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本性

郝本性

郝本性,男,1936年1月生。漢族,遼寧海城人。1965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56年從遼寧海城高中畢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62年在該校考古專業當商周考古研究生,導師為故宮博物院唐蘭院長。

簡介


郝本性
郝本性
郝本性文革前夕畢業。1968年到河南省博物館所屬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工作,長期從事考古與陳列展覽。曾主持鄭韓故城的發掘,研究鄭韓故城出土銅兵器等文物遺存,整理扶溝出土金銀幣,考證出楚國銀布幣與一種新發現的楚國金幣,所寫《關於周代使用銀幣的探索》一文,將中國使用銀幣的歷史大大提前,此文曾在日本大阪學術會上宣讀,並獲中國錢幣學會首屆金泉獎。1974年和1980年分別負責籌辦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全國出土文物展和在美國的中國青銅時代展。1983年至1993年,擔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在此期間,該所每年考古發掘面積與墓葬數量均為各省之冠,每年度全國評選的十大考古發現,該所參評項目一項或二項,常常名列其中。另外,所出科研成果較多並曾獲文化部先進集體稱號。該同志曾主編《華夏考古》雜誌多年,其刊物被評為省優秀期刊,后又獲全國優秀期刊提名獎。他所主編的《河南省漢畫像磚拓片精選集》被江澤民主席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博物館,為此曾榮獲中聯部榮譽證書。
另外曾主編《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第一分冊,收墓誌五百方,有五十餘萬字的釋注。主編《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河南卷),以及主編《中國青銅器全集》第7卷,該書曾獲獎。該同志現為研究員,長期從事商周考古、古文字、青銅器等的研究工作。

人物經歷


一專多能

郝本性
郝本性
郝本性在遼寧海城上完了小學、初中、高中,考大學的時候,準備報中文系。他的歷史老師饒秉凡先生給他舉司馬遷的例子說,你還是報歷史系比較好,歷史學家必定是個文學家,但文學家不一定是歷史學家。因為他與郝本性的父親是朋友,所以郝本性很相信他。在填寫高考第一志願的時候,郝本性選擇了北京大學歷史系,結果考上了。
歷史系分專業的時候,郝本性聽蘇秉琦老師講,歷史只是從書本上來研究古代,考古是從地下這個書本來發現歷史,從多角度研究,而且像候鳥一樣到各地考察。郝本性聽到后就很樂意選擇考古專業。還有一個原因是,郝本性小時候在北京住過,對於北京的古建築、古文物也有接觸,比較喜歡。
1961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學校希望郝本性留校。郝本性在北大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工作了半年,整理歷史系原博物館專門化的一個庫房。後來,北大歷史系主任翦伯贊先生親自到故宮去請業務院長唐蘭先生擔任郝本性的研究生導師。
郝本性學的是商周考古,跟唐先生學的主要是古文獻、青銅器和古文字,在田野考古方面有教研室其他老師指導。
因為國家考慮跟國外交往,除了乒乓外交,文物展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所以在停頓了一段時間以後,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恢復了。郝本性分配到了河南。
在地方上與在北京很不一樣,更多的是根據工作需要從事各項工作,需要“一專多能”。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從事多方面的鍛煉。郝本性跑到新鄭鄭韓故城去搞發掘,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時間待在那裡。在這個時候出土了一批戰國青銅兵器,其中有178件帶有銘文,都是群眾挖出來,他們動員后收集回來。說來有趣,那時候的群眾覺悟高,都踴躍捐獻文物。

改寫音樂史

也是在70年代,郝本性還徵集到周代銀幣,寫了一篇《周代使用銀幣的探討》,獲得了中國錢幣學會首屆金泉獎,因為他把中國使用銀貨幣的歷史提前了。1983年,根據上級對幹部“四化”的標準,他被提拔成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一直干到1993年初。
修建小浪底水庫的時候,他們發現了很多重要的遺存,比如,在舞陽賈湖這個地方發現了裴里崗文化大批文物。它證明,這裡在八九千年前就已經有人從事水稻的栽培生產,使人工栽培水稻的地域擴大到淮河流域,以前認為只有長江流域種水稻。
他們還在那裡發現了十幾隻骨笛。這些骨笛有的七孔,有的八孔,有的六孔,可以演奏七音。我拿著這些骨笛到北京的中央樂團,他們用這隻骨笛吹奏出了東北民歌小白菜》,以往的音樂家認為古代只有五音:宮、商、角、征、羽,這麼早便有了七音,足以改寫音樂史了。
有的墓有兩根骨笛,墓主相當於酋長或巫師(當然也是藝術家),身上還有八個烏龜殼做的東西,裡面裝著石子。一種看法認為這類龜殼是跳舞時的響器,另外一種看法認為是占卜用的東西。每個烏龜殼上面還有契刻的符號,有的符號像“眼睛”,就是甲骨文的“目”字,不止一個字,有不少這樣的符號。他們在論文和報告中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原始文字,這個報告引起爭論。
郝本性他們認為,文字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時期的文字不一定跟甲骨文是一脈相承,它是一種萌芽的原始文字,它不僅僅是契刻符號。

