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華珍的結果 展開
華珍
玉米名稱
華珍品種是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1991秋,以〝ky188〞作母本,〝ky99〞作父本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單交種。母本ky188是1989年秋由夏威夷大學所引進超甜玉米品種(SC-H08),經後代分離選拔植株生長強健、耐寒、耐倒伏之優良植株,經五代自交,所育成的自交系。父本ky99是1988年春由Louisiana大學引進超甜玉米品種(SC-L01),經後代分離選拔植株生長強健、葉片濃綠、耐倒伏之優良單株,經五代自交,所育成之自交系。
株型半緊湊,株高150-160厘米,穗高80-90厘米,果穗長20厘米,穗徑4.8厘米,籽粒行數14-16行,籽粒黃色,籽粒大,果皮薄、糖份高。籽粒總糖,還原糖,干物質。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感鏽病、莖腐病、絲黑穗病和彎孢霉葉斑病,高感灰斑病、紋枯病和穗腐病。
2006年冬季雲南省鮮食玉米區試,平均畝產帶苞葉鮮果穗1204.4千克,比ck1增產;去苞葉鮮果穗892.5千克,比ck1增產;產鮮籽粒594.8千克,比ck1增產。2007年正季雲南省鮮食玉米區試,平均畝產帶苞葉鮮果穗1262.6千克,比CK增產;去苞葉鮮果穗836.7千克,比CK增產;產鮮籽粒525.2千克,比CK增產。2008年正季雲南省鮮食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帶苞葉鮮果穗1288.6千克,產量變輻為597∽1977千克/畝;平均畝產去苞葉鮮果穗934.1千克,產量變輻為492∽1384千克/畝;去苞葉鮮果穗較對照雲超甜1號增產。
華珍是喜肥水、好溫熱、需氧多、怕澇漬的作物,過酸、過粘和瘠薄的土壤都會使華珍生長不良。因此,選地最好以排灌方便、便於管理、PH6.5—7之間、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條件。選地後進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兩犁兩耙,耕作層深30厘米以上,以達到“地平、土細、墒足、肥高”的整地質量要求。整地后按雙行植行距120~140厘米放線開溝,並按每畝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豆餅50公斤和過磷酸鈣50公斤做基肥條施於溝內;為了排灌方便,結合整地還應開溝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溝。要求做到畦平溝直,溝溝相通,排灌暢通。
適合本地的良種應是高產穩產,品質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適合市場需求,銷路好。目前飼用華珍選用“掖單4號”、“掖單13號”、“中單321”等品種。鮮食華珍選用“甜糯1號”、“蘇玉1號”等專用品種。一般直播田每畝用種量1500~2000克。
播前曬種3~4小時,一般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分鐘,冷卻后再浸6~8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
華珍的產量來源於對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在一定範圍內,葉面積係數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產量也越高,因此,合理密植才能高產。種植密度須從品種、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條件等多種因素考慮。華珍株型有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平展型品種宜稀植,一般畝植3000~3500株。緊湊型品種宜密植,一般畝植4500~5500株。華珍播種方式主要有等行距和寬窄行兩種。等行距種植規格是行距75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在17~20厘米,平展型品種株距在25~30厘米。寬窄行種植規格是寬行140厘米,窄行40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15厘米左右,平展型品種株距20厘米左右。目前我省推廣種植的鮮食華珍株型為緊湊型,適宜密植,一般畝植3500~4000株。種植方式主要採用寬窄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30厘米。
種植華珍由於溫度較高,一般採取直播栽培,而較少採用育苗移栽。具體方法是起畦種植,畦寬120~140厘米(包溝),畦高約20厘米左右,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厘米的淺溝,將已處理好的種子每點雙粒播於溝中(按株距),邊播邊蓋土,蓋土1寸並踏實。
華珍對氮、磷、鉀需求量最多,全生育期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鉀次之,磷較少。因此華珍的施肥以增施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一般來說苗期(1~6葉)生長慢、植株小,吸收的養分也少,此時的施肥量應占肥量的10%左右。拔節至開花期(7~16葉)生長很快,此時正是雌雄穗形成發育時期,吸收養分速度快、數量多,是植株需要養分的臨界期,在此時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能夠促進穗多、穗大。此時的施肥量應佔總肥量的60%左右,後期(17葉以後)吸收速度逐漸減慢,吸收量也減少。施肥量應佔總肥量的20%左右。氮、磷、鉀施用比例一般在3:1:2.8左右。磷、鉀肥應在前期施用。如果肥量不足,應主要用在拔節和開花期。
華珍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定苗、間苗: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定苗一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一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並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中耕除草:華珍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並結合施肥,適當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后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水肥管理:在5~6片葉時,第一次追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於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後蓋土。苗期如缺水,應及時進行灌水,宜溝灌。在雨天、土壤潮濕、積水的情況下,要注意開深溝排積水,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穗期田管目標:攻稈、攻穗、嚴防缺水脫肥,使植株整齊、莖節粗短、葉片寬厚,根粗量多,雌雄穗發育好。
