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桃花扇的結果 展開
桃花扇
中國1963年西安製片廠出品經典電影
《桃花扇》為中國西安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3年的電影,由王丹鳳、馮喆主演;該片根據清代孔尚任的同名傳奇以及現代戲劇家歐陽予倩的同名話劇改編,通過侯朝宗與李香君的一段悲歡離合愛情故事,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明朝末年江南動蕩的社會局勢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一定程度上探索了明王朝覆亡的原因。
其主要劇情為:明朝末年,文人組織“復社”領袖書生侯朝宗,因痛斥奸臣阮大鋮,為秦淮名姬李香君所愛慕;侯題詩扇上贈與香君作定情物;八年後,幾經反亂香君見到侯朝宗己變節投清時,嚴詞斥責,撕碎桃花扇,拒絕見侯朝宗,入庵隱居。
中國電影《桃花扇》VCD封面
時事動蕩,八年後,幾經反亂,當香君得知侯朝宗已變節投清時,嚴詞斥責,撕碎桃花扇,入庵隱居,斷絕與侯朝宗的一切往來。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完成的《桃花扇》該片,系根據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傳奇》及現代戲劇家歐陽予倩(1889—1962)同名話劇劇本改編,通過復社文人侯朝宗(侯方域,1618—1654)與秦淮歌妓李香君的一段悲歡離合愛情故事,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明朝末年江南一帶動蕩的社會局勢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一定程度上探索了明王朝覆亡的原因。
這部電影突出了正義與邪惡,愛國主義與賣國主義的思想鬥爭,塑造了一位富有反抗性格,具有堅貞愛國情操的風塵女子李香君的形象。
角色 | 演員 |
李香君 | 王丹鳳 |
侯朝宗 | 馮喆 |
阮大鋮 | 韓濤 |
柳敬亭 | 周文彬 |
李貞麗 | 易東林 |
小紅 | 馬長春 |
寇白門 | 金馥麗 |
鄭妥娘 | 虞俊芳 |
楊龍友 | 鄭大年 |
吳次尾 | 叢肇桓 |
導演 | 孫敬 |
副導演(助理) | 羅真 |
編劇 | 梅阡、呂萬營 |
攝影 | 王志雄、宋國毅 |
配樂 | 樊步義、魏瑞祥 |
剪輯 | 薛效強 |
美術設計 | 董萍、胡強生、孫超德 |
動作指導 | 油達民、龔萬里 |
造型設計 | 孫超德、柏順富、程克林、李恩德 |
服裝設計 | 王秀英 |
錄音 | 洪嘉惠、孟福印 |
劇務 | 金紫光 |
布景師 | 陳清甫 |
發行 | 西安電影製片廠 |
原著信息
中國電影《桃花扇》李香君飾演者王丹鳳
中國著名電影演員王丹鳳(1924—)飾秦淮名妓李香君,馮喆(1921—1969)飾男主角“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中堅侯朝宗。
《桃花扇》是著名演員馮喆60年代最後數部電影之一,多年的藝術積累使其演技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可惜此片也直接導致他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藝術生命就終結在42歲。
中國電影《桃花扇》劇組全體合影(1963年)
作為其時尚屬新建的西影廠,能問津在中國戲劇史上居於極高地位的《桃花扇》,與特定文藝領域調整形勢的推動有關。1960年底,中央為了扭轉國民經濟的困難局面,制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開始全面糾正大躍進以來的“左”的錯誤,文藝戰線也在全面調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復甦。1961年初,時為文化部電影局副局長的陳荒煤來到西影傳達中央調整文藝政策的精神,出席了西影專門召開的為期一周的創作會議,就如何貫徹雙百方針、千方百計提高影片質量等問題作了詳細闡述。隨後他在西安召開了新電影廠(西安廠、內蒙廠、昆明廠、峨眉廠)廠長會議,傳達了周恩來、周揚、林默涵等關於藝術創作的指示,並特意安排西影的導演、攝影、演員參加。
中國電影《桃花扇》拍攝現場
中國電影《桃花扇》經典劇照
1962年春孫敬再度赴京,正式邀約時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導演的梅阡共同改編劇本。在改編過程中,他們既參考了歐陽予倩的話劇本,也著重研究了孔尚任的原作,但在結尾的處理上碰到了難題:南京陷於清兵后,歷經南明離亂的李香君與侯朝宗是聚抑或是離?
