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鹽湖的結果 展開
鹽湖
水文學術語
是鹹水湖的一種,乾旱地區含鹽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礦化度小於1克/升,鹹水湖礦化度為大於1克/升,礦化度大於35克/升的則是鹽湖。鹽湖是湖泊發展到老年期的產物,它富集著多種鹽類,是重要的礦產資源。
鹽湖是一種咸化水體,通常是指湖水含鹽度w(NaCleq)>3.5%(大於海水平均鹽度)的湖泊,也包括表面滷水乾涸、由含鹽沉積與晶間滷水組成的干鹽湖(地下滷水湖)。鹽湖中沉積的鹽類礦物約達200種。人類已經從鹽湖中大量開採石鹽、鹼、芒硝和鉀、鋰、鎂、硼、溴、硝石、石膏和醫用淤泥等基本化工、農業、輕工、冶金、建築和醫療等重要原料。
鹽湖中還賦存著具有工業意義的銣、銫、鎢、鍶、鈾以及氯化鈣、菱鎂礦、沸石、鋰蒙脫石等資源。鹽湖中還發育有大量具有重要經濟價值與科學意義的嗜鹽藻、鹽滷蟲、螺旋藻、輪蟲等特異生物資源和耐旱、耐鹽鹼基因資源,它們為人類獲取蛋質、天然食物色素、能源、多種工業科學材料和凈化環境,為變鹽湖為“良田”開拓了良好的前景。同時鹽湖又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和醫療淤泥資源。鹽湖滷水的儲熱特點,已開始用於“太陽能鹽水池”發電。
鹽湖也是自然環境信息和天然實驗室;鹽湖還是“碳沉積池”(Carbonsinks)、“自然生物反應器”(naturebioreactors)。鹽湖沉積佔世界陸表面積相當大,有大量碳酸鹽沉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遲與人類有關的溫室效應。
中國四大鹽湖分別為 [青海 茶卡鹽湖][青海 察爾汗鹽湖][山西 運城鹽湖][新疆 巴里坤鹽湖]
茶卡鹽湖
察爾汗鹽湖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境內,地處中條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歷史,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是新疆的著名鹽湖,位於新疆東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湖面略成橢圓形,東西寬約9公里,南北長13公里,面積117平方公里。
依據湖水主要水化學成分分類,有碳酸鹽型、硫酸鹽型,也有氯化物型鹽湖。
按鹽類礦產種類劃分,不僅有最為常見的石鹽湖、芒硝湖和天然鹼湖,也有石膏湖、鉀鎂鹽湖、硼湖、鋰湖,以及世界罕見的硝酸(鉀)鹽湖。
劃分鹽湖類型的原則主要有三種:一是按鹽湖滷水賦存狀態分類。二是按鹽湖的主要鹽類沉積物分類;三是按滷水的化學成分分類。
按鹽湖滷水賦存狀態,鹽湖可分為滷水湖、干鹽湖和沙下湖。
滷水湖的特徵是一年四季湖盆中都有表面滷水存在,而鹽類沉積僅見於岸邊或湖底某些部位;湖水在一年四季中有漲有落,但湖中總有自由表面滷水。
干鹽湖的主要特徵是在一年內絕大部分時間是乾枯的,只有在潮濕季節才有暫時性的表面滷水。裸露地表的干鹽灘由於日晒和強烈蒸發,地下滷水析鹽膨脹造成地表龜裂,更由於常年風吹、雨淋、日晒蒸發,形成了巨大的鹽殼。察爾汗就是一個巨大的干鹽湖。
沙下湖是以全年內均無表面滷水為特徵的一類鹽湖。晶間滷水的水位遠比干鹽湖的埋藏深度大,並且因滷水很少跟外界交換,水位較為平穩,只有降水下滲或鹽類自析才稍為引起水位的微小波動。沙下湖另一個直觀的特點是在其鹽類沉積的頂部往往有或厚或薄的浮土和流沙覆蓋,全年均無地表徑流的補給。
按鹽湖的主要鹽類沉積礦物,鹽湖可分為石鹽湖、芒硝湖、鹼湖、硼酸鹽鹽湖和鉀鎂鹽鹽湖。
鹽湖
察爾汗鹽湖(圖2)
鹽湖湖水蒸發量大於或至少等於降水量及地面地下水對湖泊的補給量,湖中的Cl⁻、SO₄²⁻、HCO₃⁻、CO₃²⁻、Na⁺、K⁺、Mg⁺、Ca²⁺等濃度很高,含鹽量超過24.7‰。中國柴達木盆地蒸發量達2400~2600mm,為年降水量的30~50倍,形成很多鹽湖,如察爾汗鹽湖、茶卡鹽湖等。析出的鹽類按成因和形態可分為新沉積鹽、舊沉積鹽和固成鹽。固成鹽構成鹽礦區,是重要的礦物資源,吉爾泰鹽池即中國享有盛名的鹽湖之一。
