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呼村

北呼村

北呼村,隸屬河南省滑縣四間房鄉,位於四間房鄉北部,鄉政府駐地向北約2.5公里處,地處黃河故道灘區,西與大呂庄村土地相連,北和內黃縣梁庄鎮南李庄村、蘇村接壤,南鄰本鄉西呼村,東與本鄉東呼村土地相接。

建制沿革


大明朝洪武年間,徐、張、李、王、於五家自山西洪洞縣遷徒至此落戶;陳姓隨後於永樂年間也從山東遷了過來,崔姓是後來從本鄉王三寨村遷來的。原村名叫北鳴呼村,原來村內的老居民戶現已絕跡。相傳唐宋時期,這一代已經形成了集鎮,名曰“五呼鎮”,據說五呼之中是天齊廟(俗稱螞蚱廟)和行務碑(現仍存,是滑縣文物保護單位,記載著當時五呼鎮生意店鋪貿易情況),南有南鳴呼(今魏南呼、李南呼村),西有西鳴呼(今西呼村),北有北鳴呼(今北呼村),東有東鳴呼(今東呼村),據縣誌載,當時這裡生意非常興隆,為遠近聞名的五呼鎮。

行政區劃


明朝初年,白馬縣廢,併入渭州。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該村屬仁壽鄉潘張里。清宣統元年(1909年),滑縣改為6鄉16區,該村屬廣通區。1940年7月,建高陵縣,該村划入高陵三區。1949年9月,高陵縣撤銷,該村歸滑縣二區。1956年9月,北呼、東呼、大芬、高寨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3月,該村屬四間房鄉人民公社,稱大隊,1983年11月,實行村民自治,稱村民委員會,至今為滑縣四間房鄉管轄。

人口民族


北呼村現有7個姓氏,徐姓155戶530人,在村東頭;張姓25戶100人,在村東頭;李姓92戶350人,在村當中;王姓160戶570人,在村西頭;于姓13戶55人,在村西頭;崔姓3戶17人,在村西頭;陳姓1戶6人,在村東頭。村內1942年前只有500餘口人,發展到現在已有1650口人,均為漢族。

經濟概況


北呼村由於地處偏僻,以前交通不便,且黃河故道沙丘起伏,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少,長期乾旱缺水,至今仍然是個落後村、貧困村。但近年來,北呼村兩委帶領全體村民,一邊治沙栽植果樹,一邊跑項目,爭取上級資金辦電打井修路,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目前村內有兩條東西大街,長630米,三條南北大街,長390米,全部進行了硬化;村內地勢西高東低,村莊面積24.6萬平方米,住宅面積東西長18米,南北長17米,面積306平方米,屬長方形村莊。村有耕地13200畝,平均每年種植小麥3000畝,玉米500畝,花生2500畝,瓜果蔬菜200畝;年平均輸出打工人員200餘人,經商15人,養殖場5個,創辦企業5家,年產值55萬元,從事工商業260人,2014年人均收入2800元。

社會事業


北呼村在解放後有了北呼村初中、小學,從2006年開始,村裡辦有1所幼兒園,只招收學齡前兒童,目前共有115名兒童。據戶口統計,全村1650人中,除學齡前兒童外,有小學文化的610人,初中文化的930人,高中文化的35人,大專20人,本科15人,研究生5人,研究生導師1人。村部設有農家書屋,藏書3000餘冊。

歷史文化


北呼村春節元宵節以吃餃子為主,春節期間年三十上午和初一早上,有年輕人給同家族的老人送碗菜、送餃子的習俗,有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初一到墳上掃墓,給已故老人燒紙錢放鞭炮的習俗。
一九四七年解放軍國民黨在村內打一大仗。

風景名勝


北呼村古廟會有東嶽天齊廟大會,為本村和本鄉西呼、東呼、大芬老和的廟會,時間為農曆正月十六日至正月十八日三天,文體節目有大平調戲、雜技等,廟會期間,趕廟會人數每日均可達3000餘人,多者可達7000至8000人。古戲一般為群眾包場,會首集資。
村南有“透明”碑一座,為宋朝時候石刻雕花碑,又名行務碑,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徐其慶,男,漢族,1958年任四間房鄉人民公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