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通覽

中國學術通覽

本書介紹中國特有的或在中國文化母體中產生和形成的為古今中外學術界所共認的53種學術門類。作者多為研究書中各門學問的著名專家。每門學問都介紹其歷史沿革、流派、團體、代表人物及主要學術觀點,以及當前概況、發展趨勢等。對於讀者了解中國文化,本書是一本綜合的參考書;對於深入研究這些學問,是一本指導書。

出版信息


書名:中國學術通覽
主編:程裕禎
責任編輯:黃 筠 周建民
封面設計:志 龍
書名題字:邵華澤
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發行:全國新華書店
印刷: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1/32
印張:19.75
字數:490千字
頁碼:618
版次:199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印數:0001-5000
書號: ISBN 7-5619-0401-0
定價:19.80

目錄


序………………………………………………… 全開誠( I )
前 言………………………………………………程裕禎( )
儒 學………………………………………………梁寶華(1)
墨 學………………………………………………顏炳罡(16)
老子學…………………………………………… 谷 方(27)
莊子學…………………………………………… 何根德(40)
經 學………………………………………………李中華(52)
易 學………………………………………………馮俊傑(65)
董 學(董仲舒)…………………………………周桂鈿(82)
玄 學………………………………………………李中華(91)
佛 學………………………………………………王志遠(102)
禪 學………………………………………………王志遠(115)
理 學………………………………………………王宗昱(126)
朱子學(朱熹)………………………………… 徐遠和(136)
陽明學(王守仁)……………………………… 谷 方(145)
戴 學(戴震)……………………………………方滿棠(159)
文字學…………………………………………… 趙文房(168)
訓詁學…………………………………………… 丁啟陣(177)
音韻學…………………………………………… 丁啟陣(191)
說文學…………………………………………… 丁啟陣(205)
甲骨學…………………………………………… 趙文房(217)
金石學…………………………………………… 趙文房(225)
文獻學…………………………………………… 顧志華(235)
考據學…………………………………………… 孫欽善(245)
校勘學…………………………………………… 倪其心(259)
版本學…………………………………………… 李致忠(273)
目錄學…………………………………………… 曾夢陽(285)
方誌學…………………………………………… 程裕禎(298)
姓氏學…………………………………………… 楊 志(307)
譜碟學…………………………………………… 趙文房(319)
敦煌學…………………………………………… 林家平(325)
吐魯番學………………………………………… 徐慶全(338)
徽州學…………………………………………… 方滿棠(349)
泉州學…………………………………………… 陳 鵬(359)
西夏學…………………………………………… 史全波(370)
客家學…………………………………………… 張佑周(379)
滿學……………………………………………… 陳佳華(388)
蒙古學…………………………………………… 蔡志純(402)
藏 學…………………………………… 廖祖桂 張蜀華(414)
苗 學………………………………………………李廷貴(430)
詩經學…………………………………………… 尚學鋒(440)
楚辭學…………………………………………… 江林昌(454)
龍 學《文心雕龍》………………………………白照芹(467)
杜詩學…………………………………………… 謝忠煒(476)
詩 學………………………………………………張秉戍(486)
詞 學………………………………………………王校芸(497)
水滸學《水滸傳》……………………………… 李真瑜(506)
金 學《金瓶梅》…………………………………劉 輝(516)
聊齋學《聊齋志異》…………………………… 王校忠(530)
紅學《紅樓夢》………………………………… 鄧慶佑(541)
魯 學《魯迅》……………………………………張夢陽(558)
錢 學《錢鍾書》…………………………………陸文虎(572)
格薩爾學《格薩爾傳》………………………… 楊亮才(582)
史記學《史記》………………………………… 趙文房(594)
通鑒學《資治通鑒》…………………………… 曲家源(606)


