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就業的結果 展開

就業

就業

就業的含義是指在法定年齡內的有勞動能力和勞動願望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進行的活動。

就業界定:一是就業條件,指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勞動願望;二是收入條件,指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三是時間條件,即每周工作時間的長度。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詞語


基本含義

就業,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依法從事某種有報酬或勞動收入的社會活動。
註:
1、就業人口,在我國是指在16周歲以上,特殊職業需要18周歲以上,從事一定社會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其中,城鎮就業人口是指在城鎮地區從事非農業活動的就業人口,包括在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股份合作單位、聯營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港澳台投資單位、外商投資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從業的人員。
2、相關法規
《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勞辦發[1994]289號)
大型人才招聘會
大型人才招聘會
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範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
國家支持勞動者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
本條第二款指的法律、行政法規有《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管理規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個體工商戶管理條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干決定》等。
本條第三款中的“組織起來就業”是指通過興辦各種類型的經濟組織實現就業。國家對這類經濟組織實行在資金、貨源、場地、原輔材料、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照顧的政策。”

相同含義

契約關係:雇傭(大陸常用語:就業)
人才市場
人才市場
是指二個夥伴之間的契約關係,其中一方為雇傭者,另一方為被雇傭者。從法律意義來看,通過雙方契約約定,“被雇傭者”為“雇傭者”(僱主、雇傭人)工作(出賣勞動),並由雇傭者提供報酬的一種法律關係,屬於民法的範疇。
在商界,一個生產機構需要儘力進行產出行為以獲得商業利潤(profit),具體從事這種產出行為的人並以此獲得工資報酬的人稱為僱員、職員
另外,在公共行業(如政府部門、非營利機構)也存在類似的僱員、職員。

新概念

企業界學術界提出了“可就業性”新概念。
就業諮詢
就業諮詢
具體說來,勞動者隨時有“下崗”另謀職業或改變工作崗位的可能,但每個人必須提高自己的“可就業性”,意味著人人都要爭取掌握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專業和技能。
現在,許多行業的僱主和工人們很欣賞“靈活勞動”這個新概念,甚至認為機動靈活的用工方式是“新世界經濟的現實”。一些企業正在向雙軌雇傭制方向發展。其核心軌道是全日制的正式僱員隊伍,輔助軌道是機動靈活的臨時工隊伍,每天約有200萬臨時工在企業里忙碌。同時還存在著規模龐大而又種類繁雜的散工隊,其中有秘書、保安人員、工程師、校長、總裁等,他們靈活地用不同方式(以鐘點計、以天數計、以工作項目計等)為企業或社會服務。
這個散工隊伍約佔勞動力大軍的1/3,到2000年“散工”將超過正式工的人數。
失業人員認為,提高素質(主要是知識的技能),以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是就業的關鍵。
由於對領取失業救濟金有規定期限,所以失業者有儘快找到工作的強烈願望真是一個頭疼的話題。
就是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勞動年齡之內依法從事某種有報酬的社會職業。是勞動者的權利.

就業率


中國城市就業率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轉型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城市最高,發達國家城市稍弱,落後地區較低;
中國:就業率總體靠前,個別較為落後。中國前十名的城市泉州、深圳、惠州、威海、北京、東莞、珠海、溫州、濰坊和廣州依次排在全球第5、9、10、11、14、17、22、26、28和29名。

稅收優惠


2019年2月5日,為進一步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通知稱,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根據通知,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限額標準。
企業招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及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企業吸納稅收政策”的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自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當月起,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標準。
重點群體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就業創業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持《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人員。

就業能力


基本含義

就業能力是指獲得某項崗位的全部能力的總稱。一個人想要順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就業能力包括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

