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傳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劉伯溫傳說是以浙江青田、文成等浙南地區為核心流傳地,併流布浙東輻射全國的關於歷史人物劉基的傳統民間口頭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傳說主要表現劉伯溫的胸懷大略、足智多謀,或表現他的仁心仁術、關愛百姓,或表現他的為官清廉、執法如山,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正義、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善良智慧的讚譽和對邪惡的憎恨。

2008年6月7日,劉伯溫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I-38。

歷史源流


劉伯溫
劉伯溫
劉基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是集道德、功業、文章於一身的“三不朽”偉人,具有很大的權威性。民間特別是劉基故鄉和周邊地區及劉基做官、遊學地的百姓,因敬仰他的人品、智慧和業績,而把自己的思想、觀念、情感寄托在他身上,於是就產生了“劉伯溫傳說”。
另外,劉基輔佐朱元璋剪滅群雄,充分顯示了奇才偉略,給人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朱元璋對劉基的不公待遇,也更激起了人們對劉基的懷念之情。
“劉伯溫傳說”在劉基在世時即產生,接著數量越來越多、流布越來越廣,並日益豐富起來。最早的記錄要算明初黃伯生《劉公行狀》里的有關內容。黃氏與劉基之子“相知最深”,但比他們年長得多,可說是劉基的同輩人。《行狀》說劉基在西湖望雲氣,認為“此天子氣也,應在金陵,十年後有王者起其下,我當輔之”;又說劉基看見日中黑子,預測東南方向必將失去一員大將,不久胡深果然敗沒。
明朝中後期,文人筆記對劉伯溫傳說更是多有記錄。隆慶年間的進士趙善政輯有《賓退錄》四卷,開篇即有“鄱陽湖更舟”的神奇記載。約與此同時的鄧士龍輯成《國朝典故》,其中《遵聞錄》篇載有“築城之讖”。萬曆年間由焦竑所輯的《玉堂叢語》卷八《誌異》中,則較詳細地記錄了“石室得天書”的故事。
滿清時期,劉伯溫傳說在文人筆記中也多有記錄,如吳承謀的《吳興舊聞錄》卷一、歐陽蘇的《蛟溪書屋懷劉青田先生並序》,及清末民初的《燒餅歌》等等。
19世紀80年代,黨中央成立了“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組織各地對民間文學進行全面挖掘搶救工作,“劉伯溫傳說”得以較系統搜集

主要內容


內容包括劉基生平家世、聰穎好學、神機妙算、除暴安良,開國功勛,及其家鄉的風土人情等許多方面。

文化特徵


內容分類

篇目繁多的民間傳說以劉基的一生經歷為依託,劉伯溫傳說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山地文化的印記。浙南山地,山多、岩多、洞多,浙南人民懷著對鄉土的神聖崇拜意識,對鄉土傑出人物的無比熱愛,創造了地方風物、人物傳說,顯示出山地文化的特色,如《武陽降生》《石門洞得天書》《南田田土為何恁肥》等。
2、懲惡揚善的意願。人民群眾在封建社會受到的欺壓,無法伸張,於是把美好的願望寄託於清官身上。《嚴懲衙卒》《高安縣判案》等傳說中,劉伯溫作為清官的化身,痛快淋漓地懲處惡人、褒獎好人,表現了人民群眾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對公平公正的渴望。
3、功業的讚頌。劉伯溫是中國歷史上百年難得一見的軍政奇才。他文韜武略、博古通今,在歷次戰役中屢出奇謀,屢立偉功。《火燒紫陽觀》《應天鏖戰》《智殲陳友諒》等故事,表現了劉伯溫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軍事才能。
4、智慧的寄寓。劉伯溫是一個智者,精通天文地理,朱元璋稱他“及將臨敵境,爾乃晝夜仰觀乾象,慎候風雲,使三軍避凶趨吉”。《少年救鄉親》《三試劉基》《帥船救主》等傳說,正是“智者”劉伯溫在人民心目中的反映。

