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達三的結果 展開

李達三

民族工商業家

李達三( 1895— 1973),名道南,以字行,出生於商業世家,納西族。據《李氏宗譜》記載:“祖籍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始祖兄弟二人來到雲南麗江。始祖應木氏土司邀留麗江雪山書院教書。另一祖前往騰衝謀生,麗江後代每逢家祭和清明上墳時朝騰衝方向一拜,以示悼念。”從始祖李補到李達三已是第十代。由此推斷,李世始祖李補兄弟當在清康熙年間來到麗江。

家族歷史


明代以來,隨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向藏區擴張,促進了麗江和藏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也使千百年前就已形成的茶馬古道進一步拓展。木氏土司向藏區用兵的同時,開闢商貿通道,為滇、川、藏商貿交往提供便利條件,以促進商品交換、物資交流,活躍藏區經濟,也促進了麗江商業的繁榮。這時期,不僅木氏土司與藏區進行商業貿易外,在納西族民間也出現了到藏區做生意的商人。當年,徐霞客應木氏土司之邀到達麗江的第一天,就住在麗江古城萬字橋附近一居民家中。他在日記中寫道:“其家和姓,蓋麗江土著,其子即迎余之人,其父乃曾奉差入都,今以居積番貨為業。”
清代麗江改土歸流以後,出現了不少到藏區經商致富的納西族商人。早在乾隆年間,有和瑛等納西族商戶就往來於茶馬古道。嘉慶年間,古城人李蔭孫在藏區經商,成為拉薩的巨富。清末民初,不少麗江納西族商人活躍在茶馬古道上。如從事藏區貿易,在拉薩、康定、成都、北京、上海及印度加爾各達等地設有分號的“永聚興”商號楊聚賢;在中甸、德欽設號經營山貨藥材的“仁和昌”商號賴耀彩;自養七、八十匹騾馬到西藏貿易的“恆足祥”商號楊子祥等。
清咸、同年間,李達三的祖父李銓攜家到德欽(阿墩子)做皮革手藝。此時,德欽已經成為滇、川、藏商品集散地。每年秋冬季節,是昇平鎮商業貿易旺季,川、康、甘、青、藏等地的藏民前來朝拜太子雪山,帶來大批商貨藥材,在這裡進行交易。李銓看中德欽地利人和,改營山貨藥材,幾年間生意越做越大。清朝末年,李銓的長子李鴻芬,在麗江開設商號“永興號”,並在德欽、昌都、拉薩設立分號,成為當時在麗江和藏區享有盛譽的大商號之一。李鴻芬有三個弟弟:李鴻藻、李鴻儀、李鴻鈞,他讓三個弟弟分別管理各地分號和從麗江到拉薩的馬幫運輸。兄弟四人齊心合力、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永興號”蒸蒸日上。關於李鴻芬四兄弟,《李氏宗譜》中寫道:“李鴻芬,弟兄排行老大,李永興商號創始人,主要貿易地拉薩。二弟李鴻藻,主要管理德欽分號,一生行走於茶馬古道。三弟李鴻儀,一生行走於茶馬古道,主要貿易地昌都,劉氏昌都人氏。四弟李鴻鈞,主要在麗江貿易,地方紳士。”李鴻芬是“永興號”的創始人,每年都要到各地商號視察,先後到拉薩七次,每次去拉薩,一住就是兩三年。在李氏四弟兄中,李鴻鈞常年住在麗江,管理麗江商號。宣統二年( 1911 )《麗江商務分會職員清冊》記載:
職別:會董
姓名:李鴻鈞
鄉鎮:麗江縣
號別:永興號
職銜:從九品職銜
由於“永興號”是李氏兄弟共同經營的經濟實體,其資產為四兄弟共有。當時,麗江商界常稱“永興號”為“李永興”,李氏家人也常將自家的商號叫“李永興”,這樣就給後人造成一種誤解,以為“永興號”是李永興創辦的。近年來,各種報刊、書籍中有關麗江商貿及李達三先生事略的一些文章中說:李達三“父永興在麗江開設‘永興’商號”、“其父李永興時,在麗江開設了‘永興商號’”、“到父親李永興時,資本積累擴大,遂在麗江開設‘永興’商號”等等,以訛傳訛,不勝枚舉。查閱李氏宗譜,在李氏先輩中,並無“李永興”其人。當今李氏家族中年齡最大、輩份最高的李德恕也證實了此事。此外還有一事可證,民國三十年( 1941),麗江創辦麗江縣立中學,李達三捐資捐產並在縣中校園內捐建一座小亭,亭名“鴻藻亭”,以紀念其先父李鴻藻先生。
