侍衛右千牛。 |
李世民 | 李淵之次子,封秦王。后被李淵立為太子,承帝位為唐太宗。 |
武媚娘 | 太宗時入宮為才人,高宗時封昭儀,立為後,后改唐為周,稱則天皇帝。 |
武三思 | 武媚娘之侄,先與武后通,后與韋后私通。 |
李治 | 李世民之子,封晉王,立為太子后,繼帝位為唐高宗。 |
薛懷義 | 俗名馮小寶,後為白馬寺主,與武后私通,封鄂國公。 |
太平公主 | 武則天之女,助李隆基平除韋黨。 |
韋后 | 唐中宗皇后,后鴆殺中宗,臨朝聽政。 |
李隆基 | 中宗時封臨淄王,因平除韋黨,被睿宗進封平王,後繼帝位為唐玄宗。 |
姚崇 | 唐宰相 |
宋璟 | 唐宰相 |
楊貴妃 | 本名玉環,入宮為壽王妃,玄宗納為貴妃。 |
江采蘋 | 玄宗妃子,因喜梅,被賜稱梅妃。 |
高力士 | 後宮內侍,後為太尉。 |
楊國忠 | 本名釗,玄宗賜名國忠,楊妃堂兄。由監察御史升侍御史,後為右相,權傾內外。 |
安祿山 | 營州都督、平盧兵馬使,與楊妃私通,升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后謀反,國號燕,稱雄武皇帝。 |
秦國模、秦國楨 | 秦瓊玄孫,同第狀元,同授翰林承旨。 |
李林甫 | 唐宗室,禮部尚書、右相,權勢極盛。 |
郭子儀 | 初為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後任朔方節度使,升兵部尚書,封汾陽王。 |
哥舒翰 | 隴西節度使,后兵敗迫降、被殺。 |
嚴庄 | 安祿山大將,后謀殺安祿山。 |
南霽雲 | 魏州好漢,後為張巡部將。 |
許遠 | 睢陽太守 |
張巡 | 雍邱防禦使、河南節度副使。 |
雷萬春 | 涿州人,後為張巡部將。 |
顏真卿 | 字清臣,臨沂人,平原郡守,加河北採訪使。 |
李光弼 | 河東節度使,後為戶部尚書,北留郡留守並同平章事,又加封太尉、中書令。 |
史思明 | 安祿山大將,後繼安而再亂。 |
李輔國 | 唐宦官,肅宗時任太子家令,判元帥府行軍司馬事,專權用事後為兵部尚書。 |
思想主題
歷史興亡
李世民
第八十八回,作者這樣寫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所賴為君者,能覺察於先,急為翦除,庶不致滋蔓難圖。更須朝中大臣,實心為國,燭奸去惡,防奸於未然,弭患於將來,方保無虞。若天子既誤認奸惡為忠良,亂賊在肘腋之間而不知,始則養癰,繼則縱虎。朝中大臣,又詢私背公,其初則朋比作奸,其後復又彼此猜忌。那亂賊尚未至於作亂,卻以私怨,先說他必作亂,反弄出許多方法,去激起變端,以實己之言,以快己之意。但能致亂,不能定亂,徒為大言,欺君誤國,以致玩敵輕進之人,不審事勢,遽議用兵。於是舊兵不足,思得新兵,召募之事,紛紛而起,豈不可嘆可恨!”這比較清楚地揭示了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歸根結底,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唐玄宗自己的怠政和用人不察,過分沉迷於個人的情感,於是“馳了朝綱”,對楊國忠、安祿山的種種不軌行為坐視不管,最終重蹈隋煬帝之覆轍。
武則天
