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益陽花鼓戲的結果 展開

益陽花鼓戲

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

益陽花鼓戲又稱益陽楚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湖南省的益陽、南縣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舊分西、東兩區)、寧鄉湘陰、長沙、望城、瀏陽、湘潭、株洲等地。

內容簡介


湖南有16個地方戲曲劇種,其中地方小戲8個,即長沙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克克戲)、岳陽花鼓戲(亦名提琴戲、翁琴戲)、衡州花鼓戲、邵陽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陽戲、花燈。根據舞台語言的規範,益陽花鼓戲和益陽的花鼓戲均屬長沙花鼓戲劇種。又因聲腔、劇目的不同,長沙花鼓戲又分有五個藝術流派(俗稱路子),即益陽路子、西湖路子、寧鄉路子、湘醴路子、長沙路子。由於歷史的原因,益陽擁有除長沙路子以外的四大藝術流派,花鼓眾多,風格迥異,因此,人稱益陽為“花鼓窩子”。益陽花鼓戲起源於當地民間的山歌、勞動號子、絲弦小調和民歌。一部分形成益陽地花鼓,為對子戲,又稱二小戲,一丑一旦,後來加入小生,形成三小戲;民國時期,一部分與當地湘劇班同台演出,吸收了湘劇的表演、程式、鑼鼓經、部分聲腔和劇目,形成了正式的戲曲劇種。

歷史沿革


益陽花鼓戲,俗稱益路花鼓,是形成於益陽本土的花鼓戲。這一路花鼓戲,歷史悠久,影響很大。清·同治元年(1862)就有趙松山、趙蘭山兄弟組建的職業班社大興班。之後,花鼓班社在益陽一帶比比皆是,官廳視為洪水猛獸,四處懸令禁止,光緒十五年,在益陽茈湖口就立有“永禁花鼓”的石碑。然禁者自禁,演者自演,一種新的藝術形成與發展非一塊石碑所能阻止。1943年,日寇逼近益陽,益路花鼓的寶和班毅然成立“益陽楚劇抗敵宣傳隊”,自編自演了《中秋誘敵》、《姑嫂上墳》等抗敵劇目,並赴常德、桃源慰勞前線將士,為益陽戲劇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59年元旦,益陽市花鼓劇團整理演出的《生死牌》,晉京演出於中南海懷仁堂,毛主席、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周總理、賀龍等中央領導親切地接見演職員,併合影留念。藝術大師梅蘭芳還在《人民日報》撰文讚揚該劇的演出。1960年益陽市花鼓戲劇團又參加湖南省支邊慰問團,到雲南昆明、紅河、西雙版納等地慰問演出,將益路花鼓傳送到祖國的西南邊陲。1989年,益陽市花鼓戲劇團的現代戲《風暴過洞庭》代表湖南省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廣州片演出。益路花鼓戲的主要聲腔有[益路川調(弦子腔)]、[八同牌子]、[老辭店調](打鑼腔)等,劇目多為正、悲劇,如《蘆林會》、《清風亭》、《趕潘》等。益路花鼓作為重要藝術流派,2008年已被列為省級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形成與發展


