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魚

蝗魚

蝗魚,屬鱘科,學名中華鱘,俗稱臘子。產在黑龍江的主要是達氏蝗,為冷水性魚類。背灰褐色,腹部灰白而略黃,體為圓筒形,無鱗。頭大,口小,吻尖突。整個體形與爵魚相似。達氏鰉軟骨魚類,物種起源於距今一億三千萬年的白堊紀,是全世界惟有黑龍江流域才有的珍貴魚類。主要分佈於黑龍江及與其較大支流相連的湖泊,尤其以黑龍江中游為最多;其次是分佈於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游等水域,嫩江下游也偶有發現。此魚為淡水魚類,從不游入海里,分為黑龍江河口的種群、常年生活在該河道的種群以及鄂霍茨克海與日本海沿岸淡水水域的種群。

簡介


蝗魚
蝗魚
鱘蝗魚是黑龍江,松花江的珍貴名優魚種。達氏鰉為底層魚類,喜歡分散活動,成體多在深水區,很少進入淺水區。幼體在河道淺水區及其附屬湖泊、泡沼中育肥、生長,平時棲息在大江的夾心子、江岔等水流緩慢、砂礫底質的地方。
達氏鰉性成熟年齡較晚。雄性為12齡以上,雌性為16-17齡,一般懷卵量為25萬~400萬粒,平均為100萬粒。達氏鰉為長壽型魚類,平均在40~50齡以上。個體大,生長速度快,壽命長,是淡水中最大型魚類之一。據有關文獻記載,最大個體長達5.6米,體重達1000千克以上。
鱘魚,學名長江鱘,產在黑龍江的主要是史氏鱷,俗稱七里浮子,或作七里附,醉鯉浮子,《盛京通志》作奇爾富,亦稱屈爾富。原音七里浮辰,為鱘魚之滿族稱謂;赫哲語稱克日夫晨。鱘魚,俗稱沙臘子。似蝗魚,鼻細白,最明顯的區別是鮮魚口小,口唇具有皺褶,形似花瓣,鰓膜不相連結。吻的形狀有很大變異,有的呈銳三角形,有的象矛頭。口前方有兩對須橫生並列。吻腹面須前方有七個線狀突起,故名七里浮子。背黑褐色或灰棕,腹部銀白色。正因鰓魚與蝗魚體形相似,所以人們常將兩種魚統稱為鮮鯉魚,而在過去的方誌文獻中或單稱為鮮魚,或單稱為蝗魚,但以合稱者居多。

生活習性


覓食遊動活躍,一年四季覓食,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性成熟的個體,在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遊。達氏鰉性情兇猛,為大型的肉食性淡水魚類。幼體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及小魚、小蝦、昆蟲幼體等。口位於頭的腹面,較大,似半月形,口前、吻的腹面有觸鬚2對,中間的1對向前。吻呈三角形,比較尖。左右鰓膜相互連接,這是與鱘魚不同點,是鰉、鱘魚的分類依據之一。有長吻型和短吻型兩種類型。

記載


野生蝗魚
野生蝗魚
爵go魚,又作嶂蝗魚(《黑龍江外記》),鰭蝗魚(《三姓志》)。隨音訛作秦王魚(《金史地理》),秦皇魚。鮮蝗魚,滿語稱作阿真。鮮蝗魚又作鰭魚(《清稗類抄》),或作牛魚。其中有將鮮魚作牛魚者(《柳邊紀略》),亦有稱鮮鯉魚或鮮蝗魚為牛魚者(《盛京通志》,《吉林通志》),皆因鱷蝗魚頭略似牛,或因其大如牛,"一尾之值與牛同"而稱牛魚,不過牛魚之稱,在遼金時代就已盛行。另外鮮魚或鮮蝗魚在黑龍江下游出海口處又被黑斤,濟勒彌人通呼為麻勒特,或麻特哈魚,這在曹廷傑的《西伯力東偏紀要》中有詳細的記載。
