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2002年成立的公益性組織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行動起始於1993年11月,北京大學愛心社的成立標誌著北大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擎起了志願服務的旗幟。2002年,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正式成立,逐漸完善了註冊認證、項目管理、評優表彰等一系列志願者工作制度。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將職能定位於“規劃、指導、示範、服務、監督”,在尊重院系主體性的基礎上制定合理規劃,有效指導並積極督促各院系自主工作。截至2010年12月,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共有註冊青年志願者18590名,下轄29家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以及包括“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服務團、北京大學國旗班等在內的19支直屬志願服務隊,指導19家志願服務類社團,形成了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類社團、直屬志願服務隊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共同進步的局面。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高度重視基層志願者組織建設和發展,要求基層志願者組織紮實開展“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服務日”活動,大力弘揚志願者精神,確保本院系註冊志願者人數維持在學生總數的30%以上。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定期開展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長聯席會,對基層志願者工作的開展狀況進行討論和分析,並通過聯席會對院系志願者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調研,進一步提高了我校青年志願者工作的組織和運轉效率。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長聯席會逐漸成為校青年志願者協會與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溝通信息、交流經驗、促進工作的重要平台。
2007年11月1日起,北大青年志願者協會採取“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服務日”(簡稱“青協日”)的形式,將每個院系與每月中的固定日期相對應。各院系須在本院系“青協日”組織志願者在校內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將志願服務同學校、院系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並且通過“服務前有培訓、服務後有分享”,使志願者和服務對象都有收穫。
北京大學志願服務行動在1993年那個冬天揚起了第一面亮麗的風帆。1993年11月23日,17名北大學子在校園內義務掃雪,為了以組織為依託繼續發揚志願服務精神、開拓志願服務事業,他們發起成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志願服務組織——北京大學愛心社,標誌著首都高校乃至中國高校志願者行動的開始,更標誌著新時代里一種新的風尚正在大學校園裡悄然浸潤,如一夜春風,吹暖了無數充滿激情與理想的心靈。
自1993年始,北大的志願服務事業開啟歷程,其他志願服務類組織也相繼成立,各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紛紛展開。北大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壯觀景象呈現在未名、博雅之間。由起步到發展,北大青年志願服務行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志願服務已成為北大人自覺自願的行動。然而,在志願服務行動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青年志願服務的深入發展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來那引導這方興未艾生機勃勃的青年志願服務事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1996年成立的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總隊著力於將北大的志願服務工作穩步引向系統化、專業化、職能化和高標準的國際服務水平。作為北京大學團委的職能機構,它的成立標誌著代表廣大先進青年的共青團組織開始介入北大青年志願服務行動並成為志願服務行動和志願服務文化建設的主導者,北大的青年志願服務事業也開始向著規模化、正規化、制度化的發展軌道前進。
1998年,北京大學百周年校慶志願服務第一次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燕園內廣泛傳播;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志願服務則是北大第一次較大規模的組織志願者參加大型國際賽事的志願服務。
2002年11月24日,在北京大學黨委和上級志願者組織的指導下,第一屆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註冊大會召開,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指導中心和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力圖對校內的志願服務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形成集團優勢,發揮規模效應,在更大的範圍里傳播志願服務理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全面配合北大百年校慶上提出的“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的各方面工作,打造志願服務領域的“北大品牌”。
這一階段,校團委領導下的青年志願者指導中心和青年志願者協會直接管理和指導著全校的志願者工作,共有註冊志願者3000餘名,下屬20多家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約10家志願服務類社團,以及包括“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服務團、首都基層志願服務團、學生志願禮儀服務隊、獻血志願服務隊等在內的數支直屬志願服務隊,基本形成了各院系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類社團、直屬志願服務隊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共同進步的局面。
2005年12月,以北京大學團委志願者工作部的成立為標誌,奧運志願服務成為北大青年志願服務行動的核心工作和主要推手,校園裡掀起了一股“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志願服務熱潮。北大志願服務事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2007年3月,本著“全團動員、條塊結合、突出特色、良性競爭”的原則,北京大學團委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了志願者工作架構,改組了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為奧運會志願者工作以及北京大學的志願服務事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為“五彩奧運,微笑北大”志願服務行動計劃的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將職能轉變到“規劃、指導、示範、服務、監督”上來,在尊重院系主體性的基礎上制定合理規劃,有效指導並積極督促各院系自主工作,協會則重點開展機制建設、資源拓展、經驗推廣、骨幹培養、獎勵評優、考核選拔、信息化建設等綜合協調與服務性工作。
從2007年8月8日至2008年6月1日,北京大學奧運志願者共3775人次參與了23場“好運北京”體育賽事的志願服務工作。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北京大學共有3398名賽會志願者(其中包括2567名通用志願者,829名專業志願者,2名儀式引導員)、440名城市志願者和約200人次的拉拉隊直接為奧運賽事和城市運行提供了志願服務,加上學校專門招募的51名支持保障志願者和717名奧運應急無償獻血保障志願者,北京大學奧運志願者總人數達到4606名。他們愛崗敬業、團結進取、真誠奉獻,以燦爛的笑容、辛勤的付出和優質的服務,圓滿完成了各項奧運會志願服務任務,向世人展現了當代北大青年的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秀的青春風采,“用熱情真誠良好的服務,為國家贏得尊嚴和友誼”,實現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莊嚴承諾!
