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櫝

原陝西省書協主席

劉自櫝(1914—2001),又名劉仲書,也署自讀、自犢、自獨、嵯峨山民,號遲齋。男,漢族,生於聖哲輩出、文風極盛的于右任故里三原,陝西省三原縣人。曾任西安工業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文聯名譽委員等。

中國書法徠家協會授予他“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

沈鵬、谷溪先生所撰《劉自櫝書法選·序》中評:“劉自櫝以剛與柔與渴三種因素互相滲透奠定了他成為當代頗有成就的篆書家的地位。”出版《劉自櫝書法選》、《劉自櫝書法藝術頡英》等。

人物生平


劉自櫝自幼精研金石文字之學,舉凡詩文、詞賦、歷代典籍、關上文獻無不一一研討,融會貫通。西安碑林所藏正始《三體石經》就是他捐贈國家的。1985年1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聘任為省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他“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
1948年在西安舉辦個人書法展覽。其作品入選全國的一、二、三、四屆書法展覽,第一、二回中日書法聯展,第一回中日二十人書法聯展。
左劉自櫝中衛俊秀右宮葆誠
左劉自櫝中衛俊秀右宮葆誠
1985年1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聘任為省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他“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
1987年出版《劉自櫝書法選》。
2000年5月又有陝西人民出版社《劉自櫝書法藝術頡英》問世。有當代篆書第一人之稱1987年出版《劉自櫝書法選》。
2001年去世。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劉自櫝五伯父劉公紹文即為民國時期知名學者,同盟會會員,工詩文,喜研書法篆刻,曾任陝西靖國軍司令部秘書次長等職,先生幼時即受五伯父影響進而潛移默化。他的二舅父茹欲立先生更是一位著名辛亥人物,曾為官費留日學生,也是早期同盟會會員,民國後任南京政府審計部部長,擅長文史,精於書道,先生少年時習書從文多受其熏陶教誨。
出訪日本與金澤子卿先生在一起
出訪日本與金澤子卿先生在一起

個人作品


名稱
《丙寅小滿抒懷》《國慶五十年所作》《賀書法雜誌創刊十周年》《黃河流域十省書法聯展過三門峽之作》
《紀念淮海戰役三十五周年撰聯》《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20周年》《建國三十周年大慶自作詩》
《泮兒省親返蓉前雜賦》《壬戍返里掃墓》《陝西省文史研究館三十五周年館慶》《上元日北京所作》
《為當代篆刻展題》《為段紹嘉先生遺作展所作》《為金膺顯先生西安書法展覽所作》《為齊白石書畫作品展所作》
《為全軍“神劍”書法展所作》《西安事變五十周年紀念》《西泠印社結社九十五周年撰聯》《乙丑清明祭黃陵湊句》
《中國日報創刊五周年祝詞》《自撰聯句》《自作有感》賀《書鄉》雜誌出刊
題婦女書法精英展,挽趙望雲聯,為于右任紀念館撰聯句,自撰聯句