李達三幼年時,只讀過幾年私塾。李達三 17歲時,伯父李鴻芬見他勤學好問、耿直誠實,便命他去協助管理德欽分號,好讓他在艱苦環境和商業活動中得到鍛煉。 1923年, 28歲的李達三升任德欽分號經理。這期間,他曾數次跟隨馬幫往返於茶馬古道,到康地,察隅、昌都、拉薩等地,考察商情、民情,結識了許多藏族商人、頭人、喇嘛、活佛。

主要成就


民國十九年( 1930),永興號分家后,李達三創建了“達記”商號,堂弟李濟南(字勝三)承襲了“永興號”字型大小(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李濟南家位於古城大石橋旁的商鋪還掛有“永興號”牌匾),李耀南(字震三),則設立“永順興”商號,設號昆明。李冠南(字甲三)、李雁南(字澤三)、李興南(字立三)等人,仍承祖業,行走於茶馬古道,進行商貿活動。民國三十一年( 1942)《麗江縣商會會員名冊》中有如下記載:
號別 姓名 籍貫 主營
永興號 李濟南 麗江 雜貨
達記 李道南 麗江 雜貨
“達記”商號承襲“永興號”的經營模式,仍主營藏區與內地間的山貨藥材(貝母、蟲草鹿茸麝香藏紅花等)生意,但規模更加擴大,西至西藏拉薩直到印度加爾各達,東至北京、上海。由於李達三豪爽、豁達、講信用,逐漸成為當時麗江大商家之一。抗戰時期,麗江成為滇、川、康、藏貿易集散重鎮。在萬商雲集、財貿廣開的優越條件下,李達三的商業迅猛發展,相繼在德欽、昌都、康定,拉薩、印度加爾各答等地設分號,派專人經營,從麗江、下關等地運茶葉、臘肉、粉絲、銅器等進入藏區,又由藏區運山貨藥材及印度疋條、呢絨等到內地,由自家馬幫運輸,來往不斷。正如他常說,我們做事,不論大事小事,都要講誠信。有誠信,就會有許許多多的朋友。 1938年以後,“達記”的資本更加雄厚,在藏商中有很高的威信,藏商和內地客商都願與他合作,運來的貨物,也交給他全權經營。
上世紀四十年代,麗江民族工商界興起了一個官商合辦廠礦的熱潮。這期間,李達三先後獨資經營和投資合辦了下橋頭銅廠、六區大東銀廠、奉科水銀廠、德欽和石鼓石棉廠、貢山高翠華雲母廠、中甸水晶廠、麗江羊見造紙廠、永勝米厘銅廠、白沙玉湖氂牛場、麗江大華松香廠等十多個地方廠礦。這些廠礦規模不大,技術裝備也有限,但在其自身事業發展的同時,也對邊疆的開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0年,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為打破日本帝國主義的封鎖,打通一條國際運輸通道,國民政府責成交通部勘察中印公路,並任命張之述為“中印公路勘察專員”。由於擬定中的中印公路經過察隅等藏族地區,張之述親自登門拜訪,請李達三出面協調,以取得沿線藏族頭人和群眾的支持。李達三深知勘察中印公路的重要意義,欣然答應張之述的要求,派得力的嚮導和大隊馬幫協助,並寫信給沿途各地的活佛、頭人,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協助,使勘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為此,張之述呈請交通部向國民政府舉薦,授於李達三“中印公路勘察少將副專員”職銜,並贈予“忠信篤敬”匾額,其字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書。(注 1)
1949年 7月 1日,麗江解放。這年八月,李達三捐出銀元 5萬元、黃金40兩,以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權。之後,將梨園(後為玉龍花園)、紙廠、氂牛場等廠礦捐獻給人民政府。又先後為興修團山水庫捐款,資助五一酒廠、土產聯合社等一些公私合營企業,並將其全部積蓄用來購買國債卷,以支持國家建設。他擁護共產黨,熱愛新中國,先後數屆被選為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代表、縣人大代表、縣人民委員、縣工商聯主任。

