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場鎮

湖北省天門市下轄鎮

蔣場鎮位於天門城區西南16公里處,1956年屬天門縣第八區,1975年改汪場公社。1979年併入蔣場公社,設管理區。1987年為市轄汪場鄉。1996年,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轄楊橋、高橋、汪場、艾台、方橋、啟后、三橋、羅場、江橋、別台、大興、車壋、賴場、石潭、古堤、崔王、羅巷、新溝、楊店、沙嶺、艾垸、廖河嶺、雷場、金場24個行政村。2004年,鎮政府駐汪家場,人口52143人,面積76平方千米,轄新街1個居委會和賴場、古堤、新溝、大興、車壋、崔王、別台、石潭、羅巷、雷場、艾垸、沙嶺、金場、楊店、廖河嶺、羅楊、啟后、艾台、汪場、楊橋、三橋、方橋、江橋、高橋24個行政村。 

蔣場鎮是歷史文化名鎮,著名的革命老區,是有名的地瓜之鄉、香乾名鎮、林業大鎮,素有將軍故里的美譽。蔣場鎮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蔣場鎮經濟迅猛發展,農業產業化已初步形成,棉花、油菜、花生、地瓜、辣椒、黃豆等農作物已形成產業特色,“沙玉牌”地瓜享譽全國;生豬、牛羊、雞鴨等養殖業也漸成規模,被評為“雞鴨養殖示範鄉鎮”、“生豬銷售百強鄉鎮”、“黃豆、花生出口基地”、“雙百棉”生產基地,是江漢平原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歷史沿革


1956年為天門縣第八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設蔣場區,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轄蔣場、柳口、官河、沙湖、彭劉、孫嶺、官祭口、賀家灣、西燕、張廟、西湖、黑流、戴巷、孫潭、山陽寺、饒場、中和、齊橋、李場、蔡潭、堤灣、江堤22個行政村和永鎮橋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蔣家場,人口55221人,面積80.9平方千米,轄蔣場、柳口、官河、官祭口、孫嶺、沙湖、彭劉、堤灣、江堤、西燕、賀家灣、李場、齊橋、蔡潭、張廟、西湖、戴巷、黑流、孫潭、饒場、山陽寺、中和22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429006103001121永鎮橋居委會201220張廟村
202220西湖村203220黑流村204220代巷村
205220孫潭村206220三陽寺村207220中和村
208220饒場村209122堤灣村210220李場村
211220齊橋村212220蔡潭村213220賀灣村
214122西燕村215122江堤村216122蔣場村
217220柳口村218220官河村219122沙湖村
220122彭劉村221220孫嶺村222220官祭口村

社會


民生

蔣場鎮(JiangchangZhen)天門市轄鎮。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6年為天門縣第八區,1958年改稱公社,1984年設蔣場區,1987年建鎮。位於市境西南部,漢江北岸,距市區26公里。面積80.1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1357人(2017年)。轄蔣場、柳口、官河、沙湖、彭劉、孫嶺、官祭口、賀家灣、西燕、張廟、西湖、黑流、戴巷、孫潭、山陽寺、饒場、中和、齊橋、李場、蔡潭、堤灣、江堤22個村委會和永鎮橋居委會。農業以棉為主,兼種油菜。鄉鎮企業有棉織、化工、建築等行業。
蔣場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招商服務,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工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金熊泵業、勝軍服裝、富迪超市等先後落戶蔣場並得到迅速發展。蔣場鎮主要特產為蔣場香乾,蔣場香乾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它採用江漢平原優質大豆,應用獨特的地方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韌性好、耐咀嚼、揉搓不爛等特點,是一種色香俱全,營養豐富、鮮美可口、老少皆宜的綠色食品。蔣場鎮交通便捷,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治安環境良好,是廣大投資者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
蔣場鎮組織專家完成了對沙湖等8個村村域建設規劃的修編工作,對這8個村未來10年的村莊、道路、溝渠、電網、綠化等進行了科學規劃。該鎮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以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著力推進農村“一建三改”為突破口,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以建沼氣池為重點,推動農戶改廁改水改灶,計劃在全鎮新建沼氣池300口,配套改廁改水改灶300處;加強村莊環境治理,深入開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等整治活動,切實解決農村垃圾亂扔、污水橫流、房屋雜亂等問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積極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以渠路綠化、四旁植樹、庭院美化、農田林網建設為重點,加快灣子林改造和農田林網建設,力爭全鎮村莊綠化美化率達85%以上,使全鎮農村的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

