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

代表了中國文學的最高成就

《中國十大古典名著》是中國經典文化作品的集合。

特色及評論


極具古典文化意韻的精裝外箱 精心設計印製的前後環襯 正文用60克黃膠版紙以深紫色香墨特別印製 精心設計製作的函套
極具古典文化意韻的精裝外箱
精心設計印製的前後環襯
正文用60克黃膠版紙以深紫色香墨特別印製
精心設計製作的函套

前言


中國文學出版社肇始於1951年,是我國對外譯介中國文學作品的國家級專業出版社,在國際上享有聲譽。此次該社出版的《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以其包裝、印刷、版本等方面的獨特品質,一經推出,即受到海外華僑的熱誠讚譽。我們特將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精品的《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奉獻給大家,以示新世紀珍藏紀念。 《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版本由中國國家圖書館提供,並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專家、教授點校。
《中國十大古典名著》代表了中國文學的最高成就,深受各個時代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愛,是中華民族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
十大古典文學名著為16開精裝,正文用60克黃膠版紙以深紫色香墨特別印帛,體現了千古文學名著的古色古香和高檔典雅的品位。
我們特將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精品的《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奉獻給大家,以示新世紀珍藏紀念。
《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版本由中國國家圖書館提供,並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專家、教授點校。

目錄


紅樓夢 東周列國志 三國演義 三言 水滸傳 二拍 西遊記 聊齋志異 封神演義 官場現形記
紅樓夢
東周列國志
三國演義
隋唐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聊齋志異
封神演義
岳飛傳

