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曼

德國作曲家、風琴家

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德國作曲家﹑風琴家。代表作有《堅忍的蘇格拉底》。

人物簡介


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德國作曲家﹑風琴家。
處在巴洛克時期與古典主義時期之間的過渡階段,是當時德國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風琴家。他注重旋律寫作的主調織體而常常拋開精緻的對位技法,強調輕盈優美的旋律、明快對稱的節奏、不臃腫浮躁的伴奏。他在那個時代被看作是“前衛”作曲家。作有600首義大利風格的序曲,44首受難曲,12套禮拜樂,40部歌劇及一些管弦樂、室內樂作品。

職業生涯


1681年3月14日生於馬格德堡﹐1767年6月25日卒於漢堡。出身於牧師家庭。10歲學小提琴﹑長笛與鍵盤樂器。12歲時﹐因其母沒收其所有樂器﹐遂傾全力攻讀名家總譜﹐從中分析曲式﹑和聲﹐領悟作曲原理﹐並試行作曲。1700年入萊比錫大學讀法律﹑文學﹐偶被同學發現其作品﹐試奏公演後博得好評。萊比錫市長驚為天才﹐命其每兩周作一部清唱劇付諸演出﹐由此名聲大噪。他在大學中主持“音樂之友社”﹐課餘演奏﹐開歐洲各大學音樂風氣之先。1702年被萊比錫歌劇院聘為音樂指導﹐1704年聘為新教堂管風琴手﹐並上演了他的聖樂清唱劇﹑室內樂與歌劇等。其中最成功的為歌劇《堅忍的蘇格拉底》。1721年就任漢堡大教堂樂長。次年萊比錫聖托馬斯大教堂又爭聘其為樂長﹐他因熱愛漢堡人民,便將此職位讓給摯友巴赫﹐J.S.。1737年後漫遊巴黎柏林等地﹐採風作曲。
泰勒曼被公認為18世紀中葉的權威作曲家之一。他的曲調流暢甘美﹐結構清晰明快﹐一掃繁瑣晦澀之風﹐因而被認為是連結巴洛克後期與新興的古典樂派之間的橋樑及重要過渡人物。他又是音樂理論的權威和有影響力的音樂教育家。他曾組織各種形式的音樂會﹐使教會音樂也能在世俗音樂會中演出﹐打破了宗教音樂不出教堂的界限﹐從而普及了音樂。
泰勒曼畢生學習探索不懈﹐因此他的作品風格也屢經改變。他的初期作品受法﹑義影響較深﹐與科雷利﹐A.學派相近﹔後期作品則被認為近似斯塔米茨﹐J.﹐而在形式﹑配器﹑和聲等方面﹐又可以找到巴赫的許多痕迹。在歌劇方面﹐當時的朗誦調崇尚義大利朗誦式﹐即用朗誦語調由演員即興念出。當時法國的拉莫﹐J.-P.已首先創用樂譜規定其音高﹑節奏﹐寫出按譜唱出的詠嘆式的朗誦調﹐但不為時人所重視。經泰勒曼努力倡導採用﹐才為人們所接受。此後義大利歌劇也逐漸摒棄即興朗誦式﹐改用詠嘆式的朗誦調﹐並通行於所有大歌劇中﹐成為與輕歌劇體裁相區別的重要標誌之一。
泰勒曼是靠自學獲得傑出成就的作曲家﹐這在音樂史上是罕見的。他是一位多產作家。1739年﹐根據他自己統計﹐曾作過序曲﹑三重奏﹑協奏曲﹑哈普西科德曲與合唱曲等600餘首﹐歌劇﹑清唱劇各40餘部﹐各種禮儀用曲100餘部以及給婚喪嫁娶用的小曲3000首(確實是3000首)。此後他又活了28年﹐作品總數無法確定﹐至今仍在繼續發掘﹑出版中。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他的樂譜出版的有200餘種﹐研究他的傳記與作品的專著有十餘種﹔他的作品風靡歐美﹐成為音樂會中經常上演的曲目。泰勒曼與巴赫﹑亨德爾﹐G.F.處於同一時代﹐珠玉在前﹔莫扎特﹐W.A.﹑貝多芬﹐L.van又接踵而起﹐盛名之下﹐泰勒曼遂黯然失色。至20世紀中葉起﹐始逐漸為人所重視﹐評價日高﹐有人將他與巴赫並列。