一般能力

一個人的態度、世界觀、價值觀、習慣;
與工作有關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處理與周圍的人和工作環境的關係的能力,如怎樣進行工作,如何與人相處等;
自我管理能力,如決策能力、對現實的理解能力、對現實資源的利用能力,以及有關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識、對學校所學課程與工作中具體運用之間的關係的理解能力。
特殊就業能力是指某個職業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環境所需的某種特殊技能,如一個會計必須具備較好的數學功底,護士需要某種特殊的護理技能,美術工作者必須具備色調感、濃度感、線條感和形象感等。
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在職業活動中都很重要。要成功地從事某種職業,常常需要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的有機配合。如果一個人只有一般就業能力而無特殊就業能力是很難勝任某種職業的,一個不精通醫術的大夫又如何能給病人治病呢。同樣,只有特殊就業能力而無一般就業能力的人也是很難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一個缺乏團結協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人,縱使有多嫻熟的職業技術,最終也會成為職業的失敗者。
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就業能力更為重要。這是因為:1.社會在發展,科學技術的更新在加快,一般就業能力強的人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在掌握新知識、更新技術方面更具主動性與積極性;2.從事某種職業必須具備這種職業所需要的特殊就業能力,因此容易引起個人、學校或單位的足夠重視,而一般就業能力由於與工作的關係不是十分明顯,因而很少被注意到,而事實上,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一般就業能力,許多求職者就是因為一般就業能力不強而未被錄用;3.一般就業能力與失業關係密切。許多研究表明,人們失去工作不是因為缺乏特殊就業技能,而是缺乏一般的就業能力。美國一份有關失業的報告說,失業中的90%的人不是因為不具備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而是因為不能與同事、上司友好相處,或者經常遲到。實際上,這些人失業是因為他們缺乏一般就業能力而不是特殊就業能力。平時我們常說的就業能力通常是指一般就業能力。

技巧

隨著我國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和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臻激烈,對就業者的各種壓力勢必愈來愈大,若要在就業競爭中取勝,擁有一定的技巧也是必要的。
首先要給自己職業定位。
在擇業之前,必須要明確自己“想幹什麼和最擅長於做什麼”,整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專業或經驗,制定兩個或二個以上比較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藐視自己,分階段性進行,職位、工資待遇等等均應循序漸進。如果你真的感到定位無所適從,那你就根據你的興趣或愛好先“拜師學藝”,或先從業“普通工”(無需特殊要求的或作業簡易的工作,如剪線工、裝配工、送貨員等),或請家人、親朋好友當你參謀作定奪。古人云“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職業無貴賤之分。事事皆要有人為,行行都有狀元出。
多渠道捕捉就業信息。
有了目標之後,你就要廣泛收集相應的就業信息,尤其是招聘(工)信息,從網路、報刊、廣播電視,從職業中介機構、勞動力和人才交流市場,也可托熟人、親戚朋友、同學,多渠道獲取謀職信息,為自己拓寬就業門路奠定基礎!
分析對比,鎖定崗(職)位。
從就業信息中,選擇自己的理想職位,然後按此單位招聘(工)要求,與自己現有的能力條件作比較,認真分析自己能否勝任。在此同時,你還必須從網上或通過熟人、電話諮詢等等方式了解該單位的一些基本情況,如單位的性質、從事行業、工作方法和單位的價值觀、經濟效益、工資待遇等等,便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能準確地鎖定符合自己目標的且“力所能及”的崗(職)位,如果僅是關於“年齡、學歷、身體狀況”等條件不符合招(工)聘要求,但經分析這些條件又不影響你勝任工作的,你也可鎖定。一般你至少要鎖定2個職位,3個單位。
做好應聘前的必要準備。
鎖定了現有的單位與職位,你就得做些必要的應聘準備:
1、根據應徵崗(職)位寫簡歷,力求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簡易扼要,特出崗(職)位相關的經歷、技能和榮譽,以便順利獲得面試機會;
2、有計劃地向單位預約面試時間,不同單位約見時間間隔2-3天為宜;
3、溫習應聘職位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鞏固一下專業技巧,避免面試或筆試時不知所措,給人留下“濫竽充數”的印象;
4、不妨預先託人向鎖定單位介紹和推薦自己,尤其當你“年齡、學歷、身體狀況”等條件不符合招(工)聘要求的情況下,但切忌“過火”,弄巧成拙;
5、儘可能地打聽到鎖定單位歷任此崗(職)的人員,向他(她)們討教一下工作要領和經驗,特別是關於面試的;
6、通過上網搜索和實際觀察來了解和加深應聘職業的形象,並以此強化自己。
規範面試的容貌、衣著和言行,塑造職業形象。
1、面試去時,需根據應聘職位修飾一番自己的容貌、衣著,俗話說得好“做什麼應該象什麼”,切忌當管理去的如“癟三”,做普工去的似“老闆”,給人留下不踏實的感覺;
2、時常注意你的言行舉止,把握每一個細節,它是你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你塑造形象和表現自己的機遇。如進辦公室要敲門,看到雜物擋道要摒除,移開椅子要歸位,介紹情況和回答問題時要緊扣主題,發表意見和相互交談時要措詞恰當、多用職業語,等等;
3、要充滿信心,設法通過你的容貌手相、衣著打扮、知識能力等多種形式表現自己,讓對方感到你很象是從事這類工作的;
4、當你某幾個條件不符合招聘要求,但你又是真才實學的,你不妨大膽提出“真金不怕火燒”的試證,讓單位征服於事實面前。
要把單位當成學府,要把工作視為深造。
就業之後,要居安思危,要把單位當成學府,要把工作視為深造,在工作中要不斷地培養自己、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取同事之長補自己之短,學多種知識、習多種技能,有條件還需考取職業資格證書、職稱證書,為自己的晉級、轉業和再就業夯實基石。這樣你才會“是直木做梁,肩負千斤;是彎木成犁,耕耘大地!”
參考資料:《餘姚日報》-袁孝沖《就業也要有技巧》

