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

1851年

1851年是清文宗正式使用咸豐年號的年份。

傳統紀年


年號:清文宗咸豐元年;日本孝明天皇嘉永四年辛亥年(豬年)

大事記


1851年 世博會開幕式
1851年 威爾第的創作了驚人巨作之一《弄臣》。
1851年 歐洲邦聯重建
1851年 歐洲最大的膠帶製造商羅曼成立

1月份

1月3日 法國物理學家傅科於為證實地球的自轉而設計了一個大擺。
1月9日(十二月八日)因逗留琉球英人伯德令仍未撤回,道光帝再命粵督徐廣縉向英公使文翰交涉。
1月11日(十二月十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領導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1月13日(十二月十二日)命伊犁將軍奕山籌議俄國伊犁等處通商事宜。
1月21日(十二月二七日)福州英人遷至道山觀,將神光寺房屋交還。

2月份

2月9日(正月九日)廈門英領事照會興泉永道,凡生長在英國屬地的中國人,應受英人管治。

3月份

3月30日(二月二十八日)命查拿邪教會匪。

4月份

4月 加拿大省成立郵政機構
4月22日(三月二十一日)美署公使伯駕致書國務院,論對華政策,主張與英、俄、法、西班牙共同行動。

5月份

5月1日 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揭幕(世界博覽會前身),直到10月18日結束。上海商人徐榮村以自己經營的12包中國特產“榮記湖絲”參加倫敦世博會,引起轟動並奪得金、銀兩項大獎。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行。博覽會以展示各參展國家的經濟成就和文化傳統為主,不直接進行貿易活動。博覽館建在倫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園內。展覽會長達5個多月,有十多個國家參加,並對公眾開放,參展觀眾多達630萬人次。這次博覽會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月2日(四月二日)諭伊犁將軍奕山,拒俄人喀什噶爾通商之請。伊犁、塔城兩處妥議章程。

7月份

7月6日(六月八日)上海法領事敏體尼要求蘇松太道麟桂給還松江天主堂。
7月25日(六月二十七日)江蘇通判袁雲吸食鴉片,販賣煙土,發往軍台效力贖罪。
7月30日(七月三日)上海閩人張貼告白,不許英人開路。

8月份

8月2日(七月六日)命整飭吏治。
8月6日(七月十日)中俄簽訂《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一作7月25日)。
8月22日(七月二十六日)閩粵海盜布興有及弟布良大破山東登州水師於榮城石島洋麵,擄戰船9隻。

9月份

9月18日 紐約時報創刊
9月15日(八月二十日)半北廳三堡黃河漫溢,口門塌寬185丈。
9月24日(八月二十九日)上海《北華捷報》登載英、美、法三國領事聯名發表的通行,宣布上海道台任命美國人貝萊士為上海港務長,並公布《上海港口章程》,攫取了中國港口管理權。
9月26日(閏八月二日)兩江總督陸建瀛奏請禁天主教。

10月份

10月14日 路透通訊社(Reuters)正式在倫敦開業。

11月份

11月11日(九月十九日)御史王茂蔭奏,英夷包藏禍心,宜早設求才之方,改科舉三場策問,為五門發題。禮部議不行。

12月份

12月2日 法國總統路易-拿破崙解散法國國民議會,修改憲法並且延長總統任期。之後,他宣稱自己是拿破崙三世皇帝,法蘭西第二共和結束,第二帝國開始。 12月9日北美洲第一個基督教青年會(YMCA)在蒙特利爾開幕。
12月17日——天王洪秀全詔封五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
12月21日 太平天國於永安揭露了周錫能反革命案件。
人口狀況
由於明朝後期玉米、馬鈴薯及紅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與普及,導致中國人口畸形增加,特別是這幾種高產作物在丘陵地帶也能夠種植,這就大大增加了可耕地面積。1851年是本世紀前中國人口的高峰,達到43216萬人,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約35%。

出生者


1月19日——雅各布·卡普坦,荷蘭天文學家第十五世曲朗嘉賽阿旺多傑文扎,於藏曆第十四繞迥鐵豬年,
在囊謙娘拉“駱駝牌”香煙的創始人理查德·雷諾茲,出生於1851年,美國
3月16日——荷蘭微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出生於阿姆斯特丹

逝世者


2月1日——瑪麗·雪萊,英國作家(1797年出生)。
3月9日——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丹麥物理學家、化學家,電流磁效應的發現者。
7月1日——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法國發明家,藝術家和化學家,攝影術的發明者。
9月14日——阿瑟·韋爾斯利(威靈頓公爵),英國軍事家。
10月14日——徐保字,清代官員(1786年出生)。