文章節選


《東周列國志》
第 二 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
話說宣王自東郊遊獵,遇了杜伯左儒陰魂索命,得疾回宮,合眼便見杜伯、左儒,自 知不起,不肯服藥。三日之後,病勢愈甚。其時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 甫、召虎託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問安。宣王命內侍扶起,靠於綉褥之上,謂二臣曰:“朕賴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寧,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宮涅,年雖已長,性頗暗昧,卿等竭力輔佐,勿替世業。”二臣稽首受命。
方出宮門,遇太史伯陽父,召虎私謂伯陽父曰:“前童謠之語,吾曾說過恐有弓矢之變,今王親見厲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篤,其兆已應,王必不起。”伯陽父曰:“吾夜觀 乾象,妖星隱伏於紫微之垣,國家更有他變,王身未足以當之。”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諸君但言天道而廢人事,置三公六卿於何地乎?”言罷各散。不隔一時,各官復集宮門候問,聞御體沉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顧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領百官,扶太子宮涅行舉哀禮,即位於柩前,是為幽王。詔以明年為元年,立申伯 之女為王后,子宜臼為太子,進後父申伯為申侯。史臣有詩讚宣王中興之美云:於赫宣王,令德茂世。威震窮荒,變消鼎雉。外仲內姜,克襄隆治。幹父之蠱,中 興立幟。卻說姜后因悲慟太過,未幾亦薨。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狎昵 群小,飲酒食肉,全無哀戚之心。自姜後去世,益無忌憚,耽於聲色,不理朝政。申侯屢諫 不聽,退歸申國去了。也是西周氣數將盡,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幽王另用虢 公、祭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並列三公。三人皆讒諂面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惟王所欲,逢迎不暇。其時只有司徒鄭伯友,是個正人,幽王不加信用。一日幽王視朝,岐山守臣申奏:“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遂退 朝還宮。太史伯陽父執大夫趙叔帶手嘆曰:“三川發原於岐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 亡,河竭而商亡。今三川皆震,川源將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岐山乃太王發跡之地,此山一崩,西周能無恙乎?”趙叔帶曰:“若國家有變,當在何時?”伯陽父屈指曰:“不出 十年之內。”叔帶曰:“何以知之?”伯陽父曰:“蓋盈而後福,惡盈而後禍。十者,數之 盈也。”叔帶曰:“天子不恤國政,任用佞臣,我職居言路,必盡臣節以諫之。”伯陽父曰:“但恐言而無益。”二人私語多時,早有人報知虢公石父。石父恐叔帶進諫,說破他奸佞,直入深宮,都將伯陽父與趙叔帶私相議論之語,述與幽王,說他謗毀朝廷,妖言惑眾。幽 王曰:“愚人妄說國政,如野田泄氣,何足聽哉。”卻說趙叔帶懷著一股忠義之心,屢欲進諫,未得其便。過了數日,岐山守臣又有表章申 奏說:“三川俱竭,岐山復崩,壓壞民居無數。”幽王全不畏懼,方命左右訪求美色,以充 後宮。趙叔帶乃上表諫曰:“山崩川竭,其象為脂血俱枯,高危下墜,乃國家不祥之兆。況 岐山王業所基,一旦崩頹,事非小故。及今勤政恤民,求賢輔政,尚可望消弭天變,奈何不 訪賢才而訪美女乎?”虢石父奏曰:“國朝定都豐鎬,千秋萬歲,那岐山如已棄之屣,有何 關係?叔帶久有慢君之心,借端謗訕,望吾王詳察。”幽王曰:“石父之言是也。”遂將叔 帶免官,逐歸田野。叔帶嘆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吾不忍坐見西周有‘麥秀’之歌! ”於是攜家竟往晉國。是為晉國大夫趙氏之祖,趙衰趙盾即其後裔也。後來趙氏與韓氏三 分晉國,列為諸侯,此是后話。後人有詩嘆曰:忠臣避亂先歸北,世運凌夷漸欲東。自古老臣當愛惜,仁賢一去國虛空。