益陽花鼓戲
益陽花鼓戲
益陽花鼓戲初為“童子裝丑旦對唱”形式,表演內容多是農村青年的生活趣事,如《看牛對花》、《扯筍》等。後來,演員由原來的小丑,小旦2人對唱再增加1名小生,演唱形式也開始有了規範。表演時,一唱眾和,以鼓擊節的打銅腔開始形成;由民歌發展起來的川調,亦具板式雛形。同時吸收湘劇中的伴奏曲牌和鑼鼓點子。繼之,演員中又增加老生、花臉兩個行當。此後,劇目逐漸增多,如《蘆林會》、《青風亭》、《山伯訪友》等等。及至行當基本齊全,聲腔體制漸趨完善,題材逐漸豐富。益陽花鼓戲作為區境的一個主要劇種,乃逐漸發展成熟。益陽地區花鼓戲對於促進長沙花鼓戲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作用。清末時期,由南縣王三樂領銜的“新太班”,首次赴長沙演出,乃全省第一個進入省城的花鼓戲班社。1930年—1940年(民國19年至29年),南縣的“得勝班”又在長沙演出一段時間。1946年(民國35年)秋,南縣“寶華班”、“勝利班”雙雙進入省城演出。當時的演員中,即包括後來享譽全省的花鼓戲藝人何冬保、胡華松、蔡教章、趙長生、楊保生等人在內,此次演出時間長達數月,當時人稱“西湖班”。此後,該班社與長沙一部分藝人合流,聯合組成“楚劇改進社”。
益陽花鼓戲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出現鼎盛時期,劇團、劇作者、戲劇作品在省內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有地、縣花鼓劇團和桃江縣黃泥田劇團等一批小有名氣的劇團,有彭鐵生等一批頗負盛名的劇作家,有《風暴過洞庭》、《啼笑姻緣》等一批獲獎劇目和《扯蘿蔔菜》等一批傳統保留劇目。但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益陽花鼓戲逐步走向衰落,特別是1986年原地區花鼓劇團解散,益陽開始了全市僅兩個縣級花鼓劇團(資陽、赫山)的歷史,花鼓戲創作人員嚴重老化,演員行當不齊,觀眾群體日趨縮小。在中央提出“唱響主旋律,弘揚民族文化”的口號后,益陽也開始重振花鼓戲雄風,並取得了初步成效。連續兩屆參加全省新劇(節)目會演,大型現代花鼓戲《山裡兄弟》獲田漢新劇目獎、導演獎、作曲獎、舞美獎、服裝設計獎、田漢表演獎、表演獎,大型現代花鼓戲《情滿湖鄉》獲全省新劇目獎和12個單項獎;赫山區劇團連續四屆被評為全省好劇團,資陽區劇團也曾一次獲得全省好劇團稱號。1997年市藝術團(加掛市花鼓戲劇團牌子)成立,結束了該市無市級專業表演團體的歷史;赫山區劇團常年堅持送戲下鄉,每年下鄉演出在180場以上;全市民間職業劇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活躍在全市山野湖鄉,彌補了縣(市)無國辦劇團的缺陷。為培養戲劇表演人才,1998年,赫山區劇團辦起了一期小演員培訓班,從全市1000多名少年兒童中挑選了34名好苗子進行為期3年的專業培訓,培訓期滿后,所有學員被省、市、縣三級專業表演團體聘用,逐漸成為各單位的演出骨幹,緩解了戲劇表演後繼乏人的局面。2001年,由安化5位農民集資排演的現代花鼓戲《魔惑》在全市5個市縣演出50餘場,反響很大,不僅深受各地觀眾歡迎,而且得到了省、市、縣三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重視。

戲曲流派


益陽花鼓戲分益陽路子、西湖路子、寧鄉路子、醴陵路子4個流派。

益陽路子

指形成於益陽和沅江一帶的花鼓戲。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益陽已有“大興班”活動,其主要唱腔為“八同牌子”和“益陽川調”。劇目多為正劇,如《蘆林會》、《趕潘》等。

西湖路子

指流行於南縣(包括華容安鄉)一帶的花鼓戲。乃吸收省內各地花鼓戲的精華綜合發展而成,故又有“綜路花鼓”之稱。清同治年間(1862—1874),區境濱湖一帶半湘半花的班社已為西湖路花鼓奠定初步基礎,后經發展演變,逐漸成為正式的西湖路子,主要唱腔為“西湖調”、“木馬調”。劇目與益陽路子大體相同。

寧鄉路子

指形成於寧鄉縣境的花鼓戲,較長時間流行全區。清道光年間,黃道開組織花鼓戲“土壩班”,同治年間去安化縣演出,甚為活躍。此後,該路花鼓戲便在安化山區流行。唱腔高亢,輕鬆活潑,主要有“寧鄉正調”、“寧鄉雙川調”、“一字調”等,如《討學錢》、《蘭橋會》等多為小喜劇。

醴陵路子

指流行於醴陵、瀏陽、湘潭縣一帶的花鼓戲。1955年,醴陵湘醴花鼓戲劇團於益陽縣登記定點,改名益陽縣花鼓劇團。該路子的川調,具有衡山花鼓風味,主要唱腔有“醴陵川調”、“大清調”等。主要劇目有《送表妹》、《洛陽橋》等。

聲腔與正調


益陽花鼓戲的聲腔,大致可分打鑼腔、川調、民歌小調3類。

打鑼腔

為長沙花鼓戲的主要聲腔,受湘劇高腔影響,特點為古樸、粗狂。一人啟口,眾人幫和,鑼鼓接腔,不託管弦,腔流結合,與大戲高腔基本相似。以【四六調】、【木馬調】、【八洞牌】、【放羊調】為代表。
打鑼腔的來源,一是由民歌燈調演變而來,曲調輕快,熱烈,如“游春調”等;二是由儺腔、宗教音樂和其他風俗音樂演變而來,演唱時情緒穩定,如“八同牌子”等;三是自外地傳入,如江西的“老勸夫調”及湖北楚劇的“老辭店調”等。在打鑼腔的發展過程中,一部分向川調過渡,取消了單純的鑼鼓伴奏和人聲幫和,改用弦樂伴奏,嗩吶幫腔,具有固定的弦式和伴奏曲格。