相關培訓


含義

人才招聘會
人才招聘會
就業培訓通常是由資深HR專家或者擁有豐富求職工作經驗和職業發展規劃經驗的資深職場人士進行求職就業方面指導。隨著高校擴招工作的開展,1999年全國高校擴招了48%;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2005年,全國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2300萬人,規模居世界第一。2010年大學畢業生達到630餘萬人,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2010年待就業畢業生超過700萬。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把解決就業問題當成一個首要任務來抓,北京、天津、上海等23個省(區、市)在2009年陸續出台了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府文件。
招聘會現場位置劃分
招聘會現場位置劃分
“就業培訓面向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所有求職者,旨在幫助他們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提高求職面試技巧就業能力。”國內某就業培訓指導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專業的就業培訓機構應該專註於職涯規劃、求職面試以及職前培訓,有效緩解國內高校對大學畢業生進行的就業培訓指導不足的現狀。同時我認為高等教育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培訓,更好的讓大學生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社會最迫切的需求進行結合。大學生面臨的不再是先擇業再就業還是先就業再擇業的選擇,而是如何擇業如何就業。作為擇業和就業的關鍵內容,職業生涯規劃和面試技巧等在網路里比比皆是,但是充斥著大量粗製濫造的面試技巧分享,常常造成誤導。面試求職不僅是技巧,更是一門系統的學科,是一門知識,系統的進行學習不僅可以讓你在面試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性,更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措施

