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府志

荊州府志

乾隆刊《荊州府志》,全面記載了當時荊州府及所轄縣城山川形勝、道里疆域、歷史沿革、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禮教風俗、城池廟署、人物古迹等形式,可謂荊州的百科全書。

簡介


荊州在民國以前共有四部府志成書,除清·光緒六年的《荊州府志》原荊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於2006年整理重刊外,其餘三部,在本市、本省館藏單位都沒有完好的刻本保存下來。2011年10月,荊州市政協向市政府建議整理重刊明、清三部《荊州府志》,經過兩年多的準備,該府志整理重刊。
荊州府志
荊州府志
11月25日,清·乾隆《荊州府志》重刊座談會召開,市領導雷中喜、施政、段昌奉、周建國、余紅星、張國榮、張端芳、姚荊漢、林紅出席座談會。
荊州市政協主席雷中喜說,修志的目的是用志,接下來全市上下要拓寬清·乾隆《荊州府志》服務經濟、社會及文化建設的領域和空間,擴大其社會影響。運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多種手段開展讀志用志活動。如編寫市情教材、開辦市情知識講座、開展市情知識競賽、舉辦市情知識展覽、拍攝和播放市情電視片等,有利於引導群眾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府志。還可通過利用信息數字化、網路化手段,使《荊州府志》的讀用工作更好地開展。
清乾隆二十二年所修的《荊州府志》,全面記載了當時荊州府及所轄縣城山川形勝、道里疆域、歷史沿革、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禮教風俗、城池廟署、人物古迹等形式,可謂荊州的百科全書,已重刊的這套府志一函八冊。座談會上,荊州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市總工會主席施政說,《荊州府志》全面、真實、客觀、準確地反映了境內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全貌,在開展重大項目論證、安排主要經濟指標、治理和預防自然災害、提升地方文化內涵等方面,為領導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荊州府志》的出版發行,為荊州文化壯腰再添動力。
施政強調,接下來全市上下要以《荊州府志》的出版發行為契機,廣泛組織學習。希望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通過回顧荊州燦爛悠久的文化歷史,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廣大經濟工作者通過學習,探索研究荊州經濟發展的脈絡;教育文化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學習《荊州府志》,傳承我市歷史文化,加強青少年對家鄉的了解和認識,為荊州發展培養好生力軍。
據了解,荊州在民國以前共有四部府志成書,分別為明·嘉靖十一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清·光緒六年所編。距今最早的是明·嘉靖十一年的《荊州府志》,已有481年,最近的是清·光緒六年的《荊州府志》,已有133年。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四部重要的荊州歷史文獻,除清·光緒六年的《荊州府志》原荊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於2006年整理重刊外,其餘三部,本市、本省館藏單位都沒有完好的刻本保存下來。2011年10月,市政協向市政府建議整理重刊明、清三部《荊州府志》,經過兩年的努力,清·乾隆《荊州府志》今已整理重刊,明·嘉靖、清·康熙兩部《荊州府志》正在整理之中,明年可以相繼重刊。

