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
宋代是承前啟後的漆器的時代。宋代的漆器製造推陳出新、百花齊放,剔紅、堆紅、戧金、螺鈿、填漆、描金、犀皮等等工藝各爭所長。剔紅、戧金等嶄新工藝的繁盛,足以說明宋代的漆器製造是一座高峰。而“剔紅”工藝,無疑是宋代漆器對中國做出的最大貢獻,它的出現使漆器邁向更精湛的藝術境界。宋代漆器工藝發展的最大一個突出成就是雕漆的興起。據文獻記載,唐代已有雕漆,遺憾的是至今並未見到唐代的雕漆實物。宋代雕漆是迄今所見到的最早的雕漆作品。歷代文人對宋代的雕漆著錄頗多,極盡推崇與讚譽。雕漆的製作方法是,在已做好的木胎或金銀胎上層層髹漆,待達到一定的厚度時,再按所需圖案雕刻出花紋,其紋飾具有層次分明、主題突出的浮雕效果。因其所雕漆色不同,雕漆又分為剔紅、剔黃、剔黑、剔彩、剔犀等若干品種。宋代雕漆之中最著名的就是剔紅。宋代剔紅漆器是中國漆器的巔峰,除了剔紅,宋代雕漆還有剔黑、剔犀等,足證宋代雕漆業的繁盛。
定義
剔黑,即用黑漆堆積,然後剔刻花紋的做法,又稱雕黑漆。分為純黑剔黑,朱地剔黑,朱錦地剔黑,黃地剔黑,黃錦地剔黑,綠地剔黑,綠錦地剔黑等多種。目前在中國尚未發現宋代剔黑漆器,但日本文化廳收藏有宋代剔黑嬰戲圖盤。盤內外髹黑漆,盤內雕樓閣3重,刻畫的是中秋之夜的景色。盤內外壁雕有各種花卉。此盤髹漆較薄,花紋雕刻不深,全盤高低一致,尚有唐代雕漆有如印板的遺意,其風格和元代雕漆不同,而與宋代醉翁亭雕漆盤相似。因此,剔黑嬰戲圖盤至晚也應是一件南宋時期的製品。
介紹
宋代漆器
剔黑花卉鳥紋蓮式盤 元 直徑40 6厘米
此盤剔黑雕刻花卉鳥紋,雕工精湛,線條流暢,圖案精美,想象豐富。盤沿仿蓮花瓣形,設計巧妙,此盤是元代剔黑漆器製品中的代表作。
剔黑山水人物方盤 明 26.6×26.2厘米
估 價:RMB 50000-70000
成交價:RMB 88000
方盤四邊雕刻折枝花卉,正中心雕刻人物,形態自然;山石皴法細膩,結構嚴謹,色調明快,刀法銳利、纖細。
剔紅牡丹紋香盒 明初
直徑8.3厘米
估 價:RMB 120000-160000
宋代漆器
剔紅菊花紋圓盒 明宣德
直徑12.2厘米
估 價:RMB 350000-450000
盒為圓形,周身髹朱漆。蓋面雕一簇9朵菊花紋,菊花盛開,枝葉茂盛,外壁雕菊花、牡丹及秋葵等花卉,內里與盒底髹深褐色漆,足內左側邊沿刀刻填金落“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圓盒髹漆深厚,雕刻圓潤,刀法流暢,保存完美,為明代剔紅器之精品,極為珍貴。
剔紅花卉紋印盒
清嘉慶直徑8厘米
估 價:RMB 7000 成交價:RMB 24200
盒呈圓形,蓋面雕花卉紋,畫面清俊疏朗。
元人孔克齊在《至正直記》“故宋剔紅”中寫道:“故宋堅好剔紅、堆紅等小柈香金箸瓶,或有以金柈底而後加漆者,今世尚存,重者是也。或銀、或銅、或錫。”明人曹昭與王佐也在《新增格古要論》“剔紅”中指出:“宋朝內府中物,多是金銀作素(內胎)者。”宋代的雕紅漆器重量相對較重,因為許多胎很多都是金銀等貴重金屬製造。宋代的雕紅漆器雕法精湛,令明清兩代學者、收藏家讚美不已。明人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雕刻精妙者,以宋為貴。俗子輒論金銀胎,最為可笑。蓋其妙處在刀法圓熟,藏鋒不露,用朱極鮮,漆堅厚而無敲裂,所刻山水、樓閣、人物、鳥獸,皆儼若圖畫,為絕佳耳!元時張成、楊茂二家,亦以此技擅名一時;國朝果園廠所制,刀法視宋尚隔一籌。”明人黃大成在《髹飾錄》中寫道:“剔紅,即雕紅漆也。宋元之制,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又有無錦文者,其像旁刀跡見黑線者極精巧。”明人高濂在《燕閑清賞箋》中寫道:“宋人雕紅漆器如宮中用盒,多以金銀為胎,以朱漆厚堆,至數十層、百層,始刻人物樓台花草等象。刀法之工,雕鏤之巧,儼若圖畫。”明人張應文在《清秘藏》中寫道:“宋人雕紅漆器,宮中所用者多以金銀為胎,妙在刀法圓熟,藏峰不露,用朱及鮮,漆極堅厚而無敲裂,所刻山水樓閣人物,皆儼若圖畫為佳絕耳。”清人謝堃在《金玉瑣碎》中寫道:“宋有雕漆盤盒等物,刀入三層,書畫極工。竟有以黃金為胎者,蓋大內物也。民間有銀胎、灰胎,亦無不精妙。”清人鄧之誠在《骨董續記》中寫道:“袁珏生侍講藏宋雕漆小盒,徑不及寸,金底,上刻雲龍,鱗鬣筋肉,骨角爪牙,夭矯飛動,宛若生成。平生所見雕漆,此為第一,迥非明代漆器可比。”
