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鍾祥

石油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

潘鍾祥,教授。河南衛輝人。字瑞生,1906年8月12日生於河南汲縣(今衛輝市),1983年10月25日卒於北京。193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石油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是中國找油事業的先驅,20世紀30年代在陝北延川確定了當時產量最高的油井井位;在四川巴縣確定了第一口高產氣井井位。40-50年代發表的《中國陝北和四川的白堊系石油的非海相成因問題》、《中國西北部的陸相生油問題》都具有突破性的見解,70年代他倡導的基岩油藏等新觀點,在中國石油普查勘探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他在教學科研工作中,領導編定了中國第一本《世界油氣田地質學》教材,並培養了幾代優秀人才。1945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質系博士學位。回國后,曾任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地質學院教授、石油地質系主任,武漢地質學院教授,中國石油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1941年在美國留學期間,首次提出“陸相生油”新觀點,突破了海相生油理論,對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基岩油藏》。

生平


潘鍾祥
潘鍾祥
1906年4月16日 出生於河南省汲縣(今衛輝市)。
1924年 入北京大學理科預科。
1926-1931年 在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中間因病休學一年)。
1931年 大學畢業後到北平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工作。
1932-1934年 四次到陝北調查石油及油頁岩
1938年 到四川地質調查所任職。
1940-1946年 在美國堪薩斯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學習石油地質學及礦床學。
1946年 獲博士學位后回國到中山大學任教,歷任教授、系主任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
1950年 到北京大學任教授。
1952年 到北京地質學院歷任教授、系主任。
1978年 任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石油地質研究室主任。
1983年10月25日 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生活經歷


青少年時期
潘鍾祥,字瑞生,1906年4月16日出生於河南汲縣(今衛輝市)一個經營煤礦的家庭。父親潘祖瑩喜讀詩書,除經營祖業外,主要從事教育工作,在當地以博學稱譽。民國初年,家業衰敗,潘鍾祥幼年喪母,受繼母虐待,被外祖母接去撫養,直到小學畢業。外祖母知書識禮,待人寬厚,治家嚴格,從5歲起就教他背誦《千字文》和《古文觀止》等書籍。潘鍾祥勤奮好學,成績優秀,順利考入名牌學校汲縣二中,但回家后又受到繼母的虐待。繁重的勞動、單薄的衣服、無端的責罵,給他的心靈帶來不少創傷,但也激發他勤奮讀書的意志和決心。他在學校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而有抱負的青年學子,對他的成長也有很大幫助。比他高一年級的同窗好友李春昱品學兼優,酷愛收藏石頭,受其影響,潘鍾祥對歷史、地理和石頭(礦物、岩石)頗感興趣,並隨時收藏。後來李春昱考上北京大學地質系,潘鍾祥十分羨慕,立志向他學習。考入北京匯文中學,因經濟困難,白天念書,晚上當家庭教師維持生活。1924年,他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北京大學理科預科,1926年升入地質系。
學術興趣濃厚
他積極參加北京大學地質學會組織的學術活動,特別對石油地質發生了興趣。他閱讀了大量中國和世界的文獻資料,寫成論文《油田之地質及其在中國之分佈》。他滿懷激情地寫道:“石油為人日常必備之品,世界愈文明,則用石油愈多……回顧我們中國所用之石油奚自乎?非遠隔重洋之美孚油,即俄羅斯之亞細亞油,而有中國油乎?中國地下,並非全無石油,雖不及美、俄、墨西哥等國之豐富,然陝西、甘肅、新疆、四川等省之儲油量,不無開採之價值,惜無人過問,棄貨於地,可惜也夫!”表達了他為振興中華立志獻身石油地質事業的決心。他1928年因病休學一年,1929年復學。
調研工作
1931年,他從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先後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和四川省地質調查所任職,到陝西、河南、察哈爾(現內蒙古一部分)、江蘇和四川等省從事石油地質、煤田地質,區域地質調查和找礦工作。1940 年,經考試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赴美留學,在堪薩斯大學及明尼蘇達大學學習石油地質學及礦床學,1946年獲博士學位后,就立即回到祖國,歷任中山大學教授、地質系系主任兼任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1950年到北京大學任教授,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到北京地質學院擔任過金屬及非金屬礦產勘探系、石油地質系系主任,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地質研究室主任。
中國石油學會創始人
潘鍾祥是中國石油學會創始人之一,曾任該學會副理事長。在討論中國石油事業發展歷程的學術會議上,在論述中國石油學史的論著中,總要提到潘鍾祥的找油實踐和理論貢獻。潘鍾祥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一位老老實實做學問的忠厚學者,而他的論著常具有突破性的見解,讀後總會讓人們感受到他紮實的基礎、廣博的知識、豐富的實踐。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許多論著、教材和講稿,閃耀著創造思維的光輝。