別名鷹城

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是平頂山應國墓地的發現。西周應國周武王的兒子受封的地方,郝本性他們在那裡發現了帶銘文的銅器,其中有一件柞伯簋,這個上面的銘文講,周王周公的後代柞伯與他人進行射箭比賽,周王以十個銅餅作為懸賞。柞伯這邊十發十中,獲得了十個銅餅,為了紀念這件事情,他做了這麼一個柞伯簋。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平頂山以前的歷史只能查到六朝。當地當時正在搞一個城市雕塑,因為出煤,它準備搞一個太陽城標識。郝本性說這沒有特點,凡是出煤的地方都可以叫太陽城,他建議改成鷹(應)城,鷹字在商代就有,後來這個城市的別名鷹城就叫開了。
三門峽這個地方1957年就發掘過,配合黃河水庫修建的時候已經挖了234座虢國墓,是族墓葬的一個典型。1989年,老百姓分了宅基地以後又發現有墓,馬上就有人挖墓盜寶,有人因此暴富。當地有關部門就開始看守。這時還有一些外地人到那裡去盜墓了,有的還帶有武器。河南省文物局的領導通知他們,4天內必須趕到。郝本性就急忙帶人趕去了。當時,公安局抓到一些盜墓賊以後,收回來一批文物,但是,還有一批文物已經流失了。
這時已經是1990年初。
他們發現虢國1號墓是國君的,在裡面發現了一把人工鑄鐵的劍,銅柄,外面罩著玉罩。這把劍後來被譽為“中華第一劍”,因為儘管在商末周初已經有隕鐵做的東西了,但是人工鑄鐵明確出土的這是第一劍。
三門峽市在這個現場建了一個虢國墓地博物館。這個墓的發掘使三門峽市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原來很多人分不清三門峽和三峽有什麼關係,虢國墓地博物館成為參觀時的一個亮點。

歃血盟書

鄭州那個宮殿邊上的一個水溝有一個坑,裡面有一百多個人頭骨。每個人頭骨在眉骨這個地方就被鋸開了。簡單的解釋就是“這就是奴隸社會人吃人的現象”。郝本性通過研究后認為,這不是一般的現象。它是商代前期(二里崗上層時期)商代統治者為了盟誓或者是祭祀,把敵人抓來處死以後,再鋸開,用這個腦殼做酒器,然後舉行祭祀儀式。這種做法既增加它的神秘性,另外對敵人也是一種威懾,這種習俗在北方曾有流傳。
溫縣地方在古代有一座古城叫“州”城。州城外有一個高台。老百姓從前取土常挖出盟書,但沒當回事,隨手一扔,有心人曾收集過一點石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保存了9件。1979年的植樹節,老百姓在河南溫縣西張計村挖出來很多石片,上面有毛筆寫的黑字,小孩拿著這些東西玩。有一個叫侯鎮平的人曾到外地參觀過一些博物館,他看到自己的孩子把石片拿回家以後,認為這個東西很重要,就報告給了縣文化館王館長,王館長又向省里彙報。我和賈峨先生聽說以後就去調查。因為以前山西侯馬曾發現過盟書,所以我們腦子裡先存了一個概念,結果發現這些石片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盟書,於是決定發掘。
發掘時發現,除了埋盟書的坑,還有一些羊坑和玉器坑。為什麼要有羊呢?郝本性分析,第一要取它的血蘸在嘴唇上盟誓,這就是歃血為盟;第二,殺的羊用來祭祀。此外,盟書應當是一式兩份,一份埋在地下,一份存檔在盟府里,每個人都有石片。如果有人不會寫字,就讓人幫忙寫,主盟人要求按他的盟辭寫。主盟人念完,他也得跟著念。大意就是,某某於某天宣誓,不得不服從宗主,如果與反叛一夥,老天或祖先在天之靈就監督他,消滅他。春秋時期屬於宗法社會,氏族家族的人擔心被滅族,另外,對神與祖先的迷信還存在。
所以,主盟人要用這個手段來鞏固內部,打擊敵人。春秋時期的這種盟誓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如果不誠信,盟誓就沒有約束的作用了。到戰國以後,盟誓制度不管用了。戰國時期想約束別人,就採取扣押人質或動用武力的方法。
經過他們研究后發現,這些盟書是晉國上卿韓氏召集的人來盟誓。這種形式在春秋時期經常使用,有記載的就有二百多次,這一次還沒有記載。有時,主盟人會起草好盟書,召集幾千人來宣誓,嘴上要蘸羊血,念完以後盟書與羊埋在地下。有些盟誓是小規模的,像大夫、家臣進行盟誓。比如,郝本性他們發現另外一個坑內有懸書,這個懸書有點像貼大字報或公示,公開攻擊他人。因此,被攻擊的人就組織小規模盟誓,要求知道這個事情是誰幹的,一定要告訴他,如果不告訴的話,將受到報應等等。郝本性正在整理這些盟書,它已被列為國家社會科學重點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