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
聚落
徠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聚落”一詞古代指村落,如中國的《漢書·溝洫志》的記載:“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聚落是聚落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村落,人們聚居的地方。
《漢書·溝洫志》:“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時至漂沒,則更起堤防以自救。”
燕山深處 鄉村聚落
唐 薛能 《凌雲寺》詩:“萬煙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誌二》:“甲峒 者,交趾 大聚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游日記一》:“又西下,升陟隴壑,共七里,得聚落一塢,曰 白水鋪。”
章炳麟 《五無論》:“國界雖破,而聚落猶未破,則殘烈之戰爭未已。”
聚落模擬
世界上的聚落千差萬別,大小相差懸殊,大至擁有上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小到只有三家五戶的小村落。鄉村是以農業活動和農業人口為主的聚落,規模較小;城市是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聚落,規模較大,是一定地域範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類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由鄉村發展而成的。
聚落約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中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逐漸演化。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以氏族為單位的聚落是純粹的農業村社。進入奴隸制社會後出現了居民不直接依靠農業營生的城市型聚落。但是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商品經濟不佔主要地位,鄉村聚落始終是聚落的主要形式。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後,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廣泛發展,鄉村聚落逐漸失去優勢而成為聚落體系中的低層級的組成部分。
聚落通常是指固定的居民點,只有極少數是遊動性的。聚落由各種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綠地、水源地等物質要素組成,規模越大,物質要素構成越複雜。聚落的建築外貌因居住方式不同而異。例如,婆羅洲伊班人的大型長屋,中國閩西地區的土圓樓,黃土高原的窯洞,中亞、北非等乾燥區的地下或半地下住所,某些江河沿岸的水上住所,游牧地區的帳幕等,都是比較特殊的聚落外貌。
聚落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態,它受經濟、社會、歷史、地理諸條件的制約。歷史悠久的村落多呈團聚型,開發較晚的區域移民村落往往呈散漫型。城市型聚落也因各地條件不同而存在多種平面形態。聚落的主要經濟活動方向決定著聚落的性質。鄉村聚落經濟活動的基本內容是農業,習慣上稱為鄉村。城市聚落經濟活動內容繁多,各種經濟活動變數間的關係,反映出城市的功能特徵和性質。
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
早期人類的聚居地一般都選擇在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比較優越、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的地點。例如,中國陝西藍田猿人的遺址,就在一條河流最高的階地上,當時那裡的氣候溫暖濕潤,有較多的動物可供捕獵(考古發現被捕獵的動物種類就有42種)。隨著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人類活動的領域不斷擴大,由熱帶、溫帶逐漸擴展至寒帶,創造出各種形式的聚落環境。
聚落的民居建築,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便於從當地取得建築材料而創造出來的,其不僅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也有顯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用當地便於取得的冰塊構築的小冰屋,牆體很厚,有利於保持室內的溫度;中國黃土高原有堆積很厚的黃土層,那裡的氣候相對比較乾燥,當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黃土層挖鑿成窯洞;中國新疆地區氣候乾燥,風沙大,建成平頂房,其屋頂可以用來曬莊稼;中國及世界上的一些熱帶地區,因炎熱多雨,比較潮濕,一般都建成雙層木樓或竹樓,通風較好,人居住在樓上不僅比較涼爽,而且也相對比較乾爽;中國東北地區因氣候寒冷,一般都建成牆體較厚且有火牆火炕的居室,那裡風比較大,所以窗紙都貼在窗外。有的民居則是適應於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而創造的,如中國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創造出大土樓的特色建築。
除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外,還有介於二者之間的城市化村和集鎮等聚落類型。
所有的城市與聚落都是住居的延伸,住居的集合就是城市,就是聚落。共同幻想創造了每一個聚落與城市。傳統是不分地域的。傳統不屬於某個國家和民族,它是一個國際性的概念。
聚落遺址
(圖馬斯)尼泊爾:是尼泊爾的一座可以望見喜馬拉雅山脈的位於谷底的聚落。這種橢圓形平面的住宅是極少見的。山谷里有獨特的黎明,因為可以看到照在山頂的光,所以感到早晨太陽在西邊,傍晚太陽在東邊,方向是顛倒的。