提出論點


背景
在近代石油工業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世界上已找到的3萬多個油氣田,絕大多數都產於海相地層中,因此,C.舒克特(Schuchert,1919),W.H.埃蒙斯(Emmons,1921),E.克拉克(Clarke,1926),N.M.古勃金(Губкин,1939)等世界著名的石油地質學家,都認為石油只有在海相沉積中才能形成。
學術探索
20 世紀40年代初,潘鍾祥在美國堪薩斯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地質系學習期間,發現老師講的和教科書上寫的,都說石油來自海相地層,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所有的石油必然是海相成因的。一般不相信石油可以從淡水沉積物中形成,即使石油可以形成於淡水沉積物中,也不會有工業價值。在此期間,他看到W.T.奈廷格爾(Nightingale)發表了一篇關於科羅拉多西北部泡德爾瓦什(Powder Wash)油田石油產於下始新統的陸相砂岩中,是非海相成因。潘鍾祥聯想自己1932-1934年間四次赴陝北調查石油及油頁岩,發現油苗主要產於三疊系延長層及侏羅系延安組中。岩層由灰綠色砂岩、頁岩、少量灰黑色灰岩及煤層組成,砂岩常成交錯層狀,主要為河流、沼澤、泥沼及湖相沉積。含植物、淡水瓣鰓類和魚類化石,沒有海相化石及其他海相跡象,無疑屬陸相沉積。1935年他赴四川調查石油地質,發現油氣產於白堊系下部的自流井層(后劃為侏羅系)。由灰黑色頁岩及一、二層石灰岩組成,富含瓣鰓類化石,是湖相沉積,對“四川主要油層,普遍均相信屬於上三疊紀”(海相地層)表示懷疑。
陸相沉積
相關書籍
相關書籍
潘鍾祥根據對中國外石油地質文獻的綜合分析,聯繫考察到的上述地質現象,認為證據確鑿,覺得有提出“陸相沉積也能生油”的必要。為此,他還根據生油理論,深入論述了陝西、四川的陸相地層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堆積,有足夠的水量和鹽分及不滲透的粘土質保護層,具備了生油的主要條件,如果有適宜的構造,就能成為良好的油田。他按上述觀點寫成學術報告,受到他的導師、美國著名經濟地質學家K.K.蘭德斯(Landes)的好評,以此形成的《中國陝北和四川的白堊系石油的非海相成因問題》論文,1941年發表在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志》(AAPG)上。論文明確指出:“石油也可能生成於淡水沉積物,並且可能具有工業價值”。這是中國石油地質學家對只有海相才能生成有工業價值的石油的論點提出挑戰,受到中國外石油地質學家的重視。這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陸相生油”論點,也是中國學者首次將有創新觀點的石油地質學研究成果介紹到世界上。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院士評論說:該文“明確提出了陸相地層也可以生油並能形成油田,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穎的見解。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找油工作有著重大影響。”(《潘鍾祥石油地質文選》序,1986。)
驗證
隨著中國石油地質調查的發展,黃汲清(1943)、謝家榮(1945)、侯德封(1947)、阮維周(1947)、嚴爽(1948)、尹贊勛(1948)和王尚文(1950)等學者都對陸相生油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玉門油田、獨山子油田和四川聖燈山天然氣田的發現,進一步明確了陸相沉積含油,是中國石油地質的特徵。1951年,潘鍾祥提出中國石油大多生於沉積盆地之中的“盆地說”。隨著新中國石油事業的蓬勃發展,潘鍾祥進一步研究了陸相生油問題,1957年發表了《中國西北部的陸相生油問題》,他研究了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中國外學者有關陸相生油問題的研究成果及看法,在文中寫道:“陸相生油問題在過去認為是不可能的,近20年來慢慢地才有人相信,但仍有人懷疑或反對。有的人認為即使陸相能生油,恐怕油量也不會太大。”潘鍾祥介紹了中國西北部的陸相油田,略述了外國陸相生油的實例和現代湖相沉積中所含的碳氫化合物等,認為中生代第三紀,中國西北部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內陸盆地,其中沉積了湖相、沼澤相及河流相的沉積物,產有豐富的石油,進一步論證得出了“陸相不僅能生油,而且是大量的”這一重要結論。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60年代找到勝利、大港、遼河三大油田,1975年又發現任丘古潛山油田,都證明陸相地層中可以形成大型及特大型的油田。
觀點傳播
20世紀50年代向蘇聯學習,潘鍾祥與蘇聯專家Г.Е.梁布興合作進行石油地質學教學工作,他講授中國石油地質特徵和介紹中國油田的分佈規律,突出了陸相生油觀點。梁布興對潘鍾祥的陸相生油觀點十分推崇,講授生油理論時多次進行介紹,併合作撰寫了論文帶回蘇聯發表,還合作編寫《石油地質學原理》專著(地質出版社,1959),為中外學術交流作出了貢獻。陸相生油理論不僅指導中國的石油勘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影響到國際上。著名美籍華人學者李慶遠高興地說:“我看現在應該是外國人向中國學者學習陸相生油理論和找油經驗的時候了。”