鮮蝗魚在歷史上主要生長在黑龍江,松花江和黑龍江近海深水處,牡丹江,烏蘇里江亦曾生長。對此,有關文獻不乏記述。"牛魚出渾同江"(周麟之《海陵集》);1-0蝗魚"出黑龍,混同等江"(《清稗類抄》第十二冊);牛魚(鮮魚)"混同,黑龍兩江,虎兒哈河皆有之"(《柳邊紀略》)。這裡的混同江系指松花江(亦有指黑龍江者),虎爾哈河即今之牡丹江。
這說明清代黑龍江,松花江,牡丹江都有鮮蝗魚生長。民國時期鮮鯉魚在松花江中也是很多的。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現在牡丹江已根本沒有鱷蝗魚的蹤影了,松花江還偶爾能見到,但亦屬鳳毛麟角了。不過有件趣聞,猶能給人們留下一點難忘的記憶。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省內某報載,佳木斯附近松花江段有一頭牛在江邊飲水,被一條鮮蝗魚咬住牛角不放,牛退魚進,最後將魚拖出水面,被附近農民打住,足有三五百斤(僅憑記憶)。
2000年入冬時節在嘉蔭縣永安,新發兩村因黑龍江水淺而捕獲的長3米重130公斤的大蝗魚和分別是40多公斤和30多公斤的鮮魚漫話好蝗魚亦屬罕見新聞,但這和以前的大魚比已屬"小魚"了。
蝗魚是定居性的底層,肉性淡水魚,不作長距離徊游,主要棲息在大江夾心子,江漢等水流稍緩,砂礫底質的地方,喜歡分散活動。黑龍江中黑河市的小烏斯力,黃旗營子,蘿北縣的肇興江段,同江,撫遠間的勤得利農場江段為鮮鯉魚的豐富水域。鮮蝗魚冬季在大江深汀處越冬。達到性成熟的最低年齡為16年,據文獻記載蝗魚壽命可活百年。蝗魚大者二三丈,小者二三尺,重二三百,三四百斤,大者千餘斤。
1979年勤得利農場曾捕獲一條長390厘米,重1002斤的蝗魚,年齡為54齡。據有關方誌記載,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在黑龍江捕獲的接近千斤或超過千斤以上的大蝗魚共有12尾。1961)年在嘉蔭捕到一尾大蝗魚重1200斤;1965至1982年在遜克共捕獲3尾千斤左右的大蝗魚;;1965至1982年在勤得利農場,共捕獲4尾千斤左右的大蝗魚;1986年在漠河捕獲一尾蝗魚重900餘斤;1961至1984年在蘿北農場(今名山農場),江濱農場分別捕獲一尾重2100餘斤和一尾重1120斤的大蝗魚,前者堪稱蝗魚之冠。烏蘇里江產蝗魚不多,僅1951年在饒河蝗魚窩子島捕獲一尾重1100斤的蝗魚。1961)年在嘉蔭捕獲的1200斤的蝗魚,縣政府還專程派人送到北京,製成標本,在北京博物館展覽。
鱷魚,其生活習性與蝗魚基本相同,性成熟年齡較蝗魚早,捕獲最大鮮魚記錄的為204公斤,全長達230厘米,年齡為45年。1957至1985年29年間全省蝗魚產量最高的年份是1984年,年產204噸。其中達到和超過100噸的年份為1976年100噸,1981年141噸,1982年165噸,1985年175噸。