詩詞選萃

涉世無如本色,立身何用浮名。——自撰聯句
劉自櫝簡筆畫
劉自櫝簡筆畫
長安訪古首碑林,翰墨家風四世存。
時尚空傳新魏體,先生金石重周秦。——《為段紹嘉先生遺作展所作》
朝花多捧露,松葉自吟風,嵯峨夢中看,何日到半耕。——《泮兒省親返蓉前雜賦》
藝壇獨幟十年前,交譽紛紛豈偶然。
他日書林續藻鑒,汗青先寫第一篇。——《賀書法雜誌創刊十周年》
立道始求四勿,遊藝可駕六如。——自撰聯句
文能不磨,研彼風會,史皆往跡,究其得失。——《陝西省文史研究館三十五周年館慶》
陋室有文史,高門多笙竽,何能辨榮長,且欲分賢愚。——《丙寅小滿抒懷》
為炎黃喉舌,布華夏新風,名昭中外,宏我漢聲。——《中國日報創刊五周年祝詞》
鐘山風雨昭百代,淮海英靈壯千秋。——《紀念淮海戰役三十五周年撰聯》
武林舊事話西泠,海上泥皇數潛泉。——《西泠印社結社九十五周年撰聯》
固我邦土,首重甲兵,濟濟多士,國之干城。亦文亦武,藝苑蜚聲。同心協力,中華振興。
——《為全軍“神劍”書法展所作》
山有此生未能至,書為一日不可無。——自撰聯句
為求胸中生氣足,常懷天下苦人多。——自撰聯句
三韓自古與華通,禮樂衣冠相像中。四體八法遺規在,羨君書道藝林雄。
——《為金膺顯先生西安書法展覽所作》
禹甸開新紀,煌煌卅五年。江山增麗藻,民物慶豐妍。四害行堪誅,十億志彌堅。長征歌又起,浩蕩越層巔。——《建國三十周年大慶自作詩》
千年古柏傳初祖,四海遊子仰橋山。——《乙丑清明祭黃陵湊句》
志貴老當益壯,詩豈窮而後工。——《自撰聯句》
皇皇石鼓出岐陽,巨碣豐碑滿廟堂。漫道秦中金石富,從來關輔是書香。
——賀《書鄉》雜誌出刊
百年蒙恥辱,今朝喜湔雪。香島重光日,應記虎門血。——慶祝香港回歸
星宿源頭水,東流匯眾川。波濤三萬里,簡冊五千年。
功繼禹跡后,心齊軒聖前。河清今又現,一柱砥中天。——《黃河流域十省書法聯展過三門峽之作》
多難興邦史徠,崢嶸不惑年,書壇傳盛事,橐筆賦鴻篇。——《上元日北京所作》
金石從所好,文章信有神。得酒且為樂,無泉安足貧。——《自作有感》
山圍海繞翠享村,郭外朝西故宅存。世界勞民思救主,同來瞻拜聖人門。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
開國半紀,物阜民康。南天波靖,北都春長。——《國慶五十年所作》
五十年前雙一二,將軍以兵諫元戎,人天此日應惆悵,兩岸鄉心夜夜同。
——《西安事變五十周年紀念》
千文草聖傳法乳,百世嵯峨雨露香。極目神州關河淚,垂老孤嶼望故鄉。
——《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20周年》
印畫書詩道,先生絕代才。
堂堂吳缶后,若個繼開來。——《為齊白石書畫作品展所作》
兩漢官私印,周秦小朱璽。
遺韻流風在,祖源是關西。——《為當代篆刻展題》
舊日村前路,重來愴我心。
荒墟余老屋,落葉滿秋林。
顯晦原一理,康強抵萬金。
撫時思往事,把酒幾沉吟。——《壬戍返里掃墓》
天為生民留鐵漢,
世許詩壇稱布衣。——為于右任紀念館撰聯句
畫筆啟新風早歲清名馳華北,
藝壇持正義暮年雅望著關中。——挽趙望雲聯
揮塵長征一代英豪光史筆,
佐時籌策百年盛德紀尊彝。——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一百周年
毫端妙有九州氣,藝苑新開半邊天。——題婦女書法精英展

