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遺址

古遺址

古遺址Ancient Sites,古代人類各種活動留下的遺跡。既包括人類為不同用途所營建的建築群體,以及範圍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徠等各類建築殘跡;也包括人類對自然環境利用和加工而遺留的一些場所。不同歷史時期的古遺址,大都湮沒已久,有的則淪為沙漠中的廢墟。通過對各種類型的古遺址的調查發掘,可以揭示許多古代遺跡,進而考察有關的社會狀況,因而在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工作中備受重視。中國已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在千處以上,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85處,包括各種有代表性的遺址。

石器地點


人類起源於地質年代的第三紀末,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於更新世時期。中國目前所知人類化石產地和舊石器地點共計 200餘處,除新疆、海南兩個省(區)外,各地都有發現,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分佈很廣。這些地點的地層堆積,主要有 3種類型:①河湖相堆積。元謀猿人遺址是一處典型的地點,沉積物以粉砂亞粘土和粘土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積層的下部。丁村遺址和水洞溝遺址,是在黃土底部的砂礫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②土狀堆積。北方是在黃土層下的紅色土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藍田猿人遺址的公主嶺、陳家窩村兩地點都是如此。南方則在耕土層下的紅土層中找到石器或化石。③洞穴堆積。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遺址,第 1 地點(即北京猿人產地)為長約 140米、寬約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礫岩堆積厚達30餘米。金牛山遺址和縣猿人遺址、穿洞遺址等地點,也是比較典型的洞穴堆積。另外,大窯遺址是廣泛分佈於山坡沖溝的石器打制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則在第三紀褐煤層中發現古猿化石。

聚落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包括住地和葬地。有時僅發現住地,未找到葬地,或者僅發現葬地,未找到住地。廣大平原地區的古遺址,常位於河流轉彎或兩河交匯處。西北黃土高原的古遺址,由於河床沖刷下沉的關係,多在距現今河床和村莊較高的二級台地上。江淮等河網地帶的古遺址,常見於地勢高亢的土墩 (堆)。靠近海濱和河湖岸邊的古遺址,因其堆積物中包含大量的貝類介殼,在考古學上被稱為“貝丘”遺址。

石器遺址


總計約有1萬餘處,其中作過發掘的近千處。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新石器

首推天水秦安的大地灣遺址為大地灣文化發現地,其餘為河北武安的磁山遺址為磁山文化發現地,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為仰韶文化發現地,西安半坡遺址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發現地,甘肅臨洮的馬家窯遺址為馬家窯文化及其馬家窯類型發現地,青海民和的馬廠塬遺址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發現地,山東泰安的大汶口遺址為大汶口文化發現地,山東章丘的城子崖遺址為龍山文化發現地,江蘇省 高郵市的龍虯庄遺址為龍虯文化發現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為中原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發現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嶺遺址為屈家嶺文化發現地。

住葬地

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範圍往往很大,面積幾萬、幾十萬以至幾百萬平方米。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發掘的房屋基址多達 240座,前仰韶階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為半地穴式建築,仰韶文化晚期則為地面建築。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遺址面積約275萬平方米(全國最大的新石器遺址),文化層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遺址,都由居住區、制陶作坊區和墓葬區組成,居住區的房屋環繞中心廣場排列,周圍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溝。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適應江南水鄉的地理條件,發現的主要是木構干欄式建築。遼寧凌源牛河梁遺址的中心區域,有女神廟和積石群,分佈範圍 200多萬平方米。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遺址及其他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則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遺跡。
考古學家通過典型遺址的系統發掘,逐步認識各地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開展區、系、類型問題的研究。發掘較多的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和長城地帶,業已建立新石器文化的編年體系。事實說明,中國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並非中原地區一個中心,而是存在若干個中心,彼此密不可分,呈現多元一統的發展格局。

都邑遺址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統治中心,都在黃河中游地區。與探索夏文化關係密切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已發現兩處周繞廊廡的大型殿堂基址,對其屬夏、屬商則有不同看法。偃師屍鄉溝商城遺址和鄭州商代遺址,均屬商代前期,都發現長、寬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組的宮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遺跡。商代後期的安陽殷墟,包括宮殿宗廟區、王陵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區等,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等商代方國遺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又有明顯的地方特色。西周時期的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都曾發掘大型建築基址、較多的墓葬以及青銅器窖藏等。應屬周初燕國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遺址,包括規模不大的城址和貴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記載燕國早期史實的有銘銅器。

都城遺址


東周列國的都城遺址幾乎都建在鄰近大河的沖積平原上,保存情況一般較好,有的地面上存在著夯土城垣和宮殿基址。作過勘察和發掘的列國城址有: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侯馬晉國遺址、禹王城遺址(魏國早期)、鄭韓故城遺址、趙邯鄲故城燕下都遺址、秦雍城遺址、楚紀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遺址、薛城遺址等。一般周長達10餘公里,有夯築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規則形狀。宮殿集中在一定的區域,並築有宮城。布局情況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①宮殿區被郭城包圍,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②多數城址宮殿區在郭城的一角或一側,城內或周圍還有各種手工業作坊遺址。

