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技略

《漢書·藝文志》中的部分文章

方技略是《漢書‘藝文志》的一部分。其中內容分為易經、經方、房中、神仙四類。醫經主要是論述醫學理論.共7部(家),216卷(按所列各書卷數之和為175卷);經方包括方書、本草、內外婦兒各科及食禁在內的醫書,共11部(家),274卷(按所列各書卷數之和實力2助卷);房中是含有封建色彩的性醫學書籍,共8部(家),計186卷(按所列各書卷數之和實為191卷);神仙是記錄封建迷信但也參雜有醫學內容和涉及醫藥資料,共10部(家),計205卷(按各書卷數之和實為181卷又20篇)。以上共36部(家),880卷。其總卷數之不符,可能是由於古書傳抄之誤。

簡析


漢書·藝文志》,後人簡稱《漢志》,是當時國家藏書的總目,是我國第一部史志圖書目錄,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文獻目錄專著。這是班固劉向父子的《別錄》和《七略》為依據編寫而成。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等六略。共收書38種,596家,13269卷。每種之後有小序,每略之後有總序,分別簡述先秦學術思想之源流與演變。在前列的序文中,概述秦漢以來圖書典籍的播遷經過,劉向父子奉命校書的概況。在醫經、經方、房中、神仙的小序中,分述它們的用途,並反覆向醫生提示不能“失理”、“失宜”。所列書籍雖然絕大部分已失傳,但亦可窺見當時醫學專著已相當豐富,且可分類。最後在《方技略》總序中對方技的學術淵源、作用等,作了簡要的總結,指出它們的作用是“生生之具”,歷來受到重視,被列為“王官之一守”。

總序


原文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縱)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淆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
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譯文

從前孔子逝世,而精微要妙、含義深遠之言論就斷絕了,孔門七十位賢人喪亡而諸經要義的解說就錯亂了。因此《春秋》分為五家傳,《詩經》剖為四家注,《易經》也有數家詮釋。戰國時期合縱連橫,真偽分辨爭鳴,諸子各家學說紛繁雜亂。到了秦朝為這種現象擔憂,於是焚毀書籍,用來愚弄貧民百姓。
漢朝建立后,改革秦朝的弊政,大量收集典籍,廣泛開闢獻書的途徑。到了漢武帝時代,書簡殘缺散脫,禮樂衰敗崩潰,皇上感嘆地說:“我對此很憂慮!”於是公布收藏書籍的文告,設置抄寫書籍的官員,下到諸子百家的著述傳聞,都收進皇家書庫。到了漢成帝時代,因為圖書嚴重散失,便指派謁者陳農向全國徵求佚散的書籍。命令光祿大夫劉向校訂經書和傳注、諸子論著、詩詞歌賦,步兵校尉任宏校訂兵書,太史令尹咸校訂天文、曆法、占卜書籍,侍醫李柱國校訂醫藥書籍。每一部書校訂完畢,劉向便分條列出該書的篇名目錄,摘取其中的內容大意,寫成敘錄而把它呈報給皇帝。恰逢劉向逝世,漢哀帝又派劉向的兒子侍中奉車都尉劉歆完成父親的事業。劉歆於是彙集群書而編成《七略》呈報給皇帝,因此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現在節取其中的主要內容,用來編成目錄書籍。

