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光全
戴光全
戴光全,博士,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 系主任
2001.9-2004.7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9.9-2001.7 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 碩士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1984.9-1988.7 華東師範大學大學地理系 本科,獲學士學位
2008.3—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 系主任
2008.1—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 副研究員
2007.1-2007.7 華南理工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旅遊會展管理系 系主任
2007.1-2007.12 華南理工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副研究員
2004.7-2006.12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88.5-1999.8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雲南財貿學院 助教、講師
1. 2004年12月起,擔任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2. 2005年3月起,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3. 2005年5月起,任國際節慶協會(IFEA)·中國委員會、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專家會員
4. 2005年10月起,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5. 2006年2月起,任國際節慶協會(IFEA)·中國委員會、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節事年鑒》編委會委員
6. 2008年7月起,任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會展經濟與管理、節慶節事旅遊、旅遊規劃研究。
縱向項目:
1. 2002-2004 城市旅遊理論體系、結構功能及遊憩商業區研究(項目主持人:保繼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准號:40171027)(主要參加者)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171027)
2. 2003-2005 海島型區域文化的形成及發展研究——以海南島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主持人:朱竑,批准號:40301011)(主要參加者,排名第三)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301011)
3. 2004.7.-2006.12. 廣州2010年亞運會的旅遊影響和對策研究(廣東省科學院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項目2004年度)(項目主持人:戴光全)
4. 2006.1.-2008.12.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0年亞運會與廣州體育旅遊發展研究(項目主持人:戴光全,項目編號:5301104)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5301104)
5. 2006.1.-2007.6. 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旅遊業技術水平的區域比較分析及對策(項目主持人:戴光全,項目編號:2005B70101058) Soft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2005B70101058)
橫向項目:
1. 2003.3.-2003.3. 廣州市芳村區世界美食之窗概念策劃(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主持,戴光全為主要參與者)
2. 2003.4.-2003.10. 西雙版納瀾湄次區域旅遊合作中的戰略研究(同上)
3. 2003.4.-2004.4. 荔灣區西關民居民俗風情區旅遊發展研究(中山大學朱竑副教授主持,戴光全為主要參加者)
4. 2003.4.-2004.5. 福建省上杭縣古田生態文化經濟開發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中山大學朱竑副教授主持,戴光全為主要參加者)
5. 2004.12.-2006.6.23 廣州市增城旅遊資源普查(戴光全為項目副組長)
6. 2004.7.-2005.12.10 河南省旅遊形象策劃(中山大學彭華教授主持的河南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子課題)(戴光全為子課題項目主持人)
7. 2005.5.-2007.7. 廣州從化流溪溫泉度假區近期旅遊項目策劃(戴光全為主要參與者)
8. 2005.12.-2007.2. 珠海旅遊市場開發與營銷戰略研究、珠海海洋旅遊開發研究(珠海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專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持,戴光全為該兩項專題項目主持人)
9. 2006.1-2007.4. 從化良口鎮聯溪景區發展規劃(中山大學協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0. 2005.10-2006.7.6 桂林“十一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研究(桂林市旅遊局委託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1. 2005.10-(項目進行中)桂林市旅遊營銷戰略規劃(桂林市旅遊局委託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2. 2007.3.-(項目進行中)洪江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專題研究(中山大學協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3. 2007.7.-(項目進行中)美酒河旅遊總體策劃(中山大學協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4. 2008.9.-(項目進行中)佛山市三水區旅遊總體規劃專題研究(中山大學協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3. 保繼剛 等著. 旅遊規劃案例. 廣州: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03年5月 (戴光全定稿人之一, 編寫第三章, 4萬字).
4. 周常春, 苗學玲, 戴光全 主譯. 國際旅遊規劃案例分析.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4.1. 原版:Lynn C. Harrison (Editor), Winston Husbands (Editor). Practicing Responsible Tourism: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in Tourism Planning, Policy, and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1996(戴光全譯校5章,共8.8萬字).