奧運志願者工作帶來了北大志願服務事業的蓬勃發展。2006年-2008年,北大志願者工作組織體系不斷完善,志願者人數大幅度增加,志願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文化不斷普及,志願精神深入傳播,志願服務事業實現了跨躍式發展,並為奧運后北大志願服務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奧運會後,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事業持續深入發展。2009年4月,北京大學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志願者工作的意見》(京發【2009】7號)、《關於進一步弘揚奧運精神,建立和完善學生志願服務長效機制的意見》(京教工【2009】5號),制定了《北京大學建立和完善學生志願服務長效機制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我校志願服務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北大青年志願者協會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志願者精神,積極培育優良校風,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個人道德修養,在各組織建設、項目運作、機制構建、宣傳調研、激勵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用我智慧奉獻愛
力助公益性實踐,倡導服務中學習
標誌的整體造型為一隻攤開的手,象徵著北大青年志願者隨時為他人伸出的援助之手;標誌構圖線條流暢、動感十足,橙色、黃色相間的色彩充滿朝氣,象徵著北大青年志願者的熱情和活力。標誌寓意著北大青年志願者真誠優質的服務、樂於奉獻的愛心、勇挑重任的擔當、友好開放的胸懷和飽滿自信的精神狀態,展現了北大青年志願者的優秀素質和良好形象,傳達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志願者精神。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7/m97340ac4662056992f8408c83c3a10b3.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阿布是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吉祥物。“阿布”的名字朗朗上口,貼近青年人,與吉祥物的形象相互呼應。阿布的頭部設計成手的形狀,既呼應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標誌中的“手形圖案”,又寓意著北大青年志願者時刻向他人伸出友愛之手,體現了“盡己所能、服務社會”的志願情懷。阿布面帶微笑,體現了北大青年志願者友好、自信、飽滿的精神面貌。阿布體態輕盈,充滿活力,象徵著充滿希望的青年志願服務事業。吉祥物的整體設計充體現示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展示出北大青年志願者實踐志願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的時代風貌。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3/m03f7fc0f6920b3cad6e45ab57c04a387.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1、拇指先生
又稱GoodJob先生。
不願透露自己的年齡。
身為老師的他從不吝嗇給學生們讚賞和鼓舞。
因為性格的原因,積極活躍在給人以心靈按摩的各種志願服務活動中。
2、小石
身材高大的小夥子。
吃苦耐勞,堅韌能幹。
身為學長,他總是用心地幫助學弟學妹。
健壯的他在各種辛苦的志願工作中任勞任怨。
3、阿布
非常熱心的孩子。
最大的特點還是熱心。
雖然加入志願者團隊不久,但是肯學肯干,積極主動,已經成了經驗豐富的志願工作“活百科”。
在各種志願服務活動中都不會少了他忙碌的身影。
4、剪剪
文靜秀氣又伶牙俐齒的小姑娘。
感情細膩,會享受生活。
她總能用自己的巧妙心思給各種活動錦上添花。
如果你的旅途、參觀、集會等等有她參與,一定會更加有序、有趣。
5、眼鏡
動腦絕對靈活的傢伙。博覽群書,智慧超群。
他還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所學所得,他說,這叫互通有無,調劑餘缺。
給孩子們做志願老師這種活動,怎麼可能少了他呢。
6、小小
這群夥伴里最新的成員。
她剛剛加入志願者團隊,感到新鮮和好奇。
相信每一位第一次參與志願服務的志願者都和她一樣,正在慢慢體會、領悟、理解著志願精神。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d/m8da2457e2d27fe29bcc49fdabd00852f.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1/m3179567feb848798e0c4e5a6901a85f4.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8/me890716a8e35bff88584ba55c8cf2c0d.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e/m6ec0a5fba3ebae38c1f448fcdb407915.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7/m57caff241e5cacc8ff84d1f443e3ba47.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d/mdd9d4180f14c769aae248a16ef6abc5a.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8/me86ae13c3e08f4a8d404b67cb8f9930d.jpg)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我志願成為一名註冊志願者,弘揚奉獻友愛精神,樹立互助進步理念;以知識為力量,視行動為起點;立足北大,服務社會,點滴做起,持之以恆;用愛心感染他人,以實踐充實人生。
Peking University Youth Volunteers Association, 簡稱:PKUYVA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協會定名為“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Peking University Youth Volunteers Association, 簡稱PKUYVA)。
第二條 本協會是由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發起,由熱心志願服務事業的校內青年教師與學生自願結成的全校性的非營利性群眾團體。
第三條 本協會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北京大學規章制度,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奉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準則,通過組織和指導全校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在校內外提供志願服務,促進北大青年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作出貢獻。