人物生平


李達三一生創業無數,創建了著名的“達記”商號,在茶馬古道上留下了辛勞的汗水,也留下了許多“達記”商號店鋪、驛站。在藏區,在數千里的茶馬古道上,許多藏民都沒有見過李達三,但都知道麗江有位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沖本達三”(“沖本”系藏語,意為“大老闆”)。
走茶馬古道經商致富的許多納西族商人,不忘回報家鄉、回報社會。清代嘉慶年間,成為拉薩富戶的李蔭孫,回鄉捐建麗江文峰寺文靈閣(即“靜坐堂”),靈洞石壁上有“南洲第一靈洞”及跋語數行,為李蔭孫之兄納西族詩人李洋撰題。麗江“仁和昌”號賴耀彩,好行善事,博施濟眾,凡公益事業必全力以赴, 1933年捐資修復遭雷擊的梓里鐵索橋, 1935年再度捐資修建石鼓沖江河上的鐵虹橋, 1946年出資出力修建瀾滄江上游溜筒江鋼纜弔橋,省府民政廳授予“交通是賴”、“急公好義”等匾額。麗江“麗日升”號余仲斌,關懷鄉梓,熱心公益事業,先後購書 10餘萬冊捐贈麗江省立中學、縣立中學及縣民教館,為黃山幼稚園捐建禮堂——“羹梅堂”及大量設備(“羹梅堂”匾額為納西族進士、詩人和庚吉撰書,以紀念余仲斌之父余羹梅先生),為白馬龍潭小學購置土地、興建校舍,省縣教育當局贈予“興學育才”等匾額。 1944年,“裕春和”牛文伯在省立麗江中學附屬小學的基礎上,創辦“文伯小學”,受到省教育廳嘉獎,時任教育廳長龔自知題書匾額“嘉惠菁莪”。
李達三幼年時只讀過幾年私塾,在商界活動中深受文化低之苦,對家鄉的教育事業特別關注。上世紀 30— 40年代,全麗江縣境內只有一所省立中學。為使有更多的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深造, 1942年,達三先生向當時任縣教育局長的王筱頁建議成立縣立中學,將良田 196畝作為該校基金,並出資興建兩層土木結構 8個教室。那時,有許多農村學生,雖然成績優秀,但迫於家境,難以繼續深造。李達三聞訊后,先後資助白沙鄉木世林、龍山鄉和志鵬、拉市鄉木增林等學子供讀大學。本村興仁小學,原系大佛寺改為小學,李達三先後出資購置教具,維修擴建校舍,形成初具規模的一所小學。
不久前,玉龍縣委黨校張永康發現一塊石碑,為麗江縣立中學《本校款產樂捐者芳名錄》,提及李達三所捐資產。錄碑銘於下: “李達三先生捐水田一百二十三畝三分五厘,坐落麗江縣第一區文運、積雲、克智三村,第三區三家村。又捐乾地六十九畝七分九厘,坐落第一區蓮花村及第三區三家村。
以上水田乾地共捐合一百九十三畝一分四厘。
又捐二十萬元,作購置化學儀器用。又捐一萬元,作建樂育院用。
……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端陽后四日兼麗江縣立中學校長李覺民立”(注 2)
麗江普濟寺聖露活佛,是位愛國、愛教的高僧,在佛教界享有極高的聲譽。抗日戰爭時期,他到處講經說法,宣傳民族團結,宣傳抗日救國。 1937年,他代表九世班禪到南京共商國是。 1941年,國民政府特邀聖露活佛到重慶主持超度抗日陣亡將士法事。李達三十分敬重聖露活佛的品德、學識和愛國精神,常去普濟寺看望他;聖露活佛也很讚賞李達三豪爽、豁達的性格和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品德,兩人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此後,聖露活佛常成李達三家的座上客。因李精通藏語,信奉藏傳佛教,經常向聖露活佛請教藏傳佛教教義、藏文經籍之類的問題。上世紀三十年代末,聖露活佛重修普濟寺大殿,李達三從他投資的米厘銅廠運回生銅,在麗江金鑫打銅街加工成銅瓦捐獻。普濟寺大殿,翼角飛檐,屋頂覆以銅瓦,金光燦燦,氣勢恢宏,是雲南省現存的唯一銅瓦殿。
