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二級學院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其前身是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是依據地質學一級學科成立的科系,成立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最先創辦的學科院系之一,也是中國綜合性大學中最早創辦的地質學教學和研究機構之一。朱家驊院士、謝家榮院士、馮景蘭院士、斯行健院士、樂森(王尋)院士、孫雲鑄院士、楊遵儀院士、陳國達院士以及國外知名學者O.Jackel、A.Heim、P.Misch等都曾在我院執掌教鞭,為我院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地質科學史上享有盛名的兩廣地質調查所,在1952年併入中南地質局之前,一直是本院的組成部分。在本院歷屆畢業生中,有以地窪學說創始人陳國達院士等為代表的卓越科學家;有以莫柱孫、廖士范等一大批總工程師為代表的知名地質學家;更有眾多目前活躍在科研、教學、工程技術、管理、實業界等各條戰線上的領導和業務骨幹;還有不少在國外留學和工作而為國爭光的學子。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的前身為台灣中山大學自然科學科礦物地質系,是中國綜合性大學中最早創辦的地質學教學和研究機構之一。
1924年2月4日孫中山將國立高等師範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和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併,成立國立廣東大學,並在理學院下設立礦物地質系,成為數、理、化、天、地、生的六大基礎學科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1925年8月17日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將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台灣中山大學。1927年9月,在謝家榮和朱家驊的倡議下創辦了兩廣地質調查所,行政上接受中山大學和國民政府雙重領導。
中山大學地質學系成立初期人數雖少,然而十分重視教學質量,是當時全校教學質量較高的學系之一。1926年,系主任黃著勛教授著《中國礦產》,並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是中國最早的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著作之一。此外,礦物地質系十分重視引進國外科學技術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如聘請國外教授、採用國外原版教材、加強野外實踐環節等。例如1928年引進了德國古生物學家葉格爾(O.Jaekel)教授任系主任,1929年聘請了瑞士的哈安姆(A.Heim)教授來系任教,1936年聘請了米士(P.Missh)教授擔任構造地質課程主講。兩廣地質調查所的研究人員還兼任系的教學工作。科研與教學的結合使學生受到了真正的鍛煉。當時,在教的教師包括朱家驊、謝家榮、朱庭祜、馮景蘭、樂森璕、李學清、張會若、李殿臣等地質學家。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在歷屆主任和教師的努力下不斷發展壯大,1924年的首任主任為黃著勛教授,之後的歷屆主任或主持工作的教授有朱家驊、葉格爾(O. Jaekel)、哈安姆(A. Heim)、張席褆、何傑、楊遵儀、陳國達、李翼純、潘鍾祥、林挺、曹廷藩、陳志中、方瑞濂、黃玉昆、李兆麟、趙不億、陳國能、周永章、鄭卓等。
回顧中山大學地質學教育九十多年曆程,儘管有1952-1958年和1963-1972年兩次停辦的各種波折,但地質學的學科專業仍然堅持下來,並在開放、務實的嶺南文化浸潤下,緊跟學科前沿,面向行業需求,幾十年來為我國地質教育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據初步統計,自1924年建系以來,先後在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任教和學習的有朱家驊、謝家榮、馮景蘭、斯行健、樂森璕、孫雲鑄、楊遵義、陳國達等8位院士。已培養了高層次地質人才1600餘人。其中1952年院系調整前畢業生有296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已成為我國知名的老一輩地質學家。八十多年來,培養的人才有地窪學說創始人陳國達院士等為代表的卓越科學家;有以莫柱孫、廖士范、劉連捷、林挺、徐鐵良、周聖生、鍾鏗、楊超群、楊錫光、黎瑞琦、陳培源、花友仁、黃國賢、農開清、陳學源、陳士謀、肖慶輝等一大批省級地礦局和研究院總工程師為代表的知名地質學家;還有目前眾多活躍在科研、教學、工程技術、管理、實業界等各條戰線上的領導和業務骨幹。改革開放后的畢業生還有一大批在國外留學並成為國際前沿地質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
