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五味的結果 展開
- 中醫基礎術語
- 中藥
- 齊哲作品·古典詩歌·五言古風
五味
中醫基礎術語
酸、苦、甘、辛、咸,為中醫五行學說的組成部分。在中醫學的診斷治療、遣方用藥等方面運用廣泛。
1、即辛、酸、甘、苦、咸。藥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近人認為藥物味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辛味的多含揮髮油,酸味的多含有機酸,甘味的多含醣類,味苦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甙類或苦味質等。2、《靈樞經》篇名。主要論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臟,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日常所食的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屬。本文以五行生剋規律,說明了五味與五臟疾病的關係,故名。
①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在《內經》中出現主要有兩種代指,一是指五味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即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二是在五行理論中五味與五髒的關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而通過這種對應關係,又將五味的功能應用於五臟,在五行理論框架下形成一種理論,指導著臨床治療。
②《靈樞經》篇名。
《黃帝內經》認為,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人身氣化即天地之氣化。《類經》釋曰:“夫味得地之氣,故能生五臟之陰”。陰者,臟腑陰精也,指物質基礎而言。《素問·五運行大論》更為具體談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由此可見,五味對五臟起著重要的滋養和協調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機整體。一般認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腎喜咸,五臟對五味各有特定的親和性。掌握臟、味之間的這種關係,對於正確使用藥療及食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而面,人體生命活動從根本上離不開陰陽的對立互根和消長轉化,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而五味也可影響到陰陽的盛衰,從陰陽屬性上分,氣屬陽,味屬陰,味厚者為陰中之陰,薄者為陰中之陽;從五味運動轉化而言,辛甘發散屬陽,酸苦涌泄屬陰,鹹味涌泄屬陰,淡味滲泄屬陽。《素問·生氣通天論》總結道:“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由此可見,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都與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各臟腑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對立統一,以平為期。若飲食五味偏嗜,則五味作用於人體太過或不及,就會造成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臟腑之間這種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的平衡受到破壞,導致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以五行生剋乘侮規律為線索,列舉了不同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在發病方而各不相同的影響。《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淚弛,精神乃央。”指出了雖然五髒的資生依賴於五味,但是過用五味卻又能損害五髒的協調關係。
根據“同氣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論,水能克火,若人體心氣本虛,又攝咸過度,則可導致腎水太甚乘火,水氣凌心;反之,若見心火亢盛證又為鹹味所宜。故《黃帝內經》分別有“心病禁咸”與“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補之”之說。又如《靈樞·五味》云:“脾色黃,宜食咸”,脾胃土為腎水之所不勝,若腎得谷味之咸,則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實積。根據這些基本的原則,執法以制方,才能圓活自如。類似的關於五味與人體病理的論述在《黃帝內經》中是很豐富的。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在《靈樞·五味》中不僅記載了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詳細解釋了五味致病的病機,如在談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時,解釋到:“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散,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得酸則縮蜷,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論從酸主收澀,影響氣化運行入手,指出過食酸味,可產生膀胱約而不通的癃閉病,病變涉及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的三焦、胃、膀胱諸腑。其餘諸臟也各有較深刻分析,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對診斷上的指導。臟腑陰陽與五味密切相關,五味影響臟腑。反之,臟腑本身的病變也可表現為對五味感覺嗜好的改變上,如:《素問·奇病論》云:“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臨床上認為口甜為脾熱證之一,由於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則助陽生熱,甘者性緩留滯,礙脾不運,水谷精微,留滯於脾而不得轉輸,脾熱之氣上泛則口甜。同理,膽為少陽相火,其氣主升,膽熱氣上逆,膽汁上溢則口苦;咳吐咸痰多為腎虛水泛等等,這類依據五味辨證的方法已經被醫家廣泛地運用。