歷史記載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簽訂
咸豐元年(1851)七月初十日,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規定俄國得在伊犁、塔城設立領事館,俄國商人在該地享有免稅貿易及領事裁判權等特殊權益。從此,沙俄商品大量湧入新疆地區。此外,該條約的簽訂,不僅使沙俄獲得巨大經濟利益,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義,成為沙俄對中亞地區深入侵略的“強有力的催化劑”。
官村激戰
咸豐元年(1851)八月二十日,太平軍在廣西平南官村一帶大敗清軍向榮部,取得自金田起義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先是,七月十五日,太平軍與清軍在紫荊山西之雙髻山作戰不利,被迫突圍。十九日,洪秀全於茶地下詔,要求全國團結一致,克服困難,以楊秀清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各軍各營皆必須聽其將令。二十六日,為嚴肅軍紀,又殺死臨陣退卻的黃以鎮。經過一系列整頓,太平軍戰鬥力大為加強。八月十六日中秋之夜,太平軍分三路自新墟出發,經五峒山東至平南縣之思旺、官村一帶,清軍副都統烏蘭泰部縱火焚掠新墟,提督向榮率部尾追,於二十日亦到達官村,紮營數十座。太平官在馮雲山、蕭朝貴等率領下,乘敵立足未穩,突襲劫營,大獲全勝,陣斬千總楊成貴,繳獲大批軍火、器械、糧草、服裝等軍用物資。向榮部全軍崩潰,只得收拾殘兵,退入平南縣城,託病月余不出,自言是其從軍數十年來從未有過之大敗,並因此丟了提督頂戴。官村之戰後,太平軍乘勝北上大旺墟,沿大同江水旱兩路直指永安州
太平天國永安建制
咸豐元年(1851-1852)冬,太平軍在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進行了一系列政權建設,史稱“永安建制”。先是,該年閏八月初一日,太平軍將領羅大綱等率軍攻克永安城。是為太平軍自金田起義以來佔領的第一座城市,初七日,洪秀全進入永安。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下詔,封楊秀清為東王、肖朝貴為西王,列一等;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列二等;石達開為翼王,列三等。西王以下皆受東王節制。又封秦日綱為天官丞相、胡以晃為春官丞相,其餘有功將士均晉封官職。十二月十四日正式頒行天歷,廢清朝紀年,以金田起義之年為太平天國辛開元年,本年為壬子二年。規定一年為三百六十六日,單月三十一日、雙月三十日,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寒露、大雪六節氣為十六日,其餘十八節氣皆十五日。仍以干支紀年,但將地支中“丑”改為“好”、“卯”改為“榮”、“亥”改為“開”。又頒布“太平禮制”,規定了一整套嚴格的尊卑等級和煩瑣的禮儀制度。另外,洪秀全還多次詔令全軍不得私藏所獲財帛等物,一切金寶綢帛盡歸天朝聖庫,違者議罪;不得違反十款天條;不要受清軍誘惑以及命人民蓄髮;刊刻頒行太平天國官方文書等等。“永安建制”為太平天國政權奠定了初步規模。
咸豐元年至四年(1851-1854),河南、安徽等地捻軍紛紛舉行起義,並逐漸匯合在一起,號稱“捻軍”,成為太平天國以外另一支強大的反清力量。捻軍,最初稱捻黨、捻子。起源於清初,本為淮河兩岸貧苦人民反抗封建壓迫的秘密團體,以後逐漸擴大到山東、河南、蘇北等地。成員包括農民、手工業者、鹽販、漁販、遊民、裁撤兵勇和下層知識分子。早期主要以抗糧、抗差、吃大戶、劫富濟貧等為主要活動,一般數十人至數百人為一股,謂之一捻、出則為捻,居則為民,互不統屬,也無統一綱領、旗幟,各部首領皆稱為“捻頭”、“趟主”等。太平天國興起后,各地逐漸掀起反清起義高潮。河南、安徽等地捻黨群起響應。咸豐元年,南陽捻黨喬建德聚眾兩千在角子山起義;李大、李二聚眾千餘在南召起義;鳳陽、潁州等地捻黨也紛紛起事。咸豐二年初,安徽亳州和鹽販子張樂行及龔得樹等著名捻頭,在安徽蒙州雉河集聚眾萬餘發動反清起義,一度攻佔河南永城,遂開始有“捻軍”之稱。十月,永城馮金標、亳州朱洪占、宿州李殿元等十八人分別結捻起義,擁立張樂行為總首領,在蒙城、亳州一帶從事反清鬥爭。咸豐三年四月太平軍北伐,進一步推動了各地捻軍起義的發展。五月夏邑王冠山起義,六月阜陽李士林、固始劉吉元、霍丘與固始邊界的李昭壽、薛之元等分別起義,九月蒙城、亳州一帶五十八捻聯合,以武大僧、馬和尚、陸鳳、汪邦位為首領,號稱“四大天王”,積極開展反清活動。咸豐四年二月,北伐援軍由皖北入豫,蘇天福率眾起義至永城,當地捻黨四千餘人起義響應;雉河集、義門集地區白蓮教兼捻軍首領張捷三聚眾萬人起義,自稱“太平順天王”,樹“太平天國金田正將軍”旗號。各地捻軍起義的爆發,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有力地支援了太平軍的北伐。