第四條 本協會接受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 本協會住所在北京大學。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六條 本協會的業務範圍
(一)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播志願服務理念,引導北大青年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工作;
(三)為城鄉發展、社區建設、扶貧開發、搶險救災以及大型社會活動等公益事業提供志願服務。
(四)為具有特殊困難以及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提供志願服務。
(五)規劃、組織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協調、指導全校各類青年志願者組織開展工作,推動北大青年志願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六)開展與海內外志願者組織和團體的交流。
(七)其他志願服務性質活動。
第三章 會員
第七條 本協會由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組成。
第八條 申請加入本協會的團體會員、個人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團體會員:
1.北京大學校內志願者組織,擁有固定會員20人以上;
2.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北京大學規章制度,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奉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準則;
3.承認本協會的章程,遵守本協會的規章制度;
4.熱心公益事業,甘於奉獻,能堅持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二)個人會員:
1.北京大學正式青年教師或正式註冊登記的學生,年齡在18-40歲之間,身心健康;
2.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北京大學規章制度,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奉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準則;
3.承認本協會的章程,遵守本協會的規章制度;
4.熱心公益事業,甘於奉獻,能堅持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第九條 團體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
(二)經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給予會員證明。
第十條 個體會員入會採取註冊制度,程序是:
(一)提出註冊申請,填寫註冊信息;
(二)由理事會或由理事會委託協會秘書處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審核;
(三)審核合格的申請人成為“北京大學註冊青年志願者”,並自動成為本協會會員,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給予會員證明。
第十一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協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協會的活動;
(三)獲得本協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向本協會推薦會員;
(六)請求本協會維護其合法權益;
(七)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二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協會的章程,執行本協會的決議;
(二)維護本協會的合法權益和聲譽;
(三)完成本協會交辦的工作;
(四)向本協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三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協會,並交回會員證明。會員一年內無故不參加本協會活動,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四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五條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及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重大變更和終止事宜;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六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可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可生效。
第十七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2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審查並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八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協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九條 理事會的職責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
(七)決定秘書長、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本協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聘請協會顧問、名譽會長;
(十一)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二條 本協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協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身心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三條 本協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監督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工作情況。
