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五賢
泰山五賢
泰山五賢指宋朝的孫明復、石徂徠、胡安定和明朝的宋燾以及清朝的趙仁圃五味先生。泰山五賢祠五賢事迹碑記在五賢祠遺址。1933年12月立,馮玉祥作序,范明樞撰文,鄧長耀楷書。碑為雙石並連,陰陽兩面刻,高1.88米,寬0.85米,厚0.2米。共57行,其中序文9行、正文48行,滿行38字,共計2109字,字徑4厘米。碑在“嗡嗡嗡”中被推倒,斷為兩截,序言鑿毀近6行、218字。1990年翻碑拓印時又斷為多塊,損10餘字。
五賢祠在普照寺西北的五賢祠,東有投書澗,西有香水峪。唐代時有周朴在此創建棲真觀修道。北宋更有著名學者孫復、石介這裡建泰山上書院。理學家胡瑗曾到這裡來訪學。清道光年間徐宗乾重修時,又增祀宋燾和趙國麟為賢,才開始更名為五賢祠。祠分東、西兩院:東為五賢祠,有大門、正殿及東西配殿;西為講書堂,有正房和西配房。
泰山凌漢峰下三賢祠,崇祀泰山、徂徠暨安定三先生,始末具載岱乘。迄今登講書台,撫侍立石,臨投書澗,未嘗不憬然,想見其為人。第孫子喬寓斯邦,鬍子則吾鄉人也。以岱嶽靈淑之區,徂徠而後莫為之繼,人往風微,欷歔曷極!然齊山魯水間,代有偉人,歿則已焉,抑未表而彰之者之咎也。昔陶山師主講岱麓於書院三賢祠,敬奉宋繹田、趙仁圃先生於側,由是學者於孫、石而下得所景從。今茲層層幽谷,林密泉清,為三子所藏修而息游者,即右兩先生所瞻依不忍去者也。兩先生心源相接之處,即兩先生與三子歿后棲神之所,亦即后之學者百世下聞風思淑之地也。己丑秋,重葺試院落成,將余資整治祠宇,屬宋君興幃、趙生育民、喬生鈿、徐生擇、劉生光典、賈生錫彤董其事,諏吉日,恭奉繹田、仁圃兩先生神主於內,改名五賢祠而為之記。
知泰安縣事江左徐宗於謹識
戊寅科舉人後學盧琳沐手敬書
道光十年庚寅仲秋穀旦
說明
此碑刻於清道光十年(公元l830年)。碑高54厘米,寬87厘米。刻文24行,滿行l5字,凡330字,字徑2.5厘米,正書。碑文詳細記載了泰山上書院的沿革,是研究泰山書院興廢的可靠資料。碑原立泰山五賢祠,“文革”期間五賢祠被毀,碑咸仆地。1984年將此碑移置普照寺院,並嵌於碑牆內。銘文尚完好可讀。
泰山五賢
(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學者。兗州奉符(今山東泰安)人。故居在徂徠山西北之橋溝村。曾講學徂徠山下,世稱徂徠先生。北宋天聖八年(1030)進士,初任鄆州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在南京任職期間結識孫復,並引為知己,幫助他到泰山講學,拜其為師。景祐三年(1036),任嘉州軍事判官,因母親去世,歸家奔喪。居喪期間,在徂徠山長春嶺下建徂徠書院,“以《易》教授諸生”。慶曆二年(1042)夏,服喪期滿,召為國子監直講。慶曆新政時,石介作《慶曆聖德詩》,積極擁護改革。新政失敗后,受到保守派打擊,被迫出任濮州通判。慶曆五年(1045)卒,葬於徂徠山下。歐陽修作《徂徠先生墓誌銘》。著有《徂徠先生文集》。泰山五賢之一。
(生卒不詳)字翼之,北宋初學者,教育家。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世居陝西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曾與孫復、石介講學泰山,十年不歸,得家書見有“平安”二字,不拆閱即投澗中。現五賢祠舊址東有“胡安定先生投書處”刻石,稱投書澗。后執教太學,四方之士來學者,學舍競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論語說》、《周易口義》、《景祐樂儀》等書。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泰山五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