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社會
馬克思主義五大社會形態之一
奴隸社會是馬克思主義五大社會形態之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隨著石器的發展,金屬工具的出現,以及生產進一步發展,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社會產品除維持人們的生活必需以外,開始有了剩餘。剩餘產品的出現,一方面為一部分人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專門從事社會管理和文化科學活動提供了可能,從而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私有制的產生準備了條件。隨著私有制的產生,社會上出現了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奴隸社會產生。奴隸被視為奴隸主的財產,可以自由買賣;奴隸主可強迫奴隸工作,勞力活動須以奴隸為主,無報酬和人身自由。一個人類社會中如果大部分物質生產領域勞動者是奴隸,社會形態即為奴隸社會。
奴隸視為是奴隸主的財產,可以買賣,奴隸主可強迫奴隸工作,勞力活動須以奴隸為主,無報酬,且無人身自由。一個人類社會中,如果大部分物質生產領域勞動者是奴隸,這樣的社會,叫奴隸社會。
原始社會瓦解后出現的人剝削人的社會。以奴隸主佔有奴隸的人身、實行超經濟奴役為主要特徵。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在經濟和上層建築居於主導地位,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基本發展方向。奴隸社會最早出現於埃及、西亞和印度,繼而在希臘和義大利等地產生。產生和確立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社會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勞動者能夠生產剩餘產品,從而使奴役他人變為有利可圖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剝削人的形式,即奴隸佔有制。最早的奴隸主是原始社會內部分化出來的氏族貴族。最早的奴隸是氏族部落戰爭中俘虜的外族人。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氏族部落內部貧富分化不斷加劇,富裕的氏族貴族對貧困的氏族成員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債務奴役,無力還債的貧困氏族成員往往被債主賣到其他氏族部落充當奴隸。此外,懲罰罪犯、海盜掠奪、拐賣人口、奴隸買賣、家生奴隸等也是奴隸的重要來源。隨著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日趨激烈,作為奴隸主階級鎮壓奴隸和其他被剝削者工具的奴隸制國家應運而生。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歷史上最早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出現的國家,都是奴隸制國家。階級結構和階級鬥爭在奴隸社會,居民被分為自由民和奴隸兩部分;在自由民內部一般又可分為佔有奴隸的奴隸主和不佔有奴隸的自力謀生的勞動者;奴隸內部又劃分為若干集團;在自由民與奴隸之間還存在著許多過渡性階層。在自由民內部,存在著面臨淪為奴隸危險的平民與奴隸主貴族的鬥爭;在自由民與奴隸之間,在奴隸佔有制國家與被奴役的外邦人或臣民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對立。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鬥爭,被奴役的氏族部落反抗征服者的鬥爭,往往表現為大規模的起義。但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方式,更為經常的是消極怠工、逃亡、破壞生產工具或殺死個別窮凶極惡的奴隸主。在反抗奴隸主剝削和奴役的鬥爭中,奴隸有時與自由民中的平民聯合行動。瓦解隨著勞動工具的改善、生產技能的積累、勞動分工的發展,奴隸佔有制的生產關係日益與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產生矛盾。在奴隸社會末期,出現了一批由奴隸主階級中產生的大土地所有者,廣大自由民逐漸淪為與奴隸處境大體相同的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各奴隸佔有制國家通過長期的不同形式的革命性變革,逐步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大土地所有者演變為封建主,奴隸和自由民轉化為農奴。以剝削農奴為主的封建生產方式逐漸取代奴隸佔有製為主導的生產方式。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開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結束,是中國的奴隸社會。
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夏,是中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6世紀,夏王桀在位時,被商湯率兵滅亡。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逐步瓦解時期。這一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生產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隸制國有土地為基礎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隸制走向崩潰,被封建製取代。春秋時期,在文化上出現了繁榮局面。
兩千多年前,羅馬是奴隸制社會。羅馬人征服別的國家,就把當地的居民變成奴隸。奴隸被稱為“會說話的工具”,他們是主人的財產和商品,沒有任何權利,連子女也屬於主人。奴隸不受法律保護,奴隸主可以任意宰殺自己的奴隸。
奴隸主讓奴隸戴著腳鐐做各種苦役,把最強壯最驍勇的挑出來做角鬥士,放在斗獸場里強迫他們同野獸打鬥或互相攻殺,供自己娛樂。這種角斗極其野蠻殘忍,角斗的結果是角鬥士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後一人。本文講的斯巴達克和另外十個奴隸都是角鬥士。
斯巴達克起義發生於公元前一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的羅馬。公元前73年,卡普亞的二百個角鬥士,因為不能忍受暗無天日的生活,逃到維蘇威山上,在斯巴達克領導下舉行起義。許多奴隸從四面八方匯合到斯巴達克那裡。起義的勢力迅速發展,組成了七萬人的起義軍。公元前71年,起義軍跟羅馬軍隊展開了決定性的會戰。起義軍武器不良,又很疲勞,阻擋不住羅馬軍隊的瘋狂進攻,因此失敗了。斯巴達克一直英勇戰鬥到犧牲。