卻說大夫褒,自褒城來,聞趙叔帶被逐,急忙入朝進諫:“吾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家空虛,社稷不保。”幽王大怒,命囚獄中。自此諫諍路絕,賢豪解體。話分兩頭。卻說賣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懷抱妖女,逃奔褒地,欲行撫養。因乏乳食,恰好有個姒大的妻子,生女不育,就送些布匹之類,轉乞此女過門,撫養成人,取名褒姒。論年紀雖則一十四歲,身材長成,倒像十六七歲及笄的模樣。更兼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 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一來姒大住居鄉僻,二來褒姒年紀幼 小,所以雖有絕色,無人聘定。卻說褒之子洪德,偶因收斂,來到鄉間。湊巧褒姒門外汲水,雖然村妝野束,不掩國 色天姿。洪德大驚:“如此窮鄉,乃有此等麗色!”因私計:“父親囚於鎬京獄中,三年尚 未釋放。若得此女貢獻天子,可以贖父罪矣。”遂於鄰舍訪問姓名的實,歸家告母曰:“吾 父以直諫忤主,非犯不赦之辟。今天子荒淫無道,購四方美色,以充後宮。有姒大之女,非 常絕色,若多將金帛買來獻上,求寬父獄,此散宜生救文王出獄之計也。”其母曰:“此計 如果可行,何惜財帛,汝當速往。”洪德遂親至姒家,與姒大講就布帛三百匹,買得褒姒回家。香湯沭浴,食以膏粱之味,飾以文綉之衣,教以禮數,攜至鎬京。先用金銀打通虢公關節,求其轉奏,言:“臣自知 罪當萬死。子洪德,痛父死者不可復生,特訪求美人,名曰褒姒,進上以贖父罪,萬望吾 王赦宥!”幽王聞奏,即宣褒姒上殿,拜舞已畢。幽王抬頭觀看,姿容態度,目所未睹,流 盼之際,光艷照人。龍顏大喜。四方雖貢獻有人,不及褒姒萬分之一。遂不通申后得知,留 褒姒於別宮,降旨赦褒出獄,復其官爵。是夜幽王與褒姒同寢,魚水之樂,所不必言。自 此坐則疊股,立則並肩,飲則交杯,食則同器,一連十日不朝。群臣伺候朝門者,皆不得望 見顏色,莫不嘆息而去。此乃幽王四年之事。有詩為證: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一旦薦匡床。風流天子渾閑事,不道龍已伏殃。
幽王自從得了褒姒,迷戀其色,居之瓊台,約有三月,更不進申后之宮。早有人報知申 后,如此如此。申后不勝其憤,忽一日引著宮娥,徑到瓊台,正遇幽王與褒姒聯膝而坐,並 不起身迎接。申后忍氣不過,便罵:“何方賤婢,到此濁亂宮闈!”幽王恐申后動手,將身 蔽於褒姒之前,代答曰:“此朕新取美人,未定位次,所以未曾朝見,不必發怒。”申后罵 了一場,恨恨而去。褒姒問曰:“適來者何人?”幽王曰:“此王后也,汝明日可往謁之。 ”褒姒嘿然無言。至明日,仍不往朝正宮。再說申后在宮中憂悶不已,太子宣臼跪而問曰:“吾母貴為六宮之主,有何不樂?”申 后曰:“汝父寵幸褒姒,全不顧嫡妾之分,將來此婢得志,我母子無置足之處矣。”遂將褒 姒不來朝見,及不起身迎接之事,備細訴與太子,不覺淚下。太子曰:“此事不難。明日乃 朔日,父王必然視朝。吾母可著宮人往瓊台採摘花朵,引那賤婢出台觀看,待孩兒將他毒打 一頓,以出吾母之氣。便父王嗔怪,罪責在我,與母無干也。”申后曰:“吾兒不可造次,還須從容再商。”太子懷忿出宮,又過了一晚。次早,幽王果然出朝,群臣賀朔。太子故意遣數十宮人,往瓊台之下,不問情由,將花 朵亂摘。台中走出一群宮人攔住道:“此花乃萬歲栽種與褒娘娘不時賞玩,休得毀壞,得罪 不小。”這邊宮人道:“吾等奉東宮令旨,要採花供奉正宮娘娘,誰敢攔阻!”