卷宗


1.《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
《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
《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右醫經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葯齊和之所宜。至齊之得,猶慈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為劇,以生為死。
【語譯】《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以上醫經共七家,總計二百六十卷。
醫經是探求人體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等生理特徵,用來闡明各種疾病的根源,區別死生的界限,又用來揣度針刺、砭石、湯藥、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調配成適合臨證需要的各種藥劑。最恰當的藥劑的功效,好像磁石吸鐵一樣,依靠藥物的相使作用。技術拙劣的醫生違背醫理,把輕病治成重病,能把救活的病人致死。
2.《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
《五藏六府癉十二病方》四十卷,《風寒熱十六病方》二十六卷;
《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傷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
《客疾五藏狂顛病方》十七卷,《金瘡瘲瘛方》三十卷;
《婦人嬰兒方》十九卷,《湯液經法》三十二卷;
《神農黃帝食禁》七卷。
右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深淺,假藥物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語譯】《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癉十二病方》四十卷,《風寒熱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傷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顛病方》十七卷,《金瘡瘲瘛方》三十卷,《婦人嬰兒方》十九卷,《湯液經法》三十二卷,《神農黃帝食禁》七卷。
以上經方共十一家,總計二百七十四卷。
經方是根據藥物的寒溫,衡量疾病的輕重,憑藉藥物的功用,依照氣候感應的適宜用藥情況,辨別五臟六腑所適用的各種性味的藥物,製成寒涼與溫熱的藥劑,用來疏通鬱閉,解除蘊結,使身體恢復正常。至於治療失當的醫生,用熱葯加重熱證,用寒葯加重寒證,使精氣內傷,不顯現在外表,這是嚴重錯誤的治法。所以諺語說:“有病不去治療,常如得到中等水平的醫生治療。”
3.《容成陰道》二十六卷,《務成子陰道》三十六卷;
堯舜陰道》二十三卷,《湯盤庚陰道》二十卷;
《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天一陰道》二十四卷;
黃帝三王養陽方》二十卷,《三家內房有子方》
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
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而禁內情,而為之節文。《傳》曰:“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
【語譯】《容成陰道》二十六卷,《務成子陰道》三十六卷,《堯舜陰道》二十三卷,《湯盤庚陰道》二十卷,《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天一陰道》二十四卷,《黃帝三王養陽方》二十卷,《三家內房有子方》十七卷。
以上房中術著作共八家,總計一百八十六卷。
房中術是人的情性的極點,男女最高之道的會合。因此聖王制定室外的禮樂而禁止房中放縱的情慾,並為此節制修飾。《左傳》說:“先王製作音樂,是用來節制百事的。”有音樂而且對情慾有節制,就氣血平和,壽命長久。至於沉迷於聲色的人不重視房中術,就生病並且喪失性命。
4.《宓戲雜子道》二十篇,《上聖雜子道》二十六卷;
《道要雜子》十八卷,《黃帝雜子步引》十二卷;
《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黃帝雜子芝菌》十八卷;
《黃帝雜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泰壹雜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
《神農雜子技道》二十三卷,《泰壹雜子黃冶》三十一卷。
右神仙(仙)十家,二百五卷。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盪(湯)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然而或者專以為務,則誕欺怪迂之文彌以益多,非聖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語譯】《宓戲雜子道》二十篇,《上聖雜子道》二十六卷,《道要雜子》十八卷,《黃帝雜子步引》十二卷,《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黃帝雜子芝菌》十八卷,《黃帝雜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泰壹雜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神農雜子技道》二十三卷,《泰壹雜子黃冶》三十一卷。
以上神仙家著作十家,總計二百零五卷。
神仙家養生術是用來保全性命的真要,而向身外大自然廣求養生之道的方術。姑且以此凈化意念,平定心境,認為死與生的區域相同,而在胸中沒有對死與生的恐懼。然而有些人專門以此為業,荒誕欺詐怪異迂曲的文章就愈加增多了,這不是聖王用來教化的本意。孔子說:“求索隱暗之事,實行怪異之道,而使後世有所遵循,我不做這種事。”
5.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晻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
【語譯】方技共三十六家,總計八百六十八卷。
方技是使生命生存不息的工具,天子之官的一種職守。上古有岐伯、俞拊,中古有扁鵲、醫和,他們論述病情就能推及國情,探求疾病的道理便可推知理政的方法。漢代興起而有倉公。如今他們的醫術已淹沒不明,因此整理他們的著作,並把方技著作依次排列為四種。
章學誠《校讎通義·漢志方技》:“方技之書,大要有四:經、脈、方、葯而已。經闡其道,脈運其術,方致其功,葯辨其性。四者備,而方技之事備矣。今李柱國所校四種,則有醫經、經方二種而已。脈書、葯書,竟缺其目。其房中、神仙,則事兼道術,非復方技之正宗也。宜乎敘方技者,至今猶昧昧於四部相承之義焉。按司馬遷《扁鵲倉公傳》,公乘陽慶傳黃帝扁鵲《脈書》,是西京未嘗無脈書也。又按班固《郊祀志》,成帝初有本草待詔,《樓護傳》‘少誦醫經、本草、方術’,是西京未嘗無葯書也。李柱國專管典校,而書有遺缺,類例不盡,著錄家法,豈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