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拴馬樁

位於呼倫湖西岸的景點

成吉思汗拴馬樁位於呼倫湖西岸,距阿鎮所在地東北38公里,離滿洲里市88公里,是一處三面環水的峭壁。南臨一湖碧水,石壁嶙峋峭拔,光滑如刀削;北、東面呈陡坡,下臨湖灣;只有西部為緩坡與湖岸相連。山頂上有一座涼亭,山崖東方10餘米的湖水裡,有一座高10米左右、周長20餘米左右的柱石突兀而立。柱石呈不規則形,上細下粗,石紋條條,縱橫交錯。石縫間築有鳥巢,時有水鳥飛出,盤旋湖上。

風景


成吉思汗拴馬樁
成吉思汗拴馬樁
成吉思汗拴馬樁 - 風景 成吉思汗拴馬樁位於呼倫湖西岸,距新巴爾虎右旗駐地阿拉坦額莫勒鎮38公里,離滿洲里市88公里,是一處三面環水的峭壁。南臨一湖碧水,放眼望去,石壁嶙峋峭拔,光滑如刀削;北、東面呈陡坡,下臨湖灣,只有西部為緩坡與湖岸相連,山頂上有一座高大的涼亭。在山崖東10餘米的湖水裡,有一座高約10米、周長20多米的柱石突兀而立,柱石呈不規則形,上細下粗,石紋條條,縱
成吉思汗拴馬樁
成吉思汗拴馬樁
橫交錯。傳說,成吉思汗曾經在這裡訓練兵馬,把他心愛的 八匹駿馬拴在這個柱石上,柱石因此得名“成吉思汗拴馬樁”,並且成為草原上一道亮麗的旅遊景點,關於拴馬樁和八匹駿馬的故事也在草原上流傳下來。該景區 總面積(包括水域面積)為17.5平方公里,成吉思汗拴馬樁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此駐紮、拴馬的神奇傳說和它特有的草地、岩石、湖水景色,以及當地居民濃厚的 民族氣息和獨具地方特色的巴爾虎民俗風情,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從而使它成為新巴爾虎旗境內最著名的 旅遊景點。成吉思汗拴馬樁——傳說
風景
風景
傳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長年征戰中,親手調教馴服了八匹草原上的駿馬。戰馬在 草原征戰中如同戰士的弓矢、刀槍一樣重要,這八匹駿馬不但能日行千里,而且多次在戰鬥的危急時刻救過成吉思汗的命。當成吉思汗大戰仇敵泰赤烏部落時,兩軍相遇,便展開了一場拚命廝殺。泰赤烏人不顧傷亡拚命抵抗,戰鬥十分激烈,十分艱難。成吉思汗的部隊向前去又被擊退,退了回來又衝擊過去,多次反覆廝殺。一直戰鬥到夜幕降臨也未能擊潰泰赤烏人的抵抗。這時,敵人的援兵就要趕到,形勢十分危急。成吉思汗如同一頭被激怒的雄獅,拔出戰刀,騎著心愛的紅鬃戰馬,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刀劈馬踏,直殺得 敵人潰不成軍。突然一支冷箭向成吉思汗射來,與敵將正殺得難解難分的成吉思汗毫無 防備,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久經戰陣的紅鬃馬凌空立起,用軀體擋住了冷箭,頓時,鮮血從紅鬃馬的脖子處流出。成吉思汗見戰馬為自己負傷,不禁怒從心生,大吼一聲,把敵將殺落馬下。成吉思汗拴馬樁
成吉思汗的勢力日益強大,引起了克烈部的不滿,並聯合其他部落對成吉思汗進行突襲包抄。猝不及防的成吉思汗率部匆忙應戰,剛剛擺好陣勢,敵人就沖了上來。雙方惡戰半日,都傷亡慘重。敵兵越來越多,儘管成吉思汗的部隊奮力衝殺,仍然不能取勝。成吉思汗只好下令撤退,來到牧草豐美的捕魚海子(今呼倫湖)附近安營紮寨,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並在此召集舊部和擴充軍隊,每天用湖水為戰馬洗刷。經過一段 時間的休整,成吉思汗的大隊人馬又充滿了生機。每當清晨,成吉思汗都站在山頭上眺望北方草原,謀划著統一草原的計劃。每當這時,久經沙場的八匹駿馬就耐不住悠閑的寂寞,都揚鬃奮蹄,嘶鳴不止,渴望著隨同 主人征戰沙場。天長日久,巨大的拴馬樁被馬韁勒出一道又一道縱橫交錯的紋路,連燕子和飛鳥都可以在裡面築巢。
秋高氣爽,戰馬都養得膘肥體壯,將士們也摩拳擦掌,征戰心切。成吉思汗率部從呼倫湖殺出,東征西戰,很快完成了統一草原的宏偉大業。達賚湖畔的柱石,也因成吉思汗在此拴過戰馬,而成為草原上一道亮麗的旅遊風景線,關於拴馬樁和八駿馬的故事也在草原上流傳了下來。成吉思汗拴馬樁——記載
1988年6月,時任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的布赫視察呼倫湖時曾來此駐足,並賦詩《達賚湖成吉思汗拴馬樁》云:
草原頂天柱,湖中一劍峰。
成祖戰馬烈,馬樁百代空。
成吉思汗拴馬樁
成吉思汗拴馬樁
遼闊的草原、天然的 沙灘、碧鏡的湖水、奇岩峭壁以及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神奇傳說和當地獨具特色的巴爾虎民俗風情,蘊育了成吉思汗拴馬樁景區獨特而絢麗的風光,長期以來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專程前來觀光遊覽,從而使它成為我旗境內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購物與指南


