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

地緣政治概念

中東歐地區是一個地緣政治概念,泛指歐洲大陸地區受前蘇聯控制的的前社會主義國家,冷戰時期的東歐國家,再加上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等除俄羅斯外蘇聯的歐洲部分成員國。為了避免意識形態和政治上的懷疑,同時為了彌補政治地理自然地理的差距,中東歐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稱呼。

歷史遭遇


中東歐地區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伊利里亞人(今阿爾巴尼亞地區的民族)、希臘人斯拉夫人存在,古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創建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的亞歷山大帝國更是這一地區迄今為止唯一曾經的世界性大國,但這只是曇花一現。
到了古羅馬時期這裡就是羅馬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條頓人)民族交鋒的地區,羅馬人強大時,萊茵河多瑙河流域被羅馬人佔據,大量羅馬人定居,被羅馬化,留下了拉丁字母。
引水渠:羅馬帝國的時代旗幟
引水渠:羅馬帝國的時代旗幟
羅馬帝國衰落後,入侵的馬扎爾人、契亞人,外加上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又佔據該地區,於是各民族雜居;後來,匈奴人入侵、蒙古入侵、突厥人(即土耳其人)這些誕生自東亞大陸北部草原上的的游牧民族入侵,又帶來了新的民族成分。這些民族錯綜複雜地分佈在這一地區,也出現了民族融合,如羅馬人和契亞人融合成了羅馬尼亞人
到了中古時期南部依次處於分裂與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來自於亞洲西部的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北部則出現了條頓騎士團、若干大大小小的公國、波蘭王國、立陶宛和波蘭聯合體、基輔羅斯公國、克里米亞汗國等眾多國家,部分地區還遭到北歐強國瑞典的控制。
近代到來后,該地區受文藝復興影響不大,信封基督教的基本上處於天主教控制之下,其餘地區處於東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控制之下。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衰落之時,正值俄羅斯帝國普魯士奧地利的擴張之時,到了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俄羅斯帝國、普魯士—德意志、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是支配這一地區的四大力量。19世紀到20世紀初,經過兩次巴爾幹戰爭,部分國家如門的內哥羅(即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獲得了獨立。一戰后,該地區四大帝國均衰落,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均告獨立,波黑、克羅埃西亞、黑山、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等聯合成了一個國家,1929年定名為南斯拉夫。這一時期的中東歐國家有軍事獨裁、法西斯專政、資產階級共和國、封建王國等各種政治制度。
二戰之中,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其附加議定書使得這一地區成了蘇德兩分的勢力範圍,義大利佔領阿爾巴尼亞則從屬於德國;二戰後,納粹德國戰敗,蘇聯取而代之成為這一區域的獨佔力量,並得到西方的認可,推廣了蘇聯模式,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華約,成為“鐵幕”。
蘇聯模式主導下,各國由於經濟社會不適應這一模式,同時不滿蘇聯的干涉,萌生了伴隨著追求獨立的暴力衝突的三輪改革,最終在蘇聯的控制下,這些改革都不得不中止,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布拉格之春改革,蘇聯粗暴中斷了杜布切克為代表的探索,致使蘇聯模式進入了等死狀態。蘇聯陣營也因此出現了貌合神離、甚至分道揚鑣的局面,羅馬尼亞獨立自主、南斯拉夫自絕於蘇聯、阿爾巴尼亞對蘇聯針鋒相對。
到了1989-1992年間,這些政權在積累的危機面前紛紛倒台,從和平的“天鵝絨革命”到流血衝突的南斯拉夫內戰,各種方式均出現在其中。

時代背景


這些國家經歷了冷戰後20年的轉型,已經完成了從斯大林模式計劃經濟、一黨制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多黨制的轉軌,已經不可能走回頭路。如果該地區要復興社會主義,也是一種社會主義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熏陶下的新型社會主義,這必然發生在西方國家變成社會主義之後。否則,即便是有社會主義,也是帶有斯大林模式痕迹的國家中心主義的社會主義(如今俄羅斯,國營比重大,一黨化趨勢嚴重,正是斯大林模式痕迹的體現),而不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社會中心主義的“自由人聯合體”。後者,只有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別無他途。