主題思想

“劉伯溫傳說”與地方實物及史實相結合,以獨特的意境,自然流暢的敘述方式,塑造了劉伯溫作為一位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形象,傳達了浙南人民物質與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傳統文化心態和審美需求。

藝術特徵

“劉伯溫傳說”的主要特徵為:
1.傳承久遠。自發端流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且有社祭為依託;
2.地域廣泛。密集甌越、盛傳吳越,輻射全國,遠播海外;
3.數量眾多。單在甌越文化區流傳的“劉伯溫傳說”即達100多篇;
4.內容豐富。涉及風俗、物產、人物、地名等各方面,幾乎涵蓋民間文學涉獵的所有領域;
5.形式多樣。除口耳相傳外,還有曲藝、戲劇等傳承形式。

表現形式


相關製品:口耳相傳的民間自發敘說,一般不使用道具;“說唱類”有根據情節需要而使用檀板二胡等簡單樂器;“演藝類”有相對固定的場所及器具,如演出用的服飾、場景、樂器等。
相關作品主要有:1986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劉伯溫的傳說》;1990年、1994年溫州群藝館編印的《園柳》雜誌里的《劉伯溫傳說故事》;1998年文成縣旅遊局編印的《劉伯溫民間故事選》;2005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劉伯溫傳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編纂《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中的《文成縣故事卷》《樂清縣故事卷》《泰順縣故事卷》《永嘉縣故事卷》《瑞安市故事卷》《青田縣故事卷》等書中的相關故事。20世紀80-90年代,原文成縣越劇團編排大型越劇《劉伯溫下山》《劉伯溫拒婚》《王老五奉旨討飯》《劉伯溫、朱元璋民間生死交》等赴江、浙各省各地演出反響頗大。

分佈地區


“劉伯溫傳說”的分佈區域可分為幾個不同層次的文化圈;首先是以文成縣為核心的甌越文化圈,其具體範圍為甌江飛雲江、敖江三江流域內的溫州市全境及麗水市青田縣;其次是除甌越文化圈外的吳越文化圈,包括浙江省、江蘇省等;再次是中國範圍內的其他地區,及屬於儒學文化圈的韓國、日本、新加坡東南亞國家,及世界各地的華人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認知價值:“劉伯溫傳說”中的智慧故事佔有很大的比重,這些故事是長期以來廣大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對後人起著智慧教科書的作用,就是今天,對人們認識自然、社會仍有著借鑒意義;
2、教化價值:傳說中的劉伯溫,是傳統道德的典範,他的道德品質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對現實仍有教化作用。其民本思想、義利思想、誠信思想及為官之道和謀事之策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文學價值:以劉伯溫傳說為題材的文藝作品門類齊全,流布甚廣,在民間文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借鑒其創作方法,探索其創作規律,對繁榮現代文藝具有重要意義;
4、史學價值:劉伯溫傳說隱含著某些歷史的因素,能彌補正史對劉基記載的不足,並為人們提供歷史的某些線索;
5、研究民眾心靈史的價值:中國老百姓特別推崇講忠義、有才華、富傳奇性的人物,而劉基這樣的人物正代表了老百姓對本民族本地區傑出代表的期盼,於是產生併流傳系列傳奇故事。“劉伯溫傳說”大多數誠為虛構,但寄寓其中的民眾心靈卻是真實的。反映在劉伯溫傳說中的思想、觀念、情感是豐富、全面的,不是少數人的意識形態和某一時期的思潮、時尚,而是民眾的整個心靈世界的折現,是世代的傳承;
6、民族凝聚力價值:文成縣是中國僑鄉,劉氏後裔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多人擔任僑領。劉伯溫傳說及劉基廟春秋兩祭,極大地凝聚了遊子們的愛國愛鄉之情,有利於中國的統一大業。