作者在談到隋時多強調“人事”,但一關涉到唐就會奢談“天命”。如在小說中曾一再預示李氏當興,第二回隋文帝的洪水淹城之夢早就為全書奠定了基調;“真命天子”李世民則處處受到“天”的垂愛,每到危難之時就會有神靈出來救護,而其他英雄無論如何賢能,在這個“真命天子”面前則註定要以失敗告終。然而即使李世民也不能違背“天命”。在他晚年,天象預示有“女主昌”,而民間也流傳“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秘記”,為此李世民殺掉了小名叫“五娘”的功臣李君羨,但他所作的一切都無濟於事。武氏“代有天下”,這是“天之所命”,因此人力無法改變這一現實。尤其是李世民明知“才人姓武有礙”,但卻因私情不忍與之分手,這就是人的弱點,在“天命”面前人顯得是如此的渺小、無助。武氏篡位是天命,而玄宗因痴迷楊妃而失國更是前世註定之事,這一切都是人力所無法改變的。由此可見,《隋唐演義》的歷史觀是比較矛盾的,它搖擺於“天命”與“人事”之間,但總體來看又是向天命觀傾斜。
封建倫理
《隋唐演義》塑造了一些維護封建倫理關係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有時作者還對倫理關係表達自己的看法,宣揚對封建倫理的遵守。
瓦崗寨結義
除此外,作者又獨樹一幟的塑造了幾個遵守倫理的女性形象。第一回,忠於陳主的涼郡夫人冼氏,在陳為隋破后,起兵保全四境,后得陳主詔書,諭以國亡,使之歸隋,冼夫人北面拜謝后歸隋。第四十九回,竇線娘與羅士信戰場相見,互生情愫,在馬上私定了姻緣,但卻還要楊義臣的媒妁之言,以獲得竇建德同意,后儘管聖旨欲為兩人賜婚,竇線娘還是在父親同意的前提下才來到宮廷。第五十六回中,花木蘭因父年邁,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第六十回,因可汗求婚,木蘭不敢有違,遂自刎,自刎前交待其妹代其為竇線娘傳遞書信,花又蘭果然遵守木蘭言語,最後與竇線娘同嫁羅士信。
雖然作者在小說中表現了對封建倫理的遵從和宣揚,但是《隋唐演義》中還有很多違背封建倫理的內容,而這些封建倫理的違背者主要是帝王將相,這些人在遵守倫理規範尤其是家庭倫理規範方面,沒有起到萬民表率的作用。在第一回中,“南朝劉裕,篡晉稱宋,蕭道成篡宋稱齊,蕭衍篡齊稱梁,陳霸先篡梁稱陳。”一個“篡”字打開了帝王將相不守封建倫常的序幕。小說中,楊堅儘管也是篡周得權,但因為隋成了一統局面,作者用了宿命論的觀點來弱化其篡權的事實,“生堅時,母親呂氏,夢蒼龍據腹而生,生得目如曙星,手有奇文,儼成王字”,後有一天“頭出雙角,滿身隱起鱗甲,宛如龍形”。楊堅之子楊廣,面對獨孤后的溺愛以及他出生時的異兆,也有了不甘人下之心:“我與太子一樣弟兄,他卻是個皇帝,我卻是個臣子……除非設一計策,謀奪了東宮,方遂我一生快樂”,於是陽為孝謹,陰布腹心,又謀統兵權,結交外臣,招納奇謀密計之士,以為羽翼,作者對楊廣的作法這樣做了評論:“直教豆向釜中泣,寧論豆箕一體生”。第二回中,楊廣在字文述的幫助下,獲得獨孤后的憐愛,聯合了楊素,奪得太子之位。但楊廣至此還不算,又恐隋主第三子蜀王秀為患,密囑楊素尋楊秀過端譖之。在第十九回中,楊堅病重,楊廣看到父妃宣華夫人舉止風流,態度嫻雅,把平時妝飾的一段不好奢侈、不近女色的光景全都拋去,欲淫父妃,在楊堅知道楊廣所作所為後,欲廢楊廣。楊廣召集自己的一班佞臣,弒父奪位,並在新喪之時,與父妃宣華夫人,肆意交歡——一個典型的人面獸心、衣冠禽獸形象。在楊廣面前無所謂倫理,無所謂綱常,所有的僅僅是自己的慾望。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楊廣肆意妄為。
玄武門之變
唐玄宗與楊貴妃
帝王將相這些違反封建倫理的行為,不管是隋朝還是唐代,不管是亡國之君還是中興之主,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宮廷嬪妃,他們都在權與色的爭奪中置封建倫理於不顧。此時什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麼以孝治天下、萬民楷模,一切皆是虛偽的面紗,一切都是用於民而己除外的愚民工具。作者在宣揚封建倫理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揭開了這層面紗,這種對封建倫理的矛盾表現,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帝王將相內部弱肉強食、互相殘殺的血腥畫面,同時充分展現了褚人獲對待封建倫理的困惑心態。