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是古代史中被壓迫階級最光輝的一次鬥爭,這次起義嚴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斯巴達克的英勇事迹永遠被人們歌頌。革命導師馬克思曾在閱讀阿庇安所撰寫的《羅馬史》時稱讚斯巴達克道:“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一位偉大的統帥(不象加里波第),高尚的品格,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第159頁)列寧稱讚斯巴達克是“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一位最卓越的英雄。”(《列寧全集》第二十九卷,第438頁)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農業發明后,以土地為根據的競爭關係成為人類社會進化的主要動力。當部落間以土地為根據的兼并戰爭達到一定規模,便產生了奴隸階級、奴隸主階級和奴隸制國家。
奴隸佔有制社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打破了原始社會氏族部落關係的狹隘性,從而有利於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的發展,為整個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在此次歷史變革中,奴隸主無疑得到最大利益,可以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從事腦力勞動或者不參加勞動,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奴隸也得到了利益,某些戰俘奴隸避免了戰敗被殺的命運,同時生活水平要比原始社會總體要有所提高。
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為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其原因主要有
大量勞動力的保存
1.
大量勞動力的保存
在奴隸制度下,戰俘不再被殺死,而是變成奴隸,保存了大量的勞動力。勞動者是生產力中人的因素。保存大量勞動力,就有可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有利於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大規模生產和勞動協作
1.
大規模生產和勞動協作
奴隸主佔有大量生產資料和大量奴隸,集中在自己的莊園和作坊中,就有可能組織較大規模的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完成巨大的工程。
③分工和協作的發展
大量的奴隸在大規模的生產勞動中,進行簡單的分工協作,使不同部門之間、同一部門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細密,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和熟練程度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也迅速提高。這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①青銅工具的廣泛使用(標誌)
進入奴隸社會後,人類在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冶金技術大大提高,青銅工具得到了廣泛應用。
青銅工具在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
②手工業的發展
青銅冶鍊是手工業的重要部門。在奴隸社會,青銅工具也主要是用於手工業。奴隸社會的手工業是展示當時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主要表現於手工行業齊全、規模龐大、工藝精細等方面。
③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
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商品交換也日益頻繁,終於,在奴隸社會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從中牟利的商人,他們的出現,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
⑶結論(衡量社會制度進步與否的主要標準):
一種社會制度變革為另一種社會制度,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在於新的社會的生產關係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事實證明,奴隸制的建立基本上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
文字的出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程。大體上這一過程可以概括為:
沒有文字--實物記事(結繩、結珠、刻記等)--圖畫文字--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同事物的形狀非常相似,有公認的固定形狀和讀音,是真正的文字。由於管理國家、經營商業、管理勞動和發展科學文化的需要,象形文字在奴隸社會發展得很迅速。世界上文明古國,大都創造過自己的象形文字。
從奴隸社會開始,人類便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文字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經驗和自然知識得到繼承、積累和傳播,為科學文化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從奴隸社會起,人類便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
①分工的必要性: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階級壓迫的出現,廣大奴隸勞動能夠提供出較多的剩餘產品,這就使社會上一部分人可以擺脫體力勞動,專門從事腦力勞動。另一部分人,則只能從事體力勞動,他們主要是奴隸,於是,奴隸社會就出現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
②分工的可能性:奴隸社會,體力勞動者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在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奴隸社會,必然要經歷這種分工,才能進入文明時代。這種分工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為科學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