川調

大筒、嗩吶伴奏的花鼓戲唱腔形式,由上下句唱腔和過門組成的兩句式結構。
川調多來源於民歌,分正宮調與雙川調兩個曲調系統;正宮調由四川“涼山調”演化而成,包括“益陽川調”、“寧鄉正調”、“西湖調”等,均具有板式變化雛形,雙川調是沿襲正宮調的結構形式,以湘中羽調式民歌為素材,逐步發展弦子腔,包括“長沙雙川調”、“醴陵雙川調”、“漁鼓調”等。
正調類分為:
【西湖】,26定弦,是主要唱腔,正宗的湖南風味,表現力豐富,適合於各種場合和角色。源於洞庭湖西的勞動號子,故名。受湘劇南北路(彈腔)的影響,發展成板腔體形式的唱腔,有【一流】、【二流】、【三流】、【悲板】、【慢板】、【原板】、【數板】、【快板】、【囂板】、【導板】、【散板】、【搖板】、【梢腔】、【吟腔】、【包腔】、【仙腔】等板式變化。
【北西湖】,63定弦,是【西湖】的變體。受湘劇北路影響,故名。最初為演包公而創造,故俗稱“包公腔”,后發展為花臉、武生、武老生唱腔。唱腔高亢激昂,適合武戲。板式同【西湖】。
【南西湖】,52定弦,是【西湖】的變體。受湘劇南路影響,故名。最初為演老旦而創造,故俗稱“老旦腔”。唱腔平穩、端莊。板式同【西湖】。
【反西湖】,15定弦,由【西湖】平移四度而來。唱腔陰鬱。
【西湖敗韻】,41定弦,也可以說是【反反西湖】,唱腔悲哀。
其它還有旦角專用的【爛板子】【花十字】等;生角專用的【梁山調】【十字調】等;

民歌小調

是地花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分地花鼓、鄉土民歌、絲弦小調3類。地花鼓曲調熱烈,歌舞性強,如“望郎調”等。鄉土民歌乃當地“村婦稚子口中之歌”,較為生動活潑,明朗輕快,如“洗菜心”等。絲弦小調來源於江南一帶,旋律優美,歌唱性強,如“四季相思”等。
益陽花鼓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為大筒、嗩吶和堂鼓,合稱“三大件”。20世紀50年代起,漸次引進一部分民族樂器和西洋管弦樂器。至80年代又增添電聲樂器,伴奏色彩更加豐富。

行當與程式


益陽花鼓戲與其它劇種一樣,同樣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個行當,但具體分類與其它劇種有所不同。
一、生行
正行:老生(白須)、正生(青須)、小生、武生;副行:二生、童生(奶生)
二、旦行
正行:老旦、正旦(青衣旦)、小旦(紅衣旦、閨旦)、武旦;副行:二旦(搖旦)、花旦
三、凈行
正凈(大花臉、老花臉)、副凈(二花臉、粉堂)、毛凈(少花臉、兼武凈)
四、末行
正末:相當於湘劇的紫臉、漢劇的紅生;副末:替補(如缺某一行當,則由此行補之)
五、醜行
正丑:即二生,細分為官丑(袍帶丑)、褶子丑(長衫丑)。
副丑:細分為老丑、短衫丑、小丑;另加二旦,包括丑婆子(婆旦);二嫂子(嫂子旦)。
益陽花鼓戲的表演接近生活。如旦角常用的風擺柳、撒芝麻、車窩子、丟媚眼、冷噤子,小丑常用的矮子步、拖踏步、拗步及杯碟舞、板凳舞、花扇舞等,生活氣息均較濃厚。至於程式動作與基本功,則借鑒於大戲劇種。

舞台美術


傳統益陽花鼓戲的布景,原為一桌二椅。道具有刀槍、船槳、扇子、手巾等類。20世紀50年代后,開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舞台,布景多按劇目風格,或寫實,或寫意,或虛實結合,常出現行雲流水,風雨雷電等壯觀場面。同時配有現代音響設備及幻燈字幕等。各劇團的舞美工作人員,包括美術設計、燈光、服裝、道具、效果、字幕等,一般約10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