彼此兩下爭 嚷起來,驚動褒妃,親自出外觀看,怒從心起,正要發作,不期太子突然而至,褒妃全不提 防。那太子仇人相見,分外眼睜,趕上一步,掀住烏雲寶髻,大罵:“賤婢!你是何等之人,無名無位,也要妄稱娘娘,眼底無人。今日也教你認得我!”捻著拳便打。才打得幾拳,眾宮娥懼幽王見罪,一齊跪下叩首,高叫:“千歲,求饒!萬事須看王爺面上!”太子亦恐傷 命,即時住手。褒妃含羞忍痛回入台中,已知是太子替母親出氣,雙行流淚。宮娥勸解曰: “娘娘不須悲泣,自有王爺做主。”說聲未畢,幽王退朝,直入瓊台。看見褒姒兩鬢蓬鬆,眼流珠淚,問道:“愛卿何故今日還不梳妝?”褒姒扯住幽王袍袖,放聲大哭,訴稱:“太 子引著宮人在台下摘花,賤妾又未曾得罪,太子一見賤妾,便加打罵,若非宮娥苦勸,性命 難存。望乞我王做主!”說罷,嗚嗚咽咽,痛哭不已。那幽王心下倒也明白,謂褒姒曰:“汝不朝其母,以致如此。此乃王后所遣,非出太子之意,休得錯怪了人。”褒姒曰:“太子 為母報怨,其意不殺妾不止,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愛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妾之一 命,即二命也。求王放妾出宮,保全母子二命。”幽王曰:“愛卿請將息,朕自有處分。”即日傳旨道:“太子宜臼,好勇無禮,不能將順,權發去申國,聽申侯教訓。東宮太傅、少 傅等官,輔導無狀,并行削職。”太子欲入宮訴明,幽王吩咐宮門,不許通報。只得駕車自 往申國去訖。申后久不見太子進宮,著宮人詢問,方知已貶去申國。孤掌難鳴,終日怨夫思 子,含淚過日。卻說褒姒懷孕十月滿足,生下一子。幽王愛如珍寶,名曰伯服,遂有廢嫡立庶之意。奈 事無其因,難於啟齒。虢石父揣知王意,遂與尹球商議,暗通褒姒說:“太子既逐去外家,合當伯服為嗣。內有娘娘枕邊之言,外有我二人協力相扶,何愁事不成就?”褒姒大喜,答 言:’全仗二卿用心維持,若得伯服嗣位,天下當與二卿共之。”褒姒自此密遣心腹左右,日夜伺申后之短。宮門內外,俱置耳目,風吹草動,無不悉知。再說申后獨居無侶,終日流淚。有一年長宮人,知其心事,跪而奏曰:“娘娘既思想殿 下,何不修書一封,密寄申國,使殿下上表謝罪?若得感動萬歲,召還東宮,母子相聚,豈 不美哉?”申后曰:“此言固好,但恨無人傳寄。”宮人曰:“妾母溫媼,頗知醫術,娘娘 詐稱有病,召媼入宮看脈,令帶出此信,使妾兄送去,萬無一失。”申后依允,遂修起書信 一通,內中大略言:“天子無道,寵信妖婢,使我母子分離。今妖婢生子,其寵愈固。汝可 上表佯認己罪:‘今已悔悟自新,願父王寬赦!’若天賜還朝母子重逢,別作計較。”修書 已畢,假稱有病卧床,召溫媼看脈。早有人報知褒妃。褒妃曰:“此必有傳遞消息之事。俟 溫媼出宮,搜檢其身,便知端的。”卻說溫媼來到正宮,宮人先已說知如此如此。申后佯為 診脈,遂於枕邊,取出書信,囑咐:“星夜送至申國,不可遲誤。”當下賜彩繒二端。溫媼 將那書信懷揣,手捧彩繒,洋洋出宮,被守門宮監盤住。問:“此繒從何而得?”媼曰:“老妾診視后脈,此乃王后所賜也。”內監曰:“別有夾帶否?”曰:“沒有。”方欲放去,又有一人曰:“不搜檢,何以知其有無乎?”遂牽媼手轉來。媼東遮西閃,似有慌張之色。宮監心疑,越要搜檢,一齊上前扯裂衣襟,那書角便露將出來。早被宮監搜出申后這封書,即時連人押至瓊台,來見褒妃。褒妃拆書觀看,心中大怒,命將溫媼鎖禁空房,不許走漏消 息,卻將彩繒二匹,手自剪扯,裂為寸寸。幽王進宮,見破繒滿案,問其來歷。褒姒含淚而 對曰:“妾不幸身入深宮,謬蒙寵愛,以致正宮妒忌。又不幸生子,取忌益深。今正宮寄書 太子,書尾云:‘別作計較。’必有謀妾母子性命之事,願王為妾做主!”說罷,將書呈與 幽王觀看。幽王認得申后筆跡,問其通書之人。褒妃曰:“現有溫媼在此。”幽王即命牽出,不由分說,拔劍揮為兩段。髯翁有詩曰:未寄深宮信一封,先將冤血濺霜鋒。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媼應居第一功。
是夜,褒妃又在幽王前撒嬌撒痴說:“賤妾母子性命,懸於太子之手。”幽王曰:“有 朕做主,太子何能為也。”褒擬曰:“吾王千秋萬歲之後,少不得太子為君。今王後日夜在 宮怨望咒詛,萬一他母子當權,妾與伯服死無葬身之地矣。”言罷,嗚嗚咽咽,又啼哭起來。幽王曰:“吾欲廢王后、太子,立汝為正宮,伯服為東宮。只恐群臣不從,如之奈何?”褒妃曰:“臣聽君,順也;君聽臣,逆也。吾王將此意曉諭大臣,只看公議如何?”幽王曰:“卿言是也。”是夜,褒妃先遣心腹,傳言與虢、尹二人,來朝預辦登答。