我曾在一次發言中說過,文化出版界要多做些“眼睛向下,情趣向上”的工作。這話雖然在報刊上登了出來,但是我並未設想它會被人認真看待。誰知隔了好幾個月,卻忽然收到本書編者程裕禎同志的來信,說他因受到“眼睛向下,情趣向上”的啟發,所以編了這本“普及性知識讀物”,並因而要我為此書寫幾句話。我雖不敢認為事情果真如此,但又感到寫一點感想還是可以的。
我收到程裕禎同志來信時,此書尚在編寫之中。僅就選題而言。似乎此書並不屬於"眼睛向下"一類,因為這些選題都很專門,相當高深。因此照我的理解,本書定為"普及性知識讀物",其普及對象是專業文化人士,甚至包括人們常說的"專家學者";因為就算是"專家學者"也不可能樣樣都懂,所以讀一點"普及性知識讀物"也是不為無益的。不過,我認為主要的普及對象,還應該是更為廣大的讀者。本書究竟能不能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那就要看它是‘寫得深入淺出了。我但願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以取得皆大歡喜的效果。
談論中國古代文化,曾經熱過一陣,現在好像冷了一點;但這不見得是冷落,更可能是一種冷靜。當人們透過事物的現象向其深處探索的時候,冷靜是相當必要的。本書的編寫,可能就是冷靜的表現,因為就從目錄來看,它不是跟著感覺抓到一點現象就大做文章,而是以實學為前提,從學術的高度來系統介紹中國文化。由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深遠影響到現在仍處處存在,因此人們僅憑感覺也是可以發表議論的;但文化的研究畢竟要向提要勾玄、竟委窮源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勢所必然的。學術的意義就在於提要勾玄、竟委窮源;因此從學術的角度來闡述文化,那就是更深一層地來研討文化問題了。
我對思維科學歷來很有興趣。在涉獵過程中,曾聽一個朋友講過一番驚人之論。他在看了《左傳》和先秦諸子之作后對我說,他認為現代學者的基本思維能力並不比先秦的思想家高出多少。此話之所以驚人,是因為和人們的直覺不符。試想現在的科學文化如此之高,先秦的人怎能與現代人的創造思維相比呢?但是細想想,這位朋友的話也是有道理的。因為現代人的創造成果雖遠非古人可以相比,但可能主要並不因為現代人比先秦以下的人大大聰明,而是因為科學文化的成果(包括思維經驗)是在積累中發展的結果。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創造思維活動的,所以創造的成果才越來越高級而多樣。想一想近幾十年來的科學文化的發展,其速度簡直不是過去幾千年能夠相比;那麼能不能認為近幾十年的人的基本思維能比更早的人突然高出了許多呢?再從實踐意義來說,現代科技對改變人腦、使之更加聰明尚無真正有效的方法;而重視文化積累、利用積累以謀求發展,卻是人人都干并行之有效的。因此。文化的探索與研究可能冷熱交替,但它卻永遠不會停歇。所以本書的出版雖然沒趕上前一個熱潮,但它仍然可以在永不停歇的文化探索和學術研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993.6
前言
大抵是在1991年的5月底,我在與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總編輯魯健驥先生交談時,說到應該出版一本介紹中國學術文化的書,只是這本書難度很大,非集眾多專家之力無以完成。不料他聽了以後頗感興趣,要我總主其事,擬個綱要,列入他們的出版選題。說實在的,我當時的本意是希望出版社組織人馬來寫,充其量我也只能參與其事,現在魯總編"請"我來操持這一浩大工程,我倒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其犯難之處有二:
一是我的資格問題。我在學術界只是無名小卒,學術研究愧無建樹;對擬議中的眾多學術門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其名。不知其實,讓我來主編這樣一部學術著作,是不是有點盜名竊譽?
二是組稿問題。這眾多的學術門類非真正專攻一學的專家寫不出它的精華,而我慣於蝸居,鮮於社交,認識的專家寥寥無幾,哪去請龍躍鳳鳴、學有專攻的朋友來撰稿呢?
魯總編說,我們可以跟你簽訂一個出版合同,你可以拿著它去“招搖撞騙”嘛!
於是,7月間,我就拿著魯總編給我的"令箭",抱著試一試的心情,開始“招兵買馬”。我首先發信給山西師大曲家源先生(我們剛剛在上海結識),甘肅敦煌的林家平先生(魯總編為我介紹的),安徽黃山斗的方滿棠先生,寧夏銀川的王枝忠先生(后調福州),四川成都的沈伯俊先生,湖北武漢的顧志華先生(以上均為朋友所介紹),以及我的幾位師兄和同窗,而後又冒昧給福建的林國強、吳福文,浙江的江林昌,貴州的蒙應富等先生去信。出乎意料的是,各方的反映迅速而熱烈,認為"這是弘揚中國文化的一次盛舉","設想獨特,內容有趣",表示"願意合作","襄贊其事"。特別讓人感動的是,福建的林國強、吳福文和貴州的蒙應富三位先生,自謙對"泉州學"、"客家學"和"苗學"研究不多(其實他們都很有研究),另為我推薦了陳鵬張佑周李廷貴先生。而在澳門文化學會任職的趙文房教授得知我編慕此書,甚至打長途過來,表示要為全書撰寫5篇……所有這些,都使我激動不已。我在想,他們的成就大多比我大,學術地位大都比我高,手頭的事務大多比我忙,但他們如此熱情地以文相助,究竟為什麼?要名嗎?其大名繫於無名之輩編輯的一本書里,其名何在?要利嗎?嘔心瀝血寫一篇幾千字的小文,稿酬抵不上賣一兩天雞蛋,其利何有?想來想去,我總覺得,我們這一代舉步艱難、以清貧度日的知識分子,還是深深眷戀自己的文化傳統,牢牢銘記著自己的歷史使命,希望我們的文化遺產不要在商品大潮中被淹沒得無影無蹤,也希望年輕的一代不要在這樣的環境里丟掉根源。我們都心有所系,,心有所通,心有所鍾,我感觸至深,寫信給成都的沈伯俊先生,說“天下的讀書人的心都是相通的”,他回信極表贊同。文心相通,此本之所以成也。