國內職業培訓市場大部分是針對英語、IT等熱門行業進行的指導培訓,專註於就業指導培訓的機構並不多見。為了讓畢業生能讀懂用好國家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由教育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編寫的《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百問》手冊已經下發到全國每所普通高校。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把推動地方政府大力促進畢業生就業作為2012年工作的重點,通過組織工作督察、以多種方式提要求、編髮簡報促交流等方式,積極推動各地出台地方性政策措施,促進保障大學生就業
2012年11月12日,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四場記者會,介紹中國民生領域工作情況。人社部副部長楊志明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經濟增長放緩對就業的影響開始顯現,2012年1-9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城鎮新增就業增幅從4月份以來有所下降,崗位需求有所減少,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有所增加。
要實現求職者的高質量就業,我們要採取以下更加有力的舉措。
第一,要推動經濟增長、科技進步和產業的升級換代。
第二,引導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
第三,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多年的實踐證明,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的主渠道。
第四,大規模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我們對農民工培訓實施“168”計劃,一年培訓600萬人,給予每人800塊錢的培訓補貼。大學生到企業、到科研項目見習,也給予當地最低工資80%左右的生活費補貼。
第五,解決工、農、商、學、兵的就業,創業問題

畢業生的困惑


通常來講,困繞求職者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的三大困惑往往是:
一邊是並不喜歡的專業領域,一邊是每年逾百萬畢業生待業的嚴峻就業形式,該就業還是該擇業——該如何選擇,又能做何選擇?
簡歷模板下載了N套,卻封封石沉了大海;面試技巧網上搜索了N條,面完后卻再無下文——為什麼學了這麼多知識和技巧,卻還是不能為己所用?
求職講座課聽了N場,場場激動人心卻總是三分鐘熱度;就業培訓班上了N個,卻總找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面試套路——基礎不好,怎能只是臨時抱佛腳?
畢業生面臨的疑惑
畢業生面臨的疑惑
當然,大學畢業生的困惑除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量與需求結構的緣由外也有自身的原因:
一是,自身沒有實際工作經驗,一般忠誠度低,而用人單位希望“來者能做”,欲進行培養又擔心會跳槽;
二是,家長和本人好高騖遠,職業規劃也不明確,盲目攀比;
三是,急於求高薪,沒有認識到單位如同學府,初次工作即為深造與鍛煉。其結果猶如左河水的《鷓鴣天》所云:“歷盡寒窗出校堂,萬千期盼系兒郎。天涯應聘茫茫路,壯志經風道道傷。...悠悠日月臨年歲,心恐無顏見故鄉。"因此,畢業生還應樹立現實的就業觀。

途徑


相關機構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應該如何應對呢?這裡,大學生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擇業期望值,不要訂得過高;要堅持有效的擇業原則,以減少彎路;要選擇好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是繼續學習、考公務員、當志願者、從基層做起?還是自主創業、自我發展?
一些企業設有校企合作部門,受企業委託,開展人才招聘和創業項目招商,幫助廣大畢業生和社會青年到企業就業或選擇適合的項目創業。搭建企業和學校之間的橋樑,積極促進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幫助學校進行相關專業建設和教學。

雙選會

即畢業生雙選會,是由畢業生與單位相互選擇,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簽定三方協議。“雙選會”的舉行可以給雙方更多面對面的機會。

首選

游業的就業容量大、關聯帶動性強、工作方式靈活多樣,使得發展旅遊業成為了政府促進就業的最好的選擇。
容量
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旅遊特徵產業在全國就業總數中的比例,超過了製造業等傳統密集型產業,也超過了房地產、金融等新興服務業。旅遊業的市場非常巨大,2007年中國旅遊業經濟創收超過33600億元,占我國GDP的12.2%,這麼大的市場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是毫無疑問的;旅遊業的就業人員增長迅猛,據統計,在上個世紀最後10年我國第三產業新增就業的7740萬人中,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佔到38%,增速居於前列;此外,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定下在“十一五”期間每年大約新增70萬個旅遊就業崗位的目標,可見旅遊業不僅就業容量巨大,就業潛力也很大。全國旅遊業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達6000萬。
帶動
世界旅遊組織資料顯示,旅遊行業每直接收入一元錢,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遊業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機會,社會就能增加5~7個間接就業崗位。旅遊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寬泛,不僅涵蓋吃、住、行;也包含游、購、娛。國家旅遊局計財司司長吳文學曾表示,旅遊業直接、間接關聯的部門可以多達100多個。據統計,成都市2007年1~9月旅遊新增就業人數達1.4萬人,間接帶動就業達7萬人(不完全統計),很好地說明了旅遊業的關聯性和解決就業的潛力。
靈活
旅遊產業涉及到的領域廣泛,人才的需求也多樣化,根據行業門類和崗位層次的不同,不同層次的勞動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合適崗位。這個產業既需要一些高學歷、高知識的管理、規劃等人才,也需要提供簡單技能的普通勞動力。而且,簡單勞動力需求量往往比較大,這樣還可以照顧到再就業人員、農村人口和弱勢群體的就業。說旅遊業門檻低主要針對這部分需要簡單技能的崗位。另外,由於一些景區運營的季節性很強,相關崗位會有一些階段性和流動性,使得一些崗位的彈性很大,能夠以更靈活的就業形式吸納更多的勞動力。