談藝選錄

1、要學書法先要認字,用書家的眼光認字,識形者不為認識,識神者才是始知。識形者習書只能叫照貓畫虎,即使以假亂真也是白描白寫,成不了大器。書家看字認字要善於揣摩筆鋒取向,神韻何在,較之前人或其他書家特點何在,這叫“識字功夫”。
2、一個書家只有將其學識攜入硯中化開墨碇,才能略近書藝,凡有成就的書家都是“滿腹經論硯中水”。
3、不要認為能寫了就出門參加筆會或展覽,交流固然有益,內修更為重要,經常迎合某些場面,難免附弊流俗,社會上許多人是三句好話當錢使,書界有些人也是三句捧評當藝箴。
4、逆進澀行,中側交轉,內宮極緊,外延放開,起筆落筆注意平衡,滾動起筆,使轉飛白。集字選字胸中瞭然,傳神審美至性紙上。
5、篆書作品要蜿蜒流動,曲盡其美,筆力萬鈞,線條圓潤深厚,古拙遒勁。注意墨色、空白、章法,黑處是實,白處是虛,施墨厚重與拙潤相間,力透紙背而點繞自然,姿態工穩而富情趣,章法講究而大氣。
6、中學從賀伯箴學書,賀讓篆寫嶧山碑,我要寫鄧完白。嶧山碑用筆圓轉挺拔,臨寫中可以體會,過來寫鄧(石如)很容易。
7、寫鄧(石如)寫石鼓(文),看吳昌碩亦寫石鼓,后看嶧山,體會其味。
8、結體要有核心,方顯緊密。武術“縮拳”,別人觀看套路,而我觀看虛實,其輕易不發力,始終保持力量。
9、用筆無外乎萬毫齊力,需要中鋒行筆,但必要時可以使用側鋒取險。中鋒易板,但始終保持是好的。用“密不通風,疏可走馬”布置章法結體可取。
10、學書要避熟,不避熟始終不會出來。學不進去不行,要“能入能出”。
11、篆書,先寫嶧山如寫歐楷間架結構,次寫秦泰山刻石。小篆結構掌握后再求金文。不寫小篆如同學畫不畫工筆、素描一樣。
12、于右任始學趙,寫得熟而肥。后寫北碑,始學姚伯多,再學廣武將軍,后收集墓誌,所見甚多。他寫北碑,求自然。用北碑寫草書,有章草味道。
13、我早期受虢季子白盤影響大。寫大篆把甲骨文也往裡用,偶然看哪個字結構好就用,《牆盤》也經常吸收。
14.吳昌碩結體“左低右高”。如果在他基礎上求變就很難。吳講“得簋盤遺意可喜也”。學吳再學也超不過吳;刻印單刀學齊(白石),刻不過齊。
15、我寫吳大澂書、“論語”、“孝經”。別人說是逼真的吳大澂。
16、張寒老早期寫草,此後雄厚,後期求媚,行草變章草人謂“孩兒體”。晚年結體好,筆畫不夠,不能體現力量,轉處不圓,似楷。
17、臨帖應先形似后神似,破與立(先破后立)。
18、草書,在章草上下工夫,學章草知根源。草書理論,對《書譜》很嚮往。《注書譜·要學理論》。
19、我由聖教序用工夫,后寫“二王”,見《喪亂》再追究。
20、到南京(民國35年)后未見王世鏜。見其遺墨展覽,覺其有變化。
21、要吸取我的草書雜。我不走狂草路。以章草做基礎,吸取“二王”及後人章節。
22、隸書近代在寇遐基礎上發展變化。(我)有寇影響,想避他。
23、這些年有點書風不正。要書風正,書風怎麼正?是誰害了我們這麼多年輕人?一個人的路子本來走的很端正,但還沒有走到頭就拐彎了。讓我說,我們老一輩有責任,你不嚴格要求怎麼行?
24、有些人說,你沒錢搞書法活動,可以拉贊助么!我認為,可以搞,但不是好辦法。市場味太濃了,藝術味就淡了,書法水平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
25、文以載道,字以寄懷。書法這門藝術,就象一瓶酒,結體、結構、章法就象酒瓶子,書寫的內容就象酒,瓶里裝什麼酒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好詞寧肯不寫。
26、要正確理解章法,既要做到法度森嚴,又要追求變化,使所寫內容靈活運用,否則就成了“匠人”。落款是一幅作品的重要組織部分。落款字要寫寫章草,先從漢隸進入。

創作特點


書法四體具佳,尤以篆書為最。其篆書從金文、石鼓得其沉雄、勁健,從秦代小篆、鄧完白線條得其圓融流動。其結字自有匠心獨具的特點,他將來自《繹山碑》一類小篆均衡、對稱、穩定、平正的特徵融入金文大篆,而又將大篆旁逸斜出、活潑的特徵在均衡、穩定的原則下加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完成了他篆書精美的形體構造。
正如沈鵬、谷溪先生所撰《劉自櫝書法選·序》中說:“劉自櫝以剛與柔與渴三種因素互相滲透奠定了他成為當代頗有成就的篆書家的地位。”
三原唐園游
三原唐園游

