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冰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霄冰,女,1967年生於浙江省江山市。198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1988-1991年為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民俗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陶立璠,獲法學碩士學位。1992年留學日本,在愛媛縣松山大學學習經營管理學一年。1993-1997年任日本愛媛縣國際貿易中心中英文翻譯。1998年前往德國波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修漢學,副修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和日本學,博士導師:顧彬(Wolfgang Kubin)。2003年獲波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Ph. D.),留校擔任顧彬研究室的科研助手。2004-2005年,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字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合作導師:臧克和。2005-2010年,慕尼黑大學亞洲學院漢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持多項課題研究。2010年12月,由中山大學以“百人計劃”引進,任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民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1988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1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民俗學方向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碩士導師:陶立璠。
1992-1997 留學日本並在愛媛縣國際貿易中心任職。
1998-2003 德國波恩大學攻讀漢學博士學位,副修民族學和日本學。
2004 獲得德國波恩大學漢學專業博士學位(Ph.D.)。博士導師:顧彬(Wolfgang Kubin)。
2003-2004 留校擔任顧彬教授的科研助手。
2005-2008 德國慕尼黑大學亞洲學院漢學研究所課題研究員(助理教授待遇)。
2010-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2008,新疆師範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兼職副教授
2010-2012,浙江大學社會學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兼職研究員。
2012-2014,平成24、25年度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共同研究員。
2013-2015,湖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員兼職教授。
2005 國際學術研討會“亞美古代文明中的文字與儀式”,於上海同濟大學中德學院舉行。
2007 國際研學術討會“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古代中國和中美洲的文化比較”,於慕尼黑西門子基金會會所舉行。
2009 國際學術研討會“傳統的復興與發明:后社會主義時期中國的宗教場所與禮儀的重構”,於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跨學科研究中心舉辦。
2010 國際學術研討會“哈薩克阿肯德與中亞傳承傳統”(中德合作),于波恩大學俱樂部舉行。
2012 中德雙向交流學術研討會“宋元以來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儀式與藝術”,於德國慕尼黑西門子基金會會所舉行。
2013 “第二屆中德中國文化研究論壇:大傳統與小傳統”,於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行。
2014 國際學術研討會“漢字文化圈文化之‘和而不同’,於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行。
2014 國際釋奠學研討會,於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舉行。
2014 國際學術論壇“崑崙文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於青海格爾木市會議中心舉行。
2014 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記憶之場的東亞”,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舉行。
王霄冰(圖二)
2014 首屆民間信仰研究高端論壇“中國民間信仰的當代處境與發展前瞻”,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舉行。
2015 第二屆大崑崙文化高峰圓桌會議“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大崑崙文化”,於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行。
2015 學術研討會“城市化進程中節慶文化的變遷與發展”,中國音樂學院、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主辦。
2015 國際論壇“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保護”,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
2004-2005 “瑪雅文字與古漢字的比較研究”,上海市博士后基金。
2005-2008 “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古代中國與中美洲古代文明的比較研究”(主持),德國大眾汽車基金會跨學科合作項目。
2007-2008 “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及其祭孔禮儀研究”(主持),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委託項目。
2008-2009 “哈薩克阿肯對唱:文本、儀式與表演”(參與主持),德國教育科研部中德合作課題。
2009 “現代中國的祭孔禮儀與孔氏家族”(主持),慕尼黑大學青年女學者基金。
2011-2012 “民族國家語境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合理利用 — 歐洲的理論和經驗與中國的實踐”(主持),中山大學“百人計劃”資助項目。
2012 “農村題材影視劇創作研究”,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
2012-2014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信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2.《瑪雅文字之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Zwischen Moderne und Tradition(《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張承志評傳》,德文),Peter Lang國際出版公司2004。
4.《服飾與文化》(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2。
1.《傳統的復興與發明》(合編),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版。
2.Time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中國古代的時間和儀式》,合編),德國Harrassowitz出版社2009。
3.《廣義文字學研究》(合編),齊魯書社2009。
5.《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合編),民族出版社2007。
三、主要論文(2004后發表)
3. “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真性的衡量標準 -- 以祭孔大典為例”,《文化遺產》2010年第4期。
4. “德國傳教士眼中的曲阜孔廟與釋奠禮儀”,《‘世界的孔子:孔廟與祀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編印),2010年,第166-186頁。
5. “Das Bild der Ahnen” (祖公的圖像),載 Menschenbild in China. Jahrbuch der DVCS 5,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9, pp. 165-185.
6. “Concepts of Future in Early China” (中國早期的未來觀念), in: Time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pp. 169-188.
7. “禮賢城隍廟:地方歷史和區域文化的‘記憶之所’”,《溫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8. “Zukunftsperspektive und Geschichtsbewusstsein in altchinesischen und mesoamerikanischen Hochkulturen” (古代中國和美洲古文明中的未來展望與歷史意識), in: Das kulturelle Ged?chtnis Mesoamerikas im Kulturvergleich zum Alten China, Berlin: Gebr. Mann 2009, pp. 41-75.
9. “文字的物質載體及其社會功能”,收入《廣義文字學論集》(齊魯書社2009年),第515-533頁。
10. “Ancestors in Maya and Shang Chinese inscriptions” (瑪雅和商代契文中所見之祖先,合著), in: Paideuma, vol. 54 (2008), pp. 129-149.
11. “德語圈海外人類學的中國研究”(合著),《思想戰線》2008年第1期。
12. “圖騰主義的終結:列維-斯特勞斯如是說”,《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3-13頁。
13. “儀式語言與語言儀式”,《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65-75頁。
14. “節日:一種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15. “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16. “文化記憶、傳統創新與節日遺產保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1 期。
17. “‘Langw?hrend' oder, ewig’? Die Bedeutung des Wortes yong und das lineare Zeitkonzept im frühen China” (長久還是永遠?“永”字古義與中國早期的線型時間觀念)。 In: Zurück zur Freude. Studien zu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und Lebenswelt und ihrer Rezeption in Ost und West. Festschrift für Wolfgang Kubin, S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7, pp. 393-410。
18. “Das kulturelle Ged?chtnis Chinas: Formation, Zerst?rung und Wiederaufbau” (中國文化記憶的形成、破壞與重建), in: China und Lateinamerika. Ein transpazifischer Brückenschlag, Berlin: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2007, pp. 137-163.
19. “民俗主義論與德國民俗學”,《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第3期。
20. “Text und Kanon”(文本與經典),minima sinica, 2006.2。
22. “論漢字在中國傳統社會的文化功能”,《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1.民俗學概論(本科生,專業選修課)
2.文化人類學(本科生,核心通識課)
3.田野調查的理論和方法(碩士生、博士生)
4.外國民俗學史(研究生、博士生)
5.民俗學的理論和方法(博士生)
1.2006年 獲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頒發的“浙江海外留學英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