5. 池雄標 主編. 濱海旅遊理論與實踐.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4.7 (戴光全參編第五章全部和第八、九章部分內容,5萬字).
6. 保繼剛 等著. 城市旅遊:原理·案例.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5.1.(戴光全參著2章、6.0萬字: 戴光全, 周常春. 第九章 重大事件對城市旅遊的影響:昆明案例;保繼剛, 戴光全, 鄭海燕. 第十五章 國際旅遊城市客源市場空間結構演變:桂林案例).
7. 保繼剛 等著. 旅遊區規劃與策劃案例(貴州赤水十丈洞旅遊區規劃, 戴光全; 大香格里拉旅遊區開發策劃, 甘盟雨, 戴光全). 廣州: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05.2.(戴光全參著2章, 4.5萬字).
1. 戴光全, 馬聰玲 主編. 節事活動策劃與組織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統編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教材). 北京: 中國勞動出版社. 2007.2. 第一版, 29萬字.
2. Mike Weed and Chris Bull 著, 戴光全 朱竑 主譯, 郭淳凡 校譯. 體育旅遊. Sports Tourism: Participants, Policy and Providers.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6.3.第一版,27萬字.
4. 張成嫻主編. 新編市場營銷學.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5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戴光全編寫兩章, 4萬字).
6. Stephen L.J. Smith著,吳必虎 等譯, 保繼剛校. 遊憩地理學:理論與方法. Recreational Geography.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戴光全翻譯兩章, 5.5萬字).
1. 戴光全(執筆). 從嚴治院加強教學秩序管理.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1, (4)().
2. 戴光全. 關於進一步搞好楚雄市電器成套設備廠的調查報告.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2, (2).
3. 邢德茂, 陸金聲, 戴光全. 校縣掛鉤興校富縣. 經濟管理幹部教育(北京). 1992, (4).
4. 戴光全(執筆). 我院教師教學情況調查的統計分析.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4, (3).
5. 戴光全. 論生活資料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礎的基礎”.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5, (1).
6. 李明龍, 戴光全. 旅遊資源的包裝與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 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2000, (3): 75-78.
8. 戴光全. 旅遊資源創新問題的初步研究.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 12(1): 12-14.
9. 戴光全. 基於FFII的城市旅遊景觀塑造:伊春市案例. 熱帶地理, 2001, 21(3): 251-256.
11. 保繼剛, 鄭海燕, 戴光全. 桂林國內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演變. 地理學報, 2002, 57(1): 096-107.
12. 戴光全, 吳必虎. TPC及DLC理論在旅遊產品再開發中的應用——昆明市案例研究. 地理科學, 2002, 22(1): 123-128.
13. 張驍鳴, 戴光全. 恐怖主義活動對目的地國家入境旅遊的影響——以土耳其為例.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2, 13(1): 77-82, 85.
16.徐紅罡, 戴光全. “告別三峽游”的影響及理論解釋. 地理研究, 2002, 21(5): 608-616.
17. 鄭海燕, 徐紅罡, 戴光全. 構建旅遊目的地的文化旅遊產品結構體系——以蘇州為例. 人文地理, 2003, 18(2): 55-59.
18. 張驍鳴, 戴光全, 保繼剛. 從事件旅遊角度對SARS進行“后危機管理”研究(筆談). 旅遊學刊, 2003, 18(4): 7-8.
19. 戴光全. 國際會議市場細分及其特點. 中國會展, 2003(6月), (12): 44-45.
20. 保繼剛, 戴光全. 西方會議會展與會議旅遊——發展簡況、研究簡介與國際機構. 中國會展, 2003(7月), (14): 57-59.
21. 戴光全. 旅遊關係營銷:旅遊營銷創新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3, 14(4): 9-13.
22.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的概念、內容、方法與啟發(上). 旅遊學刊, 2003, 18(5): 26-34.
23.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的概念、內容、方法與啟發(下). 旅遊學刊, 2003, 18(6): 111-119.
24.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文獻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12(4): 78-83.