人物事件


學術淵源

劉自櫝先生是關中學派之一脈相承者,他曾用名志讀、自讀、自獨,號墨痴、遲齋、唐園舊主、嵯峨山民、焦獲老民等。民國三年(1914)臘月初八出生於陝西三原東里堡一名醫世家,劉姓為本邑望族,東里劉家與三原許多名門賢達關係密切。
從中學起,劉自櫝先生師從著名學者賀伯箴學習詩文、書畫,文字訓詁之學。十六歲時赴西安欲求學於中山大學,后因故而未成行。
期間,幸得恩師賀伯箴及同邑尊長李壽亭(字百齡,官費留日學生,教育家,曾任民國陝西省教育廳廳長,三原北城人)推介,先後在省圖書館、省教育廳、西安市政府任職。民國時期的西安,文化氛圍相當濃厚,學界名流、社會賢達多聚於此。三十年代初,文化社團“西京金石書畫學會”在楊虎城、邵力子、張寒杉、寇勝孚、張鳳翙等人的支持下應運而生,學會集納各界名流,匯聚長安,並刊印《西京金石書畫集》。那時西安的“文化圈子”有“九老一少”之說,這“一少”即是劉自櫝先生。那麼,年輕的劉先生又是憑藉什麼受到“長安九老”的認可和關愛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劉先生的學養造詣得到了九老的認可。在民國時期,像劉先生這樣的一位青年,能得到那些泰斗級的名家遺老青睞提攜,實為難得。張寒杉對劉先生的篆書更是大為讚賞,寒杉老曾語重心長的講:“自櫝啊!我看你的篆書能寫出來,慢慢玩著,千萬不敢撂了哦”。劉先生也不負期望,終生勤勉,其書其詩其文足以讓觀者嘆絕,讓後世景仰。
劉先生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大家,也是一位學富五車的關學傳人,他的文化積澱、治學思想也正源於生他養他的家鄉三原。三原自古以文風純正、聖賢輩出而聞名於西北,明清以來素有文化教育重鎮之美譽。從北宋理學家橫渠先生張載開關學之先河,又經明代邑人王恕、王承裕、馬理、溫純等相集關學之大成,形成以三原宏道書院為代表的“三原學派”。延續至清晚期賀復齋、劉古愚、朱佛光三位教育家皆為學術泰斗,正如于右任先生在《我的青年時期》里回憶道:“陝西提倡新學最力而又最徹底的,當推三原朱佛光先生”,又說:“那時關中學者有兩大系:一為三原賀復齋先生(瑞麟)為理學家之領袖;一為咸陽劉古愚先生(光蕡)為經學家之領袖”。劉古愚先生雖是咸陽人,卻久客三原執鞭數十載,並創設“勵學齋”廣泛吸收農工商子弟入齋學習新學課程,廣開民智,遍設鄉學,普及民眾教育,學風提倡無門第之分,無貧寒之別。三原賀復齋以理學為宗,是清末關學研究的一面旗幟,又在三原魯橋峪口山創建“清麓書院”,並刊印《清麓叢書》,使關學思想體系得以興盛延續。賀先生治學之餘且精於書道,其楷書結構嚴謹,行草運筆渾厚,遺墨流傳關中,于右任先生曾有詩讚曰:“復齋行草愙齋篆,點綴亭台共夕陽”,臨潼華清池《樂善亭記》碑為其書法之代表作品。
賀瑞麟的從子賀伯箴先生亦為民初著名的關學大師,自幼秉承家學,恪守正道,深研“周、程、張、朱”之學。兼通文史辭章及文字訓詁學,治學極為嚴謹,曾撰聯嘆曰:“傳神古有李思訓,識字今無揚子云。”繼而寄期望於弟子劉自櫝,委其在古文字學研究方面有所建樹。
伯箴先生精於書法,遠追籀篆分隸,又可化古為今,進而能出己意。行楷熔顏、柳於一爐,近取何子貞之長,造詣頗深,其書風秀絕一時堪稱近現代書法之大家。伯箴先生亦言:“不給混沌開竅”,此語不難看出伯箴先生在擇徒方面是有要求的。而劉先生少年天分、聰穎過人、謙虛謹慎才是被恩師認可的關鍵。
劉先生的治學思想也正得力於恩師的言傳身教,“不學古人,是謂無法。純學古人,何處著我。”此法言伴隨劉先生終生,使其受益匪淺,而賀先生的人品學識也為劉先生終生所讚歎、敬仰。劉先生終身為學、用功刻苦、孜孜以求,成就斐然。儘管如此,先生仍自謂“學問不成,深負師恩”。劉自櫝先生以身所傳承的學術思想和治學精神也將被後學永遠奉為圭臬榜樣。