思想局限
從今人的眼光來看,《隋唐演義》思想上的局限有兩點:首先,它不僅以大量篇幅直接進行封建倫理道德的說教,而且正麵塑造了以愚忠求寵的王義、姜亭亭夫婦的形象。如小說花費大量的筆墨寫王義夫婦怎樣用頭髮做成“青絲帳”以謝“隆恩”,博得隋煬帝一笑。作者對這對愚夫愚婦的“品行”津津樂道,讚賞不已。又如,作者譴責了隋煬帝的暴政,卻又不厭其煩地渲染朱貴兒等人以“殉節”報答昏君的故事。這表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忠君”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準則,即使這“君”如狼似虎。其次,作品在總體結構上以朱貴兒、隋煬帝與唐明皇、楊貴妃的“兩世姻緣”為副線,以欣賞的態度寫了這兩對情人的“愛情”,這也是書中的糟粕。封建帝王固然可以作為文藝作品的愛情主人公來描寫,但隋煬帝、唐明皇之於朱貴兒、楊貴妃,與其說是“愛”,毋寧說是對沒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女性的玩弄,與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男女之間的愛情並不相干。
英雄形象
《隋唐演義》塑造了一幫救世英雄的光輝形象,他們出身各不相同,所處境況也不一樣,但大都才兼文武、矢志忠義,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真命英主才能扭轉乾坤,百姓才能脫離水火。
秦瓊(叔寶)
隋唐英雄不僅形象瑰偉,更重要的是,他們之所以成其為英雄,是因為他們超群的武功,像秦瓊不僅“使得槍射得箭,還有一樣獨腳武藝:他祖傳有兩條流金熟銅鐧,稱來可有一百三十斤。他舞得來,初時兩條怪蟒翻波,後來一片雪花墜地,是數一數二的”,這兩條鐧救唐公,為秦瓊成為唐朝開國功臣打下基礎,戰高麗,讓他能征善戰之美名天下遠揚。柴嗣昌一把劍舞起似白雪一團,程咬金的宣化斧威震天下,羅士信一桿槍神出鬼沒,尉遲恭的一條鞭無人能敵……每個英雄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招,這是他們成其為英雄的招牌。
尉遲敬德
羅成
隋唐演義英雄栩栩如生形象的組成,不僅是外在的容貌、武藝、智謀以及文人性上的光輝形象,還在於他們內在形象的崇高,這裡的內在形象主要表現在“義”上,書裡面的“義”可以分為忠義、俠義、孝義、義氣等四個方面。
“忠義”,這裡主要指忠誠,事君以忠。第五十三回,李密被王世充戰敗后,無計可施,只得降唐,李密所屬眾將均服從李密決定,王伯當也不例外,儘管其家眷還在瓦崗,王伯當用這樣的話語來表現自己的忠義:“昔與明公共誓生死同隨,安肯今日相棄?便分身原野,義所甘心;何況家室哉!”第五十四回,李密降唐又反唐后,逃走時路過熊耳山,中了唐軍埋伏,在唐軍箭如飛蝗的情形下,王伯當苦不能第,只好拚命抱住李密,以己身遮護李密,忠義之心,讓人嘆服;第五十五回,李密降唐沒有知會徐懋功和秦瓊,徐懋功和秦瓊知悉后,並沒有埋怨,依然忠於李密,尤其是秦瓊,此時其母已被秦王賺入長安,秦瓊作為一個大孝之人,在這時並沒有立即奔赴長安降唐見母,在忠孝難以兩全的面前,依然選擇了“忠”;尉遲恭也是這樣一個人,劉武周被唐兵大敗北竄后,秦王派人慾說降他,尉遲敬德定要在劉武周下落明確后再作決定,得知劉武周被殺后,他安葬好劉武周才得降唐。