協議書


使用

簽訂就業協議書
簽訂就業協議書
應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後,須簽訂由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該協議書是轉遞畢業生檔案和戶口關係,辦理報到落戶手續的依據,學校憑畢業生已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派遣畢業生的檔案、戶口等關係。如果不簽訂就業協議書,畢業生畢業后的人事檔案、戶口等關係就可能會被派回到生源地,因此,畢業生在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后,就可與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上除了用人單位蓋章外,還需由用人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蓋章。
畢業生到民營企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等單位工作時會碰到一個具體問題——這些法人實體沒有上級人事主管部門。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到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來解決該單位接收畢業生人事關係的問題。只要用人單位持營業執照和公章到有關人才交流中心免費辦理人事代理開戶手續,就業協議書的鑒證、檔案的接收、進榕落戶、黨組織關係、甚至駕駛員安全組關係等,都可由有關人才交流中心來為用人單位接收和辦理。

解除

就業協議書除了作為學校轉遞畢業生人事關係的依據外,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也具有一定的約束力,畢業生應比較慎重。在對用人單位有一定了解,確定要留下來工作后再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
2004屆的畢業生小李,在2004年5月份找到一份工作,他見很多同學都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就不假思索地與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書,並把協議書反饋到了畢業學校。在公司工作了一個月,小李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就不去上班了。8月份當小李找到一份新工作時,新單位提出要與他簽訂就業協議書,此時,小李遇到了麻煩,學校已根據就業協議書將檔案、戶口等關係轉到了小李的原公司,該公司要求他支付一筆不小的違約金。
由此提醒畢業生,如果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后又覺得不適合這份工作,必須與原單位解除就業協議,並持證明回到學校辦理相關手續,找到新單位,可到其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辦理改派手續,把自己的檔案、戶口等人事關係改派到新的用人單位。

違約

從2005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規定,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後,如畢業生出現違約情況,違約金被限定不超過畢業生一個月的工資。這對於在求職中處於弱勢的畢業生來講是個好消息,用人單位對違約金再也不能“漫天要價”。
這個規定維護了畢業生的利益,但也希望畢業生能講誠信,不要頻繁流動。畢業生在就業之初頻繁的流動,對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某大學2005屆畢業生小陳,正在準備1月份的考研,在校內的一次招聘會上他被一家名企相中,小陳為不錯過機會,便與單位簽訂了協議書,同時也不放棄讀研究生的準備。他在與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備註欄中,加上了“如本人考上研究生,憑錄取通知書,該協議效力終止。”畢業生還可以把協議期內工資的多少、違約時是否交納違約金等易產生糾紛的條款附加上去。同時畢業生需明確,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就業協議書的使命才告完成。