③分工的進步性: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是當時社會分工的一個重要方面。它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為科學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可以說,在奴隸社會,沒有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文化的巨大成就。所以,在奴隸社會,出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是歷史的進步。
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奴隸社會,腦力勞動者在科學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不可能脫離體力勞動者的活動。沒有體力勞動者辛勤勞動生產出各種生活資料,腦力勞動者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明創造;沒有奴隸和工匠們的體力勞動,只有腦力勞動者的設計,不會創造出任何文明成果;沒有廣大奴隸等勞動者的生產實踐,腦力勞動者也就喪失了科學文化的豐富的創造源泉。所以,腦力勞動者的任何成就,歸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廣大體力勞動者勞動的基礎上的。
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離后,從事腦力勞動就成為奴隸主的特權,奴隸則被剝奪了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權利。奴隸主脫離體力勞動,把體力勞動看作是卑賤的事。他們還利用自己所佔有的科學文化知識,加強對奴隸的統治。這樣,就形成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在階級社會里,這種對立體現了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階級對立。
重點問題分析
奴隸社會把人類帶入了文明時代,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是歷史的一個大進步。但同時,奴隸制度也是一個最野蠻的制度,從奴隸制生產關係的特點和廣大奴隸的遭遇就可以很明顯地說明這一點。
⑴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在生產關係中的不同地位
生產資料佔有方面:奴隸主階級佔有全部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本身;奴隸毫無人身自由,是奴隸主的私人財產。
地位和相互關係方面: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之間是赤裸裸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奴隸被剝奪一切權利,在暴力下從事最緊張、最繁重的勞動。
產品分配方面:奴隸主階級佔有和支配奴隸的全部勞動成果,過著奢侈豪華的寄生生活;奴隸只能獲得極少的生活資料以維持生命。
⑵奴隸制生產關係的特點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奴隸制生產關係的特點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奴隸主和奴隸是赤裸裸的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勞動創造的產品全部歸奴隸主佔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⑴政治統治方面:
①奴隸制國家機構
奴隸主為了維護奴隸制度,不斷強化軍隊、監獄、法庭等國家機構,對奴隸進行統治,鎮壓奴隸的反抗。
②奴隸制是最慘無人道的壓迫制度,突出表現於用奴隸作人祭或人殉。
③奴隸主還常常以摧殘奴隸的生命來取樂。
⑵ 思想統治:
奴隸主為了維護其統治,還從思想上欺騙和麻痹奴隸,他們編造種種謬論,把奴隸制說成是永久長存的,以使奴隸安於現狀,聽天由命,不作反抗。
總之,廣大奴隸受到了有形和無形枷鎖的束縛,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過著最黑暗、最悲慘的生活。
⑴奴隸制生產關係固有的局限性
表現:在奴隸勞動中故意不使用先進的工具,是奴隸制生產關係固有的局限性。
原因:奴隸主不關心生產技術改進;奴隸對強制勞動的反抗。這導致奴隸主只給奴隸使用粗笨的不易破壞的生產工具。
例證:金屬工具的使用
從青銅器的種類看,前期多是生產工具,後期則以禮器和兵器較多。
工具在種類上偏重於手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仍主要使用石器,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是這種情況。
在金屬製品的發展上,忽視生產工具的製作。金屬工具的製作,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生產,而是服從於奴隸主的消費需要和統治需要。
要注意的是:奴隸制生產關係的局限性始終存在於奴隸社會,只是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和中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尚沒有成為生產關係的主導,只有在奴隸社會後期的那種條件下,才導致了奴隸制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所以,奴隸制生產關係的局限性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的過程,就是奴隸制生產關係從促進生產力發展轉變為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過程。
⑵奴隸社會後期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係的相對落後
奴隸制生產關係的局限性,是在新式生產工具出現以後才充分暴露出來的。新式生產工具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到新水平的標誌,但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在奴隸勞動中不能被廣泛採用,這證明奴隸制生產關係已經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之日,也就是奴隸制生產關係走向沒落之時。
生產勞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奴隸社會後期,奴隸們極端仇視勞動,奴隸主們極端鄙視體力勞動。許多田地荒蕪,手工業衰退,商業停滯,人口減少,經濟蕭條,出現了嚴重的衰敗景象。
根據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作用的原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舊的生產關係就不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了。奴隸社會末期出現的衰敗現象,就是奴隸制生產關係逐漸與生產力的發展不相適應的重要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的生產關係已經呼之欲出了,奴隸社會已經走到了盡頭,封建制度已經作好了接班的準備.
