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富達村
福建寧德市古田縣下轄村
古田縣富達畲族村落 富達村離平湖鎮10公里,海拔630米,是一塊由“七條洋”組成的高山小盆地,自古人稱“高山平原”。
古田富達村
富達村肇基於唐代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距今1130多年。富達村肇基與福州雪峰寺有著很深淵源。雪峰寺名聞遐邇,是諸方祖庭及南方叢林第一。說起雪峰建寺,富達村先祖藍文卿乃第一功臣。藍文卿,字汝弼,原為雪峰太平庄一帶望族,《古田縣誌》稱其:“豪邁富家資,有子八人。”唐咸通十一年(870年),義存法師到雪峰開山創寺,藍文卿傾其所有,將自己與長子藍應潮所居房屋500間和良田7000餘畝,牛360頭,等等,悉數捐獻,充作寺產。乾符二年,閩王上疏藍文卿事,唐僖宗封義存法師為真覺大師,藍文卿為威武軍節度使。
乾符三年,藍文卿再施田莊房產給寺院,以至資財施盡,決定自己留寺參禪禮佛。他八子中七郎早夭,二郎走漳浦,三郎往江西,四郎下汀州,五郎隨父出家雪峰寺為僧,六郎留守閩清堂里,八郎北上浙江麗水。一天,義存法師指著一隻白牛對大郎藍應潮說:“長者自有福地,第乘之,視以憩處。”於是,藍應潮就騎上白牛,帶著家眷出發了。那隻神奇的白牛不停地往西走,跋山涉水,走出百餘里之遙,到了一處高山平原,山青水秀之地,便停下蹄步。從此,藍應潮一家人就在這裡除地築室,辟茅為田,重興家業。並為新居取名“富達”,秉持“耕者富、讀者達”之祖訓。
藍文卿及長子應潮去世后,被雪峰寺尊為伽藍神,塑像供奉。明朝宰相葉向高在重修雪峰寺疏中還稱讚道:“長老視世界如夢幻泡影,盡施累巨萬之田宅,赤身以去,歷八百載,子孫之聚族古田者,與雪峰相始終。”葉向高時代距今又四百載了,1130多年以來,雪峰寺與富達村世代結緣,薪火相傳,延至如今。每年,富達村都組織藍氏子弟前往雪峰寺祭祖,寺院也熱情款待,住持必親自迎送。寺院里安放藍公塑像的藍公堂歷代幾經修繕,至今仍宏大堂皇,藍公墓也保存完好。
古田縣又稱玉田,自古有“玉田八景”之說,富達村屬八景之一,名曰“藍洞歸雲”。宋代古田縣令李堪詩讚:“洞門不閉日空虛,雲去雲來何定居。看到虛中生白處,恰如混沌未分初。”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晚年流寓古田時,曾慕名到此遊覽,寫下《藍洞記》。無論是“藍洞歸雲”,還是《藍洞記》,之中的“洞”,並不是洞穴,而是有如道家所言的“洞天”,有似於一個世外桃源。朱熹在這篇400多字的散文中,以村莊為“洞天”中心,東西南北依次描繪,不僅狀寫了“富達八景”:岑巔遠眺、南寨曝雪、月灘夜釣、竹塢迷樓、龜林弈暑、曲澗飛鳧、石亭醉日、銅谷飛雲,還概括了“富達十大名勝”:金雞岩、天漢岩、台鼎峰、三台崗、半月乾、七星台、飲鶴泉、石牛丘、丹穴、碧山。一個村莊,竟有八景十名勝之說,世之罕見。
遊人到富達,必去探望那頭石牛。傳說白牛馱著藍大郎來到富達后,成了功臣,終日養尊處優。又不甘寂寞,經常夜間前往鄰村偷吃麥子,擔心天亮被人發現,就求助於金雞山上石雞幫助放哨,請它天快亮時高聲啼鳴,提醒自己趕緊回家。但有一天,金雞山上雷鳴電閃,一聲巨響,擊碎石雞,從此不會啼鳴。石牛隻好摸黑提前回家,到村前不小心一腳踩空,陷入爛泥田裡,再也爬不起來。變成大石牛。如今,“石牛丘”旁石板上仍留著深深的牛腳印,石牛靜靜地卧在一汪綠水中,牛背上刻有詩文,字跡模糊不清。據說,一旦有人將詩文全部讀出,石牛就會復活。