(四)代表本協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二十四條 本協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協會秘書處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討論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物。
第五章 資產管理
第二十五條 本協會經費來源:
(一)社會捐贈;
(二)學校資助;
(三)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四)利息;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六條 本協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二十七條 本協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二十八條 本協會的資產管理接受會員代表大會的監督。
第二十九條 本協會換屆之前必須接受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組織的財務審查。
第三十條 本協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一條 對本協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三十二條 本協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審查同意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后的財產處理
第三十三條 本協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併等原因需要註銷的,由理事會提出終止協議。
第三十四條 本協會終止協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審查同意。
第三十五條 本協會終止前,須在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三十六條 本協會終止后的剩餘財產,在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的監督下,用於發展與本協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協會的理事會。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資助辦法
總則
第一條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資助(以下簡稱“項目資助”)辦法,旨在扶持和培育我校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的優秀項目,提升志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促進我校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制度化和規範化發展。
第二條 項目資助由校團委、青年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校青協”)組織實施,採取動態管理模式。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北京大學各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公益志願類社團以及全校志願者個人。
第一章 項目申報
第四條 項目資助採取動態申報模式,即各院系青協、公益志願類社團以及全校志願者個人可隨時於活動策劃之初提出申報。
第五條 申報項目資助的單位或團隊,需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資助申報表》(附件一,分為院系版和社團版)以及一份詳細的項目開展策劃。
第六條 若干志願者個人自發策劃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可選擇兩種方式進行資助申報:若參與志願者主要為同一學生社團會員,可參照公益志願類社團項目申報模式,經校團委學生團體部批准后,再向校青協提出項目資助申請;若參與者非同一社團內會員,可參照院系青協類項目申報模式,向團隊領隊所在院系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再向校青協提出項目資助申請。
第七條校青協將從活動創新度、活動可操作性、活動預期效果、策劃書寫作水平以及財務預算合理性五個方面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
第八條 項目評審在每月中旬和月底舉行,以答辯形式對上次評審結束后至本期評審前提出申報的項目進行評審。
第九條評審委員會根據現場答辯結果最終確定是否給予申報項目資助。
第十條獲得資助的項目,在啟動初期可領取項目預算50%的啟動資金。啟動資金最高額一般不超過500元。
第二章 項目考核
第十一條 項目考核由校青協組織實施,分為中期考核和結項考核。
第十二條 中期考核時間由校青協根據項目的中期時間節點確定。項目團隊需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資助中期考核表》(附件二)。校青協將採用考察服務對象、與項目負責人一對一交流等方式對受資助項目進行考核。
第十三條根據中期考核,校青協將對資助項目做出是否繼續資助的決定。
第十四條 未通過中期考核的項目將被取消資助資格,無法獲得後續資助。
第十五條 通過中期考核的項目將在項目結束後接受結項考核。項目負責人需向校團委、青協提交《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總結》,內容包括項目開展過程的詳細記錄、項目開展的經驗總結、對於今後工作的建議以及相關的影音資料、媒體報道。通過結項考核的項目將獲得後續的50%資助經費,同時提交詳盡的《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資助決算清單》(附件三)。
第三章 項目評優 獎勵
第十六條 校青協將為參與獲得完整資助優秀項目的志願者頒發證書、進行認證,同時根據《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積分評優方案》,對志願者給予積分。
第十七條 每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校團委、青協將對在上階段內獲得完整資助的優秀項目開展評優、表彰工作。經過校團委、青協和專家組成的評優委員會的評選,授予獲獎團隊“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品牌項目”(以下簡稱“品牌項目”)榮譽稱號,同時根據《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積分評優辦法》,對品牌項目的志願者給予增加積分。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八條 院系青協獲得資助優秀項目的情況,將納入北大共青團系統年度述職內容。
第十九條 若干志願者個人自發策劃開展,參照院系青協類項目申報模式,向團隊領隊所在院系提出資助申請的項目,歸入相應院系獲得資助優秀項目範圍。
第二十條 本辦法從2010年11月15號開始實施,解釋權歸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所有。