水肥管理:在8~9片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稈肥,這次肥量佔總施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複合肥10公斤加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在14~15片葉時(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這次肥量佔總施肥量的35%左右,每畝施複合肥2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結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葉和15片葉時分別進行一次根外追肥,畝用50克稀土或800~1000倍磷酸二氫鉀噴施。華珍從拔節到抽穗植株開始進入旺盛生長,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後是華珍需水的臨界期,這時缺水,發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協調,影響授粉,造成禿頂、缺粒或空稈,所以這時期應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區,要注意開溝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華珍螟為害的危害期,都要噴施500~800倍敵百蟲或殺蟲雙+Bt粉混合噴施,防治華珍螟。
中耕培土:為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根系的生長機能,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深扎,穗期要根據土壤和雜草情況進行中耕、培土。一般拔節到抽雄前進行1~2次中耕,在行間進行2~4寸的深中耕,切斷部分毛根,刺激多發新根,增強抗旱抗倒能力。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再淺中耕1次,並培高土壟。
此期是決定有效果穗數,每穗結實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時,主要抓適量補肥(尿素10公斤)、抗旱與排澇、人工輔助授粉等工作。抽穗開花和灌漿時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滿足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馬水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積水缺氧傷根。華珍開花期,如遇不良天氣,應進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時進行,可減少缺粒和禿頂。
原則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發現早防治。華珍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鏽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華珍螟、粘蟲、華珍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藥劑防治上,大小葉斑病、鏽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500倍液噴施。華珍螟、粘蟲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華珍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鈴蟲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劑800倍噴殺。
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華珍的收穫期不同。鮮食甜糯華珍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后16~22天收穫,夏種16天,冬種22天,采果后要及時供應上市。
華珍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所含的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華珍中還含有的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排除體內毒素,其中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
《本草綱目》載:其性味甘、平,調中開胃。《醫林纂耍〉說它能夠“益肺寧心”。《本草推新》說它“為健胃劑。煎服亦有利尿之功”。除了籽粒之外,華珍的根、葉、花柱、穗軸,均可供藥用。
華珍須又叫玉蜀黍蕊、玉麥須、棒子毛等,在大多數農家都被作為廢物漚肥.然而按中醫理論,華珍須性味甘、平,能夠利尿、泄熱、平肝、利膽。常用於治療腎炎水腫、腳氣病、黃疸型肝炎、高血壓、膽囊炎、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淵、乳癰等多種疾病。現代研究表明華珍須製劑有利膽和止血作用,利膽作用表現為促進膽汁排泄,降低其黏度,減少膽色素含量,因此可作為利膽葯治療慢性膽囊炎、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等。它還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原的量,增加血小板數目,故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葯應用於膀胱與尿路結石。
華珍軸即包穀心,性味甘、平,主要作用是健脾利濕,可以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泄瀉等症。據《貴州草藥》報道,治療水腫、腳氣,可用包穀心二兩,楓香果一兩,水煎服,每天一次,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