朱熹筆下的富達村便是他心中的桃花源。這裡四季分明,風光常新。春風吹拂,桃紅李白;夏季清涼,翠竹萬竿;秋高氣爽,遍野金黃;冬雪皚皚,銀裝素裹。而矗立村口的那株千年古樟,粗壯高大,滄桑蒼勁,默默不語,守望著古老的村莊。
古老村莊傳承著悠久歷史,土木磚石建築承載著厚重文化。走在古街上,走進古厝里,觸摸牌坊石柱,默誦楹聯詩句,觀賞民俗活動,宛如踏入一條可回首千年的“時空隧道”。
藍氏祠堂始建於宋祥符五年(1012年),經歷千年歷史風霜,歷朝歷代均修繕,至今仍是村中最顯赫的建築,屹立在村中央。富達村人口2600多人,是閩東最大的畲族村,以藍姓為主,所以,藍氏祠堂有著濃厚的畲族風情。祠堂兩側的壁畫,描繪著畲族始祖龍麒的英雄業績。用連環畫形式表現高辛當朝、龍麒出世、拆榜征番、歸朝奉獻、招為駙馬、討姓受封……畲族淵源和發展的傳奇故事,是畲族文化寶貴遺產。富達村世代耕讀,文風鼎盛,科第蟬聯,官宦輩出,子孫興旺發達,在祠堂均可找到映證。宋明清以降,不乏貢生、進士,同知、縣令,民國期間,也有三人任本縣和外縣縣長、警察廳署員。新中國成立后,村裡走出12名博士,22名碩士,200多名本科生,300名大中專生;擔任處級領導有15名,科級領導有40餘名。
藍公府比藍氏祠堂晚建26年,是專門供奉藍文卿夫婦及其大兒子藍應潮的,宋代建築風格,古樸厚重。府內至今保存有明清時期留下的匾額等文物。清乾隆年間進士孫璇(富達人)手跡的楹聯頗有名氣:“溯石牛開創鴻基異跡奇勛派衍至今千餘載,拓星苔薰蒸秀氣顯名達利緒傳於后萬斯年。”
每年農曆正月初四至十五,村裡都舉行盛大的迎祖祭祖活動,即“藍公節”。這是富達村一年中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村裡大街小巷,車水馬龍,村民們抬著藍文卿和藍應溯塑像巡遊,一路鑼鼓大作,號角喧天,鞭炮齊鳴,並上演神戲,直到正月十五將塑像抬回藍公府,活動始結束。藍公節祭祖儀俗被列入“市級非物質遺產”名錄。每年舊曆九月十五,則是祭奠祖宗墓活動,也很壯觀,村民傾村而出,浩浩蕩蕩,祭掃好本地祖宗墓,還組織代表,彩車旌旗,前往雪峰寺祭奠始祖。至於每年的“三月三歌會”,則是畲族傳統的共同節日,對歌盤詩,以歌傳言,以詩抒情,無人不歌,無事不詩。整座村莊歌聲嘹亮,詩意盎然。
村東頭有兩座石牌坊,都是節孝坊。一座建於清道光元年,為表彰藍氏貞女張倩姑而立;另一座建於清光緒十二年,為表彰藍氏貞女李娥姑而立。四柱三門的架構,古樸凝重的造型,精緻的石件,龍鳳浮雕圍繞著“聖旨”字樣,給人以肅穆清高感受。難怪當年朝廷規定,遇到龍鳳牌坊,文官落轎,武將下馬,一律步行低頭穿過牌坊。這可是古田境內保存最好的兩座石牌坊古迹啊!當你觸摸到冰涼石柱,不禁為它們能逃脫“文革”時的厄運而慶幸;當你虔誠低頭穿行而過,自然為幾百年前兩位不容易的女性致哀,但更多的是向當年機智勇敢保護牌坊的村民們致敬。
村裡還留存有許多明清時期的古厝、古街。古厝翹角高高的風火牆,四堂歸水的天井,精湛的屋項泥塑,精巧的迴廊造型,精細的門欞、窗扇、雀替木雕,等等。雖然,青苔已爬滿瓦頂,門樓窗欞大都支離破碎,古街面鵝卵石也不那麼平整,但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仍散發著濃濃韻味。