書中名勝古迹


荊州歷史悠久,名勝古迹甚多。《荊州府志》(光緒版)將荊州的名勝古
跡按山川、鄉鎮、古迹、城池、津梁、典祀民祀、寺觀分類進行了記述,全志
記載名勝古迹470多處。其中有420首詩詞,對荊州165處名勝古迹進
行了歌頌和讚美。現整理如下:
一、山川類名勝28處。主要有:擲甲山、蛇入山、龍山八嶺山、諸倪
岡、黃山、龍蓋山、綉林山、六湖山、石首山、獅子山、白螺山、射垛岩、夏
水、便河、長湖太白湖、三湖、白鷺湖、后湖、江津口、南浦、黃金口、柳
浪湖、白楊河、魯伏江、瓦子灣、松滋江。名人名作主要有:唐代詩人張九齡
《三月三日登龍山》:“伊川與壩津,今日祓除人。豈似龍山上,還同湘水
濱。衰顏憂更老,淑景望非春。禊飲豈吾事,聊將偶俗塵。”唐代詩人王周
《石首山》:“首出崔嵬占上游,迥存濃翠向荊州。空聞別有回山力,卻見長
江曲尺流”。
二、鄉鎮類名勝6處。主要有:草市、沙市、古井口鋪、周老嘴市、王家
市、新沖村。名人名作主要有:明代詩人袁宏道《沙市感賦》:“斑發今年是
老成,緇衣聊復大堤行。見僧每憶年多少,觀水囚悲物變更。率爾扣門常誤
姓,偶然提筆不書名,章台寺內曾游處,古棘叢篁繞地生。”明代詩人王啟茂
《沙市志感》:“記得當年踏碧沙,沙津無物不繁華。舟船夜貰千門酒,樓閣
春藏十里花。世亂蜀江稀賈客,民窮荊俗減琵琶。重來勝地增惆悵,坐對空林
數暮鴉”。
三、古迹類名勝61處。主要有:紀南城、郢城、渚宮、陽雲台、沙市章
華台、漸台、絳帳台、落帽台、湘東苑、荊州城南樓、襄陽樓、雄楚樓、仲宣
樓、南湖亭、荊江亭、息壤、魯宗之壘、宋玉宅、宋玉亭、宗炳宅、庾信宅、
梁震宅(土洲)、遼王府、張汝濟平楚園(萬玉山房)、卷雪樓、阜亭、步香
亭、雉園、東灣草堂、平王冢、樊妃墓、孫叔敖墓、後梁宣帝陵、後梁明帝
陵、張居正墓、杜息亭(杜甫公安山館)、觀瀾閣、公安古城、彩石洲、荷葉
山房(袁宗道書齋)、柳浪館(袁宏道別業)、員當谷(袁中道別業)、王輅
山居、望夫台、調弦亭、錦幟亭、綉林亭、劉郎浦、竹部、監利章華台、監利
故城、濯纓台、獻珠台、伍子胥宅、薩德彌實宅、松滋鄖城、古城店、松滋江
亭、一柱觀、劉糾宅、褚都督義門。名人名作主要有:唐代詩人李白《九日龍
山飲》:“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唐代詩人
劉禹錫《紀南歌》:“風煙紀南城,塵土荊門路。天寒獵獸者,走上樊姬
墓。”
四、城池類名勝3處。主要有:荊州城、松滋故城、監利縣舊治。名人名
作主要有:唐代詩人戎昱《雲夢故城秋望》:“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遊。一
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
愁。”清代詩人王士禎《發鬆滋縣》:“平楚望蒼茫,江流入大荒。荻蘆無近
渚,鸛鶴只高翔。雲夢秋風晚,蒲胥舊恨長。空留形勝在,千古說荊襄。”
五、津梁類名勝8處。主要有:沙橋、塔兒橋、陟已橋、孫黃渡、江波
渡、照影橋、雞鳴渡、松滋荊江渡。名人名作主要有:明代詩人袁中道《沙
橋》:“了了見潛魚,且來橋畔坐。沙橋名尚存,不見仙嬪墓。”宋代詩人陸
游《晚泊松滋渡》:“小灘拍拍鸕鶿飛,深竹蕭蕭杜宇悲。看鏡不堪衰病後,
系船最好夕陽時。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蒼茫自詠詩。莫問長安在何許,亂山
孤店是松滋。”
六、典祀民祀類名勝19處。主要有:關帝廟、楚莊王廟、楚昭王廟、三
閭大夫祠、諸葛武候祠、包孝肅廟、岳忠武王廟、高王廟、三節祠、寇公祠、
李衛公祠、漢昭烈廟、華台廟、伍子胥廟、馬伏波廟、吳王廟、雷轂廟、三元
殿、紅廟子。名人名作主要有:唐代詩人韓愈《題楚昭王廟》:“丘墳滿目衣
冠盡,城闕連雲草樹荒。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唐代詩人戴叔
倫《三閭廟》:“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此
詩被《千家詩》收錄。元代詩評家楊載說:“絕句之法,要婉曲迴環,刪蕪就
簡,句絕而意不絕。”(《詩法家數》)此詩正具有語淡情濃的特點,把抽象
的意緒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七、寺觀類名勝40處。主要有:承天寺、開聖寺、紀山寺、靜勝寺、玉
壺寺、莊嚴寺、龍興寺、頭陀寺、豉湖寺、壽聖寺、章台寺、龍山寺、十方
庵、元妙觀、太暉觀、東郭招提、二聖寺、雙田寺、遠安寺、義堂寺、谷升
寺、清華寺、吉祥庵、白雲觀、吳封寺、白犢寺、玉田寺、般若庵、福田寺、
鐵牛寺、銀杏寺、羅漢寺、園通寺、皇功寺、游茲庵、上清觀、壺天閣、苦竹
寺、江亭寺、陡山寺。名人名作主要有:唐代詩人綦毋潛《宿龍興寺》:“香
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傳心靜,青蓮喻法
微。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此詩被《千家詩》收錄。前四句交待了詩人
遊覽的時間、地點和心情,后四句寫了龍興寺的內景和外觀,突出了寺廟內外
環境的清幽和雅靜。唐代詩人元稹《開聖寺》:“梁業雄圖盡,遺孫世運消。
宣明徒有號,江漢不相朝。碑碣高臨路,松枝半作樵。唯余開聖寺,猶學武皇
妖。”
對於這些名勝,我們一方面要做好保護、開發、利用工作;另一方面要做
好宣傳、推介、整合工作,努力使其在荊州文化旅遊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