次日,早朝禮畢,幽王宣公卿上殿,開言問曰:“王后嫉妒怨望,咒詛朕躬,難為天下 之母,可以拘來問罪。”虢石父奏曰:“王后六宮之主,雖然有罪,不可拘問。如果德不稱 位,但當傳旨廢之,另擇賢德,母儀天下,實為萬世之福。”尹球奏曰:“臣聞褒妃德性貞 靜,堪主中宮。”幽王曰:“太子在申,若廢申后,如太子何?”虢石父奏曰:“臣聞母以 子貴,子以母貴。今太子避罪居申,溫清之禮久廢。況既廢其母,焉用其子?臣等願扶伯服 為東宮,社稷有幸!”幽王大喜,傳旨將申後退入冷宮,廢太子宜臼為庶人,立褒妃為後,伯服為太子。如有進諫者,即系宜臼之黨,治以重辟。此乃幽王九年之事。兩班文武,心懷 不平,知幽王主意已決,徒取殺身之禍,無益於事,盡皆緘口。太史伯陽父嘆曰:“三綱已 絕,周亡可立而待矣。”即日告老去位,群臣棄職歸田者甚眾。朝中惟尹球、虢石父、祭公 易一班佞臣在側。幽王朝夕與褒妃在宮作樂。褒妃雖篡位正宮,有專席之寵,從未開顏一笑。幽王欲取其歡,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 彈絲,宮人歌舞進觴,褒妃全無悅色。幽王問曰:“愛卿惡聞音樂,所好何事?”褒妃曰: “妾無好也。曾記昔日手裂彩繒,其聲爽然可聽。”幽王曰:“既喜聞裂繒之聲,何不早言 ?”即命司庫日進彩繒百匹,使宮娥有力者裂之,以悅褒妃。可怪褒妃雖好裂繒,依舊不見 笑臉。幽王問曰:“卿何故不笑?”褒妃答曰:“妾生平不笑。”幽王曰:“朕必欲卿一開 笑口。”遂出令:“不拘宮內宮外,有能致褒后一笑者,賞賜千金。”虢石父獻計曰:“先 王昔年因西戎強盛,恐彼入寇,乃於驪山之下,置煙墩二十餘所,又置大鼓數十架,但有賊 寇,放起狼煙直衝霄漢,附近諸侯發兵相救,又鳴起大鼓,催趲前來。今數年以來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吾主若要王后啟齒,必須同后遊玩驪山,夜舉烽煙,諸侯援兵必至,至而無寇,王后必笑無疑矣。”幽王曰:“此計甚善!”乃同褒后並駕往驪山遊玩,至晚設宴驪宮,傳令舉烽。時鄭伯友正在朝中,以司徒為前導,聞命大驚,急趨至驪宮奏曰:“煙墩者,先 王所設以備緩急,所以取信於諸侯。今無故舉烽,是戲諸侯也。異日倘有不虞,即使舉烽,諸侯必不信矣,將何物徵兵以救急哉?”幽王怒曰:“今天下太平,何事徵兵!朕今與王后出 游驪宮,無可消遣,聊與諸侯為戲,他日有事,與卿無與!”遂不聽鄭伯之諫,大舉烽火,復擂起大鼓。鼓聲如雷,火光燭天。畿內諸侯,疑鎬京有變,一個個即時領兵點將,連夜趕 至驪山,但聞樓閣管■之音,幽王與褒妃飲酒作樂,使人謝諸侯曰:“幸無外寇,不勞跋涉。”諸侯面面相覷,卷旗而回。褒妃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忙去忙回,並無一事,不覺撫掌 大笑。幽王曰:“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至今俗語相傳“千金買笑”,蓋本於此。髯翁有詩,單詠“烽火戲諸侯”之事。詩曰:良夜驪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賓士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卻說申侯聞知幽王廢申后立褒妃,上疏諫曰:“昔桀寵妹喜以亡夏,紂寵妲己以亡商。王今寵信褒妃,廢嫡立庶,既乖夫婦之義,又傷父子之情。桀紂之事,復見於今,夏商之禍,不在異日。望吾王收回亂命,庶可免亡國之殃也。”幽王覽奏,拍案大怒曰:“此賊何敢 亂言!”虢石父奏曰:“申侯見太子被遂,久懷怨望。今聞后與太子俱廢,意在謀叛,故敢 暴王之過。”幽王曰:“如此何以處之?”石父奏曰:“申侯本無他功,因後進爵。今後與 太子俱廢,申侯亦宜貶爵,仍舊為伯,發兵討罪,庶無後患。”幽王准奏,下令削去申侯之 爵,命石父為將,簡兵搜乘,欲舉伐申之師。
畢竟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