鹽湖之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兩點:
1.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在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湖泊的蒸發量往往超過湖泊的補給量,湖水不斷濃縮,含鹽量日漸增加,使水中各種元素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的狀態,在湖濱和湖底形成了各種不同鹽類的沉積礦床。例如海拔2600~3200米的柴達木盆地,深居內陸,四周為綿延的山脈所屏障,又常年在中緯度西風環流影響之下,水汽的輸送量和降水量都很稀少,空氣乾燥,是一個典型的內陸荒漠盆地。位於盆地東北緣的茶卡鹽池,年降水量約210毫米,盆地中心的察爾汗鹽湖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這裡的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這樣的氣候條件,對於鹽湖的形成顯然是十分有利的,因而在盆地內部分佈了眾多的鹽湖。氣候如極度乾燥,終年無雨,或者降水稀少,亦是不利於鹽湖的形成。例如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內部,沙丘綿亘,地表無徑流產生,鹽類呈分散狀態,這些地區就難以形成鹽湖。
2.封閉的地形和一定的鹽分與水量的補給。封閉的地形使流域內的徑流向湖泊彙集,湖水不致外泄,鹽分通過徑流源源不斷地從流域內向湖泊輸送。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湖水越來越咸,鹽分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鹽湖。
在鹽湖地區,常常可以看到環湖有一圈圈銀白色的鹽帶,宛若戴在鹽湖上的美麗項圈。這種自然現象,是鹽類物質自流域向鹽湖遷移的一個有力的證據。因為溶解於水體中的各種鹽類從流域向鹽湖的遷移過程中,水分逐漸蒸發,濃度不斷增大,一旦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就會產生沉澱作用。但是由於各種鹽類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呈現出一定的沉澱順序,從物質來源的上游到鹽湖之間,各種鹽類沉積物有明顯的環帶狀分佈規律。例如在昆崙山北麓的一些鹽湖地區,靠近山區的地段為硼鹽帶,近湖地段為芒硝帶,湖內則沉積有食鹽和光鹵石。
鹽湖不僅可以形成於大陸,也可由海灣演變而成。浩瀚無垠的海洋,每升水中的平均含鹽量為35克。如果海灣因沿岸帶沙壩的逐漸發展、擴大而與海洋隔離,成為封閉狀態,兼之氣候乾燥炎熱,水體在強烈地蒸發作用下,鹽度將不斷增高,最後也會形成鹽湖,產生各種鹽類沉積。這種由海灣演變而成的鹽湖,稱為海成鹽湖。中國近代的鹽湖,均屬於大陸鹽湖。鹽湖是乾旱造就的一種奇特景觀。
從鹽湖的形成條件可以看出,鹽湖是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佈規律的。
烏克蘭鹽湖的美景
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國的鹽湖大致處於北緯30~50°之間,屬於世界著名的亞、非、歐大陸鹽湖帶的最東緣,稱之為中國鹽湖帶。鹽湖比較集中分佈在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山間盆地或高原閉流窪地之中,西藏的扎布耶茶卡海拔4400米,多格錯仁(茶卡錯仁)海拔4814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鹽湖;新疆的艾丁湖位於海平面以下154米,是中國海拔最低的鹽湖,位置之低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為數眾多的鹽湖,由於它們所處的地質、地理環境的不同,其所經歷的發展、演化階段皆有著一定的差異。有的鹽湖的上層湖水鹽分濃度很大,而湖水很淺。這種湖水是飽和狀態的鹽類溶液,礦化度一般在300克/升左右,比重在1.2上下,水深多在0.2~0.3米,超過1米的較為罕見。鹽湖水色碧綠,清澈晶瑩,令人心曠神怡。在鹽湖表層水的下面,則是五彩繽紛的各種結晶鹽類。例如柴達木盆地內的達布遜鹽湖,湖水面積21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僅0.56米,最大深度也只有0.96米。