經濟


蔣場鎮為湖北省荊州地區轄市,中國棉花高產縣市之一。位於省境中部,漢江北岸。天門市面積2622平方公里,人口153.34萬。原為天門縣,1987年改為縣級市。市境屬江漢平原,北部為平原,是稻、麥產區;中部為天門河窪地帶,為稻田、水產養殖和桑蠶集中地帶;南部為漢江河漫灘平原,海拔一般20~25米左右,多為沙質壤土,為主要產棉地帶。全市有耕地12萬公頃,旱地佔70%以上。工業有紡織、農機、化肥、農藥、農產品加工等部門,集中於市區與岳口、皂市2鎮。市境有大型岩鹽礦群。天門是湖北省華僑集中地區,為荊州花鼓戲發源地之一,是茶聖陸羽的故鄉,皂市鎮附近有明“竟陵學派”主將鍾惺墓。
蔣場鎮
蔣場鎮
蔣場鎮蔣場初級中學學校以“一流的育人環境、一流的辦學條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育質量”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力爭使學校辦學條件優良,育人環境優美,教師隊伍優秀,管理手段優化,教育質量優異。努力把學校建成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在國內有一定影響、能積極參與國內、國際交流的省級示範性中學。 

主要物產

簡述
天門物產資源豐富,除農作物和家畜家禽外,野生動植物約有1100餘種,其中動物200餘種,植物900餘種。
農作物
棉花、稻穀、小麥、大豆、大麥、蠶豆、蕎麥、粟、玉米、薯類、花生、芝麻、薴麻、黃紅麻、甘蔗、煙葉等。
動物
獸類有黃鼬(黃鼠狼)、水獺草兔狗獾、狐、牙獐、貉、小麝鼠、豹貓、刺蝟、家蝠、穿山甲、長吻松鼠計13種。鳥類43種。魚類64種,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鰍科次之,有不少重要經濟魚類,如青、草、鰱、鯉、鯽、黃鱔、鱖、長江銀魚、紅魷、河豚等。軟體動物15種,其中產於天門河橄欖蟶蚌(俗名義河蚶)為名貴水產品,享譽全國;三角帆蚌和褶紋冠蚌,分佈在張家湖等湖泊,是培育珍珠的優良母體品種。兩棲動物4種,其中蟾蜍可入葯。爬行動物11種。蠕動動物2種。節肢動物5種,其中蝦、螃蟹、蜈蚣經濟價值均較高。蟲類14種,其中蜜蜂、蠶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它30餘種,不少是害蟲天敵。
植物
在900餘種植物中,有藥材9類152種,其中屬國家收購的有20種,年收購量一般為31.8噸,其中野生半夏行銷國內,有“荊半夏”之稱,1976年採挖量達到155噸;枸杞遠銷江浙兩廣等地,1981年產量達到8噸;還有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生植物,如藕、荸薺、菱菜等。全市蔬菜有12類,70多個品種。果樹30餘種,其中無花果樹銀杏(白果)樹等為珍貴樹種。花卉有7類,188個品種。主要土特產有黃花菜,1985年栽植14754畝,總產2511.7噸,1979年以來,每年外銷的商品黃花菜約佔全省的45%,還有蓖麻、藥材、大豆和茶葉等。