血戰睢陽
“俠義”,主要是表現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五回,秦瓊、樊建威自長安解軍掛號出來,在臨潼山遇到宇文述派出暗殺李淵的人馬正與李淵廝殺,秦瓊看到情形,直殺過去,幫助李淵擺脫了困境;第十八回,秦瓊、柴嗣昌等一幫人在觀燈時,聞聽宇文惠及強搶王婉兒,頓時惡氣填胸,雙眸爆火,遇到宇文惠及,他們打殺了這個惡棍;第三十三回,秦瓊在赴督催河工的任上,聞知有人偷百姓的孩子,央計為百姓除害,最終抓到偷小孩的賊子。
“孝義”,小說中隋唐英雄的孝義主要表現在了秦瓊和程咬金的身上。第四回,秦瓊因有勇仗義,聽母親訓誨,所以得到了“賽專諸”的稱號,齊州刺史尋秦瓊擔任捕盜都頭,秦瓊也是在母親的同意下才決定擔任,秦叔寶無論是落難潞州還是在辜負羅公處,母親的安危總是放在心頭;程咬金更是一個至孝之人,第五十四回中,得知母親為秦王賺入長安,全不顧自己曾在老君堂幾乎殺死秦王,與秦王結下大仇的事實,為見母親不惜亡軀。
“義氣”,是隋唐英雄表現的重點,這種義氣主要表現在隋唐英雄不分貴賤、不論親疏,他們團結互助,有難同當、有福共享。第九回,秦瓊落難潞州,賣馬得銀在酒店遇王伯當,王伯當肥馬輕裝,秦瓊衣衫襤褸,伯當見到秦瓊,不僅急解己衣裹定秦瓊身軀,並為秦叔寶的落難而痛苦;第十回,秦叔寶在東嶽廟養傷時狼狽不堪,恰逢單雄信為亡兄打醮,單雄信見得秦瓊,急忙雙手捧住秦瓊,全不顧其污穢,秦瓊擔心己體污觸他,單雄信傷心得流下眼淚,並表示寧願以己身帶秦瓊受難,秦瓊在潞州時,秦瓊的幾個好友賈潤甫、樊建威等見秦瓊在外日久,秦瓊母有病,便饋送些甘供之費,同時省問秦瓊母;第十三回,秦瓊充軍幽州,張公瑾、尉遲兄弟盡全力周全秦瓊;第二十三回,秦瓊得知程咬金即自己一直追捕的響馬時,馬上拿出批捕焚燒掉,全不顧自己安危,義氣之名天下遠播;特別是在六十回,王世充敗后,單雄信已被抓,為搭救單雄信,徐懋功、程咬金、秦瓊等在秦王處,甘願以三家家口保單雄信,因宣武陵單雄信追殺秦王為秦王忌恨,秦王李世民始終不允,秦瓊甚至願以己身代死,秦王終不允,為了除單雄信後顧之憂,秦瓊刑場與單雄信結為兒女親家。
因為“義”的存在,隋唐英雄的形象又增添了幾許的內涵。隋唐英雄的這種光輝形象,有繼承其他歷史演義小說寫法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在表現作者的道德追求,以及人們的價值欣賞。
藝術手法
《隋唐演義》幾乎沒有一個貫穿全書的人物,卻組織巧妙,不見斷痕,從這個意義上講,褚人獲稱得上是一位有才能的作家。有些論著認為此書結構鬆散、藝術平庸,這顯然是一種苛責。其實書中有些東西足以引為今天的借鑒,在藝術上也有可取之處,具有其本身的寫作特色。
結構
《隋唐演義》有它結構的特殊性。作者對大量有關材料的取捨、安排,顯示出組織構造之功。三組人物,兩朝史事,橫以素材,縱以史脈,以秦叔寶穿插其間,讀來饒有興味。清代梁紹壬在他的《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說:《隋唐演義》“復緯之以本紀、列傳而成者,可謂無一字無來歷矣。”這是很有見地的評語。從某種意義上說,《隋唐演義》貫穿的東西是歷史,而不是人物。史為經,人物事件為緯,這就是《隋唐演義》的結構方法。這樣的結構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使一般讀者從小說去認識歷史,起到了普及歷史知識的作用。許多文化知識較少的讀者正是從戲曲、評書以及演義小說去認識和熟悉中國歷史,這是一般歷史演義小說所以受到普遍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善於鑒別思考的細心讀者從《隋唐演義》中可以看得出其結構特點,三組人物猶如三個團塊,作品結構基本上是嚴整的。
