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廣東會館
位於天津舊城鼓樓南的清代建築
天津廣東會館是大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十四日落成的天津市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築。位於天津舊城鼓樓南(在古文化街內),現為天津市戲劇博物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天津廣東會館
在天津老城廂距離鼓樓僅僅幾十米的地方,有一片沉靜、古樸、韻味十足的傳統建築,這就是廣東會館,它是天津市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裝修最精緻的清代會館建築。
什麼是會館呢?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對會館是這樣註解的:“會館,是同省、同府、同縣或同業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設立的機構,主要以館址的房屋供同鄉、同業聚會或寄寓”。在今天看來,會館實際上就是同鄉會,是同鄉們的一個政治、經濟與社會活動的場所,近代很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都與會館有關。
300年前,廣東商人就與福建、潮州的商人結成商船隊到天津經商。他們的商船,船頭油成紅色,上面畫有大眼雞,被稱做“大眼雞船”。每年春天,當季風颳起的時候,他們便滿載貨物,浩浩蕩蕩,沿海北上,經渤海灣,順海河進入天津。
日久天長,這些商人逐步形成了建幫(閩幫)、潮幫和廣幫3大派系,為了營業、團聚方便,他們集資興建了“閩粵會館”,成為最早出現在天津的會館之一。會館由三幫輪流值年管理會館。但是,閩粵會館后因內部發生經濟糾紛而終止運營。
1860年,天津已被開闢成通商口岸,成為當時華北地區的工商業重心。這時廣東人在天津經營的行業已經達到了二十多種,商號也有二百多家。特別是當外國勢力入侵之後,天津的洋商隨之不斷增多。這時廣州和香港的買辦也隨著商船來到天津。也是在這個時期,清朝政府選派出國的留學生也陸續學成回國。一大批廣東籍留學生雲集天津,廣幫的勢力逐漸壯大。
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時任天津海關道的旅津廣東人士唐紹儀,為了聯絡鄉情發展鞏固廣幫勢力,倡議集資籌建廣幫會館。唐紹儀聯合陳昭常、梁炎卿等人倡議,由陳昭常(時任吉林巡撫)撰文,號召募捐,一時各界同鄉主動捐款。唐紹儀首捐銀四千兩,怡和洋行買辦梁炎卿捐銀六千兩,連同廣幫商號及在唐山的同鄉,共捐銀十四萬七千餘兩。
會館在天津英商怡和洋行買辦梁炎卿的主辦下籌建,館址選定了當時天津城絕對市中心,在鼓樓南大街購置了原鹽運使署舊址的土地,計地23畝。會館於1904年2月12日動工。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一月十四日新會館落成,取名廣東會館。當時,廣東會館的主要功能是,當廣東商人初到天津時,可以第一時間落腳會館,站穩腳跟后再以會館為平台圖謀發展。會館不僅提供基本的住宿等服務,也是商務洽談、同鄉聚會、節日娛樂的場所。
天津廣東會館
天津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建設初期規模宏大,整體用地23畝多,建築設計上既體現了我國嶺南的建築風格,又融合了北方四合院的特點,是中國罕見的木結構建築藝術珍品:會館大門的瓦頂和牆體為青磚灰瓦的厚重北方風格,而不採用南方黛瓦粉牆的輕透作法。但是進入大門之後,滿目嶺南風格的設計,使鄉人鄉情由此引發,回家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正是這座經典建築的魅力所在。院內各個廳堂之間都有廊廈相通,館內交通風雨無阻,各個房間內部裝修華麗。
會館除門廳外還包括正房、配房、戲樓、跨院和套房組成,其中以戲樓為主體建築。建設會館的磚瓦木料大多從廣東購買,以保證嶺南特色的原汁原味。會館周圍還建造了鋪房、住房300多間,並且設立醫藥房,供廣東同鄉休息養病。在會館東南面還修建了“南園”,當年南園裡設置桃花林和葡萄園,景色清新幽雅。
會館建築面積1461平方米,主要由門廳、正房、配房、迴廊及戲樓組成。會館採用傳統的四合院形式,外觀為北方風格,內部裝修具有廣東潮州特色。磚瓦木料大多從廣東購買,院門宏闊,羅漢山牆高聳,廳堂都出廊廈。會館周圍還建造了鋪房、住房300多間,並且在會館東南面修建了“南園”,栽花種樹,設立醫藥房,供廣東同鄉休息養病。當年南園裡有桃花林、葡萄園,景色十分優美。