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積分評優辦法
一、為激勵北京大學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志願服務活動,營造良好的志願服務氛圍,推進我校志願服務事業的規範化、制度化發展,校團委、校青年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校青協”)特制定本辦法。
二、該辦法在項目級別、服務時間、服務地點、服務崗位以及工作表現五個方面分別設置不同分數等級,對志願者進行相應積分。
三、具體操作流程:
1. 校級青年志願服務活動項目:
①單次志願服務活動后,項目團隊(即參與該志願服務活動的全部人員)中首次參加服務的志願者需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個人註冊表》(附件一),並將電子版上交至該項目團隊領隊;已經參與過志願服務活動並完成註冊的志願者無需填寫此表。
②項目團隊領隊將新註冊的志願者信息彙集成一個Excel表格,格式參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單項活動個人註冊匯總表》(附件二)。
③校青協在每次志願服務活動結束后,按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細則》(附件三)為每名志願者核算該次活動積分。
2. 獲得完整資助優秀志願服務活動項目(詳見《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資助辦法》):
①單次志願服務活動后,項目團隊(即參與該志願服務活動的全部人員)中首次參加服務的志願者需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個人註冊表》(附件一),並將電子版上交至該項目團隊領隊;已經參與過志願服務活動並完成註冊的志願者無需填寫此表。
②項目團隊領隊將新註冊的志願者信息彙集成一個Excel表格,格式參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單項活動個人註冊匯總表》(附件二)。
③校青協在每次志願服務活動結束后,按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細則》(附件三)為每名志願者核算該次活動積分。
3. 院系青年志願服務活動項目:
①單次志願服務活動后,項目團隊(即參與該志願服務活動的全部人員)中首次參加服務的志願者需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個人註冊表》(附件一),並將電子版上交至該項目團隊領隊;已經參與過志願服務活動並完成註冊的志願者無需填寫此表。
②項目團隊領隊將新註冊的志願者信息彙集成一個Excel表格,格式參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單項活動個人註冊匯總表》(附件二)。
③項目團隊領隊在每次志願服務活動結束后,需按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細則》(附件三)為每名志願者核算該次活動積分,並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登記表(院系版)》(附件四);
④項目團隊領隊《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登記表(院系版)》填寫后,交至所在院系青年志願者協會,院系青協秘書長審批通過後,由院系青協會長(即院系團委書記)簽字、加蓋院系團委公章。院系青協秘書長將通過審批的紙版《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登記表(院系版)》(附件四)在活動結束后一周內交至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校團委老生物樓208室),並將積分登記表和該次活動個人註冊匯總表的電子版發送至指定積分郵箱;
4. 公益志願類社團青年志願服務活動項目:
①單次志願服務活動后,項目團隊(即參與該志願服務活動的全部人員)中首次參加服務的志願者需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個人註冊表》(附件一),並將電子版上交至該項目團隊領隊;已經參與過志願服務活動並完成註冊的志願者無需填寫此表;
②項目團隊領隊將新註冊的志願者信息彙集成一個Excel表格,格式參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單項活動個人註冊匯總表》(附件二);
③項目團隊領隊在每次志願服務活動結束后,需按照《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細則》(附件三)為每名志願者核算該次活動積分,並填寫《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登記表(社團版)》(附件四);
④領隊需將積分登記表交至社長審批,由社長簽字並加蓋社團章后將紙版《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積分登記表(社團版)》(附件四)在活動結束后一周內交至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校團委老生物樓208室),並將該表和該次活動的個人註冊匯總表的電子版發送至指定積分郵箱;
四、校青協將為每名參與過志願服務活動的志願者製作個人積分庫,並隨時更新。
五、“五·四”青年節之前,校團委、校青協將舉行優秀青年志願者評選活動。屆時將根據全校志願者積分情況和各單位團委(總支、直屬支部)的推薦情況,選取積分排名靠前的若干名志願者或院系推薦的事迹特別突出的志願者給予評優資格。校青協經過進一步評選流程后,授予相關榮譽稱號。
六、各項目團隊領隊需嚴格按照實際情況為每名志願者進行積分,校團委、校青協將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對積分情況進行審查,一旦發現錯報或虛報的情況,將取消該項目積分和評優資格。
七、本方案將從2010年12月1日開始實施。本辦法最終解釋權歸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所有。
2011年5月4日,北京大學共有386名志願者為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點燃暨火炬傳遞儀式提供了志願服務。
2011年5月28日,由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和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北京大學2011年青年志願者評優表彰大會順利舉行。
2010年3月中旬,北大團委啟動了“攜手麥拉——北大學子深度支援旱區麥拉村公益行動”。
2010年4月14日,我國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強雷地震。得知災難發生后,北大青年積極行動,自發組織募捐,表達北大師生對災區的關懷,體現了北大人時刻心繫祖國和人民的高尚情懷。
2010年5月,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啟動關愛農民工公益志願實踐活動。