突出貢獻


領導編寫了中國第一本《世界油氣田地質學》教材
中國的教學科研工作,長期處在較封閉的環境中,早在20 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潘鍾祥教授就結合教學工作,潛心研究了國外一些重要產油區的石油地質情況,領導編寫了《世界油氣田地質學》教材。他執筆編寫了北美西部褶皺區石油地質、加拿大阿爾伯達盆地、委內瑞拉馬拉開波盆地、西北德意志盆地等部分。位於北美西部褶皺區的加里福尼亞含油區,與中國東部含油區同屬環太平洋構造帶,它的產油量在美國各州中占第二位。他全面深入地介紹了含油區的大地構造概況及含油氣盆地分佈規律。落基山含油區中有許多陸相油氣田,對中國研究石油地質問題,都有借鑒價值。潘鍾祥在《世界油氣田地質學》的結束語部分,把前蘇聯和美國的石油地質理論融會貫通,將世界油氣田的分佈規律歸納為16條,論述了大地構造及地形與石油分佈的關係,含油氣盆地、沉積環境對油氣生成和分佈的控制、油氣生成、運移及聚集的時間、坳陷或沉積中心與油氣分佈的關係、石油在深度上及時代上的分佈、斷層與石油運移聚集的關係、不整合對於石油運移聚集的重要性、地層一岩性油藏的重要性等,反映了當時的油氣田地質學的世界水平。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院士評論說:“這些分佈規律,80年代仍有重要參考價值”(1982)。由於當時的條件,此書未能正式出版,但通過潘鍾祥的助手和培養的一批批學生介紹到全國,對中國的油氣勘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1989年,由潘鍾祥助手選編的《潘鍾祥石油地質文選》,由石油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文集選載了潘鍾祥在1963年主編的《世界油氣田地質學》教材中的幾個重要章節。翔實的內容、精闢的論述,今天仍有借鑒價值。
研究三角洲沉積獲突破性進展
海上油氣田
海上油氣田
20世紀70年代初,潘鍾祥從“五七幹校”回到北京,不顧年邁體弱,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仍然十分關心世界石油地質學的發展情況。當時學校圖書館尚未恢復,要查閱新的外文書刊,只能到科學院圖書館等單位借閱。據老師們講,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僅有的一份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借書證,經常由潘鍾祥使用,他廢寢忘食地查閱文獻,搜集了世界上石油地質學最新進展的資料。1973年,從“五七幹校”回校的一些教師自發組織起來進行科學研究,潘鍾祥提出研究三角洲沉積。因為他聯繫中國的地質條件,圍繞三角洲沉積體系查閱和分析了大量外國文獻,已經寫出了1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三角洲沉積體系特徵及其和石油的關係”,總結了當時石油地質學發展的最新成果,教師們聽了他的報告很受啟發。根據潘鍾祥的意見,一支由石油地質學、微體生物學沉積岩石學和數學等多學科組成的科研隊伍開赴大港油田。教師們給當地生產部門的同志們講述三角洲沉積體系的特徵和石油的關係,講述沉積岩石學、微體古生物學;生產單位的同志們向教師們介紹油田地質情況,提供電測成果及其他有關資料。經過幾次野外工作,徐懷大老師等查閱了所有的電測記錄,看了上百口測井的測井曲線,觀察了大量岩芯,在潘鍾祥講述介紹的理論及方法的指導下,他們和生產部門的同志,終於在大港找到了典型的三角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三角洲沉積雖然早就有人研究(Gilbert,1885;Barrell,1912),但其重要意義長期未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石油地質工作的發展,發現很多油田和三角洲沉積有關,而且其中很多是大型和特大型的。