中山大學的地質學教育長期以來秉承孫中山先生制訂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教導,繼承兩廣地質調查所的優良傳統,在前輩長期培養和師生共同努力下,逐漸形成優良的傳統。辦學理念體現“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嶺南特色,以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高度重視地質實驗、實習和實際動手能力。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嚴謹求實,刻苦鑽研,重視吸取相鄰學科的精華,不斷開拓地質學科的新領域。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作為全國綜合性大學地質學高等教育培養單位之一,尤其是擔負著培養華南地區經濟建設發展所需的高層次地質人才,承擔著國家和華南地區基礎地質及與經濟建設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科研項目的艱巨任務,已成為我國綜合性大學地質學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文革時期落後的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鑒於華南地區高層次地質人才缺乏的狀況十分突出,1979年5月中山大學決定在原地理系地質專業的基礎上恢復地質學為系一級建制。自從1978年恢復全國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招生制度之後,學生的質量一直保持較高水準。改革開放初期,本院在教學方面的首要任務是在改革開放形勢下,制訂新的教學計劃,明確學生的培養方向,提高教學質量。當時制訂的教學計劃已經開始考慮到厚基礎、寬口徑的特點,主要做法是適當調整各門課程的學時,加強數理化及外語基礎,突出四大塊專業基礎課——普通地質學、古生物地層學、礦物岩石學和構造地質學,增設計算機管理應用課程和開設若干專門化課程。使畢業生有堅實的數理化基礎和較強的專業適應性。
1992年,為了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要,按照“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分流培養”的原則,對本科生培養方向和教學計劃作了必要調整。確定以國家教委制訂的理科地質學專業的培養規格為依據,在提高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同時,開設應用學科方面的系列課程。目的是使學生既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同時又具備從事應用行業的專門知識。為此,在地質學專業的基礎上,結合華南地區的地質工程人才需求,設置了若干應用方向課程系列,如“城建地質基礎工程與管理”、“寶玉石與非金屬材料”等方向。
進入21世紀,地質學本科教學進一步採取了2+2的教學模式,即頭兩年為基礎課程,后兩年為方向課程。三個基本應用方向的課程體系為“寶玉石與礦產資源”、“地球環境與災害”、“岩土工程”等。經過多年的實踐,應用方向的設置是符合當時的經濟建設需要的,特別是地質工程方向有十分巨大的市場需求。本院學生的就業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
2004年在本科教育中新開辦了“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新專業,目的是培養當前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相結合的新型人才。2004年起招生規模逐漸擴大,目前兩個本科專業招收的學生每年共達到120人左右。2007年在校學生達到462人,其中本科生人數是2003年的2.5倍。
廣東處於改革開放和經濟外貿的前沿,大量學生願意湧入經濟、金融類學科,特別是疊加上世紀90年代全國性地質行業不景氣,地質學受到冷落,地質學學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衝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十多年來,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認真做好學生的專業思想工作,引導學生熱愛地球科學事業,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開設各類地球科學講座,實行部分本科生導師制,提前進入科研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對地球科學的求知慾不斷加強,據初步統計,從中山大學2002年實施轉專業計劃以來,院內要求轉專業的學生從近50%情形轉變為目前的不足10%。多數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有了十分明顯的好轉。