產鮮蝗魚最多的縣份為蘿北,撫遠等縣。其中蘿北縣每年可捕撈6萬斤左右,撫遠縣捕獲鰓蝗魚最多的年份是1983年,捕獲5一3萬斤,當然也有一年甚至連續幾年一尾未獲者。在遼金之際,稱為牛魚的終蝗魚即受到重視,他不但是皇室的珍品,更是宴請使臣,賞賜群臣的珍俊。據周麟之《海陵集》載:"有梁大使者,先朝內侍也。人館傳旨,賜金蘭酒二瓶,金魚,牛魚二盤。"說的就是將牛魚等與金蘭酒並賜使臣。《二老堂雜誌》亦載:"周樞密麟之充金哀宗謝使,金主愛之,享以所釣牛魚,非舊例也。樞密糟其首歸獻於朝,同館王齡呼為\'魚頭公\'。聞金人甚貴此品,一尾之值與牛同。"這都充分說明了鮮蝗魚的珍貴。
因此,早在金代鱷鯉魚就已成為朝廷的貢品,《金史地理志》載:會寧府"歲貢秦王魚,大定十二年罷之。"到了清代,鮮蝗魚則作為每年向清政府必進的貢品。"歲貢惟9蝗,哲綠,紐摩順三種"《黑龍江外記》。但每年黑龍江將軍具體貢進多少尾卻無詳細記載。進貢鰓蝗魚主要歸吉林將軍完成,這是因為鮮蝗魚的主產地在吉林將軍管轄區域。清廷把鮮蝗魚作為貢品至少始於康熙年間,一般在每年十一,二月進行。具體貢額不一。據《吉林通志》打牲烏拉冊報和《通志》轉錄道光間姚元之《竹葉亭雜記》記載每年進貢均為3尾,但《吉林通志》又詳載每年呈貢鮮魚為兩次,每次各10尾,似為定製。查光緒《打牲烏拉志典全書》卷二"采捕蝗魚"一目所記內容大體與《通志》相同,惟《全書》記有具體進貢時間為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為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奉硃筆改定清單一件。管理打牲烏拉吉林將軍初次進硃筆鰭蝗魚十尾,不拘尺丈。""第二次進硃筆婚蝗魚十尾,不拘尺丈。"接著又寫道:"硃筆自明年起,按硃筆改定數目呈進。"兩次雖然共進20尾,但似乎這是特例,而不是定製,每年具體進貢數目則要根據硃筆改定而定,蓋《通志》系將特例誤為定製。應該說,進貢3尾亦好,20尾亦好,均應視為非定製。《通志食貨土貢》中一句話說得十分明確,"打牲烏拉總管等應交鮮蝗魚,妒魚,雜魚,無定額,俱據各該屬咨送。"不過,另據《通志》記載:鰭(鰓)蝗魚三尾,伯都吶,三姓等處呈進","三姓,貢鮮蝗魚二尾,長八尺。"光緒《三姓志貢品》亦黑龍江史志2001年第2期載:"於同治七年奉文,將阿勒楚客應進八尺以上鰭蝗魚二尾,六斤以上島魚二十五尾,改為三姓進送。"說明還是有定製的,只不過吉林將軍至少不能少於三尾,而硃筆欽定的數不管多少都是必須完成的。雖然阿勒喀副都統的貢額已改歸三姓副都統完成,但他並不是已經徹底無事,一直未停止納貢。到了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初旬,因江水暴漲,致使圈養的蝗魚有多尾被水沖走。至秋,又因江水甚淺,恐難捕獲,不敷貢額,於是使派員馳赴三姓所屬各城廳協助分頭采捕,勿致疏虞,以全要貢。(《清代東北阿城漢文檔案選編》第195頁(《阿勒楚喀副都統街門為傷屬保護采捕蝗魚全貢事致拉林協領等札文》)。
捕打進貢的蝗魚在每年穀雨或芒種節進行,出派委官,領催等員棄和打牲丁共00人,前往邊外產魚各河盪網捕打,隨時送魚圈圈養。蝗魚圈設於江干佐近與江水相通的水港內,用長1丈余,直徑1尺許的圓木圍柵而成。捕得蝗魚及時放入圈中,既要防止水淺使蝗遭受"薰熱"之災,又要防止因水大衝倒柵桿致蝗魚順流逃逸。因此,圈內不但要蓄水適度,魚食亦要充足。松花江岸至今還留下許多魚圈之名,哈爾濱附近的蝗魚圈即是當年圈養鯉魚準備進貢的場所。凡圈養的蝗魚等到立冬或小雪節之後派遣員棄及打牲丁77人捕捉,往赴伯都吶(扶余),巴延河掛冰,謂之冰鮮,待江冰凍結實時由總管報明吉林將軍勘驗。第一次,由將軍單銜具奏呈送,第二次由將軍,總管銜具奏呈送。進貢的蝗魚由曉騎校一員,領催一名,珠軒頭目,鎮副4名,攜帶兵丁由釋車送往京城總管內務府。鮮蝗魚是筵中的上品。