李達三從 17歲開始到藏區經商,幾十年來走遍藏區各地。他精通藏語,熟悉藏區的生產生活、風土民情、宗教信仰。 1942年,他出於對藏傳佛教的信仰,不惜重金從拉薩購得一部卷佚浩繁的藏文經書。隨後,一隊馬幫, 20多匹騾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把藏經從拉薩馱回麗江。藏經抵達麗江的這一天,從阿溢燦(密士巷)到窖肯(興仁街)的道路打掃得乾乾淨淨,路兩旁擺著香案,李達三沐浴更衣,到巷口跪拜迎接,十分隆重、虔誠。之前,他已經在新寓建蓋好藏經樓,雕工精美的神龕和供桌,準備用來供奉藏經。(據李達三之侄李德恕說,供奉在佛堂里的藏文經書是一部卷佚浩繁的《大藏經》,經書封面用金水書寫,目錄用銀水書寫,共 16包,每包十數巻,用黃緞包裹,呈正方體形。李達三視經書勝過珍寶,從未打開示人。那時李德恕常年在昆明,雖然多次回家看望二伯,但從未翻開黃緞看過裡面的經書。)
1966年,李達三先生念誦幾十年、珍藏幾十年的藏文經籍在文革浩刼中被抄被毀。李達三的外孫女周光月在《追憶外公》一文中寫道:“ 1949年我出生后,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常帶我回外公家,外公住的房子不大,雖然他過去有許多房子,但都捐給國家了,只剩下兩棟平房和一個小院子,擺設也很簡單。外公外婆在不大的院子里弄了兩塊菜地,兩個老人都很勤快,從不讓地空著,四季蔥綠,自享自用。外公的房間里有兩樣東西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小柜上的一堆經書,用黃緞包裹著(聽母親講是大藏經,是 1942年從西藏大寺廟求得,單運費就花了 1000大洋)。外公很看重它,他老人家精通藏語,每天早起洗臉后都要祭拜、誦經,平日里就放在外公床頭,誰接近它,外公都會高度警覺。 1966年文革期間,我親眼目睹經書抄走那天,外公沒有晚餐,早早睡了,外婆很擔心。那天紅衛兵到家想毀壞經書,外公用貼身懷錶換取了經書的短暫安寧,但還是被收繳到街公所,最終經書下落已無知曉。” 1990年,李德英在《回憶先父李達三二事》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補述:“ 1988年 5月,中國科學院來家訪尋覓藏文經書一部去向,方知是西藏醫典(總共有三部,兩部在北京和西藏)。四十年代父親較信佛教,托西藏、印度加爾各達分號購得放置家中,文化大革命掃‘四舊’被收燒,我感到很惋惜。”
李達三雖然只讀過幾年書,但在幾十的經商生涯中,在與各行各業人士的交往中(其中有著名植物學家秦仁昌等),增長了才幹,增長了學識。他家的客廳里,有許多古玩擺設,有古色古香的楠木傢俱、精美的古瓷花瓶、鍍金的座鐘等等,但他並不喜歡這些東西,他覺得之所以要擺這些東西,只是為了裝點門面而已。他最看重的是掛在中堂的一幅字,據說是素有“南董(其昌)北米”之稱的北宋書畫家米芾( 1051 — 1107)的真跡,每當家裡來了位新客人,他都會請他觀賞這幅字。
“達記”商號的馬幫最多時有 300多匹騾馬,一年進藏一次,一般往返於麗江與西藏拉薩之間。據知情人士說:“過去進藏馬幫路途遙遠艱辛,還要防備野獸襲擊、土匪搶擊,因此每人都配備一桿步槍,槍枝多達四五十隻。為穩定馬幫隊伍,李達三對連續趕馬三年的夥計給一匹馬的馬馱位子,讓其往返進點貨,做點自己的小生意。他深知首先要與藏區搞好關係,取得藏民的信任,進藏馬幫就能一路暢通無阻,通過與各寺院以茶交友,大寺 3— 5馱,小寺 1— 2馱;二是與沿途的藏民交友,儘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每當‘達記’馬幫進藏或返麗的季節,許多藏民趕幾里路在古道旁搭帳篷等候,托請馬幫買一些日用品,如一包針、一把剪刀、一塊布料等,他叮囑馬鍋頭要一一記錄在案,並告知藏民大致返程日期。馬幫返程時,一定要將所託之物一一送到藏民手中,決不能失信。‘達記’馬幫往返藏區幾十年,從未發生過被土匪搶劫之事。”