人物
《隋唐演義》中的人物刻畫有許多成功處。特別是作者筆下所謂的“草澤英雄”,如秦叔寶、單雄信、程咬金、羅成等等,都寫得非常生動,就連著墨不多的尉遲敬德,也寫得虎虎有生氣。如寫秦叔寶“當鐧賣馬”的幾個回目,尤其精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折再三,跌宕有致。使讀者跟著作者的一枝筆行進。這幾回中,不僅秦瓊神態畢肖,就是單雄信乃至陪襯人物王小二夫婦也活靈活現。秦瓊的捉襟見肘、死愛面子,單雄信的任俠好義、耿直淳厚,王小二的圓滑機變、世故炎涼,均被作者一枝妙筆活畫出來。而王小二夫妻一刁鑽,一善柔,形成 了強烈對比,亦相映成趣。“當鐧賣馬”極饒戲劇性,層層鋪墊,常是出人尋常意料之外,卻又在人情事理之中,將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揭示得非常充分。因此,後世戲曲多將它搬上舞台。
第八回秦叔寶初與單雄信見面時有一段文字:叔寶隔溪一望,見雄信身高一丈,貌若靈官,戴萬字頂皂莢巾金,穿寒羅細褶,粉底皂鞋。叔寶自家看著身上,不象模樣得緊,躲在大樹背後解凈手,抖下衣袖,揩了面上淚痕。雄信過橋,只去看馬,不去問人。……待到雄信看罷了馬,才與秦叔寶相見:“馬是你賣的嗎?”單員外只道是販馬的漢子,不以禮貌相待,只把你我相稱。叔寶卻認賣馬,不認販馬,答道:“小可也不是販馬的人,自己的腳力,窮途貨於寶莊。”雄通道:“也不管你買來的自騎的,竟說價罷了。”這段文字,乾淨利落,人物聲貌,俱在眼底。單雄信的外貌特徵是通過秦叔寶“隔溪一望”而展現的,而秦叔寶的窘態則是“自家看著身上,不象模樣得緊”,是通過“主觀鏡頭”顯示出來的。“躲在大樹背後解凈手,抖下衣袖,揩了面上淚痕”一段更是惟妙惟肖,從中可以略見作者描寫人物的功力。
作者還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受到《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書的影響,例如有意識地運用所謂“特犯不犯”、“同而不同處有辨”以及“傳神摹影”、白描等藝術手段。同是逼上瓦崗的“草澤英雄”,由於出身、遭際、性情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個性。比如同是魯莽的火暴性子,程咬金和尉遲恭同中有異;同是任俠好義的剛強漢子,秦叔寶與徐懋功、單雄信與竇建德也各不相同。這相同與不同之中,充分顯示出中國傳統藝術手法豐富的表現力。作者通過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增強作品藝術感染力的寫法也是值得注意的。像寫秦瓊對母親的孝順,是那樣細膩、生動。三年未曾歸家,又念及老母卧病在床,及待進了家門,聽妻子說母親剛吃了葯睡去,秦瓊便“躡足潛蹤,進老母卧房來,……叔寶伏在床邊,見老母鼻息中止有一線游氣,摸摸膀臂身軀,像枯柴一般。叔寶自知手重,只得住手,摸椅子在床邊上叩首。”此外,作者也頗注意到人物描寫中的性格化語言,即是所謂“一樣人,便還他一樣說話”。如第二十一回寫程咬金和尤俊達兩人劫了三千兩官銀之後,程咬金沖著押解差官叫道:“你卻不要走,我不殺你,我不是無名的好漢,通一個姓名與你去,我叫程咬金,平生再不欺人。我一個相厚的朋友,叫尤俊達,是我二人取了這三千兩銀子,你去罷。”