清廷徵調鱷蝗魚,一是滿足於宮廷生活之需;一是用於恭祭九祖,佛堂,奉先各殿;另一是用頒賞外藩。鮮鯉魚有骨(脆骨)無刺,肉白多脂,至為肥美,肉脂相間,食之味佳,蛋白質含量高。可以製成許多美味佳肴。因其肉肥美多脂,當地居民食用時,多用冷水下鍋清燉,為防腥而不宜油煎,另外亦可將肉或肚切片溜之,即溜蝗魚片,溜蝗魚肚;亦可紅燒或做肉段等各菜肴,肉還可用來包餃子。魚軟骨,魚筋可加工成名菜。各地吃蝗魚的方法不盡相同,各具特色,如撫遠的紅燒"白塔",是將蝗魚鼻子和蝗魚筋同時紅燒,擺盤造型特異,吃起來,香脆,別有一番風味(新編《撫遠縣誌》)。
依蘭在民國以前的蝗魚乾子,亦比較出名,為依蘭人特別食物之一。其作法是將魚肉切成寸方,尺許之長條,曬乾,食用時加油醬,椒,姜,用鍋悶后食之。赫哲人喜食生魚,也常以鮮鯉魚為原料,形成獨具特的民族風味。至若名廚經手,則可單以鯉魚為原料做蝗魚宴。據蝗魚宴菜單所列共有6個冷盤,8道熱菜,4道細點。其中8道熱菜有酒鍋黃蔑全魚,翡翠鴛鴦魚翅,玉球金果銅錘,冰雪銀耳魚腹,極樂齋冬菇,扒魚唇蹄筋鮑魚,酒醉金猴蝗魚,雪衣豆沙香蕉等。看到或聽到這些菜名,不用嘗,便是一種美的享受,足可令您垂涎三尺。鮮蝗魚最珍貴的是魚子。如果將瑪瑙紅色的大馬哈魚子稱為"紅珍珠"的話,那麼黑綠色的鰓蝗魚子則被人們稱為"綠寶石"或"黑魚子。鮮蝗魚子營養值十分豐富,有"七粒鮮鯉魚子勝一個雞蛋營養價值"之稱。由於產量少於大馬哈魚子,因此,鮮蝗魚子更為名貴。目前,每公斤鮮蝗魚子價值數百美元,日益被國際市場看好。1978年全省出口24噸,1985年出口23噸。其中生產和出口鱷蝗魚子較多的縣(場)是蘿北,撫遠兩縣和勤得利農場。其中蘿北縣1985年生產2500公斤,勤得利農場生產950公斤,撫遠縣1980-1985年4年間共出口爵蝗魚子4300公斤。鰓蝗魚子(醬)成為這些縣(場)的拳頭產品。
鮮蝗魚,除了魚肉之外,它的脆骨即魚頭為食中上品,"關內重之,以為美於燕窩(《黑龍江外記》),在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以前,蝗魚頭特別賤,須一車載之的一個大蝗魚頭售價不過五百,"自京中以此骨為貢品,魚頭遂不肯售,競相晾曬發賣,每一肋亦須八九錢漫話鱷蝗魚矣。"不過黑龍江,吉林土著最初卻不知道愛惜,所以蝗魚頭又多為關內人收購走曬乾準備高價銷售。《竹葉亭雜記》曾記載一則笑話:說是莫清友先生在宴請客人時曾備設了蝗魚脆骨一菜,在座的鄉人以為它是涼粉。翌日,見到莫清友便問:"前日食君家所制涼粉特佳,曾令人學制,總不能及,不知何以有此味也"鰓蝗魚的胃可製造刮縹,用以粘紙補字,刀刮用之,遠勝掇糊。皮膚受傷,特別是因騎馬而臀部無膚者,攤布貼之,勝似膏藥。但製造刮縹是需要一定時間一定功工藝,製造刮縹自熬胃至刻縹非三閱月不能成器。不講方法,工藝不精或時間不到,也是不能製造成功的。黑龍江將軍那啟泰(嘉慶三年至五年,六年至八年任職)曾調黑龍江人來幕府督造刮縹好幾個月,始終未能成功,便是因為技藝不精。刮縹一塊,大寸許,厚二分,有金鐘,蕉葉,書函諸式,一匣嘗貯九塊,這是尋常饋遺物,後來又增加了新的款式,如尺長如意梓,大拱壁及懸磐等,這些雕鏤得非常奇巧的刮縹,得之則較難。制刮縹緲一般是不售賣圖利的,"不過點染土物,備上官送禮而已。"