李達三是麗江家喻戶曉的富商大戶,他的商號遍及藏區各地,還遠達印度加爾各達,重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他的代理商。但他生活儉樸,最大的愛好是一壺早茶,布衣粗服從不修飾,黎明即起領上兩隻獵犬作伴登象山,風雨無阻。日常愛穿粗布藍色對襟大褂,重大節日宴會也不例外。日常家裡主食是雜糧摻大米為主,家宴才是純米。他常用民諺“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和“有時應想到無時”來教育子女,要求兒女們要勤儉為本。 1945年,李達三的獨生子李德益赴昆明讀中學時,對其每日所需零用、學雜、乘車等費用經過嚴格計算后,指令昆明商號王本繼出納按規定支付,不準超支,不許特殊。這種嚴格的要求,曾引起旅居昆明同仁的非議。多少年後,李達三的長女李德英回憶說:“弟弟德益幼年時,父親對他要求如此嚴格,對他後來投身教育事業、紮根農村經受考驗、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創造了條件。”
李達三十分節儉,要求家人勤儉節約,不亂花一分錢,但對需要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則毫不吝惜,慷慨解囊。長女李德英在《回憶先父李達三二三事》一文中寫道:“先父雖然對自己的生活儉約為本,但對扶貧濟困則非常大方。每年嚴冬來臨前,家裡便請來縫工製作上百套粗布衣褲,以備送給來城裡賣柴賣炭的農民。因我母親在家做家務,釀酒,養豬,每當賣柴炭及糧食的農民送貨到家時,按市價付款后,再給每位農民送一套衣服。有一年(記得是 1946年麗江發生霍亂),請人在家裡縫製好的 100套衣褲已經送完,只得又從街市購買一些新衣服。在冬季,我母親是最繁忙的人,除白天發放衣物外,傍晚還要按事先開列好的名單,給鄰里困難戶送資助金(父親一再叮囑我們,白天人多,受助人家會感到自卑,晚上也要悄悄給人家送去),只有我陪伴母親,走了一家又走一家,腳都跑酸是常事。平常有人上門求助時,勿論親疏,父親總是歡顏相待,並以‘家有千便,有一時不便’寬慰來人,並及時給人家解決困難。”
每年,一群群、一幫幫的藏族男女老幼,懷著虔誠,懷著希冀,從遙遠的雪域藏地來到麗江,再到雞足山朝聖。相傳文筆峰是迦葉尊者到東土傳教時講經弘法的道場。迦葉尊者,又稱摩柯迦葉,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經中說,雞足山是將來彌勒佛降生時的道場,迦葉尊者受命在雞足山華首門持佛祖袈裟入定,待彌勒佛降生時將袈裟相傳與他,以續承佛祖法業。迦葉尊者臨行前往雞足山時,將一把打開華首門的鑰匙留在文筆峰石壁上。凡到雞足山朝佛的藏族同胞,都要先到麗江文峰寺靈洞旁燒香借鑰匙,返回時也要再次到靈洞前燒香,以示送還鑰匙。這時節,李達三就叫商號里的小夥計給去雞足山朝佛的藏民送去酥油、糌巴、紅糖等食物。在他家門前,也打好一大桶一大桶的酥油茶,還有糌巴、粑粑等食物,給路過的朝山藏民食用。他常說:“莫看這些朝佛的藏民衣裳襤褸、篷頭垢面,其中也有富人,也有達官貴人,他們一心朝佛,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翻山越嶺,一步一步前行,其艱辛可想而知,其毅力讓人欽佩。”
不久前,從達三先生親屬的回憶和鄰里們的街談巷議中,筆者還了解到這樣幾個故事:
在藏區,藏民們都知道麗江有位“沖本達三”,有個“達記”商號。每年,許多藏民從很遠的地方馱著背著貝母、蟲草、藏紅花、麝香、鹿茸等山貨藥材來麗江找“達記”商號出售。在商號里,無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人,每位來售貨的藏民都被當做是來自遠方的客人。交易過後,號里的小夥計就會領他到家裡吃飯,再送他到事先找好的旅店歇宿。聽達三先生的二女兒李德貞說,解放以後,有位藏民從很遠的地方馱來一馱貝母,聽說“沖本達三”已經不做生意了,生氣地說:“早知如此,就不會跑幾十天的冤枉路了,乾脆把這些貝母倒進大河裡算了! ”最後,貝母還是沒有倒進河裡,有位好心人把他領到藥材收購站,一馱貝母留下了,換回一大扎嶄新的人民幣。