中山大學地質學專業的學生一直具有較好的實驗技能和野外地質經驗。從1979年開始,雖然當時地質系的資金十分有限,但還是對原有的普通地質、古生物、礦物、岩石、沉積、構造地質、遙感地質、地球物理、礦床和礦相等本科教學實驗室進行較較大的補充和更新。同時,採取多渠道、多途徑的辦法籌集經費,逐步建立了一些專門的實驗室,如顯微鏡鑒定室、岩礦地球化學實驗室、孢粉及微體古生物室、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學實驗室等。1986年建成面積510 m2的同位素年代學核地學實驗樓,內設14C同位素地質年齡測定、熱釋光技術、放射環境測量等設備。1989年至1991年先後建立原子吸收光譜室、實驗地球化學室、高溫高壓實驗室和寶玉石研究鑒定室,1996年建立了岩土力學工程實驗室和微型計算機室。
2000年,隨著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投入使用,地質學的本科教學實驗室有了質的飛躍,地質學專業學生的本科教育實行珠海和廣州各2年的模式,在學校自籌和後來教育部“211”及“985”工程的支持下,珠海校區建立了全新的本科教學地學學科實驗室,總面積達到1200 ㎡,內設多個本科基礎教學平台,如偏光顯微鏡實驗平台,配備了現代化的可視投影偏光顯微鏡教學設備,該微觀實驗平台可用於晶體光學、礦物學、岩石學和古生物學等課程的實驗;實物標本觀測平台,包括礦物標本、岩石標本和古生物標本等,同時還配套建設了地質標本展覽館,手標本觀察平台的實驗空間達到一次可容納150人的規模。此外,在珠海還建設了一系列綜合實驗室,如測量實驗室、繪圖實驗室、GIS實驗室、化學預處理實驗室等。珠海校區的平台理念和設計模式受到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好評。
2002年,在廣州校區(南校區)則將原來分散和陳舊的專業實驗室進行了重新整合,如原有的專業實驗室為晶體光學實驗室、岩石礦床實驗室、構造地質實驗室、古生物實驗室、寶玉石實驗室、地球化學實驗室、岩土力學實驗室、位素年代學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等都在2003年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和整合,改變原有按二、三級學科建設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思路和現狀,建立統一的地球科學實驗中心,其下設若干個既能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又能做到資源共享,成為本科實驗教學為主的開放的高年級實驗平台和創新平台,使儀器設備的使用率顯著提高。新建成的地球科學實驗中心,下設多個本科實驗教學平台,包括(1)地質觀察平台(微觀和宏觀的各類顯微鏡和標本觀察);(2)地質分析測試平台(化學分析實驗室、實驗地球化學實驗室、原子吸收光譜實驗室、同位素實驗室、孢粉與微古分析實驗室、沉積粒度分析實驗室、磁學實驗室室、釋光年代學實驗室、冷台-熱台顯微鏡實驗室等);(3)岩土力學實驗平台,以及(4)地球科學信息處理實驗平台(含計算機、各類軟體、GPS、地質填圖PDA等)。該實驗中心的建立無論在人員管理,還是實驗室整體布局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台階。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的地質陳列館早在上世紀30年代已經建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多次停辦過程中,標本流失嚴重。1991年在新的地環大樓重新建立了地質礦物陳列館,到1996年對博物館進行了重新設計,2004年中山大學80周年校慶前,在學校和地質82級校友的共同資助下,重新將博物館進行了設計和裝修,目前該博物館展出標本500多件,為本科教育和全校乃至社會提供了一個素質教育和地學科普知識的場所。
改革開放30年來,根據地質學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習方向,建立和完善了一批教學實習基地,主要有一年級的長江三峽宜昌-秭歸教學實習基地,其他的實習基地還包括早在70年代就已開闢的湖南湘鄉棋梓橋填圖實習基地、安徽巢湖地質實習基地,以及順德、番禺等地的地質工程實習基地等。長江三峽宜昌-秭歸教學實習項目還受到中山大學美國嶺南基金會的資助,將地質實習作為學校的博雅教育內容,接納了全校各校區不同專業本科生的參與。非地質學類的學生報名參與熱情程度非常高,僅2003-2006年收到報名申請的文理醫和工科學生人數就達到1200多人。這項活動使地質學在全校素質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為了關注大學生的成長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設置了系一級的各類獎學金,在企業家、學者和校友的支持下,分別設立了Diffendal獎學金(美國地質學教授設立)、謝家榮院士獎學金、創慧獎學金(珠寶企業設立)、廣州勝捷獎學金(校友設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