本書的設是要把中國特有的學術文化介紹給海內外讀者。書中的學術門類目前只列了53個(“三國學"本由中國《三國演義》研究會秘書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沈伯俊先生撰寫,因故末及完稿,智時遺珠),包括了學說、學派、學問、學科四個範疇。它們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裡的53學只是舉要,不是集全。中國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它的學術研究也有豐富多採的成就,僅列53個門類是很不夠的。為此,我把選擇的標準作一點說明:
一、書中所列的"學"是中國文化體系中特有的或在中國文化母體中產生和形成的,即非吾不得生也,因此,各國通行的考古學、歷史學、地理學以及旅遊學等,本書都沒有列入;
二、書中所列的"學"限於文、史、哲的範疇。一般來說,它們是文化的精髓,體現了文化的特性,是與他種文化相區別的本質部分,因此,相對屬於科技的蘇學(蘇頌)、屬於地理的徐學(徐霞客)、屬於民俗學的陸學(陸羽)和屬於建築學的長城學,也沒有列入本書;
三、為了全書的體倒一致,書中列入的"學",其名稱應為古今學術界所共認,或者以其學術研究特色已經列入眾學之林。老莊哲學古代也稱之為"道學”但宋明理學形成之後,道學成了理學的別稱,老莊哲學則習稱"道家"。斟酌再三,本書把"老子學"和"莊子學"列入;
四、書中所列的"學"還應當是各自獨立的,對於總體上稱為"學"但在實際上卻是由眾學組成的,本書只分列眾學,而不以總名做為一個單項。如中國傳統上有"小學"一說,它包括了文字學訓詁學和音韻學三部分,本書並不單獨闡述"小學",而是分別闡述文字、訓詁、音韻三學。但是,文獻學似乎也可以包括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卻因文獻學也自身獨立,所以也立項闡述。
北京大學的金開誠教授認為,圖書出版要"眼睛向下,情趣向上”,即要把健康、有益和高雅的文化知識傳播給那些渴求精神營養的廣大讀者。這個主張不但富於遠見,而且切中時弊。一個民族的振興與發展,是所有民族成員的共同事業,尤其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事業。不能設想,用低級、下流、庸俗的東西能喚起他們的民族自覺,提高他們的民族素質嗎?本書的編寫工作就是想身體力行金開誠教授的這一主張。所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也同此心,明知此書的經濟效益未必很好,也欣然願意如期出版,這不能不使編者感佩。金開誠教授在百忙之中撥冗作序,也使編者銘心不忘。《人民日報》社長邵華澤同志揮毫為本書題箋,體現了對本書的關注和支持。最後,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幾位朋友,他們是北京國書館《文獻》雜誌主編陳翔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姚傑厚,山東大學對外漢語教學部主任祝康濟,山西師大學報主編曲家源,以及我的同窗、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復威,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錦池,是他們幫我介紹和認識了不少專家,使本書得以圓滿完成。讀者可以看到,本書的各位作者都是學術上頗有造詣的學者;即使比較年輕的同志,也是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因此,他們的文章、他們所提供的知識是可以信賴的,是不會謬種流傳、誤人子弟的。當然,這不是說,本書的所有文章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他們的風格、筆調、文字都能讓讀者滿意。恰恰相反,各篇文章的篇幅的繁簡,論述的深淺和詞章的難易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文章中提出的觀點大都反應了作者本人的學術思想,不一定就是學術界的普遍看法。我在這裡強調的是,本書作為介紹學術文化的普及性讀物,其內容的概況性和準確性是無可置疑的。問題倒在我,才疏學淺,濫芋充數,又赫然以主編之稱名冠群賢之上,總不免有欺世盜名之虞,時時惴惴不安。書中舛失,祈望專家、讀者賜正。
晉人 程裕禎
1993年6月擱筆於京郊古黃金台址閑野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