趣聞軼事

傳為佳話的一副賀婚聯
竹馬記當年,見說青梅曾有約;
草堂傳佳話,喜看白首證前盟。
這是劉老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書壇另一耆宿陳少默先生寫的賀婚聯。陳老前老伴因病去世后,時隔不久,便與青少年時代的師姐經過一段時間的鴻雁傳書、詩詞唱和后,喜結良緣。劉老又是陳老在三十年代起就結識的好朋友,解放初曾一同任教於西安儀器工業專科學校(即今天的西安工業學院前身),五十年代陳老因“交心”,被打為右派,屢經磨難,粉碎“四人幫”后終獲平反昭雪。劉、陳二老既是書藝同道,又是多年至交,陳老再婚,必定要告知劉老,劉老賀婚也就在情理之中。
聯語的上聯,將“青梅竹馬”,即“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這一個典故借用,形容陳老夫婦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時候就很要好,而不是為了找老伴才相識的。
下聯,“草堂”,即有名的“杜甫草堂”,代指今日的成都市,“草堂傳佳話”,指陳老與老伴的奇緣,也成了成都地區或指陳老老伴工作的成都某學院的佳話。“白首證前盟”,頭髮白了,才印證(兌現)了少年時的約定(盟約)。
這個賀聯一出,立即成了西安地區文人雅士傳抄詠誦的佳句,成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一件趣聞。
顯晦原一理康強抵萬金
劉老書法之外,不但善於作聯,而且長於五言律詩。如1987年12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劉自讀書法選》(劉自讀為劉老原名)中,收錄了一首劉老1982年用草書書寫,作於成都大女兒小泮家中的一首五言律詩:
舊日村前路,重來愴我心。
荒墟余老屋,落葉滿秋林。
顯晦原一理,康強抵萬金。
撫時思往事,把酒幾沉吟。
這首詩,不少對詩詞頗有研究的人士讀了,認為無論意境、格律,都無可挑剔,將其置之唐詩中,恐也一時難分軒輊。
收入該書中的另一首詩,是劉老為建國35周年而作:
禹甸開新紀,煌煌卅五年。
江山增麗藻,民物慶豐妍。
四害行堪誅,十億志彌堅。
長征歌又起,浩蕩越層巔。
至於劉老的其它五言詩,散見於各類書展中的不少,有些純粹就贈給個人,這是一部分珍貴的資料,待有識之士苦心搜求、彙集。劉老的詩歌聯語是他留給我們的又一筆精神財富。
“劉字難求”的原因
在陝西書界,劉字難求是盡人皆知的,但有時也特別好求,茲有兩件傳聞,錄之於下:
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員和另一位歌唱演員同來來西安,慕名登門拜訪了劉自櫝先生,他們既仰慕劉老在全國的影響,更喜歡劉老別具一格的篆書作品。於是在熟人的引薦下,攜著重禮,叩開了位於西安工業學院的劉老家門。說明來意后,劉老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對求字一事,不置可否。臨了,讓他們都留下了通信地址、電話,寒暄了幾句后告辭。時過境遷,劉老很忙,早將這事忘到耳朵背後去了。
再說另一件破例的趣事。劉老第一冊《書法選》出版后,黑龍江某偏遠縣城的一位教師給劉老來信,說他是陝西人,很愛書法,見到劉老書法集,他很高興,一次買了100本,分贈給愛好書法的學生們。他隨信寄來了購書的發票,同時告訴劉老,想得到一副劉老的墨寶,以作為紀念。劉老閱信后,很為這位未謀面的朋友感動,便立即寫了一幅字,掛號郵寄給這位朋友。這事是劉老親口告訴我的。
