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十鄉
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下轄村
問十鄉,隸屬於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地處源匯區西南部,東與大劉鎮毗鄰,南與駐馬店市西平縣權寨鎮接壤,西鄰舞陽縣吳城鎮,北與陰陽趙鎮和舞陽縣九街鄉隔河相望,鄉人民政府距源匯區政府17.7千米,總面積42平方千米。
民國十八年(1929年),問十鄉境域屬郾城縣西南區;1993年3月,設立問十鄉;截至2018年末,問十鄉有戶籍人口28910人;截至2020年6月,問十鄉下轄1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漯河至舞陽公路旁工貿區1號。
問十,曾名十里店。北至北徐集、南至靈寨,西至吳城,東至曹店均十里,且開設有住宿店,始名十里店。
清咸豐年間,為防匪患築有寨,文人為紀念孔子周遊列國經此問津,故易名為問津寨。1992年建問十管理區,1993年設問十鄉至今。
截至2020年6月,問十鄉下轄16個行政村:問十村、董庄村、武庄村、小河王村、前李村、西師村、后李村、宋庄村、陶橋村、寧庄村、望天村、黃李村、駱坡村、曹店村、前問十村、周庄村;鄉人民政府駐漯河至舞陽公路旁工貿區1號。
民國十八年(1929年),問十鄉境域屬郾城縣西南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問十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問十鎮,是當時郾城縣“四大名鎮”之一。
1949年10月,歸屬大劉店區。
1958年8月,屬大劉公社。
1983年12月,屬大劉鄉。
1992年10月,從大劉鄉析出置問十管理區。
1993年3月,設立問十鄉
2004年9月,由郾城縣劃歸源匯區管轄。
2004年12月,在漯河區劃調整時由郾城縣劃歸源匯區。近年來,該鄉圍繞土地和“農”字做文章,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實施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經營,推動“一帶三園六基地”(漯舞公路經濟帶,優質煙葉種植示範園、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園和駱坡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煙葉生產基地、棉花良種繁育基地,珍稀食用菌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優質糧基地、綠色規模養殖基地)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問十特色的農業經濟發展新路子。
2004年,優質煙葉面積達到8500畝,優質良種棉花面積達到15000畝,優質糧面積達到10000畝,全鄉各種經濟作物面積28000畝,糧經比例達到30:70。
食用菌、無公害蔬菜順利通過了省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1500畝無公害蔬菜產銷兩旺。全鄉林業面積5700畝,建成速生林豐產基地5個,經濟林果2000畝(反季節品種桃1300畝,名優小雜果400畝,優質黃梨300畝),形成了10公里的漯舞公路經濟林果開發帶。
2004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工業主要有科豐棉花加工廠、玻璃工藝加工廠、漯河程翔麵粉廠、興豫石油城等,2004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6億元。小城鎮建設已初步建成農資批發市場、糧食收購市場、問十東建材市場、鮮果批發市場、問十商業區。2004年全鄉財政收入達到345萬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市第14位。
問十鄉主要河流有唐河、草河、馬溝,其中唐河為常年性河流,自舞陽縣馬橋入董庄村,至黃李村流入大劉鎮,境內總長9.6千米;草河為季節性河流,由前問十村流入境,在西師村北出境,總長6.3千米;馬溝為季節性河流,由宋庄入境,在曹店村出境,境內總長5.9千米。
問十鄉地表水過境豐富,其中唐河豐水年6460萬立方米,平水年3490萬立方米,枯水年64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值4250萬立方米;草河豐水年2510萬立方米,平水年1470萬立方米,枯水年19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值1010萬立方米;馬溝豐水年3660萬立方米,平水年1890萬立方米,枯水年41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值1310萬立方米,生物資源主要有牛尾草等100多種野生植物,野兔、黃鼠狼、鼠、蛇、白鷺、野雞、鰱魚等80多種野生動物。
2011年,問十鄉有耕地面積4.2萬畝。
截至2011年末,問十鄉轄區總人口308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83人,城鎮化率6.4%,總人口中,男性15900人,佔51.6%;女性14900人,佔48.4%;14歲以下5700人,佔18.5%;15—64歲19700人,佔64%;65歲以上5400人,佔17.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600人,佔99%,有回族200人,佔1%,人口出生率10.9‰,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3.7‰。
截至2018年末,問十鄉有戶籍人口28910人。
2011年,問十鄉財政總收入167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0萬元,比上年增長6.4%,人均財政收入544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60萬元,增值稅5萬元,企業所得稅39.5萬元,個人所得稅7萬元,煙葉稅14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90%、80%、120%、180%,農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
2018年,問十鄉有工業企業18個,規模以上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9個。
2011年,問十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5畝,農業總產值1.2億元,其中種植業0.8億元,養殖業為0.4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有優質良種10000畝,生產糧食7.1萬噸,其中小麥3.9萬噸,玉米3.2萬噸,經濟作物主要有煙葉、油菜、蔬菜,煙葉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700噸;油菜種植面積1000畝,大棚蔬菜種植面積800畝,水果種植面積8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生豬存欄11萬頭,家禽飼養量80萬羽,大型農業機械110台(輛)。
2011年,問十鄉工業主要以木器加工、食品深加工為支柱產業,重點規劃有問十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達到2.2億元,比上年增長8%,規模以上企業2家,中小型企業22家,實現工業產值0.6億元,比上年前增長10%。
2011年末,問十鄉有商業網點25個,有傢具、服飾、農貿、生產資料、建材和生豬交易6大專業市場。
2011年,問十鄉境內有農村信用社1家,各類存款餘額0.3億元。
2011年末,問十鄉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123人,專任教師31人,入托率99.5%;小學8所,在校1286人,專任教師78人;初中1所,在校1093人專任教師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問十鄉初級中學。
2011年末,問十鄉有科普示範基地1座;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00人。
2011年末,問十鄉有鄉文化站1個,文化大院14個;曹店、后李、宋庄、董庄4個文化廣場,村級民間文藝團體20個,主要為舞獅隊和腰鼓隊。
2011年末,問十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村衛生所19個,分佈在15個行政村;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衛生從業人員12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7人,護士6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護士2人,重點醫院有問十鄉衛生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0800人,參合率100%。
2011年末,問十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戶,人數4人,支出1.2萬元,月人均22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40戶,人數1183人,支出106.5萬元,月人均7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1人,支出15.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5人,支出19.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1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15人次,共支出8615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6人,建立了孤兒生活保障制度,在鄉綜合治理中心設立“法律援助中心”“婦女兒童維權中心”,新解決農民轉業500多人,其中幫助困難人員就業30多人,開展農行小額貸款培訓1000人次,發放小額貸款390萬。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問十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近2000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96個;固定電話用戶710戶,行動電話用戶2萬戶。
問十鄉有鐵路漯舞線過境,境內全長8.6千米,南洛高速公路、330省道過境,其中南洛高速境內全長2.9千米,330省道境內全長9.2千米,有鄉道3.7千米,完成硬化23千米,實施村村通工程修建道路41千米,完成戶戶連15.3千米,解決了80%的群眾出行問題。
問十鄉,相傳孔子遊歷至此,遣子路問津,得名問津寨;后依《論語》“子張問:十世可知也”改名“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