蕨菜屬羊齒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可供食用。匍匐地上。又叫龍頭菜野雞膀子等。春季生出嫩葉,捲曲如拳,有黃色羽狀複葉。嫩葉及莖可供食用。蕨菜營養豐富。主要產於赤峰市興安錫林郭勒等地。
成吉思汗拴馬樁
口蘑 天然食用菌。分白蘑、香蘑、青腿蘑、雞抓磨、黑蘑等品種。肉質細嫩醇厚,味道鮮美,有素中之葷的美稱。自治區口蘑主要產區在錫林郭勒盟的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及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等草原地區,正常年景全區年產量可達50萬公斤左右,其中白蘑約5萬公斤。
黑木耳又名雲耳。擔子菌綱,木耳科。子實體略呈耳形,褐色。生於枯死的樹榦上。由於黑木耳膠體有巨大的只附力,能起洗骨作用,因此是冶金、採礦、國防工業、紡織工業及理髮業工人的保健食品。有溢氣強身、活血止痛之效。主要產地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地區,每年 商品量達70萬公斤以上。亦能人工培育。
猴頭蘑 蘑菇的一個種類。生長在柞樹榦上。剛生出時呈乳白色,逐漸轉微黃,肉刺長1-3厘米。採集乾燥后變為黃褐色,形狀酷似猴子腦袋,故稱為猴頭。有海味燕窩之說。也是一種名貴藥材。主要產於大興安嶺林區
黃花菜 金針菜的一種。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 植物。談黃色,有香氣。黃花菜中鮮嫩粗肥者,可用於制菜或做湯,亦為調呸珍品,在副食品乾菜中佔有重要地位,是行銷全國的土特產品之一。年產量達100萬公斤左右。
肉 蓯蓉多年生寄生草木。列當科。別名甜大芸、肉鬆蓉蓯蓉、地精。全株無葉綠素,黃褐色,葉小,鱗片狀。生長鹽鹼地或干河溝砂地,寄生在紅沙草、鹽瓜爪、珍珠草、白刺草和 芨芨草的根上。它是一種良好的補益葯,具有“滋腎壯陽,補益精血”的作用,被冠以沙漠人蔘的美稱。主要產於阿拉善盟、巴盟。
沙棘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胡頹子科。枝灰色,有刺。葉互生,線狀披針形,被銀色鱗毛。生長不擇土壤,可做固沙植物。果也可提煉沙棘精或做 飲料。中醫學上以沙棘入葯,主治咳喘多痰,閉經,咽喉腫痛等,沙棘在自治區各地都有分佈。
麻黃小灌木。麻黃科。枝叢生,葉鱗片狀。夏季開花,花單性,成卵形穗狀花序,種子藏於肉質苞片內。中醫學上以莖枝入葯,性溫,味辛微苦。功能發汗解表,利尿,主治外感風寒、怕冷、發熱、無汗咳嗽、氣喘、水腫等症;我區麻黃素產量佔全國第一。
甘草 豆科。多年生木質草本。亦稱甜草、甜草根。高可達100厘米。夏季開花,蝶形花冠,淡紫色。莢果狹長橢圓形,彎曲成鐮刀狀或環狀。內蒙古是主要產地之一,產量居全國第二位,質量居第一位。以伊克昭盟和赤峰市產量最多。
松茸 食用真菌。又名松蕈松菇。產於內蒙古大興安嶺。菌體大而胖,肉質細膩肥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還具有抗癌的藥理性能。
篤斯 生長在自治區 大興安嶺林區一帶的杜鵑花科小灌木篤斯秧上 的醬果,為大興安嶺的特產之一。亦稱篤斯越桔。篤斯皮薄汁多,味酸甜非常可口。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每年產篤斯約750萬公斤,豐年還更多些。
黃芪 內蒙古黃芪又稱正北芪。豆科。亦名黃耆。多年生草本,根甚長。以根入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中醫學上有“聖葯”之稱,亦可作為滋補食品。內蒙古黃金黃色含粉質、糖份高、條稈粗壯,前身色鮮黃,暢銷國內外。主要分佈在呼倫貝爾盟、赤峰市、烏蘭察布盟、包頭市、巴彥淖爾盟和阿拉善盟。
苦杏仁 山杏果仁。中國傳統出口商品。苦杏仁味苦,含脂肪油50%,並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酶,可以製取杏仁油(脂肪油)和揮發性杏仁油(苯甲醛)。在醫藥上,有宣肺降氣之功,可治外感咳嗽、徠氣喘、喉痹、腸燥便秘等症。在工業上,可做化妝原料、釀酒、造醋。

旅行指南


[景點簡介]
呼倫湖風光
呼倫湖風光
成吉思汗拴馬樁高20餘米,立於呼倫湖 西岸。傳說成吉思汗曾在此石上拴馬。這大概是後人對這位躍馬揮刀、風雲一世的英雄的仰慕和追思吧。
成吉思汗拴馬樁
[最佳旅遊時間]
夏秋季節。
[美食信息]
手扒肉、烤羊腿、涮 羊肉、奶食等。
[交通信息]
扎賚諾爾區有發往草原的旅遊車,一個小時的車程。
[住宿信息]
由於消費水平不高,在扎賚諾爾區不必花很多錢就可以住到很不錯的賓館房間。不推薦住在小旅館,尤其是火車站附近的一些小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