這隻能是程咬金的聲口,他坦率得可愛,殊不知為此卻招惹了大麻煩,官府到處緝拿陳達、牛金(系差官誤聽),累得眾英雄只得千方百計去通融官府。當眾英雄尚不知是誰劫了官銀,聚在一起議論時,程咬金憋不住就要說出來,尤俊達急得一面向程咬金丟眼色,一邊在桌子下面捏程咬金的大腿,程咬金全不理會,叫將起來道:“尤大哥,你不要捏我,就捏我也少不得要說出來。”於是他便和盤端出。程咬金性格的憨直,叫人忍俊不禁。又如秦叔寶與尉遲恭對陣,勝負難解,尉遲恭則提議用兵器擊石以決勝負,出語亦令人噴笑。這都是作者賦予人物以個性化的語言來突現人物性格。
敘事
紅拂女
其次,是語言的通俗曉暢、生動自然,這主要是指描寫“草澤英雄”們的篇章。魯迅先生所說的“文筆浮艷”的弊病主要是指那些描寫宮廷生活的回目。前面列舉人物描寫中個性化語言的例子,也可用來說明作者善用通俗生動語言。例如秦瓊與賈潤甫一道去買馬的片段:“兩個攜手到后槽,只見青驄、赤兔、烏騅、黃驃、白驥斑的五花虯,長的一丈烏,嘶的,跳的,伏的,滾的,吃草的,咬蚤的,錦雲似一片。”馬的色彩、動態,寥寥數語,展示如畫,顯示出作者具有很嫻熟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最後,是作者對隋唐兩朝宮廷生活的描述,書中比較真實地揭露了封建帝王與整個封建統治集團窮奢極欲、荒淫無恥的罪惡行徑,襯托出“草澤英雄”們揭竿而起是事所必然。其中有些描寫比較生動,展現出一幕幕宮幃爭權奪寵、彼此傾軋乃至斧聲燭影、血雨橫流的活劇,中間又雜以唱歌侑觴、逐笑尋歡的場面,活畫出昏君佞臣醜惡的靈魂和嘴臉。對今天的讀者,也還有直觀認識封建王權統治的作用。
不足
毋庸諱言,《隋唐演義》還存在著許多缺點。如矛盾衝突不夠集中,有些人物性格很模糊;描寫雖細膩生動,但有的地方不免瑣屑冗長;文筆通俗流暢,然而也有些章節徒有表面浮艷,不夠本色;大幅鋪染與細節描寫尚不夠均勻諧調等等,使作品減色不少。作者花費不少筆墨寫矮臣王義、姜婷婷夫妻愚忠求寵,最後雙雙為煬帝殉死,還有朱貴兒、袁寶兒、梁夫人等一味愚忠忘我,儘管寫得凄婉動人,卻都是不足取的。至於說插入一些迷信、神怪的描寫,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第三十二回“狄去邪入虎穴,皇甫君擊大鼠”,作者將隋煬帝寫成是前世鼠精,並借皇甫君的口罵道:“你這畜生,我令你暫脫皮毛,為國之主,蒼生何罪,遭你茶毒;骸骨何辜,遭你發掘;荒淫肆虐,一至於此!我今把你擊死,以泄人鬼之憤。”於是喝令武士狠擊鼠頭。這分明表達了人民對暴君昏主兇殘無道和時政黑暗的強烈義憤,恰恰是著意之處,並非閑筆。但是書中在每回開頭,都有一段忠孝節義、封建倫理的說教;在全書結尾時,又捏出一段所謂神仙點明,說楊貴妃、唐明皇乃是隋煬帝、朱貴兒轉生,來結此再世之緣等等,這完全是神道迷信、因果輪迴之謬說。作者以此來解釋歷史,更是荒唐。凡此數例,純屬糟粕,應該捨棄。
作品版本
主要版本
版本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收藏地 |
---|---|---|---|
四雪草堂刊本 | 清康熙年間 | 國家圖書館、大連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 | |
文盛堂重刊本 | 清康熙年間 | 上海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 | |
崇德書院藏板本 |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
重刊自厚堂藏板本 | 清嘉慶十年(1805年) | ||