2010年6月5日,北京大學2010年青年志願者工作會議隆重召開,會上發布了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視覺形象系統和啟動了振華打工子弟學校公益教育實踐團。
2010年8月8日至22日,北京大學36名志願者參與到第一屆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志願服務活動。
2010年10月1日,北京大學共45名志願者代表參加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1周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贏來了60周年慶典。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首都國慶六十周年遊行。由北京大學2300餘名學子組成的第三十三方隊——“我的中國心”方陣,以隊員們整齊的步伐、真誠的笑容和響亮的口號成為國慶遊行中最為耀眼的方陣之一。
除了參加國慶群眾遊行的2300餘位方陣隊員,北京大學還有87名師生承擔了天安門廣場合唱方陣。在國慶遊行活動中,他們克服了持續站立近3小時的疲憊,堅持用飽滿的精神、嘹亮的聲音唱響16首愛國經典歌曲,為祖國母親獻上生日的祝福。此外,10月1日至8日期間,北京大學共有591名志願者參與了海淀公園國慶遊園活動以及北京大學城市志願者站點的服務工作,他們以飽滿的精神的面貌和優質的微笑服務圓滿完成了國慶志願者任務
2008年5月4日,北京大學迎來了110周年華誕。在積極籌備志願者工作的同時,北大團委熱情參與北大建校110周年慶祝活動志願者工作,240餘名校慶志願者為慶典大會、基金會、校友會和校內相關活動提供志願服務。
2008年6月14日,總理親筆題贈“用熱情真誠良好的服務,為國家贏得尊嚴和友誼”的寄語令北大全體奧運志願者備受鼓舞,堅定了奉獻奧運報效祖國的決心和信心。
2004年底,南亞、東南亞地區發生海嘯災情后,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倡議組織了“生命·關愛——為南亞、東南亞地區發生海嘯受災地區奉獻國際人道主義愛心的捐款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海嘯受災地區的國際人道主義愛心。
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志願服務則是北大第一次較大規模的組織志願者參加大型國際賽事的志願服務。
項目宗旨
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是為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的教學工作、課外活動提供志願服務,幫助廣大工友實現學習願望,達到學習效果的志願服務團隊,由校團委志願者工作部負責統一管理。目前,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作為平民學校的重要組成單位,已經走過了五年的歷程。志願者包括主課教輔志願者、計算機教輔志願者和英語教學志願者,他們來自於全校各院系、各年級。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不僅為平民學校課程提供教學輔助等志願服務,同時組織學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幫助學員體驗課堂內容,交流學習收穫,體驗平等教育理念。
情況概述
1、志願者類型
主課教輔志願者:與平民學校授課教師保持溝通,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場地布置、設備調試、學員通知、教學輔導等各方面的教學輔助工作;協助授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員主動參與學習和討論;組織平民學校學員開展各種班級活動,帶領學員根據教學計劃定期進行自主學習;解決平民學校學員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計算機教輔志願者:完成平民學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任務;解決平民學校學員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英語教學志願者:完成平民學校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任務;帶領學員進行口語會話練習,引導學員自主學習交流;解決平民學校學員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2、志願者招募
招募面向全校所有院系的同學和往屆學員志願者。由團委志願者工作部組織進行簡歷和面試篩選。篩選原則為志願經歷、志願熱情、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時間保證等。
3、志願者培訓
在招募結束后志願者上崗前,由團委志願者工作部組織志願者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課程內容介紹,志願者責任義務,服務注意事項等,並邀請往屆優秀志願者講解志願服務經驗。
4、志願者管理
實行簽到制度,原則上要求志願者每學期請假次數不多於2次。在主課、英語、計算機志願者團隊中各設置一名負責人。負責人的職責是定期像團委志願者工作部彙報團隊運作狀況和成員思想情況。於學期末根據一學期志願者的表現評選優秀志願者。
5、團隊建設
由團委志願者工作部負責為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進行團隊建設。每學期舉辦若干次志願者座談會,了解志願者的思想狀況,和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座談會也可以增進志願者內部認同感和凝聚力。在平民學校服務隊中引入素質拓展、球類比賽等活動,有效增加了團隊內部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內容特色
志願者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所收穫的內容是豐富而充實的。在長期的服務過程中,有助於志願者提升團隊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責任意識。
平民學校的函授課程均為社會性、效能性較強的課程,在與整個平民學校學員進行互動的同時,志願者不僅將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學員及志願者團隊的其他成員分享,也從整個團隊中吸取他人的優點,不斷深化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可以說,平民學校的課程是大學生在專業課上學習不到的知識和技能,這對於大學生志願者的知識結構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完善。大學生志願者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以及和學員間的深入交流使得平民學校志願者服務成為大學生了解社會基層工作人員的思想動態的窗口。同齡進步青年學習的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不斷鞭策大學生志願者更加珍惜自己在大學校園中的青春歲月。平民學校志願者服務隊為青年志願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平台。