中國電影《桃花扇》精彩劇照
這一結尾增加了故事情節的曲折,渲染了全劇的悲劇氣氛。雖然出於虛構,但所寫侯朝宗並未深入道山,且著了清裝,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
按照有關史實,侯朝宗回到故鄉商邱,由於清廷搜求前明隱逸,父親被捕入獄,他因此應順治癸卯“秋試”以求自保,且僅中副榜,連個舉人也沒中,清初曾有題《桃花扇》“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香君”詩句,以惋惜之情道出侯朝宗的下落。而且清初執行鎮壓政策,“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均對不削髮的明末遺民以殺頭嚴懲,舊時沿街走動的剃頭挑子一頭必矗旗竿,就是為懸掛抗拒剃髮者人頭而沿襲下來的。歐陽予倩劇本最後一幕讓侯朝宗削髮清裝是不違史實的。
面對這兩種不同的結尾,電影怎麼表現呢?梅阡與孫敬反覆進行了研究,還是很為欣賞孔著的不落俗套,於是以此作為結束完成初稿。但在提交西影藝委會召集全廠創作人員討論時,卻對這樣的結尾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影響李香君的藝術形象和影片的思想意義,建議改為歐陽予倩話劇本的悲劇結局處理,以突出李香君的民族氣節和高尚品格。孫敬、梅阡仔細再加斟酌,覺得原來的結尾確也存在“仍涉虛幻”、“淡而無味”問題,遂放棄原有的結尾,仍根據話劇為藍本重新修改,形成後來影片的結尾。
中國電影《桃花扇》精彩劇照集錦
還在孫敬與梅阡著手改編劇本之際,就商議謀劃了影片拍攝的兩大舉措:一是用崑曲的曲調配樂。這不僅因為《桃花扇》原本就以崑曲為載體聞諸於世的,實際也是著眼於獨具特色、別樹一幟,因為崑腔中有很多優美動聽的曲調,在電影配樂中還很少見。攝製組特意約請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金紫光和作曲樊步義擔任音樂顧問、配樂,精心選取清新綿邈、婉轉悠揚的宮調用於片中音樂唱腔,十分契合“興亡”鋪敘與“離合”抒情交織的古雅悲壯風格,對主題表達、人物刻畫、情緒渲染起到了推動作用。二是邀請北方崑曲劇院的演員出演;因為他們深諳戲曲表演藝術,適宜古裝題材和人物塑造,以此試驗戲曲與電影表演的有機結合,這也是個大膽創新的念頭。後來這一點沒有完全做到,因最後還是確定王丹鳳和馮喆擔任主角,但片中的其他角色大多還是北昆演員飾演的,他們熠熠生輝的演技為影片增色甚多。
對李香君、侯朝宗兩個主要角色的挑選,孫敬從廠里同意拍攝該片時就開始留心了。最早在北京看到中央戲劇學院實驗話劇院重排上演話劇《桃花扇》時,他就為在劇中飾演李香君的鄭振瑤所吸引。雖然此時鄭振瑤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演員,但已相繼成功主演了《大雷雨》、《文成公主》《桃花扇》三出大戲,可惜的是臨近籌拍鄭振瑤懷孕在身只好放棄。後來梅阡提議可由北方崑曲劇院組成演員班底,該院系遵照周恩來指示建立,實行以演出為主、培養繼承人並結合進行傳統劇目發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方針,由梅蘭芳、歐陽予倩等擔任藝術顧問,雖然建院僅三年,但在北方崑曲名宿精心傳授下,已鍛鍊出一批優秀青年崑曲演員。孫敬予以認同,從中遴選出了習閨旦的李倩影與工小生的叢肇桓,內定為飾演李香君、侯朝宗的人選。他們原來都是中央實驗歌劇院的青年歌劇、舞蹈演員,專門抽調出來作為北方崑曲表演藝術繼承人重點培養,屬於難得的“戲曲團體里的新文藝工作者”,形象、氣質、素養及表演技能等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
中國電影《桃花扇》主演王丹鳳(1924—)
半年之後,政治形勢更加緊張。當時中央負責意識形態的“理論權威”康生聞風而動,耍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卑劣手法,一反當初讚賞、支持的態度,協助江青圍攻“壞戲”典型——北方崑曲劇院排演的孟超新編崑曲《李慧娘》,被扣上“用死鬼來推翻無產階級專政”、“反黨反社會主義大毒草”罪名,由此殃及到電影《桃花扇》。在批判《李慧娘》的一個座談會上,提及北昆參加了《桃花扇》的拍攝,康生板起面孔訓斥道:“演《桃花扇》這齣戲,是什麼意思?這裡有政治目的,它是為投降主義變節開脫的,可以送給台灣、赫魯曉夫去看。”並說他曾提出過不同意西影拍《桃花扇》,並且寫過信,還火冒三丈地發出狠話:“北昆成立時,我是支持的,現在我主張把它解散。”
中國電影《桃花扇》主演馮喆(1921—1969)
在這樣的形勢下,《桃花扇》難免厄運。文化部懾於壓力,於1964年9月又撤回了該片的輸出發行權。在隨後開展的“四清”運動中,它在省內受到批判,西影廠黨委專門作了檢查。
“文革”之初更遭徹底否定,以駭人聽聞的“配合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反革命復辟宣言”的莫須有罪名,成為全國上下大加撻伐的“靶子”。
電影《桃花扇》的主創人員悉遭株連,梅阡首當其衝被點名批判,主演王丹鳳被關進“牛棚”,風流倜儻的馮喆於1969年慘死在“學習班”,叢肇桓以“反革命”罪整整坐牢八年,導演孫敬自殺幸被搶救過來……
直到“文革”結束,他們才獲得徹底平反恢複名譽,這株植根於古典戲劇沃土的影壇“紅桃”,迭經風雨洗禮更顯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