剔犀俗稱“棗兒犀”,北京、山西又稱其為“雲雕”,日本則稱之為“屈輪”。剔犀漆器在宋、金時期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明代黃成、楊明對剔犀工藝的特點、製作方法、常用紋飾以及優劣的鑒別,提出了精闢的論述。剔犀漆器是用兩色或二色漆,一般情況下都是兩種色漆,在胎骨上先用一種顏色漆刷若干道,積成一個厚度,再換另一種顏色漆刷若干道,有規律地使兩種色層達到一定厚度,然後用刀雕刻出回紋、雲鉤、劍環、卷草等不同的圖案,在刀口的斷面顯露出不同顏色的漆層,燦然成紋,取得比純色雕漆更富於變化的裝飾效果。剔犀雖屬雕漆範圍,但是不雕山水、人物、花鳥、蟲魚,而是以雕刻線條簡練、流暢、大方的“雲紋”為主。
剔犀雲紋圓盒 明永樂 直徑10.2厘米
估 價:RMB 120000~160000
成交價:RMB 805600
此器漆色純厚、光潤,雕刻精細,雲紋線條婉轉流暢,富有韻律之美,兩種漆色分明,別具藝術魅力。
剔犀黑漆花瓣口盤 明初 寬49厘米
估 價:RMB 600000~800000
成交價:RMB 824909
此盤口沿呈花瓣形,漆色純厚、光潤。黑漆雕飾如意雲紋,雕刻精美,線條婉轉流暢,紋飾古樸典雅。
剔犀黑漆蓮瓣式碟 明宣德 直徑19.2厘米
估 價:RMB 200000—300000
成交價:RMB 805600
花瓣式盤,矮圈足以變形雲紋為主紋飾,如意雲紋為輔,雕工精美,刀法圓潤,髹漆純厚,造型精巧。
剔彩是雕漆的一個品種。剔彩漆器就是在漆器的製作過程中,用不同顏色的漆,分層漆上去,每層若干道,使各色都有一個相當的厚度,然後用刀雕刻花紋。剔彩的漆色一般有紅、黃、綠、紫、黑等色,需要表現某種色漆時,便剔去在它以上的漆層,使之顯露出來,並在它的上面刻花紋,最終使一器之上顯露出各個漆層的顏色,達到五彩斑斕的效果。所謂紅花、綠葉、紫枝、黃果、彩雲、黑石等,就是用這種方法刻出來的。
明代宣德漆器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成功地製作了剔彩漆器,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剔彩漆器便是宣德剔彩檎雙鸝大捧盒。剔彩自宣德時期出現以後,到了嘉靖時期才又大規模地出現,傳世品較多。嘉靖剔彩主要以紅、黃、綠三色更迭,每色都有相當的漆層。器物表面呈現出紅、綠兩種顏色,一般是表現紅花、綠葉;若雙龍則以紅、黃、綠區分,以紅色漆為龍鰭,以黃色漆為龍身,以綠色漆為龍發,似剪影式的效果;若鳳紋則以紅、黃、綠三色來表現其飛翅及長尾,顏色的變幻,似美麗的羽毛,多姿多彩。嘉靖時的剔彩與宣德剔彩有所不同,宣德剔彩的效果是磨顯出來的,而嘉靖剔彩則是分層取色。萬曆剔彩基本上保持了嘉靖時期的這種風格。
剔彩夔龍紋三足盆 明 直徑34.5厘米
估 價:RMB 1200000
成交價:RMB 1188484
盆底通雕夔龍紋,線條
此對提匣外壁剔彩雕山水人物圖,構圖精美,線條流暢,別具特色。
剔彩春壽寶盒 清乾隆 直徑35. 8厘米
估 價:RMB 636000-848000
成交價:RMB 1071664
寶盒正中剔彩雕一“春”字,字上及四周雕飾各種花紋和圖案,布局緊密,繁而不亂,是剔彩漆器中的上等佳作,具有定的代表性。
宣德剔彩檎雙鸝大捧盒此捧盒高20厘米,盒徑44厘米,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剔彩漆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盒呈圓形,上收成平頂,矮圈足。通體自下而上髹漆顏色為:紅、黃、綠、紅、黑、黃、綠、黑、黃、紅、黃、綠、紅共13層之多。盒蓋圓形開光,以紅漆刻成斜方形錦紋為地,其上雕刻林檎樹一株,黃鸝烏兩隻,一在枝前,側身昂首,一在枝下,回身欲下,兩相呼應,林檎枝頭,有花有果,另外刻蜻蜒、蝴蝶各一隻,點綴其間。盒蓋開光外與盒底鄰近底足的一圈,雕刻有纏枝花果紋,由石榴、葡萄、櫻桃組成。盒蓋與器的豎壁雕刻纏枝花卉有:牡丹、茶花、梔子花、菊花等,四周花果紋均無錦紋作地,而是以黃漆為地,在蓋面正上方長方形條上刀刻“大明宣德年制”填金楷書款。此器是人們見到的大量剔彩漆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器型大而莊重;色彩豐富,斑斕絢麗;紋飾活潑,富於生命力,彷彿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