戲樓是該館的主要建築,它利用四合院的天井圍城閉合空間,南北向用兩根21米長的平行枋,東西向用19米長的額枋,形成大跨度空間。戲台檯面七十多平方米。最多可容納六,七百人,樓上是包間,樓下是散座,戲台正上方藻井重約10噸,外方內圓,斗拱接榫,螺旋向上,據說這種構造可以把聲音傳到戲園的各個角落。館內還收藏千餘件戲劇相關的文物,其中包括眾多京劇名伶的演出服裝和書畫作品等。
戲樓舞台深10米,寬11米,頂部是用細木構件榫接而成的螺旋式藻井,雕花工藝精美,在同類建築中較為罕見。戲台木雕是最為精華的部分,前台橫眉以透雕技法刻成獅子滾繡球圖案,兩角雕成荷花含苞欲放狀的垂花柱,舞台正面鑲嵌著巨幅《天官賜福》木雕,天官、童子、猿猴、松柏、雲氣和4角的蝙蝠,構成活潑、協調的畫面。戲樓的門窗也雕有獅、鳳、牡丹等傳統紋飾。
走進戲樓,首先看到的是木雕,看得最多的仍是木雕,而且件件都是精品,件件都透射出南方雕刻技藝的靈美之氣,件件都蘊含著人世間的美好願望和發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舞台正面兩根垂蓮柱之間的花板上雕有五層精美的圖案:
第一層為:“龍鳳祥於雲間”,龍和鳳本應生活在安謐的龍宮,而如今為何下凡人間呢?似乎被戲劇舞台上美輪美奐的國粹表演藝術所吸引,情不自禁來到凡間而樂不思蜀,並由衷地感嘆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第二層為:“獅子滾繡球”,寄託了商人希望“財源滾滾來”的美好願望,也賦予了濃郁的紳商氣息。
第三層為:“漁、樵、耕、讀、商”五個階層的人物,即漁夫、樵夫、農民、學者和商人。在排列次序上,設計者頗費腦筋,為了推崇商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於是把“商人”雕刻於畫板的正中間,左右兩側分別再以“漁、樵、耕、讀、商”的順序重複排列。
第四層為:“冰凌花”圖案,在許多古建築中都雕刻有冰凌花的圖案,並配以梅花作為點綴和裝飾,但此處的冰凌花圖案中卻看不到梅花的蹤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商人最忌諱“沒有”的“沒”字,而“梅花”的“梅”與其同音,因此在冰凌花圖案中取消了梅花,只保留了“梅花香自苦寒來”之寓意。意思是講無論哪個階層的人物都要歷經磨礪和人生錘鍊,才能獲得榮華富貴。這正是將第五層的富貴牡丹圖案高高地雕刻於戲樓頂部額枋上的真正內涵。位於舞台天幕正中的是彩色鏤空木雕——“天官賜福圖”,則道出了另外一種寓意。據說:道教中有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是道教信奉的三官之首,它主宰著人世間的幸福。道教文化崇尚天人和諧,這也正體現了中國人在民俗崇拜中能容納各種宗教,不單純信奉教條的一種文化傳統,這些都在廣東會館戲樓的建築文化中有充分的體現。
彩色鏤空木雕的正中即為身著紅袍的天官,天官腳踏祥雲,寓意為“平步青雲”;手指一輪紅日,即為“指日高升”,那怎麼升呢?請看在天官身前跪著一位身著綠襖紅褲的仙童,仙童手托花瓶,瓶插三戟,預示著您“平升三級”;環繞天官身後有枝繁葉茂的梧桐樹,頑皮的靈猴,翻飛的蜜蜂,角落中還有向日葵,借其諧音為“向日封(蜂)侯”,又叫“早日封(蜂)侯”。如果您說:我不求陞官,不圖發財,那麼請看圓心外的四角,雕刻的卻是口銜桃枝的蝙蝠,從中國民俗來講,蝙蝠象徵著福,桃枝象徵著壽,分置四角,代表四方,預祝您“福壽四方來”,一連串的吉祥話送給大家,所以說這是一塊充滿祈福納祥美好寓意的極品木雕。
天津廣東會館
戲樓是廣東會館的主體建築。置身於古色古香的戲樓中,我們會發現,這裡歷史與文化、科學與藝術無處不在。一般外鄉人在當地建會館,既要入鄉隨俗、和氣生財,又不能過分張揚,以免成為眾矢之的,同時還要保持一些外鄉人的矜持,使之成為外鄉人身份的象徵,讓外鄉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因此,會館及戲樓的設計是獨具匠心的。
舞台是戲樓的核心,也可以說是靈魂。而這座舞台採用的是伸出式舞台,即台在前、幕在後,三面敞開,舞台深入到觀眾席中,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融洽了觀眾與演員的情感交流,從而創造出最佳的演出氛圍。同時,這座舞台充分融入了聲學原理和力學原理。
天津廣東會館
聲學原理是指舞台頂部的藻井,它外方內圓,塗金漆綠,金碧輝煌,是由數以千計的異型斗拱堆砌接榫,似螺旋花紋向上堆疊組合,形成一個直徑足有六米的穹頂,由於其紋路酷似菠蘿外形,因此,俗稱“菠蘿藻井”。它能夠把舞台內演員演唱的聲音充分吸收至穹形頂內,經異型斗拱的折射,削弱噪音,再將聲音清晰地傳送到戲樓的每個角落,使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可以聽到演員原汁原味的演唱。力學原理是指舞台兩側台口不設角柱。無論是天津的石家大院,還是北京的湖廣會館,戲樓舞台都設有角柱,這樣會阻擋觀眾的視線,從這一點上,廣東會館的設計更勝一籌。不設角柱,可使舞台三面接觸觀眾,視野更加開闊。而舞台頂部的藻井為全木結構,重達6噸,沒有角柱的支撐是如何穩穩噹噹地懸在半空中呢?