秦漢遺址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的城市遺址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都城最集中,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歷年作過全面勘察的主要有:秦咸陽城遺址漢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鄴城遺址(曹魏、十六國、東魏、北齊)、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遼上京遺址、遼中京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中都遺址、元上都遺址、元大都遺址等處。通過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範圍城門位置、主幹大道以及宮殿區、里坊和其他重要遺址的分佈情況已基本清楚。兩漢時期長安和洛陽,宮城約佔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屬於帝王和貴族的專用城市。大約從曹魏鄴城開始,都城布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唐代的東西兩京,宮城和皇城約佔全城十分之一,已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宮城和外郭二重演變為由宮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組成。宮城由包括多處並分佈在城區南部演變為集中於城區北部和中部,並以南門為正門,門前大街為全城的中軸線。居民區和商業區則由位於城區北部改為位於城區的南部,區劃和排列也由不規整趨於規整。歷代都城城內及其附近的重要遺址,作過大規模發掘的頗為不少,例如:秦咸陽的宮殿遺址、漢長安的未央宮遺址、武庫遺址和王莽九廟遺址、洛陽的東漢靈台遺址、北魏永寧寺遺址、唐長安的大明宮遺址、興慶宮遺址、青龍寺遺址和西市遺址等。遠離都城的皇帝行宮遺址有些也因考古發掘引起人們的注意,例如秦至西漢前期的姜女石遺址和北戴河衡山遺址以及唐代的九成宮遺址等。這些都是研究當時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秦漢及以後時期的地方城邑遺址

秦漢及以後時期的地方城邑遺址遍及全國各地,特別是邊遠地區的城邑、長城及其沿線的烽燧,在歷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漢代的如崇安漢城遺址、西海郡故城遺址、樓蘭故城遺址以及居延遺址、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遺址、高昌故城和雅爾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遺址(南詔),東北的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還有東北地區漢代以後的高句麗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與路故城遺址等。它們或為邊陲重鎮,或為方國都城,在建立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在歷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區古格王國遺址,現有建築群殘跡數量之多,各類遺跡、遺物保存情況之好,都是已知古遺址中甚為罕見的。

工業遺址


年代較早的古代城址,幾乎都曾發現制陶、制銅、制鐵和鑄錢等手工業遺址,但遠離城市的大型手工業遺址則以燒制瓷器的窯址為多。窯址往往分佈在較大的範圍內,出土有大量的窯具和殘次瓷器,有的還發現加工原料、制坯成型及施釉的作坊遺跡。瓷器是中國的重要發明之一。制瓷工業出現於東漢的晚期。初期主要集中在今浙江東北部。魏晉南北朝進一步發展,南方許多省區 (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 )都發現有瓷窯遺址。隋唐時期,制瓷業在北方得到迅速發展,發現多處瓷窯址,並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特點。宋代制瓷業達到繁榮時期,已發現的瓷窯址分佈在十幾個省、區,數量達幾百處,不但形成有特色的窯系,而且出現了一批名窯。明代以後,民營窯場激增,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各窯系的多數名窯則日趨衰落,只有景德鎮成為著名的瓷都。作過調查發掘的代表性窯址主要有:東漢時期即已燒制青瓷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宋代幾大名窯中的浙江龍泉大窯龍泉窯遺址、河南禹縣鈞台鈞窯遺址、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河北曲陽澗磁村定窯遺址、杭州烏龜山南宋官窯遺址,還有以創燒影青瓷聞名的景德鎮湖田窯址;重要的民間窯址有:陝西耀縣黃堡鎮耀州窯遺址、長沙銅官窯遺址、四川邛崍什邡堂邛窯遺址、福建德化屈斗宮德化窯遺址、建陽水吉鄉建窯遺址、江西吉安永和鎮吉州窯遺址、河北邯鄲觀台鎮磁州窯遺址等民間窯址。

礦冶遺址


開採與冶鍊銅礦的遺址

發現有采銅的礦井巷道和煉銅豎爐等遺跡,如湖北大冶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處。各地發現並作過發掘的古銅礦遺址還有:江西瑞昌銅嶺、湖北陽新港下、湖南麻陽九曲灣、內蒙古林西大井以及安徽南部的銅陵、南陵等縣市的若干地點。它們的年代,大多屬於西周至春秋時期,有的可早至商代。

開採與冶鍊鐵礦的遺址

一般發現有煉爐、鍛爐、炒鋼爐等遺跡和鑄范、鐵器等遺物,有的在與遺址相距不遠的地方找到礦井遺跡。有代表性的漢代冶鐵遺址有河南鞏縣鐵生溝、鄭州古滎鎮、南陽瓦房庄、溫縣招賢村等處。漢代以後的冶鐵遺址也有一些發現。河南鶴壁還曾發現北宋晚期的煤礦遺跡。