富達村立地條件好,森林蔥蘢,溪水清澈,土地肥沃。有良田3300多畝,山地1萬多畝。除傳統的糧經作物和林木生產外,近些年,勤勞智慧的村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栽培了水果、茭白、茶葉和食用菌,走出一條多種經營特色之路。
畲族村寨,大都分散在山崗、丘陵,少數在沿海和海島上,依山建房、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建房坐向多坐北朝南。門前多種樹木。隨山而徙的畲族沒有系統完整的風水觀念。畲家所居之地,主要是按農耕文化的特點,憑藉經驗選擇山水田皆佳處。一般地說,畲村傳統的聚落特點有四:其一,文化地理學所言的散漫型居民點(即"散村")多於集聚形村莊(即"集村")。其二,畲村一般沒有嚴格地按漢族風水理論來布局陽宅,但畲村的宅門和灶門的朝向有一定的講究。其三,住宅重實用,雖然整體建築格局與當地漢族民居大致相同,即為土木建築,但樸實無華,重栽培樹木,認為這些樹木能"培蔭風水"。與農耕文化相關,畲族有以"牛眠地"定為村落者。
“建房”要擇吉日。破土動工后要定朝向,立合磚俗稱“定磉”。木工動鋸斧要定“駕馬”日。房主要備茶、酒、五果、焚香鳴炮祭供“魯班”。祭后才動工、上樑。其後,請鑾駕、貼柱聯、壓梁谷、掛紅布,中堂上書“紫微鑾駕”,進宮柱貼聯“建屋喜逢黃道日”;“上樑幸遇紫微星”。中庭放個“斗燈”,以示照耀千秋大業。建成后要擇日入宅,房主肩挑“祖宗擔”,讓上輩人先入宅,晚輩後進。舊時,畲族山村,因經濟困難住房建造簡單,多蓋“人字”式或“孩兒撐傘”式的草樓。清代以來,住房多改為土木瓦房,依山建築。四周均圍黃泥土夯築的土牆。中間分別架有二、四,用七柱或五柱木料,屋頂蓋瓦片。正座中間分前廳和后廳。后廳左邊常設小門通後山。前後廳兩邊隔4個正間,專作卧室。正廳前一般都設有二片天井,以堆倒垃圾漚肥農用。有的建有廊廡,前後廊廡分別作用廚房或堆放農具和做豬欄。住房一般有二層樓。樓上低,樓廳高,使廳堂陽光充足。立有固定樓梯或移動手梯通往樓上。樓上則用竹片加泥土或木板做牆壁隔間,樓房間多作糧食倉庫或放傢具用。每座屋前或屋后均留有小塊空地,以曬柴片、衣服、番薯絲等。邊角地多種柯木遮蔭。50年代后,畲族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磚瓦房、混凝土結構房逐步取代舊式的房屋。
畲族散居福建各地,古田富達村最為典型。
在目前許多畲族外形逐漸漢化的時候,要看到精彩的民族風俗,就一定要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四至十五去富達村,因為那是富達村畲族藍姓村民的祭祖日。
畲族的文化使富達村有了鮮明的特色,建房、嫁女、祭祖、對歌,畲族與漢族完全不同的村落形態又是我國鄉村文化的獨特一支。
畲族“崖棲谷汲”、“搭寮為寨”的古老習俗,至今有跡可尋。“散居”山水田間,自成村落。以樹木“培蔭風水”,崇尚圖滕,崇拜先祖,擅長以歌代言,祈福世代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