世界上經歷過奴隸社會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是否存在奴隸社會發展階段?這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已受到無奴派代表人物黃現璠、張廣志、晁福林等學者的強烈質疑。擁護者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
根據馬克思歷史理論,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為奴隸社會,此觀點爭論較多。奴隸社會以社會下層的廣大奴隸群眾為主要生產角色,然而就傳統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掘工作並沒有發現中國上古時期廣泛實行奴隸制度的跡象。
卡爾·馬克思總結古希臘、古羅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會歷史提論,原始社會的原生形態在向文明邁進時,衍變為次生形態,奴隸或農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認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國,氏族制度並沒有消失,而它在很長的時期內頑強的保存著。在國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無法承載對廣大區域進行有效管理的任務,從而衍變為一種氏族封建的世襲制度。又在西周時期衍變為宗法封建制度。有效的施行奴隸制度需要一個完善的中央集權體系和一個強大的軍事勢力,這是夏代不具備的。
中國在三代時期曾施行過小規模的奴隸制度,但始終沒有達到西方文明的規模。在古希臘的城邦里奴隸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隸人口占古羅馬義大利半島總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會的主體分別是“眾人”和“庶人”,儘管社會地位低下,他們還是有家有戶的平民,其生產作物通過“貢”、“助”、“徹”賦交於上,而不是奴隸制下的無償掠奪。真正的奴隸只是比例佔少數的罪人和戰俘,他們並沒有取代庶民主體成為夏商周時期的主要勞動力,而更多的是用於人祭。
在朝鮮王朝,官員若被判了謀反罪,其家人會被充作官婢使用。這些官婢的地位非常低微,可以說相等於國家的賤民。不過,另一方面,國家亦為這些官婢提供一個翻身的機會:若他們有幸可以考醫科成為醫官或醫女,醫官可以除去賤民的資格,而醫女則無法除去賤民的資格。
古希臘歷史學家、哲學家阿里安(Lucius Flavius Arrianus 'Xenophon')在其描繪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傳說的著作《Indica》中寫道:“這一點在印度也是值得注意的,即整個印度都是自由的,根本沒有一個印度人是奴隸,在這一點上他們和拉科尼亞人一樣。然而拉科尼亞人使用希洛特人作為奴隸,但印度根本就沒有奴隸,更談不上任何印度人成為奴隸。”據悉,該傳說的背景時間為公元前336至公元前323年,正處於印度列國時代末期。此時印度已擁有種群歧視嚴重的種姓制度近六百餘年,姓氏卑下的平民處境同奴隸無異。
在學術上,奴隸制和奴隸社會是有區別,而大多數人容易混淆。
“無奴學派”是相對於“有奴學派”而言的,主張“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和“中國古史應該重新分期”。
“有奴派”領袖人物為郭沫若,代表學者有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等,“無奴派”領袖則為黃現璠,代表學者有張廣志、胡鍾達、沈長雲、晁福林等人(即“無奴學派”五名家)。 1979年,黃現璠教授發表了《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的探討》一文,文中指出:“我堅決主張我國歷史上沒有奴隸社會,漢族沒有,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沒有。歐洲的希臘,羅馬由氏族制社會變為奴隸制社會,就不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世界通例,而是歷史特例。”他們認為通過對日耳曼、南斯拉夫、西斯拉夫、東斯拉夫、阿拉伯、印度、日本、朝鮮、越南等一些民族和國家古代史的簡略論述,通過對“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詮釋,通過對希臘、羅馬古代社會與東方古代社會的比較研究。通過對“眾”,“民”,“邑”,“方”,“夕”,“庶”,“鬲”,“苣”,“仆”,“臣”,“宰”,“隸”以及“農奴制”,“生產工具”,“土地私有制”、“殉葬”、“家庭”、“奴隸數量”、“家庭奴隸”、“戰爭俘虜”、“貢助徹夫”、“父權家長制”的剖析,從而得出“三點結論:
(一)世界古代各國歷史發展,絕大多數都沒經過奴隸社會,直接進入封建社會,即希臘、羅馬典型奴隸社會,也不是一開始就直接進入奴隸社會。
(二)由無階級的社會進入有階級的社會,最初被壓迫剝削的階級是農奴,不是奴隸。農奴的產生,比奴隸早。因為農奴制的封建社會制度,最容易與農村公社制度結合起來。農奴產生的條件,也比奴隸簡單,故首先發生。
(三)家庭奴隸制的產生,也比較容易。世界各國古史都有。人們常誤會他們為奴隸社會,多半由此。但制度是現象,不是本質,是一回事,能否達到奴隸社會,又是另一回事,不能相提並淪。”
美國賓西法尼亞狄根森大學人類學教授希爾對費孝通於涼山彝族古代社會性質研究中主張“有奴論”的置疑,希爾認為“20世紀50年代集體化改革之前小涼山奴隸制度特有的社會經濟進程表明,諾蘇社會曾是個擁有奴隸的社會,但它並不是奴隸社會。”
日本現代研究中國甲骨學名家島邦男(1908~1977)於遺稿中直言不諱地否定了郭沫若的“殷代奴隸社會說”,同樣不可忽視。他於遺稿《殷代非奴隸社會一證》中運用甲骨學博識,從甲骨卜辭中出現的“農業、畜牧、祭祀”等文字和記事的論證中,逐一反駁了郭沫若主張殷代“眾”字為“奴隸”以及殷代為奴隸社會的論點,提出了殷代非奴隸社會的可信一證。希爾、島邦氏的這種認識,如同上述美國、日本學者對黃現璠主張“無奴論”持肯定態度的認識一樣,表明中國“無奴學派”的主張事實上已經影響到國外,並獲得了國外一些學者對中國古代社會“無奴論”認識的共鳴。由此又呈現出“無奴學派”與20世紀30年代的“早期無奴論者”不同的一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