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梅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卓有貢獻的文藝理論家

阿壠(1907—1967),中國文藝理論家、詩人。詩名阿壠,又名陳亦門,浙江杭州人;陳守梅自幼家境貧寒,學徒出身,飽嘗過失業失學之苦。在國難當頭,民族危機深重的時刻投筆從戎,他早年就讀於上海工業大學專科大學,為黃埔軍校、國民黨中央軍校第十期步兵隊畢業生。“七月派”代表詩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卓有貢獻的文藝理論家;原名陳守梅,又名陳亦門,浙江杭州人;1955年因“胡風案”被捕並於1967年含冤死於獄中,1980年獲得平反;著有長篇小說《南京》(《南京血祭》),詩集《無弦琴》,文藝論集《人和詩》《詩與現實》《作家的性格和人物的創造》等。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陳守梅(1907—1967)參加過淞滬抗戰並負傷,寫有《閘北打了起來》等報告文學;1939年到延安,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后在重慶國民黨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任戰術教官。其間,做過不少有益於革命的工作;1946年在成都主編《呼吸》。次年曾遭國民黨當局通緝。
新中國成立后陳守梅任天津市文協編輯部主任。1955年因胡風案被捕,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1967年冤死於獄中,1980年獲平反。
其所著的長篇小說《南京》后改名為《南京血祭》,作品以一幕幕血與火的場景,組接成宏偉的全景式巨幅戰爭畫卷:南京城被罪惡的空襲戰火吞噬,一時成了人間地獄;高射炮兵們嚴懲了日本空中強盜,炮兵們戰死的軀體與市區五台山防空陣地融為雕塑般的一體;在郊區湯山附近,我軍一連步兵抗擊了敵軍11輛坦克和數倍之敵,最後全連陣亡;我軍與日軍數番爭奪淳化鎮,白刃戰的刀光血影使日色慘淡;敵軍轟破了光華門城牆,兩勇士身縛手榴彈束與闖入的敵坦克同歸於盡……《南京血祭》也如實暴露了國民黨最高當局和南京衛戍司令決策與指揮的失誤。
該小說曾獲得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徵文獎,但當時未能出版;直到南京淪50周年的198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才據遺稿出版。

冤死經過

先後在黃埔軍校和南京中央軍校學習的杭州青年陳守梅(筆名阿壟),1937年淞滬抗戰時是一名炮兵下級軍官,被日寇子彈射中右頰受了重傷才下火線。
全國文藝界抗戰協會舉辦長篇小說徵文,他的以日寇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小說《南京》(后改為《南京血祭》)獲獎。
1939年,由其任周恩來秘書的朋友安排,阿壟到了延安。后赴西安治療眼疾,因交通封鎖,他進了重慶的陸軍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的數年間,他為中共獲取過不少軍事情報,通過胡風——宋慶齡——廖夢醒(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之女,共產黨員)的渠道送往延安。
1947年山東孟良崮一役,他將國軍七十四師的調動情況及作戰部署,送到了中共那邊。戰役結束,七十四師覆沒。廖夢醒告訴胡風,阿壟送的消息“使解放軍很賺了一筆。”
在國民黨要逮捕他時,阿壟逃往了解放區。

陳守梅詩選


無題

不要踏著露水——
因為有過人夜哭。……
哦,我底人啊,我記得極清楚,
在白魚燭光里為你讀過《雅歌》。
但是不要這樣為我禱告,不要!
我無罪,我會赤裸著你這身體去見上帝。……
但是不要計算星和星間的空間吧
不要用光年;用萬有引力,用相照的光。
要開做一枝白色花——
因為我要這樣宣告,我們無罪,然後我們凋謝。