(2)五味理論對治療的指導。《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這裡所謂某味先入某臟,說明五味的歸臟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這是五味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的前提基礎。由於機體受邪不同,所中臟腑、經絡各異,而五味與人體生理病理關係密切,五味所入臟腑經絡、所發揮的補瀉也各不同。我們便可以運用五味之性去糾正臟腑之偏,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後世以某藥引葯入某經,用以治療該經之病的“引經葯”,便是《黃帝內經》五味歸臟理論的發揮。
五味理論運用於臨床內容豐富多彩。《素問·藏氣法時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如脾之所苦為濕,臨床上對濕滯脾胃、氣機不暢者可參選平胃散化裁。方中蒼朮、厚朴、陳皮皆苦溫之品以燥濕健脾。再如五臟所欲,脾之所欲為甘,臨床上常以小建中湯治療中央脾土受損,營衛氣血生化之源不健所致虛勞里急。在薑桂辛甘化陽,芍甘酸甘養陰的基礎上重用飴糖,甘溫質潤,溫中補虛,既能益脾氣而養脾陰,又可緩肝急而止痛。
金代張元素認為“葯之五味,隨五臟所入而為補瀉,亦不過因其性而調之”。他根據《黃帝內經》臟腑苦欲、虛實的補瀉原則,提出了五臟五味補瀉的具體用藥範例。如治肝,辛散之以川芎,辛補之以細辛,酸瀉之以白芍;治脾,甘緩之以甘草,甘補之以人蔘,苦瀉之以黃連等等,構成了其獨特的葯法體系,對指導臨床用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傳統“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強調藥物配伍的治療作用,但對配伍后氣味間的變化規律認識不足。《素問·至真要大論》進一步指出了五味相配的治療原則:“五味陰陽之用何如……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對於氣味配伍規律這一問題,王氏通過《黃帝內經》、《傷寒論》中有關五味化合內容進行歸納分析后認為,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規律可循。其規律可分為兩類:①為相輔相成的作用,如辛甘發散、甘淡利濕等;②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開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補瀉。前者如臨床上用治心陽不足之桂枝甘草湯,便是以此為法的。該方選擇屬陽性味的葯相互配合,桂枝辛溫,甘草甘溫,二葯合用,辛甘化陽,溫補心陽,養心定悸。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瀉心湯,其中辛味葯如桂枝、乾薑、半夏等能直通氣機,祛寒化濕;苦味葯如黃連、黃芩、積枳實等,能瀉熱和胃,消除痞滿。兩者合用,可達到辛開苦降、暢通氣機、調和寒熱、消除痞滿的作用。
《黃帝內經》對五味理論的另一深刻認識在於提出味之厚薄不同,功用各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散”。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中焦胃院脘無形邪熱之氣痞塞之證,由大黃和黃連兩味組成,關鍵在於煎服之法。方后附曰:“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大黃、黃連皆為苦寒之品,然氣味俱厚,若用水煮取,則多走胃腸而行瀉下之功。本方取麻沸湯浸漬稍許,絞汁而服,意在避其苦味之厚,薄取其氣,以瀉熱消痞於中而不行下泄之能。對比三黃瀉心湯便更顯而易見了。兩者藥味相近,而後者以水煮服,則功效迥異:大黃苦寒降泄,瀉心胃之火且導熱下行,通利大腸;芩連苦寒直折火勢而治心火內盛,迫血妄行諸症,則是取其苦味之厚了。
不僅如此,《素問·至真要大論》還把司天在泉,六氣分治的變化所產生的疾病,及因六氣勝復而產生的病變作了詳細論述,其中關於五味配伍理論闡發得尤為淋漓盡致。如治療中風表虛證之桂枝湯,則充分體現了《黃帝內經》有關風邪致病的治則。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論》中釋道:“桂枝辛熱,用以為君,必謂桂猶圭也,宣導諸葯,為之先聘,是猶辛甘發散為陽之意。蓋發散風邪必以辛為主,故桂枝所以為君也。芍藥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臣佐也,《黃帝內經》所謂‘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藥為臣,而甘草為佐也。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二物為使者,《黃帝內經》所謂‘風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棗為使者也”。任應秋先生對此評價甚高:“如在泉淫勝之治,六氣復氣之治等所述,可謂已盡其氣味配伍之能事。即以現在配製方劑的水平來衡量,它不僅毫無遜色,甚至說某些配伍,還不曾達到這樣高的水平”。
總之,《黃帝內經》五味理論是歷代醫家制方選葯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后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如辛涼清熱、苦酸泄熱、苦溫燥濕、甘淡利濕等諸法,更與四氣結合,形成系統的氣味配伍理論,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學的發展。所以我們在臨床組方用藥,必須明五味之用,宗五味配伍之法。不可只知專葯治病之驗,而不分葯之陰陽五味。中醫藥的療效核心不在實體解剖,而在內外氣化功能;不僅在於藥量大小,而更在於氣味厚薄。
五色五味所入在古代中醫學中指導中藥的藥物歸經的判別方法之一,是依據藥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氣味、稟賦等的不同,進行歸經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經、大腸經;味苦、色赤入心經、小腸經等,都是以藥物的色與味作歸經依據的;此外還有以藥物的質地輕重作為歸經的依據,如磁石、代赭石重鎮入肝,桑葉、菊花輕浮入肺;還有以形、氣歸經的例子,如麝香芳香開竅人心經,佩蘭芳香醒脾人脾經.連翹象心而入心經清心降火等。
以藥物特性作為歸經方法之—,雖然也存在著藥物特性與歸經沒有必然聯繫的缺陷、但它是從藥物自身角度分析藥物歸經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可見內於歸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不能偏執一說,要全面分析歸經才能得出正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