27.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的方法.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 15(3): 13-16, 21.
28. 朱竑, 李鵬, 戴光全. 科技與旅遊結合模式探析. 廣東科技, 2004, (4): 24-26.
29. 戴光全, 張驍鳴. 生態旅遊區容量控制的三維框架. 規劃師, 2004, 20(11): 101-105.
30. 朱竑, 戴光全, 保繼剛. 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旅遊產品的創新和發展.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13(4): 94-101.
31. 戴光全, 楊麗娟. 體育旅遊及其國外研究的最新進展.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 16(1): 68-74.
32. 周常春, 戴光全. 大型活動的形象影響研究——以'99昆明世博會為例. 人文地理, 2005, 20(2): 38-42.
33. 宗曉蓮, 戴光全. 節事旅遊活動中的文化表達及其旅遊影響——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的旅遊人類學解讀. 思想戰線, 2005, 31(2): 134-140.
34. 朱竑, 戴光全. 經濟驅動型城市的旅遊發展模式研究——以廣東東莞市為例. 旅遊學刊, 2005, 20(2): 41-46.
35. 戴光全, 保繼剛. 大型事件活動的特點和場館的性質轉變——昆明世博會和順德花博會的案例. 熱帶地理, 2005, 25(3): 258-262.
36. 戴光全, 楊麗娟. 慎用“節慶”的名義. 中國會展, 2005, (17): 54-56.
37. 楊麗娟, 戴光全(點評). 城市體育旅遊產品及其產品策略研究.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 16(5): 14-17, 99.
39. 戴光全, 江璐明, 楊麗娟. 科學、規範、全面、高質、完整——廣州增城市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工作體會. 旅遊學刊. 2006, 21(2): 9-10.
40. 戴光全, 保繼剛. '99昆明世博會對昆明城市形象的影響研究. 人文地理, 2006, 21(1): 29-33.
41. 戴光全. 節慶: 生命之根植何處? [論壇, 答記者問] 中國會展, 2006, (9): 26-29.
42. Peng, Q., G. Q. Dai and H. Yue. The Competency Model for Middle and Senior Managers in High Star-rating Hotels in China.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06, 2(1-2): 116-129.
43. 戴光全, 張驍鳴. 從TPC談會展產品和管理的屬性. 中國會展, 2006, (21): 54-55.
44. 戴光全, 保繼剛. 昆明世博會效應的定量估算——本底趨勢線模型. 地理科學. 2007, 27(3): 426-433. (6月)
45. 戴光全, 保繼剛. 城市節慶活動的整合與可持續發展——以昆明市為例. 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7, 26(4): 58-61, 78. (8月)
46. 戴光全, 宋秀卿. “大觀園”的後遺症——大型會議活動“後會議效應”的調查. 中國會展, 2007, (19): 26-31. (10月)
47. 戴光全, 張驍鳴. 參展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從第四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談起. 中國會展, 2008, (1): 46-47. (5月)
48. DAI Guangquan, BAO Jig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grated Impact Index of Mega-event —A Case Study of Expo '99 Kunm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 18(3): 214–223. DOI: 10.1007/s11769-008-0214-2.
獲“1989-1991年雲南省高教學會高教研究論文三等獎
1. 1989年7月獲得雲南省省級機關講師團“優秀講師團員”。
2. 1992年獲“1989-1991年雲南省高教學會高教研究論文三等獎”。
3. 1993年9月獲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先進工作者”稱號。
4. 1996年9月及1997年9月連續兩次獲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優秀教師”稱號。
5. 1997年9月被評為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函授教育十周年“先進教育工作者”。
6. 2002年11月,被評為中山大學2001-2002學年度優秀研究生。
7. 2003年7月,獲中山大學獲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論文獎勵。
8. 2004年3月,被評為廣東省2003年普通高校南粵優秀研究生。
9. 2004年6月,獲中山大學獲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論文獎勵。
10. 2004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最佳新人。
11. 2008年7月,獲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陳傳康優秀旅遊地理學術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