作為一個志願者服務的團體,整體意識對於志願者而言是重要的,也是更有效地完成工作的前提之一。平民學校志願者服務隊在這方面同平民學校班級管理團隊不斷磨合,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和學員之間的課外交流,使得團隊歸屬感不斷加強,也為志願者內部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通過各種互動方式,大學生自身能夠更加貼近基層群眾,為其能夠更好地和外界進行交流,獲取資源提供了有效途徑。平民學校志願者服務隊不斷探索和完善這種模式,使得大學生自身也能夠寓教於樂,從而獲得一種成就感,形成一種凝聚力,對於今後志願者參與其他各個領域的志願服務也是一種無形的推動。
由於平民學校志願服務自身的特殊性,在平民學校志願者服務隊自身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一套高效服務的經驗模式;而志願服務的本質在各個領域又具有相通性,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將兩者進行結合,通過培訓傳授和交流互動使得志願者在提高自身服務質量的同時,也能夠對其他領域志願工作的完善進行一種思考和促進,從而推動志願事業能夠邁向更高的層次。服務質量的提升,更好地為受眾考慮,志願者自身的責任意識也能夠不斷加強,這不僅對於青年大學生工作態度是一種切實有效的引導,也是為其今後更好地轉型為社會各領域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礎。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基於這點出發,不僅能夠出色完成平民學校的志願任務,也從志願者自身收穫的角度考慮,切實從無形中關愛大學生志願者。
項目成效
平民學校志願服務活動自啟動以來,累計招募志願200餘人次,在校園內取得了積極的反響。志願者在平民學校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技能、服務技能的提高,團隊意識、奉獻意識的提高,而且從同齡學員的身上,感觸到了拼搏進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這樣一種學員與志願者之間的價值觀、人生觀上的交流,對於志願者本身而言,也是一次良好的德育教育。平民學校志願服務隊作為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為傳承平等理念,成就平民夢想,做出了切實而富有成效的貢獻。
【前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者漂泊到了城市,為這座日益更新的國際化都市做著默默無聞的貢獻。正是這樣一個群體,支撐起了城市建設和基層服務的脊樑。然而,也是這樣一個群體的孩子,正處於社會教育不公平的風口浪尖——教育資源的緊缺,教育環境的不理想等等。但外界的影響絲毫沒有影響這群孩子的求知慾望。而恰恰也是這樣一群孩子,時刻牽動著北京大學莘莘學子的心。
近幾年來,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及其下屬志願者團體,積極開展打工子弟學校的支教活動,迄今為止,成果斐然。北大學生參與支教活動已然成為北大志願服務的品牌項目,在燕園蔚然成風。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在此基礎上,整合中文系的優秀資源,成立了振華打工子弟學校公益教育實踐團項目,該項目於2010年6月啟動。
【主要介紹】
本次公益教育實踐團主要開展主課教學、興趣教學、心理輔導、課餘活動等系統化、規範化的對口支援服務,爭取改善振華學校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現狀,使其享受更多教育資源;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對打工子弟學校支教模式進行深入調研,並結合支教服務實踐,形成調研成果,在此基礎上改進現有支教模式,挖掘關於改進農民工子女教育現狀的深層思考,推廣比較成熟的打工子弟學校支教的有益經驗和成功模式; 也希望通過參與該項目,培養同學的奉獻精神,提高同學認知社會、調查研究以及成長成才所需的各類社會化技能,將實踐團打造成參與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載體。
本次實踐團的志願者由來自全校3個院系的30名志願者組成。實踐團志願者年齡分佈合理,專業領域廣泛,知識結構完備,有豐富的支教經驗和志願服務的經歷,是一支有追求,有理想,有擔當的志願者團隊。
實踐團的教學課程主要為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等科目。志願者們通過前期的精心準備,將課本知識融於生活,使得課堂活躍而充實。
課程期間,志願者總能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寓教於樂。孩子們對於每一次志願者的到來總是充滿了期待。
在完成基本教學的同時,志願者們就振華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師、學生、學生家長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查,就大學生支教的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成為今後各類教育實踐類的志願活動的較好範本和典例。
實踐團的志願者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不僅提升自我對於社會的責任感,也收穫了一份別樣的感動。振華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給志願者們寫了不少感人的文字,雖然很短,但從這些純樸的文字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天真,是可愛,更是一種感動和震撼。
【結束語】
這樣一群孩子,同樣是祖國的花朵,但是由於生計,為了生活,他們隨著自己的父母四處流浪,來到日益繁華的大城市。城裡的星星和家的一樣美麗,但似乎卻缺少了家的溫馨。繁華的現代文明也許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卻一次次在他們的心上烙下深深的痕迹。
面對這樣一群孩子,我們能夠做什麼呢?他們的笑臉是那麼得純樸,他們的言語是多麼得天真,而這一切的一切一定波動過我們的內心深處的情弦,他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是不是讓我們感到一絲絲心酸?
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能改變么?也許我們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一同加入到各種各樣的公益教育類實踐,各種關於他們的志願服務,一定會發生一點點改變。
你一定會無怨無悔——你收穫的,一定會是一份寶貴而難忘的經歷。或許,你會拿起筆,在深夜的燈前記錄下幾次活動的點點滴滴,將最鮮活的記憶保存在文字之中。而更多的,是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志願熱忱,等待著你慢慢咀嚼和體味。