傳承狀況

作為口頭文學的“劉伯溫傳說”流傳時間從明初開始,明朝都穆《都公譚篡》中就有了劉伯溫的民間傳說記載。然後焦竑《玉堂叢語》卷八《誌異》以及《剪燭叢編》記載也就更多,證明“劉伯溫傳說”已經流傳了600餘年。
青田,有關劉基的民間傳說不下數百種,大多是口頭傳承,但影響很廣泛。在縣域範圍內,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流傳著關於劉國師的故事。縣文聯和縣民間藝術家協會編印的《青田民間故事大觀》中收集了50餘篇有關劉基的民間傳說,還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有關劉基的民間故事沒有得到記錄和整理,如果不及時搜集、記錄和整理,這些口頭流傳的民間文學就有可能失傳。

傳承人物

“劉伯溫傳說”基本由社會傳播,民間有少數講故事能手。據普查,文成縣擅長講述“劉伯溫傳說”的傳講人約有20人。其中部分傳講手因擅長曲藝,多為民間演藝組織成員,故常“學有師承”,同時也有一些“家庭傳承”者,而能講出一些傳承脈胳。代表人物有劉貴珊、劉允寬、劉久持、劉化練、吳晉佐、劉異生、劉天健、劉日澤等。劉貴珊等簡介如下:
劉貴珊,男,1907年生,文成縣南田人,初小文化,擅長於民間故事講述,詼諧風趣,貼近生活,頗得百姓稱讚。擅長講述的劉伯溫相關傳說有《蓑衣縣令》《嚴州解圍》《九世同居》《劉青天》等。並有演唱才能,是木偶劇團藝人,曾演出過《劉伯溫火燒紫陽觀》。
劉化練,男,1925年生,文成縣南田人,初中文化,擅長講述《中秋月餅》《路阻朱元璋》《半個雞頭一杯酒》《撕毀墳墓圖》等相關傳說。

保護措施

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的劉伯溫傳說(與麗水市青田縣共享)、“太公祭”,先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兩縣政府都加強了對劉伯溫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工作。由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中國劉伯溫文化研究基地、溫州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編輯的《劉伯溫文化遺產研究論文集》出版,在內容上體現了劉伯溫文化遺產體系的多層次結構特點。該論文集收錄了民俗學、文學、歷史學、文獻學等領域諸多學者關於劉伯溫傳說的研究成果,對於地方文化建設有指導和參考價值。

社會影響


文化影響

“劉伯溫傳說”以劉基故鄉——浙江省文成縣為分佈核心地,向中國大陸及港澳台乃至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文成縣南田鎮劉基廟,至今舉行春秋兩祭,融合著祭祀的內容向遍及海內外的劉氏後裔傳講一代達賢劉伯溫的傳說。

重要活動

在劉基誕辰700周年,為了進一步繼承和弘揚劉基文化,促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伯溫傳說”的傳承和發展,提高青少年的講讀能力和綜合素養,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溫州市教育局主辦,溫州市圖書館承辦,各縣、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教育局、圖書館共同協辦的“劉伯溫傳說”講故事電視大賽,從2011年5月初開始,蒼南縣選送的3個節目於7月5日進入半決賽,經過角逐,蒼南縣選手在溫州市“劉伯溫傳說”講故事電視大賽中奪冠。

傳承價值


劉伯溫傳說有著較高的文學價值,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其中佔有很大的比重的智慧故事,有著重要的認知價值;傳說中的劉伯溫,是傳統道德的典範,他的故事又有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傳說包含的一些歷史因素,能彌補正史對劉基記載的不足,因而具有一定的史學研究價值。

傳承現狀


有關劉伯溫的傳說故事集,過去已有多種不同版本問世,但仍有許多相關傳說沒有得到很好的記錄和整理,而有關講述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已越來越少,如果不及時搶救保護,這些口頭流傳的民間文學極有可能就此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