注意事項


1、信息的安全
• 應該盡量通過正規途徑(如學校勤工助學中心)獲取信息。
• 盡量選擇信譽佳的公司應聘;對於那些並不熟悉或沒聽說過的小公司,應徵前先打電話求證是否有此公司,通過工商局網站的信用網、網上帖子對於該公司的評價、或者通過區號+114查詢當地街道辦事處的電話,諮詢該公司的相關情況。
•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聯繫在那個公司工作的師長詢問相關情況以確保信息安全。
2、求職面談要注意安全
• 切記清楚告訴家人或親友面談的時間和地點;
• 初次面試盡量不飲用點心或飲料;
• 注意麵試場地的外觀與對外通道;
• 注意觀察面試者之言行舉止,如有曖昧不清,應立即離開;
• 如需繳交證件,只能交影印本並註明用途而不應給原件;
• 求職面談時,最好有友人相伴,並備有適當的防範器物。
3、平時工作時的安全
• 上班時,衣著,態度,言行均應謹慎
• 不輕言允諾非公務以外的不當要求
• 剛到新公司應先熟悉環境,謹慎處理不熟悉同事的邀約
• 注意公司營運情形,是否僅為空殼公司或別有意圖
• 如需繳交大筆金錢或保證金者,高度警惕(法律本來就規定不許設立擔保和保證金)
4、加強個人信息保密
• 不要將個人的所有聯繫方式都提供給招聘單位,一般提供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即可,最好不要提供宿舍或者家庭電話;
• 接到陌生人的電話,不要輕信其花言巧語,應撥打114進行核實,或者與老師同學一起分析商量;(曾發生過陌生人以各種理由騙同學關機一段時間,然後向家長或學校騙取錢財的事件)
• 對於各種渠道特別是網際網路上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慎重核實,不要輕易填寫過於詳實的個人信息;
• 不要採取“天女散花”的求職方式,對自己不信任的、不規範的公司不要隨便遞簡歷。
招工詐騙案件的主要詐騙伎倆
“招工廣告”招聘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在報刊等新聞媒體刊登招工信息,或在路邊張貼招工廣告等方式,通過電話與受害人聯繫騙得信任,繼而以付體檢費、培訓費、住房押金為名要求其匯款。此類案件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偽造證件在銀行開戶,現金到賬后立即轉走。
“雙簧”招聘詐騙。
指的是一些勞務中介所為了獲取應聘者的信任,與一些騙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夥進行詐騙。即先由中介單位以推薦工作為名收取報名費、服務費,後由騙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裝招聘工人,收取體檢費、服裝費、押金等費用,再編織種種理由拒絕受害人上崗或中途辭退。
“捉迷藏”招聘詐騙。
一些中介部門在醒目地點張貼待遇豐厚的招聘啟示吸引應聘人員上門,在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后稱宣傳的職位已滿,並承諾儘快聯繫合適的單位,讓應聘者留下聯繫方式,后尋找各種借口敷衍。
“流竄”招聘詐騙。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虛假單位的旗幟,在人員流動量大的熱鬧地段租賃臨時辦公地點,以豐厚的待遇條件為誘餌,大張其鼓進行招聘,在騙得多人上當交納一定的報名費后立即攜款逃之夭夭。
“網路”招聘詐騙。
由於網路信息量大、範圍廣,提供了很大的求職空間,成為越來越多人優先考慮的求職途徑。一些網路騙子也就乘虛而入,編織美麗的招聘陷阱,誘騙求職者把錢存入指定的賬戶以達到詐騙目的。
“找關係”招聘詐騙。
即騙子謊稱與某某單位領導或某某局局長是親戚或朋友,可以為求職者打通關係找到合適的工作,以此為借口騙走求職者的財物。
公安機關提醒求職者在求職時必須提高警惕,在面試之前要認真了解招聘單位的相關情況,切勿輕信傳言;儘可能要選擇正規有資質的中介單位,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環境是否固定或正規;慎簽用工合同,不要輕易交納各種費用,以免受騙上當。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政策法規