縴夫

風,頑固地逆吹著
江水,狂盪地逆流著,
而那大木船
衰弱而又懶惰
沉湎而又笨重,
而那縴夫們
正面著逆吹的風
正面著逆流的江水
在三百尺遠的一條纖繩之前
又大大地——跨出了一寸的腳步!……
風,是一個絕望於街頭的老人
伸出枯僵成生鐵的老手隨便拉住行人(不讓再走了)
要你聽完那永不會完的破落的獨白,
江水,是一支生吃活人的卐字旗麾下的鋼甲軍隊
集中攻襲一個據點
要給它盡興的毀滅
而不讓它有一步的移動!
但是縴夫們既逆著那
逆吹的風
更逆著那逆流的江水。
大木船
活夠了兩百歲了的樣子,活夠了的樣子
污黑而又猥瑣的,
灰黑的木頭處處蛀蝕著
木板坼裂成黑而又黑的巨縫(裡面像有陰謀
臭蟲在做窠的)
用石灰、竹絲桐油搗制的膏深深地填嵌起來
(填嵌不好的),
在風和江水裡
像那生根在江岸的大黃桷樹,動也——真懶得動呢
自己不動影子也不動(映著這影子的水波也幾乎不流動起來)
這個走天下的老江湖
快要在這寬闊的江面上躺下來睡覺了(毫不在乎呢),
中國的船啊!
古老而又破漏的船啊!
而船倉里有
五百擔米和谷
五百擔糧食和種子
五百擔,人底生活的資料
和大地底第二次的春底胚胎,酵母
縴夫們底這長長的纖繩
和那更長更長的
道路,不過為的這個!
一繩之微
緊張地拽引著
作為人和那五百擔糧食和種子之間的力的有機聯繫,
緊張地——拽引著
前進啊;
一繩之微
用正確而堅強的腳步
給大木船以應有的方向(像走回家的路一樣
有一個確信而又滿意的方向):
向那炊煙直立的人類聚居的、繁殖之處
是有那麼一個方向的
向那和天相接的迷茫一線的遠方
是有那麼一個方向的
向那
一輪赤赤地熾火飛爆的清晨的太陽!——
是有那麼一個方向的。
僂傴著腰
匍匐著屁股
堅持而又強進!
四十五度傾斜
的銅赤的身體和鵝卵石灘所成的角度
動力和阻力之間的角度,
互相平行地向前的
天空和地面,和天空和地面之間的人底昂奮的脊椎骨
昂奮的方向向
歷史走的深遠的方向,
動力一定要勝利
而阻力一定要消滅!
這動力是
創造的勞動力
和那一團風暴的大意志力。
腳步是艱辛的啊
有角的石子往往猛銳地楔入厚繭皮的腳底
多紋的沙灘是松陷的,走不到末梢的
鵝卵石底堆積總是不穩固地滑動著(滑頭滑腦地滑動著),
大大的岸岩權威地當路聳立(上面的小樹和草是它底一臉威嚴的大鬍子)
——禁止通行!
走完一條路又是一條路
越過一個村落又是一個村落,
而到了水急灘險之處
嘩噪的水浪強迫地奪住大木船
人半腰浸入洪怒的水沫飛漩的江水
去小山一樣扛抬著
鯨魚一樣拖拉著
用了
那最大的力和那最後的力
動也不動——幾個縴夫徒然振奮地大張著兩臂(像斜插在地上的十字架了)
他們決不絕望而用背退著向前硬走,
而風又是這樣逆向的
而江水又是這樣逆向的啊!
而縴夫們,他們自己
骨頭到處格格發響像會片片迸碎的他們自己
小腿脹重像木柱無法挪動
自己底辛勞和體重
和自己底偶然的一放手的鬆懈
那無聊的從憤怒來的絕望和可恥的從畏懼來的冷淡
居然——也成為最嚴重的一個問題
但是他們——那人和群
那人底意志力
那堅凝而渾然一體的群
那群底堅凝成鋼鐵的集中力
——於是大木船又行動於綠波如笑的江面了。
一條纖繩
整齊了腳步(像一隊向召集令集合去的老兵),
腳步是嚴肅的(嚴肅得有沙灘上的晨霜底那種調子)
腳步是堅定的(堅定得幾乎失去人性了的樣子)
腳步是沉默的(一個一個都沉默得像鐵鑄的男子)
一條纖繩維繫了一切
大木船和縴夫們
糧食和種子和縴夫們
力和方向和縴夫們
縴夫們自己——一個人,和一個集團,
一條纖繩組織了
腳步
組織了力
組織了群
組織了方向和道路,——
就是這一條細細的、長長的似乎很單薄的薴麻的纖繩。
前進——
強進!
這前進的路
同志們!
並不是一里一里的
也不是一步一步的
而只是——一寸一寸那麼的,
一寸一寸的一百里
一寸一寸的一千里啊!
一隻烏龜競走的一寸
一隻蝸牛底最高速度的一寸啊!
而且一寸有一寸的障礙的
或者一塊以不成形狀為形狀的岩石
或者一塊小諷刺一樣的自己已經破碎的石子
或者一枚從三百年的古墓中偶然給兔子掘出的銹爛釘子,……
但是一寸的強進終於是一寸的前進啊
一寸的前進是一寸的勝利啊,
以一寸的力
人底力和群底力
直迫近了一寸
那一輪赤赤地熾火飛爆的清晨的太陽!
1941年11月5日,方林公寓。
(選自詩集《無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