嘉慶年間,由於製造刮縹太多,鰓蝗魚胃則被漁者居奇,遂須重金採買,漸及於黑龍江以外各地。由於鮮蝗魚,特別是蝗魚個體較大,非釣所能得,最古老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魚叉叉。
這種方法源於赫哲族漁民。魚叉,赫哲語稱為"阿靜左布雇",為鐵制扁平面三股脫柄叉,叉褲上帶有一個繫繩的活鐵環,繩的另一端系在長約4尺的木製叉柄上,叉到魚后,鐵制部分留在魚體上,而木柄則從褲中脫出,浮於水面,漁民可划船到木柄漂浮地點將魚捉到。曹廷傑在《西伯力東偏紀要》中對赫哲漁民用叉捕魚作了簡要介紹。"若夫坐快馬持叉取魚,則以剃髮黑斤及喀喇人為最,嘗于波平浪靜時往江面,認取魚行水紋,拋叉取之,百無一失。"西清《黑龍江外記》對用魚叉捕獲蝗魚的方法作了細緻的記述:"捕之之法:長繩系叉,叉魚背,縱去,徐挽繩以從數裡外,魚倦少休,敲其鼻,鼻骨至脆,破則一身力竭,然後戮其腮使痛,自然一躍登岸,索倫尤擅能。"張光藻在《北戍草》中用詩對用魚叉叉鯉魚作了形象的描述。"鮮蝗魚本號秦皇,網鼠難施力最強。卻羨漁師叉法巧,能躍出水中央。"
另外19世紀末赫哲族使用捕蝗魚的鉤具還有蝗魚鉤,克日斯克鉤。蝗魚鉤,赫哲語稱"秋特樂",滿語稱"秋特拉",俗稱痒痒鉤。民國《依蘭縣誌》對於用該鉤捕鯉魚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記述,但是使用這種漁具捕蝗魚鉤住的得,鉤傷跑掉的得多破壞了資源,20世紀50年代禁用,為三層掛網所代替。民國時期捕蝗魚的主要鉤具是快鉤,又名滾鉤,由山東傳人,是捕撈鮮蝗魚,大馬哈魚和其它江雜魚的主要工具,亦因傷魚,對資源增殖不利,1957年以後逐漸淘汰並停止使用。打牲烏拉用網盪捕終蝗魚的方法是每年四,五月,出派曉騎校1員,委曉騎校1員,委官1員,領催2名,並出派珠軒達,鋪副,打牲丁共260人,分為4起,每起65人,共用8塊大眼網,每兩塊一練,合為一塊,順江橫盪,獲魚入圈。
冬季捕蝗魚,採用的則是坐安口的方法進行。即於大江上用茅草覆作尖形屋,鑿成冰窟,置燈窟上,人伺其側,魚在水中見燈光則趨赴之,漁人由窟投叉,適中魚身取而得之。鰓魚同大馬哈魚一樣,也有一些神秘的色彩。這便是曹廷傑在《西伯力東偏紀要》一書中對黑龍江下游的東北海的一種叫做麻特哈或稱麻勒特的大魚,即遼金史本紀所載之牛魚(終蝗魚)奉旨送魚的形象描述。據說這種大魚長一二丈,大一二圍,其頭有孔,如江豚,涉波孔中噴水,高一二丈,旬然有聲,可聞數里。因為當地的黑斤,濟勒彌人皆不知歲月,特以江蛾為捕魚之候,每於江面花蛾變白蛾時,時值五月,麻勒特送烏互路魚人江。江面青蛾初起時,時值六月至七月半,送七里黑龍江史志2001年第2期性魚人江。江面小青蛾再飛時,時值七月半至八月底,送達莫嘎(大馬哈)魚人江,皆至格林河口而返。從中不難看出用麻特哈(牛魚)可以觀候。正好與《演繁露》記載的:契丹主達魯河釣牛魚以占歲有關聯。正因濟勒彌人等原以為麻特哈奉旨送魚,所以,當初他們不敢捕獲,同時也不敢食用,後來逐漸改變了這種認識。