著名遺址


龍虯庄遺址

高郵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位於江蘇省 高郵市龍虯鎮,是 江淮地區東部最大的一處 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是發現文化遺跡和出土文化遺物最多的一次。1993年,龍虯庄遺址的發現被評為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5年被列為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大遺址”。高郵龍虯庄 陶文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龍虯文化譽為“江淮文明之花”。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龍虯文化內涵被認為是 江淮地區東部同時期文化的典型。龍虯文化源遠流長。江淮流域存在著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龍虯庄遺址真高2.4米,地勢低洼,呈圓角長方形,四周環水,東西長240米,南北寬18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龍虯庄遺址發現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
龍虯庄遺址於20世紀70年代被發現,經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高郵文管會派員組成的考古隊於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各類文化遺物2000餘件、清理出男女合葬墓7座、墓葬402座、房屋遺址1處、居住遺址4處、灰坑34個,可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屬於一分佈於 大運河以東江淮地區的古文化類型。尤其令人矚目的是發現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間的碳化稻米。將我國人工栽培水稻的歷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時,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元號特徵的刻劃符號也是十分少見的(從江蘇省高郵龍虯庄遺址出土的陶文比 甲骨文年代久遠上千年,該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刻文陶片陶文,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兩行刻於內壁的文字元號,筆畫纖細,技法嫻熟

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藍田縣公王嶺,距西安約50公里,是中國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考古隊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一具古人類老年女性下顎骨化石和石器工具;1964年在公王嶺發掘中,發現藍田猿人的頭骨化石,具有比北京猿人更為原始的特徵。藍田猿人頭骨化石,是繼北京猿人之後,中國發現的最重要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擴大了中國猿人的分佈範圍,豐富了人類物質文化紀錄,為研究人類起源提供了珍貴的科學資料。
藍田猿人遺址紀念館,建在藍田縣公王嶺的山腰上,這是一座飛檐高翹,精緻玲瓏,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六角碑亭,亭內豎立著藍田猿人化石出土紀念碑,碑上雕刻藍田猿人的復原胸像,碑身下刻“藍田猿人頭蓋骨化石出土處”,背面有郭沫若題詞。以紀念碑為中心,周圍環繞文物陳列室,主要是舊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和石片、石球等,約200多件。經測定,藍田猿人距今約115萬~110萬年,按照國際學術命名規範,被命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

大地灣遺址

在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大地灣是一處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遺址。它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遺址,比廣為人們所知的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陝西西安的半坡村遺址都要早。
2006年發掘工作的最新發掘研究成果顯示,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萬年。這次發掘工作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主持,其間有來自美國的考古學者參與工作。據考古工作者介紹,通過細緻研究,第1—3文化層形成於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專家們認為,人類自距今6萬年就進入到大地灣地區,成功度過了寒冷的末次盛冰期並延續下來,使用先進細石器技術的狩獵採集人群可能隨末次盛冰期的來臨向南遷徙到這一地區,在大地灣地區開始了原始的粟作農業,並大約於仰韶晚期發展成成熟的粟作農業。

北首嶺遺址

北首嶺遺址位徠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的龍泉中學內,是一處內涵豐富、文化遺存密集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7100多年,較西安半坡遺址要早400多年。這裡出土房屋基址50座,窖穴15個,墓葬439座,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5000餘件。
北首嶺先民的生產活動主要是漁獵、飼養家禽,也從事農業生產。遺址中出土有陶、石質的紡輪、紡錘以及精製的骨針,說明先民們已掌握了紡織和縫紉技術。生產、生活工具除磨製石器外,還有陶器、骨器等。北首嶺遺址中出土的魚紋彩陶壺,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首嶺遺址分房屋,窖穴,墓葬等展室,展出這裡出土的遺跡、文物,已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

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瓮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約近萬件文物。1958年,在該遺址上建成國內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

潼關仰韶文化遺址

潼關縣境內已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有兩處。
一處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吳村鄉南寨子魚化屯小河和潼河交匯處,南高北低,東西寬約350米,南北長約1000米。這處遺址的文物,除部分灰坑因修築隴海鐵路受損,大部分尚保存完好。發現有高2.5米、長達30米的灰層一處,直徑3米到4米的灰坑11個,人骨架三個,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鐮、石環,還有紅灰陶環、夾沙紅網墜,有彩陶缽、紅陶盆、夾沙陶罐等的口和底,還有紅、彩陶片等。陶器紋飾多樣,有繪畫紋、網紋、水紋、繩紋、蘭紋和附加堆紋等。
另一處是張家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港口鎮張家灣圪岔路以西的二層高原(當地人叫二層台)上,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約100米。這處遺址發現有露出在南高台2米的灰坑兩個。灰坑內有集中的草泥和紅燒土。抗日戰爭前夕至今,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瓦瓮、瓦罐、陶瓷瓦瓮、陶片和石塊等。陶器紋飾有繪紋、畫紋、蘭紋等多種。
這兩處古文化遺址所在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具有人類聚居生存的優越條件。1980年經省、地、縣普查文物小組發現鑒定。出土文件均收藏於潼關縣文化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