潘鍾祥在他的研究報告中列舉了科威特的布爾干油田(世界第二特大油田)、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盆地玻利瓦爾沿岸油田(世界第三特大油田)、美國的東得克薩斯油田等實例,說明三角洲沉積與石油的生成和聚集關係至為密切,對找尋油氣田有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此研究課題,潘鍾祥認為,研究的重點應放在三角洲體系的各種沉積環境和岩相特徵上,尋找、勘探與三角洲沉積體系有關的油氣田。潘鍾祥指出:“地質情況是很複雜的,由於當時沉積的地質背景和各種條件不同而有所變異,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別是外國的材料不能死搬硬套,只能供參考。”實踐證明,潘鍾祥關於《三角洲沉積體系特徵及其和石油的關係》(1973)一文,在指導中國石油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和推動中國碎屑岩沉積學研究及地層油藏勘探方面起過重大作用。
探索基岩油藏分佈規律
20世紀50年代以前,基岩油藏是在鑽探工程中偶然碰上的。1948年委內瑞拉有計劃地鑽探變質的基岩時,於1953年探明了拉巴斯基岩油藏。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北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相繼發現了基岩油田,而且都是大油田。1959年中國在玉門鴨兒峽發現了志留系變質岩裂縫油藏,成為中國最早發現的基岩油藏。潘鍾祥敏感地注意到了中國外這些發現,曾於1965年在石油工業部召開的海灣盆地油氣勘探技術座談會上提出海灣盆地內可能存在兩類重要的油氣聚集帶,即不整合面以下的古生代碳酸鹽基岩油藏及濱岸砂體油氣聚集帶。華北石油會戰期間,1972年12月在濟陽坳陷發現的義和庄基岩油田,石油產於奧陶系石灰岩中。有人認為,這類油田雖然產量高,但難於開發。1974年夏,在石油工業部召開的勘探工作會議上,潘鍾祥建議在渤海灣盆地內或邊緣凸起上勘探義和庄式基岩油田,認為這是發現高產油田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大有可為的。可惜,這一正確的科學預見並未引起大家的重視,直到1975年7月中國在任丘發現了基岩油藏(稱古潛山油田),才迅速掀起一個在渤海灣盆地內尋找基岩油田的高潮,潘鍾祥非常高興,打算進一步開展研究。當時,全國正在搞“批林批孔”運動,潘鍾祥指導研究三角洲沉積的科研組,被批判為搞“洋奴哲學”,因為他提供的許多資料、理論和研究方法是從國外引進的,潘鍾祥非常生氣,他放不下對科學新知的探索,頂著壓力,在家裡搞基岩油藏研究。他曾了解到美國石油地質學家蘭德斯(Landes)等,在1960年收集到了世界上25個基岩油田的資料,在聽到任丘發現古潛山油田這個好消息的鼓舞下,潘鍾祥查閱到了分佈在北美、南美、北非、西非歐洲和前蘇聯幾十個基岩油田的資料,研究它們的特點,有什麼運移聚集和分佈的規律,力圖供中國找尋和勘探這類油田參考。潘鍾祥的拳拳報國之心,結出了豐碩的科學果實,寫出了9萬字的《基岩油藏》論文。1982年在北京召開國際石油地質大會期間,他以此和美國總統的能源顧問哈爾波特教授交流了基岩油藏的研究成果,哈爾波特聽了很感興趣,很快把潘鍾祥的論文推薦到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志(AAPG)上發表(1982,Vol.66,No.10,pp.1597-1643),受到外國同行們的高度重視。美國、前蘇聯、前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都有人來函索要資料,有的還要求拜訪和進行交流。潘鍾祥早年留學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在校刊上宣傳了這項成果;在潘鍾祥教授去世兩年後,該校還提出轉載他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