1945年秋,麗江商人楊嘉澤(商號“復興源”)(注 3)去西藏經商,因資金不足,向“達記”商號借去黃金 200兩(當時幣制不穩,借款以當日金價折算貨幣為黃金)。次年。楊嘉澤返回麗江,因虧本要求延期還債。李達三仔細聽其原委后,安慰他說,我們做生意的,不可能是永遠一帆風順,有賺有虧是常事,但遇到銼折時,要能吸取教訓,善於總結經驗,並指出其經營不善原因,望他以此為鑒,並答應再資助資金,叫他再赴西藏以求振興。當時商界人士勸阻李達三,要他吸取前次教訓,切勿再投資金給人家。他笑著回答說:“商場風雲多變誰都會有不測,一次失敗豈能認定會永遠失敗,機遇是人去爭取,要成功就不能怕銼折。”次年,楊家嘉再次赴西藏經商,獲巨利而歸,一時傳為佳話。
早年,李達三有好幾筆債借給藏族商人,時間長了,他自己也忘了。但是這些藏族商人也和他一樣誠實守信,沒有把它忘掉。解放以後,有幾位藏商來麗江找他還債,他想把這些錢交給政府,但政府工作人員說,這是你自己的錢,政府不能收。要是現在不等著用,可以拿這些買些國債卷,也是對國家建設的支持。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用這些錢購買國債卷。外孫女周光月回憶說:“外公房間里有兩樣東西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小柜上的一堆經書,用黃緞包裹著;還有就是一個高約一米左右的木櫃,平日里用銅鎖鎖住,裡面放滿了一疊疊紅色、綠色嶄新的票卷,後來知道這是外公為了支持國家建設,把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了國債卷。每到年底,銀行的人都會到外公家兌國債卷,所以我從小就覺得外公是一個特別有錢的人,但他生活簡樸,穿的都是土布衣服,上面還有補丁,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卻樂善好施,聽外婆講每年都要送給許多貧苦農民送去衣物和錢糧。”
解放后,達三先生將氂牛場、造紙廠、松香廠等廠礦全部捐獻給國家,但保留了大華松香廠廠長的職務。大華松香廠主要生產肥皂,那時交通還不十分方便,從外地進來的產品還不很多,肥皂是生活必需品,大華松香廠的產品很受麗江各族人民的歡迎。身為國營小廠礦的廠長,他感到十分自豪。每天一早,他就拄著拐杖到廠里上班,了解生產情況,檢查產品質量。他常跟家人說:“我老了,還能為國家做點事,已經很滿足了。”
(注 1)查閱前人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國民政府所贈錦旗、匾額,其題額有不同說法。李達三親侄 89歲高齡的李德恕先生,長期在昆明從事教育工作,學養深厚,此段文字根據他的談話錄音。
(注 2)見張永康《一塊新發現的功德碑》
(注 3)《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志》載:“楊嘉澤,古域新義街人,商號‘復興源’,涉足商號起初為‘仁和昌’學徒,精明有才幹,出師后,‘仁和昌’資助他數百元,自趕騾馬三、五匹,做山貨藥材,逐漸發展,騾馬增至二三十匹,‘臘都’(藏族馬腳子)七、八人,走川藏大北路,穿梭於康定、拉薩之間,在藏區商界、貴族中聲譽很好。解放前夕,他與李立三、鮑品良同為雪山社的大爺,在麗江解放過程中,做了許多有益的事。”
主要參考書目:《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誌》《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志》《納西族人物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