地緣處境


雖加盟入約,但左右為難,仍然處在大國陰影之下 冷戰後,出於對俄羅斯-蘇聯控制的的恐懼,這些國家紛紛選擇加入歐盟北約,自稱“回歸歐洲”“回歸西方”,正式投入了西方的懷抱。
但是,這些國家仍將和歷史上一樣,處在大國陰影中,歐盟(英法德意西等西歐大國)、美國和俄羅斯是對這一地區具有無可比擬影響力的三方。美俄之間,因反導系統部署問題,中東歐國家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歐俄之間,因天然氣過境問題,中東歐國家時時受到“斷氣”威脅;歐美之間,因黑牢問題、伊拉克戰爭上的分歧也使得這些“新歐洲”國家茫然不知所措。
除非內部整合,成為強大的獨立力量,否則中東歐國家的被支配命運很難改變。

左右逢源


中東歐國家在大國的夾縫中左右為難的同時,也左右“逢緣”。
在這方面,近些年來波蘭和烏克蘭的表現備受世人關注。
波蘭是新加入歐盟和北約的中東歐國家中的大國。傳統上它既有強烈的歐洲歸屬感,同時也帶有濃厚的親美色彩。近些年,它巧妙地利用美歐矛盾,縱橫捭闔,為自己謀取最大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它藉助美國的強勢地位,積極追隨其遏制俄羅斯的戰略,希望成為首批受到反導盾牌保護的國家,從而同英國共同成為美國在歐洲的兩個特殊戰略盟友和北約的東西兩個“橋頭堡”。
波蘭的另一個策略是借美國強大後盾加強其在歐盟的談判地位,以防止淪為歐盟的“二等公民”。在入盟前後,無論在歐盟內部事務的談判中,還是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它屢屢與歐盟的主流大國“叫板”。近幾年,波蘭更是經常扮演“攪局”的角色,反對歐盟成為超國家機構,反對《歐盟憲法條約》中的“雙重多數”表決制。在2007年6月舉行的歐盟峰會上,由於波蘭再次強烈抵制“雙重多數”表決制,幾乎使《歐盟憲法條約》的談判陷入僵局,只是在許多國家領導人的勸說下波蘭才作出最終讓步,從而使談判峰迴路轉達成協議。
波蘭
波蘭
烏克蘭是中東歐國家在大國間左右“逢源”的又一個案例。烏克蘭地處中東歐交界地帶,地緣政治地位重要而敏感,其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在獨聯體中僅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歷史、文化、宗教、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淵源,使兩國長期來形成了唇齒相依的關係。
近些年,烏克蘭政治上明顯向西方傾斜,加入歐盟和北約也成為其外交的優先目標。於是它藉助於美國和歐盟的力量制衡俄羅斯。它不僅在政治上贏得美歐的大力支持,而且在經濟上獲得許多援助,2007年7月歐盟宣布向烏克蘭提供5億歐元援助(被俄羅斯媒體稱為“歐盟獎學金”),用於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一向親俄的地區黨領袖亞努科維奇當選,雖清算“顏色革命”,但宣稱不親俄、不親西方,只親烏克蘭。正是這種左右逢源的真實心態。

對華關係


中國一開始就對東歐劇變持包容、理解的態度,畢竟蘇聯模式對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來說都是一種束縛。因此,二者關係儘管有所衝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狀態,根本原因在於對方在對外關係中都處於較為次要的地位。
進入到21世紀初,由於雙方均處於轉型時期,相互之間的了解和交流加深,由於彼此發展潛力巨大,關係進一步開拓。國際社會一度將中東歐看做新興國家富有潛力地區。
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中東歐國家陷入困境,歐美日同時衰落,東歐開始將眼光投往發展勢頭最好的中國這個第二大經濟體。雙方關係進一步深化,2012年,波蘭總理圖斯克甚至稱中波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
不得不說明的是,中東歐國家對華關係基本上出於實用主義考慮,當年達賴曾經竄訪,一些中東歐國家為了討取美歐賞識就做出過不利於雙邊關係的行為。哈維爾,這個當年“七七憲章”運動的成員,劇變后首位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曾經死前揣掇“疆獨”分子熱比婭和達賴合流。
捷克百威小鎮
捷克百威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