日期對照表


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廿九丁巳1851年1月1日星期三1851年1月
十二月初一戊午1851年1月2日星期四
三十丁亥1851年1月31日星期五
咸豐元年正月初一戊子1851年2月1日星期六1851年2月
廿八乙卯1851年2月28日星期五
廿九丙辰1851年3月1日星期六1851年3月
三十丁巳1851年3月2日星期日
二月初一戊午1851年3月3日星期一
廿九丙戌1851年3月31日星期一
三十丁亥1851年4月1日星期二1851年4月
三月初一戊子1851年4月2日星期三
廿九丙辰1851年4月30日星期三
四月初一丁巳1851年5月1日星期四1851年5月
三十丙戌1851年5月30日星期五
五月初一丁亥1851年5月31日星期六
初二戊子1851年6月1日星期日1851年6月
廿九乙卯1851年6月28日星期六
六月初一丙辰1851年6月29日星期日
初二丁巳1851年6月30日星期一
初三戊午1851年7月1日星期二1851年7月
廿九甲申1851年7月27日星期日
七月初一乙酉1851年7月28日星期一
初四戊子1851年7月31日星期四
初五己丑1851年8月1日星期五1851年8月
三十甲寅1851年8月26日星期二
八月初一乙卯1851年8月27日星期三
初五己未1851年8月31日星期日
初六庚申1851年9月1日星期一1851年9月
廿九癸未1851年9月24日星期三
閏八月初一甲申1851年9月25日星期四
初六己丑1851年9月30日星期二
初七庚寅1851年10月1日星期三1851年10月
廿九壬子1851年10月23日星期四
九月初一癸丑1851年10月24日星期五
初八庚申1851年10月31日星期五
初九辛酉1851年11月1日星期六1851年11月
三十壬午1851年11月22日星期六
十月初一癸未1851年11月23日星期日
初八庚寅1851年11月30日星期日
初九辛卯1851年12月1日星期一1851年12月
廿九辛亥1851年12月21日星期日
十一月初一壬子1851年12月22日星期一
初十辛酉1851年12月31日星期三

節氣表


道光三十年
庚戌年
狗年
十二月初五壬戌小寒1851年1月6日星期一
十九丙子大寒1851年1月20日星期一
咸豐元年
辛亥年
豬年
正月初四辛卯立春1851年2月4日星期二
十九丙午雨水1851年2月19日星期三
二月初四辛酉驚蟄1851年3月6日星期四
十九丙子春分1851年3月21日星期五
三月初四辛卯清明1851年4月5日星期六
二十丁未穀雨1851年4月21日星期一
四月初六壬戌立夏1851年5月6日星期二
廿二戊寅小滿1851年5月22日星期四
五月初七癸巳芒種1851年6月6日星期五
廿三己酉夏至1851年6月22日星期日
六月初十乙丑小暑1851年7月8日星期二
廿五庚辰大暑1851年7月23日星期三
七月十二丙申立秋1851年8月8日星期五
廿八壬子處暑1851年8月24日星期日
八月十三丁卯白露1851年9月8日星期一
廿九癸未秋分1851年9月24日星期三
閏八月十五戊戌寒露1851年10月9日星期四
九月初一癸丑霜降1851年10月24日星期五
十六戊辰立冬1851年11月8日星期六
十月初一癸未小雪1851年11月23日星期日
十六戊戌大雪1851年12月8日星期一
十一月初一壬子冬至1851年12月22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