吉林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 1982年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排印四雪草堂刊本 | 1983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浙江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 1986年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中國書店影印本 | 1986年 | 中國書店 | |
“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四雪草堂刊本 | 1986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與隋唐題材小說相比,褚人獲的創作體現出了比較明顯的主體色彩。作者對國家興亡這一重大問題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小說以“再世因緣”為線索,將隋煬帝、唐玄宗兩代興衰的歷史聯繫起來,體現了作者對國家興亡這個敏感問題的宏觀思考。在對歷史進行反思時,作者又將自己的感情融入了作品,表現出了一個特殊時期文人對“亡國”的獨特體會,使作品帶上了鮮明的感情色彩。此外,作者所寫的是一部文人眼中的歷史,褚人獲按自己的趣味和理解重構了這段歷史。因此,無論的取材標準、敘事角度和方式都和以往的作品有了較大的差異,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感情態度,都帶上了明顯的文人色彩,這為歷史演義小說創作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在中國小說史上,《隋唐演義》是一部特點比較鮮明的作品。從隋唐題材小說自身發展的角度看,它是隋唐題材小說的集大成之作。褚人獲借鑒、甚至抄襲了前人的已有成果,但又“奪胎換骨”,成功地超越了前人。從小說刊行後讀者的接受效果來看,不僅被它借用的幾部作品從此銷聲匿跡,後來者也大多望而卻步,儘管隋唐題材的小說仍在不斷出現,但像《說唐全傳》之類的作品大多都回歸了“說書”體老路。從整個小說史的角度看,《隋唐演義》儘管還不能與《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的名著相抗衡,但它在《三國》《水滸》之外開創了歷史題材小說創作的另一種模式,因此別具一格,這對後世的小說創作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小說史略》:近代魯迅:“該書敘述多有來歷,殆不亞於《三國志演義》。惟其文筆,乃純如明季時風,浮艷在膚,沉著不足,羅氏軌範,殆已蕩然,且好嘲戲,而精神反蕭索矣。”
隋唐演義褚人獲
褚人獲(1635—1682),字稼軒,又字學稼,號石農、沒世農夫等,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末清初文學家。一生未曾中試,也未曾做官。但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頗豐。傳世的有《堅瓠集》《讀史隨筆》《退佳瑣錄》《續蟹集》《宋賢群輔錄》《隋唐演義》等。他交遊廣泛,與尤侗、洪升、顧貞觀、張潮、毛宗崗等清初著名作家來往甚密。
褚人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