你看,兩位明星拿上重禮而未得到劉老的字,而另一位靠一封來信和100本書的發票,卻得到了劉老的墨寶,這就是劉老這個人的不同尋常處。
有的人將“劉字難求”歸咎於劉老架子大,稟性乖張,卻不知劉老另有所難。其一,像書法理論家李正峰在《“劉字難求”說》一文中披露的那樣,難在劉老的每個字皆必由己出,絕不是從《金文編》或《甲骨文編》上的搬家,照貓畫虎,而是每字、每筆都要賦予新意。這就決定劉老筆下的字決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樣———一揮而就,而是深思熟慮,先成竹在胸,然後下筆。見過劉老揮毫的人都知道,劉老很少有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的情況,而是一個字要蘸好幾次墨,書寫速度相當慢。
再一點難,就是難在各個求字對象的愛好、身份不同,題贈的內容也必須相應有所區別。如果不問對象,一概以唐詩宋詞應之或以流行的聯語應之,那倒簡單。但像《墨場必攜》、《書家必攜》一類“教科書”,劉老是不屑一顧的。第三,劉老的名頭太大,在全國乃至華人世界很有影響,尤其日本、韓國書界更是耳熟能詳,求字的慕名來訪的,整天應接不暇,尤其是步入80歲后,精力已不如前,而登門拜訪者卻與日俱增,這就額外增加了劉老的負擔(據劉老說,有時一天要接待20多位來訪者,一般情況下,每天也有四五個人來訪)。
“不要給混沌開竅”
了解劉老的人都知道,劉老記性好,且很健談,不論多麼風趣幽默的話他都有,無論多麼尖酸刻薄的話他都不反感,但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很少談書法。
我多次和劉老接觸,覺得劉老對書法的認識,他的書法追求,他對當代書法大家的評價,他對活躍於陝西書壇的書法家的認識,都很清楚。但大多數場合,他卻是緘口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常說的就是“今天天氣哈哈哈”之類不痛不癢的話。
劉老對書法愛好者的態度就是:“不要給混沌開竅。”他借用《莊子》上的話說,“給混沌開了竅,他就沒命了”。另一句話的意思與此相近:“能教則教之,不能教則試弄(欺騙之意)之。”這兩句話看似尖酸,實際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了劉老對一些盲目臨帖,“瞎驢吃草”,不注意加強傳統文化功底修養的初學者的態度。古聖人認為人生有“三樂”,其中一樂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這類“英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劉老比誰都明白這一點,他不與人談書法,主要是未找到可交談的對象。有一年(1997年6月13日)由李正峰先生出面,邀劉老與《書法教育報》的同仁一聚,劉老自下午1時談起書法,直到晚上8時,中間還揮毫寫了一副對聯,然後就是大家提問,他回答。劉老思維敏捷,知識淵博,書法上的事,什麼問題也難不倒他。這就是後來由我記錄(根據當時錄音)、李正峰先生整理,刊發於《書法教育報》(1997年12月1日總第99期)的長篇文章《劉自櫝論書法》。這對那些認為劉老“說話羅嗦,顛三倒四,邏輯不清”的人,是一個有力的回擊。劉老一生都不糊塗,他比誰都清楚,只是“不給混沌開竅”罷了。
劉老作為一代書法大家,在88歲仙逝,應該說算是難得的高壽了。他對中國當代篆書的貢獻,對後世書法的影響,我將在另一篇論文中專門論述,在這篇文章中,用短短的篇幅是說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