政策

大力開發人力資源,消除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勞動力市場的第一重分割是城鄉分割;第二重分割是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分割。這一分割通過把人分成不同身份而拒其於特定的市場之外。消除勞動力市場的多重分割,才能整合出一個能更加有效地配置勞動力資源統一的市場。
建立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和培訓體制。大學生就業難並不完全是總量過剩的問題,而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正規的教育體制也應該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不同類型的高校應有不同的定位,不能把全國所有相同專業的學生,都定位在同樣的需求層次上。
加大積極就業政策的力度,不斷提高失業者的就業能力。
實現經濟政策和勞動力市場政策的整合,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擴大就業的最根本途徑當然還是依賴於經濟增長。要使經濟增長中就業的含量不斷增加,就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鼓勵創造各種各樣的就業形式。

法律制度

在市場經濟國家,通常將充分就業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之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促進就業歷來為各國學術界和政府所關注。我國正在著力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自然亦應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促進就業法律制度。在當前就業形式嚴峻的狀況下,這一要求顯得更為迫切。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將為我國解決就業問題提供長效的、穩定的制度保障。
以我國促進就業法制建設提供系統的思路為目的,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論證我國促進就業法律制度構建的現實基礎、理論支持及所應涵蓋的內容等問題,就業解決方法可以分為2個部分。
第—部分——就業的基本理論,旨在為促進就業尋求理論上的支持。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況相比,“就業”與“失業”在學術上有著更為嚴格的、特定的涵義,對促進就業的研究有必要以明確就業、失業的學術涵義為起點。就業問題的現狀是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研究的現實基礎。我國就業問題的出現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的主次矛盾在不同階段又有所區分。要加強制度和政策的針對性,就要對我國的勞動力供需總量、供需結構以及勞動力素質等方面做詳細的分析。就業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它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進步。促進就業在經濟學、社會學、勞動權領域都可以找到相關的理論依據,這些理論依據論證了促進就業實施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同時蘊涵了促進就業的某些價值追求。
第二部分——國外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的比較,意在通過介紹世界較發達經濟國家的就業促進法制,為我國促進就業法律制度提供借鑒。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都有較為健全的促進就業法制和豐富的失業治理的經驗,但因市場經濟模式和具體就業狀況的不同,它們在制定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時各有側重。美國再就業模式屬於“儲備型就業”,即通過對勞動者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其自身素質,以適應經濟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要。英國在促進就業中更加重視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的作用,跟蹤式的職業指導服務和完善的職業介紹的網路是英國促進就業制度的特色。日本的雇傭保險制度在堅持保障失業者基本生活這一傳統的制度功能前提下,強化了失業保險制度的促進就業功能,走出了一條主動型的失業保險的道路。

國際呼籲


2012年10月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錶王民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說,各國應通過擴大就業和加強弱勢群體保護等來促進社會發展。第67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當天就社會發展問題舉行會議。王民在發言時說,在當前形勢下,聯合國應更加重視社會發展問題。各國在推動經濟復甦的同時,應儘可能減少危機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
王民指出,穩定和擴大就業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各國應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實施有利於促進就業的發展戰略和宏觀經濟政策。要大力加強職業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尤其要加強針對年輕人的就業指導和服務。
他強調,加強弱勢群體保護是社會發展的關鍵。王民說,多重危機面前,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處境更為艱難,農村和邊遠地區貧困狀況加劇。各國應努力減少金融危機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社會救濟水平的衝擊,通過政策傾斜增強其應對危機的能力,加大扶貧力度,促進社會和諧。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支持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在減貧、促進就業、保障弱勢群體權益等方面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更為嚴峻的形勢。他呼籲發達國家拿出政治意願和實際行動,認真履行對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兌現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和技術轉讓承諾,切實減免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避免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與發展中國家攜手合作,共渡難關。

兩會關注


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呼籲,用人單位利用這個時間點,逆周期而行,提前進行人才儲備,有針對性地投放一些計劃,為企業以後的發展打下更好的人才基礎。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會主委高小玫提出《保就業促發展,加快靈活就業立法進程》的建言,以期通過立法,為新業態從業者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