自然資源


蔣場鎮位於鄂中,地處江漢平原北部,漢江下游北岸。最高處為佛子山,海拔191.5米;最低處為多祥鎮陳家洲,海拔23.2米。東鄰漢川市,西與沙洋縣,南與潛江、仙桃市隔漢江相望;北連京山縣,西北同鍾祥市毗鄰,東北與應城市接壤。東西橫距85公里,南北縱距最寬處58公里,最窄處14公里。全市版圖面積為2622平方公里,佔全省的1.4%。蔣場鎮境北緣與大洪山余脈的低丘相連,西、南面有漢水環繞,依山帶水,呈龍拱虎衛之狀。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低丘、崗狀平原和河湖平原三種地貌,各佔總面積的1.3%、22.5%、76.2%。低丘海拔最高191.5米(佛子山),是本市主要林區;崗狀平原海拔35—60米,是水稻集中產區;河湖平原海拔28—34米,主產棉花、油料、麥類。天門是中國重點糧棉和牲豬、淡水養殖基地之一。
蔣場鎮
蔣場鎮
蔣場鎮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的影響特別顯著。春暖、夏熱、秋涼、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由於境內年降水變率大,天氣變化劇烈,水、旱災害時有發生,特別是洪澇災害多,危害重,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蔣場鎮光能資源較豐富,年日照時數4426.8小時,實際年平均日照時數1966.2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5%,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蔣場鎮年平均氣溫16.2℃。春秋季節氣溫變化劇烈。一般1月最冷。以竟陵為例,極端最低氣溫-17.2℃(1955.1.26)。7月為最熱月,極端最高氣溫38.7℃(1971.7.26)。無霜期256天。年平均降水量1101.4毫米,夏季最多,平均為474毫米;冬季最少,平均為98.4毫米。年降水量的水平分佈,東南略多於西北。暴雨多集中在5—8月,最多的為7月,佔全年暴雨日數的29%,此間雨量最多,強度大,常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城鎮建設及居住用地25260.30公頃;交通設施及道路建設用地6445.18公頃;其它佔地1582.42公頃,尚未利用地6780.93公頃。

礦產資源

蔣場鎮已查明的礦產有:原鹽、無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等,其中原鹽儲量大、品位高,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天門市自1988年7月開始鹽礦的勘探。1990年10月湖北省儲委通過的地質報告認可天門市小板鹽礦區的儲量為:表內鹽儲量C+D級10528萬噸,表外鹽儲量C+D級23866萬噸。無水芒硝主要分佈在小板鎮境內,開採條件好,硫酸鈉含量高,表內體共生硫酸鈉儲量C+D級668萬噸,表外伴生硫酸鈉儲量C+D級4142萬噸。鹽和芒硝主要分佈在江漢平原中區北部一級小板凹陷中。石油已經開採,現彭市、張港油區年開採量約為20萬噸。
蔣場鎮
蔣場鎮

水利資源

蔣場鎮地域屬古雲夢澤水域,歷史上河、湖多為吞吐調納漢江的開敞湖與岔流。隨著漢江干堤的形成,市境湖、河成為內湖、內河。境內有大、小河流29條,河道總長600餘公里,河網密度為231米/平方公里。其中漢江源出陝西寧強縣,過鍾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長137.25公里;天門河源出京山縣深趕沖,經京山縣、鍾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長109公里;漢北河為人工河,1970年通水,市境流長35公里。有湖泊57個,正常水位時湖水面積35.3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4%。蔣場鎮平均年降水量28.6億立方米,但由於降水的年際變化大,在時間上分佈不均,故降水量的直接利用率不高,僅為年降水總量的18.5—23.8%,加上市內水庫、湖泊和塘堰的調蓄能力,其利用率也只有22.8—27.2%。平均年徑流量為8.55億立方米,其中市北部低丘和崗狀平原為2.52億立方米,中南部河湖平原為6.03億立方米。時間分配為7月最大,佔21.7%,1月最小,佔2.3%。地下水儲量為384.58億立方米,每年可采地下水16.98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