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蘭片

馬利蘭片

馬利蘭片為磺酸類烷化劑;在體內解離為活潑不穩定的離子產生烷化作用而毒害細胞,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對多種腫瘤均有抑制作用,在較低劑量時主要影響骨髓粒細胞的生成,對淋巴組織幾乎無影響。所以本品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骨髓纖維化等。大劑量可抑制血小板和紅細胞。

藥理毒性


屬雙甲基磺酸酯類的雙功能烷化劑,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進入人體內磺酸酯基團的環狀結構打開,通過與細胞的DNA內鳥嘌呤起烷化作用而破壞DNA的結構與功能。本品的細胞毒作用幾乎完全表現在對造血功能的抑制,主要表現在對粒細胞生成的明顯抑制作用。其次是血小板和紅細胞的抑制,對淋巴細胞的抑制很弱。

適應症和用法


適應症

馬利蘭適用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緩解治療。馬利蘭可有效地延長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緩解期,尤其對伴有血小板顯著增多的病例。馬利蘭對某些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纖維化病例,也可能有效。

用法用量

【通則】:馬利蘭通常按療程給葯或連續用藥,用藥劑量必須在嚴格的臨床和血液學監控下介體化調節。如患者所需的平均日劑量低於馬利蘭片的現有規格,可通過減少給葯天數(1天或數天)來調節,不可將藥片掰開。口服:每次2mg,每日2~4次。待白細胞降至1萬/mm3左右時停葯或改為維持量;每次1~3mg,每日1次或1周2次。也可間歇用藥,2~3日服6-8mg,直至白細胞下降至正常時停葯。或遵醫囑。

不良反應

◆馬利蘭的主要不良反應是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減少。
【胃腸道】:噁心、嘔吐和腹瀉在正常治療劑量時少見,分次服用可減輕反應。
【肺】:少數患者發生約瀰漫性肺纖維化,伴隨進行性持續呼吸困難及乾咳,常見於數年長期用藥者。組織學特點為肺泡和細支氣管上皮不典型改變,可見有大而深染核的巨細胞。一旦發生肺毒笥,即使停葯,預后也不良;使用類固醇激素幾乎無效。肺損害通常隱匿進展,但有時也可呈急性發作。如伴隨感染,可使肺的病理學變化更趨複雜。有肺骨化和異位鈣化的報告。隨後的放療可能加重由馬利蘭引起的亞臨床肺損傷。其它聯合使用的細胞毒藥物也可加重肺毒性。
【皮膚】:色素沉著過多是最常見的皮膚反應,特別是膚色較深的患者,發生率為5~10%。頸部、上半身、乳頭、腹部、掌面等的皺褶處色素沉最為明顯。少數長期使用馬利蘭的患者,色素沉著過多成為一種類似於腎上腺功能不全(艾狄森病)的臨床綜合征的一部分。此綜合征的特點為虛弱、嚴重乏力、厭食、消瘦、噁心、嘔吐以及皮膚色素過多沉著,但無腎上腺損害的生化變化或黏膜色素沉著過多或毛髮減少。有時停用馬利蘭后,此綜合征可消失。其它罕見的皮膚反應包括蕁麻疹、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脫髮、特異性卟啉症皮膚損害、別嘌呤醇型皮疹、完全脫水的過度乾燥和變脆的皮膚、口腔黏膜乾燥和唇乾裂,也有併發乾燥綜合征的報告。在用大劑量馬利蘭治療后,立即進行放療的患者,其皮膚放療反應可加重。
【肝】:偶有報告發生膽汁淤積性黃疸及肝功能異常。但在正常治療劑量下,顯著的肝毒性並不常見。然而,用低劑量馬利蘭2年或2年以上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例的回顧性屍檢報告顯示,肝小葉中央竇狀隙纖維化。馬利蘭和硫嘌呤合用,可發生明顯的肝毒性。高膽紅素血症黃疸、肝靜脈閉塞和肝小葉中央竇狀隙纖維伴肝細胞萎縮和壞死,可見於大劑量馬利蘭治療的患者。
【眼】:有報告在馬利蘭治療期間發生晶狀體改變和白內障,並可累及雙側眼球。有報告接受大劑量馬利蘭治療后再進行骨髓稱植的患者,可導致角膜變薄。
【其它】:成人使用大劑量馬利蘭有發生驚厥的報告。少數地中海貧血患者服用大劑量馬利蘭后,曾出現心壓塞。有發現應用馬利蘭后,發生男性乳房發育、重症肌無力和出血性膀胱炎。組織學和細胞學變化,包括子宮頸、支氣管和其它臟器上皮的廣泛異常增生,大多見於長期用藥者。但暫時性上皮異常也可見於短期大劑量用藥者。
【禁忌】:耐葯者不宜使用本品;對本品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

其它


規格

2mg*100片/瓶。

注意事項

馬利蘭是一種細胞毒藥物,只限於在對此類藥物有經驗的內科醫師指導下應用。如發生肺毒性,應停止使用。服用馬利蘭期間,通常不宜同時進行放療;也不應在放療后立即應用本品。當出現未成熟細胞轉化時,馬利蘭已無效。可能有肺毒性的患者需麻醉時,應吸入儘可能低濃度的氧、以保證安全。術后應進行呼吸監護。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伴高尿酸症和/高尿酸血症並非少見。故在開始馬利蘭治療前,應予糾正。在治療期間,應積極預防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腎病發生,包括充分的水攝入及服用別嘌呤醇。鑒於馬利蘭具有潛在的致癌危險,故用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時應慎重考慮。年輕患者會無癥狀,應避免使用。如確需治療,應盡量縮短療程。患者在接受馬利蘭治療時,如合用全身性伊曲康唑,應監測白消安的細胞毒作用的反應。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白色。

執行標準


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

鑒別


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於白消安5mg),加丙酮25ml,振搖使白消安溶解,濾過,蒸干濾液,依法測定(通則0612),熔點為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