有的鹽湖是業已乾涸的干鹽湖,亦稱為固體鹽湖,湖水(滷水)賦存於鹽類沉積物的晶隙中。整個湖面為白色的結晶鹽類所覆蓋,猶如銀裝素裹,耀眼奪目。而有的鹽湖表面受長期風沙侵蝕的影響,鹽類和泥沙混雜,凝結成褐色鹽蓋,其下才是雪白晶瑩的鹽粒。由鹽類沉積所形成的巨大鹽蓋,堅硬異常,頑若岩石。經力學試驗,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14公斤以上的壓力。因此,在鹽蓋上可以建工廠、築鐵路、修機場,均無陷落之慮,更不用說行人了。著名的察爾汗鹽湖就是一例,青藏鐵路由北而南建設在它的鹽蓋之上,奇迹般地鋪砌了32公里長的鹽湖鐵路。與鐵路相平行的,還有一條50年代修成的橫跨鹽湖的公路,被人們讚頌為“萬丈鹽橋”,路面平坦光滑,與柏油路面並無兩樣。在萬里晴空的夏季,人們乘車行駛在“萬丈鹽橋”上,眺望遠處,那“茫茫大海,層層樓閣”的海市蜃樓幻景,引人入勝。
外國的鹽湖,主要分佈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潘帕斯草原北部。
中國對鹽湖資源的開發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就開採的鹽類來說,以食鹽為主,其次是天然鹼。
解池位於山西省中條山北側的運城盆地,是一個東北-西南向的長條形湖泊,長約18公里,寬為1.5公里,面積近27.3平方公里,是中國開發最早的鹽湖。該湖系地塹式的構造湖,周圍山體因斷層作用而抬升,盆地則相對凹陷,在低洼處積水成湖。成湖之初湖泊本為淡水湖,後來在盆地乾燥氣候的影響下,經過第四紀歷史時期的滄桑變遷,而演化成鹽湖。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時,生息在濱湖地區的勞動人民就已開始利用湖水(滷水)曬鹽,並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認識到風向、氣溫等氣象要素的變化與產鹽的多寡有著密切關係,因而總結出“解池鹽產必資南風,南風不時,鹽即失利”的科學論斷。解池南依中條山,當南來的氣流越過中條山後形成了焚風,在下沉過程中有增溫減濕的作用,使空氣乾燥,加速了湖水蒸發和鹽類沉積。4000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對鹽湖的自然面貌能有如此科學的認識,真令人讚嘆不已。
內蒙古的吉蘭泰鹽池是中國開發歷史悠久的另一個食鹽湖,《漢書·地理志》中對此已有記載。唐代吉蘭泰鹽池又名溫池,蒙語稱察汗布魯克池,面積120平方公里,所產鹽質味佳,因表層混有淡紅色塵砂,俗稱紅鹽,亦名吉鹽。清代以前,鹽池所產之鹽除供當地需要外,尚暢銷於陝、甘及晉北一帶。乾隆初年,紅鹽開始運銷內地,因銷路廣開,陸運供不應求,到乾隆末又開黃河水運。吉鹽以舊磴口為發運地,並設鹽吏專管,最盛之時運鹽船隻絡繹不絕,多達500餘只,可見舊時吉蘭泰鹽池的開採已具相當的規模。
此外,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吉林等省區,也都有一些開發較早的食鹽湖,如扎布耶茶卡、茶卡鹽池、雅布賴鹽池等。
歷史時期除開採食鹽外,對天然鹼、硼砂也有開採。如鄂爾多斯高原上的白彥淖、哈馬台、察汗淖等,就是有名的天然鹼產地。西藏鹽湖中的硼砂,早在公元6世紀時就已開採利用,直到公元1563年,其開採方法方傳到歐洲,比中國晚1000年左右。
中國雖然鹽湖數量多,礦種豐富,儲量又大,然而在歷史時期從事開採的鹽湖卻寥寥無幾,且生產單調,主要是開採食鹽和天然鹼,採鹽規模小、效率低,工人靠鐵鑽、鐵銑、鐵構和鐵耙“四大件”從事生產,生產水平極低,原鹽的外運亦主要靠人背畜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