其實你深深知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不僅僅是一句閃亮的誓言,更是一種責任和堅守,是所有的志願者們一起繪製的多彩畫卷。我們因為同樣的事業走到了一起,也懷有同樣的心愿共同努力,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培養一代人,鍛煉一代人,感動一代人,將北大的支教活動能夠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太陽終究會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我們也堅信,不久的將來,“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項目宗旨
北京大學國旗班隸屬於北大團委志願者工作部,是由團委領導,全部由在校學生組成的志願者服務型組織。國旗班的工作任務就是負責日常以及重大活動中的出旗、升旗環節。國旗班的工作簡單而瑣碎,卻又要有很大決心和耐心。國旗班的成長和付出捍衛了北京大學對於國旗的敬意和崇高的愛國精神。
情況概述
北京大學國旗班是北京大學團委志工部下屬的一個學生機構,擁有十幾年的歷史。
北大國旗班的規模最近幾年來一直保持在20人左右,每學期的開始我們都會在三角地組織進行招新,來補充人數,每學期招新報名的人數可達到四五十人,經過一定的篩選和判斷,最終會有十五名左右的同學留在隊伍里。每學期我們的日常活動比較固定:每天早上三名同學一組負責前天的降旗和當天的升旗任務,每逢周一我們會組織全體隊員參加的大升旗儀式,每名成員到時都會穿戴北大國旗班的傳統的白色制服和黑色皮鞋參加升旗儀式。我們的日常升旗地點在電教與講堂間的國旗杆。為了保證同學們的動作質量,我們還會在每周三晚上進行一次訓練,訓練由北京大學的國防生同學負責完成,而且為了保證動作上的標準和規範,每學期我們還會和團委的友好共建單位,天安門武警護衛隊團委聯繫,請天安門國旗班的戰士來協助我們的訓練,糾正我們的動作,並且,我們還與天安門國旗班的戰士們建立了幫助他們學習英語的雙向幫助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每年,國旗班還會承擔學校大型活動的升旗任務,比如校運會,五四文化季,以及全國高校田徑精英賽等重大活動。每次大型活動前我們都會在周末加練,進一步鞏固同學們的隊列動作,以達到要求。從每次活動后各方面的評價來看,我們的工作和付出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和讚許。
內容特色
北京大學國旗班一直以來都秉承著建班以來的最初定位:立足於國旗的相關活動,建設北京大學對於國旗的守護與敬意,對於北大愛國進步的精神內涵的詮釋與解讀,培養同學們的愛國熱忱和信仰,建立一種嚴肅愛國的意識和思想。十幾年來,國旗班的足跡和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
每個清晨,都會有我們國旗班的同學在旗杆下,心裡默唱著國歌,拉動紅旗緩緩上行,直到升到校園的最鮮艷的地方;每個日落,都會有我們國旗班的同學在旗台旁降下國旗,綁好收旗。最難能可貴的是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奉獻,沒有一個人會抱怨,沒有一個人會鳴不平,我們有的只是默默的堅守,默默的維護,一切都源自我們內心對於國旗,乃至這個國家無比深沉的愛和敬仰。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年代,國旗可以說是寄託了高尚理想的代表,而國旗班則是承載了理想的凈土,我們不會計較得失,我們不會在意辛苦,我們的一切付出都只為了國旗的照常升起,照常落下,為了表達內心對於國旗的愛,國家的情。
所以,北大國旗班的特色就在於它是一個聚集理想和擁有理想的人的地方。他的一切行動和付出都是出於理想,沒有任何功利心的驅使。相信在這樣一個世界,這樣一份理想永遠會永葆一抹亮色。
項目成效
在國旗班成立的十幾年來,一直以培養同學的愛國情操和熱忱為主旨,已經有很多積極愛國的同學從我們這裡走出去,在鍛煉自己的同時,我們也很好得協助完成了學校里舉辦的大型活動,得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項目宗旨
北京大學一年之中有四次校級重大慶典活動,分別為4月最後一周周六的燕大校慶、5月4日的北大校慶暨西南聯大校友返校活動、9月開學典禮、7月畢業典禮。這四次大的慶典活動都需要大量訓練有素的志願者。為此,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針對這四次慶典,專門成立慶典志願者服務隊,以便更好的服務學校,服務慶典。
情況概述
慶典志願服務項目流程分為志願者宣傳動員、招募培訓、上崗服務、後勤保障和評優表彰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志願服務項目運作體系。
在招募宣傳階段,本著公開、平等、自願的原則,做好慶典志願者招募工作。根據慶典志願服務需求,及時公布崗位信息、崗位職責、服務內容、保障機制等信息,明確招募選拔的條件和要求;選拔結束后及時公示志願者名單,並接受志願者問詢。
在培訓動員階段,依託豐富的師資力量和優良的志願服務傳統,按照通用志願者與專業志願者、普通志願者與骨幹志願者的分類,開展基礎培訓與專業培訓、一般培訓與骨幹培訓活動,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實踐性、參與性原則,確保責任到位、人員到位、宣傳到位、措施到位,使志願者培訓工作更加專業化、制度化。
在上崗服務階段,加強相關部門的統籌協調,為開展慶典志願服務提供保障、創造條件,為志願者提供必需的物質保障,促進志願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評優表彰階段,切實做好慶典志願者認證工作,頒發志願服務證書;評優表彰要綜合志願者的服務表現、服務效果等因素,對優秀個人予以表彰宣傳,達到“外樹形象,內聚人心”的良好效果。
內容特色
一、面向全校招募志願者
慶典志願者服務對象均為校級重大活動,因此校青協將志願者的招募範圍定位為全校學生。在宣傳媒介上,通過學校主頁、校園熱點、BBS等方式,面向全校招募志願者。
二、物資保障充足
校青協積極整合各類資源,保證慶典志願者的物資發放。同時,每一期慶典志願者都會收到校青協開據的志願服務活動證明,以激發志願者熱情。
三、培訓體系化、特色化
慶典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西南聯大校友返校活動,有較多的年老校友。針對這一現狀,青協特別舉行如何照顧老年人的培訓,以使服務更加貼心化、人性化。慶典志願者普遍得到了老校友們的高度評價。
第一期志願服務活動優秀項目
項目名稱 組織名稱
“收衣服”項目 愛心社
燕北園走山項目 愛心社
“我心助你夢飛翔”項目 經濟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真心付出,傾情關懷”志願教授福利院老人英語活動 外國語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和我一起在博物館漫步”志願講解活動 考古文博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流浪貓救助項目 流浪貓關愛協會
低碳校園先鋒3.0項目 清潔發展機制研究會
中國石油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長江職業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華中師範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武漢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政法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北京科技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