這裡設計者採用的是懸臂吊掛式結構。在舞台頂部東西兩側各有一根斜向的鋼拉杆,與戲樓頂部的主梁相聯,而斜向鋼拉杆又被巧妙地隱藏在拱形鏤空花罩後面,可謂隱藏得天衣無縫。同時,舞台頂部有數根縱向鋼拉杆和複雜的榫架結構與主梁相連,卻被雕刻精美的懸空式垂花門樓所遮蓋,從而完成了重量的層層分解。由此可見,設計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和巧奪天工。既滿足了觀眾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又能使觀眾欣賞到精湛的雕刻藝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設計者的設計處處以觀眾的需求為導向,符合當今社會“以人為本”的現代設計理念。因此,不禁使我們為設計者高超的建築藝術和思維模式而讚不絕口。
天津廣東會館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優秀近代建築、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天津市老城廂中心的南開區東門裡大街257號,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式會館建築之一。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光緒三十三年(1907)竣工,由時任天津海關道唐紹儀、怡和洋行買辦梁炎卿等人發起倡議,旅津廣東客商共同集資9萬兩白銀建成,1985年進行大修,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全國第一家集戲劇文物、史料收集、保管、研究、宣傳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天津戲劇博物館。
1986年元旦正式對社會開放,由鄧穎超同志題寫館名,曹禺同志擔任名譽館長。天津廣東會館保留下來的建築由四合院、拜師堂、戲樓等部分組成,外圍青磚灰瓦,建築風格兼容我國南北特色,四合院內正廳、配房均出卷棚頂前廊。主體建築古典式戲樓以它空間跨度大、設計巧妙和裝飾精美為我國古典劇場中的佼佼者,其舞台口不設立柱與起著保持原聲擴音作用的穹頂藻井堪稱一絕。
1912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曾經兩次來到這裡並發表著名演講;1919年鄧穎超與所在的天津愛國女界同志會為募捐難民在此演出話劇;1925年天津總工會也在此成立。
目前有《中國戲曲發展簡史》、《中國京劇發展簡史》、《中國戲曲藝術人物造型》三個展覽和《拜師堂》、《中國古典劇場》兩個陳列在戲劇博物館長年展出,現藏有全國各地戲劇名家文物、資料等1000餘件。
天津戲劇博物館擁有全國首座“戲劇音像資料文庫”,藏有全國戲劇劇種90餘個,錄象資料6000餘盤(套)為社會提供普及戲劇知識、查詢戲劇音像資料、欣賞戲曲演出等服務。廣東會館和戲劇博物館優勢互補、交相輝映,將歷史文物建築和中華民族瑰寶----戲劇文化融為一體,多角度地呈現給觀眾。
天津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是一座文化藝術的殿堂。鄧穎超同志在此募捐義演,劇中女扮男裝演出話劇《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廣東會館古色古香的氛圍和獨特魅力吸引眾多影視劇導演的目光,慕名到此拍攝,包括影視劇《金粉世家》、《藍色妖姬》、《走向共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玉碎》、《夜深沉》等。
廣東會館現為天津戲劇博物館。1912年孫中山先生北上抵津,戲樓上發表了“我中國四萬萬同胞同心協力,何難稱雄。世界”的著名演說。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等著名表演藝術家曾在此獻藝。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1911年革命新劇演出。1912年同盟會北方支部曾請孫中山和黃興曾在此登台演講。
1919年“五四”期間,這裡經常舉行群眾集會或演出。
1919年鄧穎超和覺悟社成員為募集救災款曾在此演戲。
1925年共產黨員安幸生以廣東會館為會址組建天津總工會。
1937年天津淪陷,會館成為日本佔領軍開辦的警官教習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四周房舍改建中學。
1985年天津市政府籌建天津市戲劇博物館。
1986年天津市戲劇博物館開館。
1991年被評為全國最優秀近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