藝術成就


(1)提倡音樂要接近民眾,要為多數人而創作。
(2)他的創作突出主調音樂的特點,促進了音樂從巴羅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的過渡。
(3)從事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培養市民的音樂素質,創立了大學生音樂社團,把教堂音樂搬上市民階層的舞台。

作曲風格


聽聽泰勒曼寫的協奏曲,如果對維瓦爾第的“四季”很熟的話(維瓦爾第有500多首協奏曲)會發現樣子怎麼長得都很像(當然細聽是不同的);再聽聽泰勒曼的清唱劇或聖母頌等曲子,歡鬧輕鬆一點的幾首,和法國的一些歌劇和聖母頌、鎮?曲等宗教音樂的感覺很像。啊!這個人怎麼一點也沒有自己的風格,好聽、可口的旋律,鬆散熱鬧的氣氛,簡直沒什麼音樂內涵嘛!熟悉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的人一定要這麼說了。
泰勒曼會被忽略的原因,也正是他在巴羅克時代成功、受歡迎的原因。泰勒曼寫什麼像什麼,寫協奏曲就要像義大利純正風格的協奏曲,寫歌劇或宗教音樂就要像法國純正風格的歌劇,他完全符合一個成功巴羅克作曲家必備的條件,意法風格的融合,再加上他有什麼委託就作什麼曲子,一點也不是現在作曲家藝術與生活分離,為藝術而藝術,為理念、個人表達而藝術的觀點,他的曲子也就“缺乏音樂內涵”了,甚至被視為 作曲匠,這其實是每個時代對音樂定位與價值觀的不同,並不是作曲家的責任,但德國 畢竟非巴羅克主流,即使泰勒曼再成功也不可能超越意法已有的成就,在德國本位的古典傳統中,他這樣的風格更難在音樂史上起影響,所以說:泰勒曼在音樂“從法國本位過渡到德國本位”的過程中被犧牲了也不為過吧!其實再仔細一點去聆聽這些“沒有音樂內涵”的音樂,淡淡的、不企圖抓住你的韻味,還是流動在樂音里的,尤其是室內樂的作品更為顯明,也許因為室內樂比較不是受人委託,也不是提供任何特定場合使用的吧!
說到這裡插撥一段小故事,一天晚上我正在放泰勒曼寫給長笛或木笛獨奏的十二首幻想曲(DG有一張Galios吹的),同學打電話來,她在電話里第一次聽到泰勒曼,她說像春天草原的味道,那真是一個可愛的說法呢!泰勒曼的室內樂像可口的清粥小菜,吃過大魚大肉被浪漫樂派寵壞耳朵之後,清清淡淡的淺嘗一些春天青草的氣息,是很愜意的感覺……
在歡樂慶祝的音樂里不失深度和內涵,在挽悼悲傷的喪禮音樂里不失幽默和典雅,在室內樂里,雖然有比較多的內心流露,卻不失巴羅克優雅清新的風度。不管是快樂是憂傷都不會過度,用一種練達的幽默去化解,也沒有高姿態藝術家的嚴肅,流暢豐富的樂音讓空氣里充滿愉快氣氛,不必豎起耳朵,很舒服的音符就遞送給你,你只要躺在那裡直接享受就好啦!
泰勒曼和巴赫是同時代的音樂家,可能好多人不認識他,但和現在相反,當時泰勒曼的聲望比巴赫大得多。原因大概是巴赫不喜歡爭名奪利,真正的將自己奉獻給了音樂,而泰勒曼為了名聲和金錢,將自己交給了宮廷。泰勒曼是個極其多產的音樂家,有4000多部作品,其中很多是純粹為宮廷娛樂而創作的價值不高的音樂,比如他可以為選帝侯家宴會創作大量烘托氣氛的短曲。
不過話說回來,他的有些作品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如他的一些豎笛協奏曲和長笛奏鳴曲,這裡選的十二首長笛浪漫曲也算他的名作了,相當清新的感覺。對了,有巴赫的長笛奏鳴曲的話一定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