鮮蝗魚豐富了人們的經濟生活,更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史氏鮮本身就有"活化石"之稱,黑龍江的史氏鮮是現存的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與恐龍共存的古生物。從豐盛的蝗魚宴的菜譜上我們看到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從蝗魚捕撈,圈養進貢,賞賜等,我們看到了清代的貢賦文化;從蝗魚留下的地名,我們也看到了地名文化。現在在黑龍江,松花江以及烏蘇里江等地就留下了不少與蝗魚有關的地名,有的直接命名魚場,有的直接命為地名,如遜克縣遜克漁場雪水溫分場的蝗魚卧子,嘉蔭縣的蝗魚卧子魚場;直接命名烏嶼名的,如同江市八岔鄉西11公里黑龍江上的青黃魚通島,饒河縣烏蘇里江南通島中段之東的黃魚窩子島等都是因為這裡盛產蝗魚而得名。至於松花江岸的一些蝗(黃)魚圈地名,則說明了在清代這裡曾是為皇室圈養進貢鯉魚的地方。
在清代一些文人的詩歌中也有好多吟詠蝗魚類似竹枝詞的名篇佳作。如英和《卜魁集》中的《龍沙物產十六詠》第四就是黃(蝗)魚。"森森三千里,江天一任游。捕防身碩大,嗜為骨輕柔。作客罷彈鐵,烹鮮嗤下鉤。要知貴公子,終是釣鰲鑄。"不僅道出了鯉魚的特點,也寫出了獲得蝗魚和嘗到蝗魚美味的喜悅。張光藻《北戍草》除有專叉蝗魚的詩以外,還有一首打得蝗魚之後晾曬魚胚子,蓄以備終歲之用的詩。"網得鮮鱗載滿車,長繩穿貫曬庭除。客來不用歌彈鐵,餐飯家家有食魚。"黃兆牧的《雞林雜詠》中的"打網松江千里情,大蝗分割小鮑烹"描述的則是在松花江上捕獲蝗魚和白魚分而食之的動人情景。就連乾隆皇帝對鮮蝗魚也是情有獨鐘的。他在《詠嶂蝗魚》目中寫道:"有目鮮而小,無鱗巨且修。鼻如矜翁戟,頭似戴兜黎。一雀安能嚙,半豚底用投。伯牙鼓琴處,出聽集澄流。"寥寥八句,鮮蝗魚的形態躍然紙上。鮮鯉魚不但豐富了詩歌創作,也豐富了諺語,歇後語語彙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流行在同江,撫遠一帶鮮蝗魚盛產區。生活諺語如:"鯉魚縹,粘得牢。""大蝗魚離水活不長,莫日根(英雄)離群徒有名。""捕蝗魚不怕白頭浪,掏熊膽何懼高山擋"氣象諺語如"臭李子開花,大蝗魚咬牙。""稠李果兒黑又甜,蝗魚擺尾向前鑽。"歇後語如"蝗魚皮做的靴子—穿不爛"。由於蝗魚性成熟晚,再生能力差,產量低,生長慢,加之過度地捕撈,江河水位逐年下降和污染日趨嚴重,鮮蝗數量驚人地銳減,若不採取措施,鮮鯉魚將會在黑龍江,松花江消逝。為此,新聞媒體已發出了"救救鱷蝗魚"的呼喚。其實,保護鮮蝗魚早在清代就已提出,光緒二十四年八月二十日阿勒楚喀副都統衙門在《為傷屬保護采捕蝗魚全貢事致拉林協領等札文》中就明確指出:對於鯉魚,"仍准本衙門循例採辦,勿任私網阻撓。並希望傷隊一體保護,以全要貢。"解放后,對於鮮蝗魚資源的管理日日趨善。1957年,《黑龍江省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暫行條例》首次規定了鰓蝗魚的禁漁期,規定6月1日至7月1日禁止捕撈鰓蝗魚,並規定了最低采捕標準,即蝗魚1。5米,鮮魚為1米以上。1982年《黑龍江省水產資源繁殖保護系例》規定了采捕鮮蝗魚長度的最低標準,也規定了重量的最低標準,即蝗魚2米,或65公斤;鱷魚1米,或4公斤。但是只有這些還不行,爵蝗魚的保護,人工繁殖已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有的已開始實施。如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的赫哲人投入40萬元,建成了4萬多平方米的鮮蝗魚養殖基地,在祭敖包時,要宰殺牛羊等作為祭品,目的是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的好年成,祈求諸神鎮住邪魔,降賜吉樣,保佑人畜興旺,萬事如意。每次在敖包會上都要舉行賽馬,射箭,摔跤比賽等娛樂活動,最後是舉行宴飲,人們載歌載舞,盡情歡樂。春節,它包括臘月二十三,農曆年(臘月三十,正月初一至初五等數日)。臘月二十三舉行祭火儀式,這一天是"火神回天"的日子,火位正面擺放祭品,周圍鋪上墊子,火架里放上羊骨燃起,並把祭品放進火里,這時主祭人口喚,"呼日耶",其餘人向火叩頭,祈求火神保佑。農曆年期間,在臘月三十擺上羊等供奉之物,供神祭祖,供完之後,大家食用撤下的供羊。在這些日子裡,男女老少都停止生產。民族風儲辦黑龍詳省招案館哈派濱心鄂溫克民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世代居住在我國東北邊疆,即大興安嶺嶺北以西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興安嶺的河谷地帶。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其次分佈在黑龍江省的吶河,甘南縣等地,新疆也有少數人。鄂溫克民族是講究禮節,好客的民族,有著本民族的節日和禮儀。鄂溫克民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敖包會,春節,"米闊勒"節和"奧米那楞"節。敖包會是鄂溫克民族的盛大節日。敖包(蒙語音譯,也譯作鄂博),原指邊界和路標的石堆,後來成為祭祀山神,路神和迷信活動的地方,即把敖包當作神靈的住地來祭祀。按傳統習慣,平時每經敖斌王美那包,口念"噸,嘛,呢,叭,:\'-咪,吟"六字真言,向上投石三枚,以敬三寶或獻錢財,並供以酒肉或剪下馬鬃,馬尾系在敖包頂蟠桿之上。大型祭祀活動每年於春,秋二季進行,四,五月間及八,九月間各選擇一活動,盡情玩樂。三十的晚上,老人們要祝福下一代,象自己一樣健康,長壽。大年初一,家與家,屯與屯之間,要互相拜年,先拜佛祖,後晚輩向長輩,兄長叩頭,受拜人給東西作為苗的一部分,放到了黑龍江中,另外,還被運抵廣州,煙台等地養殖。以後每年將有近30萬尾鮮鯉魚苗放流黑龍江。勤得利農場的史氏鮮魚試驗站,自1988年以來,已累計向黑龍江放流史氏鱷魚苗450萬尾,有效地保護了這一自然資源,水中活化石的史氏鮮還在北京2000年黑龍江綠色食品周上大出風頭。更令人欣喜的是作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蘿北鱷蝗魚自然保護區目前正在籌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