(阿爾達坎)伊朗:是顯示的是矗立在伊朗沙漠周邊的小城市中的換氣塔群,換氣塔豎立在住宅的房間或中庭,促進空氣的流通。住宅擁有種著果樹的中庭,是極為完整的構造。
(巴亞哈德)伊朗:是伊朗的“人工綠洲聚落”的一例,聚落中的屋頂在強烈日光的照射下,形成了燦爛的波動。住宅的每一間房間都有一個圓狀的屋頂,它們在相互分隔開來的同時,在形態上又有微妙的差異。因此形成了一種非機械性的,連續的同時又分段的三次元的波動形狀。這可以解釋為對稀少的水資源的憧憬,也可以解釋為對光的讚歌。
聚落
(順佩爾克)捷克:在山的頂點處分佈教堂或清真寺,周圍布置住宅,低處建造城牆,具有這種形態的聚落和小城市,就很具體地體現了向心空間的含義。這種形態的聚落在歐洲、非洲都可以看到,因此,地形概念是不同於氣候分區的領域概念,是一種微觀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視點。
(塔贊托托)摩洛哥:這張是阿特拉斯山中的柏伯爾人的聚落。分散在這裡的聚落群,其中的幾處可以同時映入眼帘,可以看出區域不同的色調有微妙的差異。
(伊夫尼)摩洛哥
(貢拉拜代里)印度:印度的聚落,可以理解為由外邊緣向中心神聖感依次增強的場。
(達布萊宗)尼泊爾:是一座遙望喜馬拉雅山脈的尼泊爾聚落。高度差使山看上去像雲。
(庫赫蘭)葉門:是葉門的聚落。
(魯貢賓)布吉納法索:是“西非的熱帶草原”的一例。樹木和建築物的高度關係恰到好處。
徠(科爾丘拉島)克羅埃西亞:是坐落於亞得里亞海海角科爾丘拉島上的一座聚落。
(伊夫尼)摩洛哥
再次,對聚落遺址區域包括生產區的界定,除考慮地形地貌、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及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外,還可以參考同時期聚落遺址的分佈密度來確定。即同時期兩個相鄰聚落遺址的中間距離可能就是它們各自活動的最大區域範圍。國外學者提出的遺址區域分析法雖在理論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有關標準如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遺址區域範圍內所有資源可以供養人口比例的最大臨界點等,往往難以確定,可操作性不強。
不過,人類活動及其發展往往是極為複雜的。有時,一些聚落特別是城鎮類聚落,其形態變化與聚落使用者的變化常常會出現不整合的現象。這是因為這些聚落被新的人群佔領或僅僅更換了統治者時,原有的房屋建築等往往會繼續沿用一個時期,而後才開始進行比較徹底的改造,有時甚至僅進行局部改造而不徹底改變聚落的基本形態。在研究夏商周時期的遷都現象及政權更替時的城址時,應當充分估計到這種現象存在的可能性。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佔領者在佔領過程中及開始佔領后即肆意毀壞原有建築、繼而又大興土木的情況存在。
城市聚落
“聚落是人類活動的中心,這既是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場所。”(金其銘《聚落與地理》南京師大)聚落作為人類適應、利用自然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聚落的外部形態,組成形式無不深深打上了當代地理環境的烙印。同時,聚落是地表上重要的人文景觀。其建築用材,所佔位置,發生髮展的原因,反映了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綜合關係。聚落可分為鄉村和城市,兩者都受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鄉村聚落更能體現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
地形對鄉村聚落的影響十分明顯。平原地區聚落較為集中(多為集村),規模較大,聚落住宅排列有序,形態多為團狀;山區的居民多依山建築居民點,高矮參差,成為一種山村或山區集鎮。如苗族的吊腳樓,即依山而住,整個樓房的前房的前半部是用木柱撐在斜坡上,鋪以木板,再在上面建造住宅,遠遠看去好象懸空一樣,整個村寨顯得雄偉險峻。而且山區的許多住宅多用石料建築,就地取材形成一種特有的聚落外觀;山區的村落一般規模較小,且聚落住宅排列雜亂無章(多為散村)。
各個地區降水量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房屋建築的形態,這在農村中反映最為明顯。一般說來,降水豐富的地區,聚落住宅房屋多為斜頂,有利於雨水下流,降水越豐富,屋頂坡度越大,而且降水較多的地區,一般也較潮濕,聚落住宅還要防潮,所以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民居建築多採用木竹架空式,即“干攔式”結構(也就是俗稱的吊角樓)以利於通風、消暑、防潮。而在降水較少的地區,聚落住宅的屋頂坡度較小。在氣候資源特乾旱的地區甚至屋頂都是平的。
此外,我們還不難發現:降水較多地區,如中國南方屋頂出檐長,可以使屋頂過多的雨水下泄時“射程”遠,有利於保護牆下不被雨水沖蝕;而降水較少地區,如中國北方屋頂出檐較短,因為他們無雨多之憂。從屋檐口看,中國南方屋檐口向外挑出很多,這既能避雨,又能遮陽之功效;而中國北方屋檐口向外挑出較少,也因無多雨之患。
氣溫高的地區,聚落地區牆壁較薄,房間較大,窗戶較小,從而達到防暑的效果;氣溫低的地區,聚落地區牆壁較厚,房間較小。再就合院式民居而言,中國北方多為分散式,南方多為聚合式,因為東北、華北氣候寒冷,冬天日照角度小,為了爭取較多的陽光,故分散房屋,加大院子,以增加陽光接觸面,延長日照時間,並且很注重房屋的朝向(多為座北朝南),而到了長江流域與華南地區,光熱充裕,為減少日照,故合院採用聚合式,中庭狹小,以便遮陰,南方地區的房屋朝向也較亂。長江三角洲地區,民居為適應該地潮濕炎熱氣候的需要,房屋建築採用敞廳,天井通廊等開暢通透的布局,牆的外面多抹白灰以減少陽光的吸熱效應。青藏高原晝夜溫差極大,終年風強雨少,故採用石造的平頂厚牆建築,白天利於厚牆吸熱,到了夜晚厚牆散熱,恰可增溫去寒。在冬季寒冷的地區,為了避免寒風的侵擾,避風的牆壁往往不開窗。如中國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風,因此窗戶一般不朝北開,門也是朝南開的。
聚落一般盡量靠近水源,特別是有方便清潔的生活用水,故多沿河流兩岸、湖泊四周分佈,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觀。在沙漠地區,聚落則分佈在綠洲地區或取地下水方便的地區。即使在中國廣大的濕潤地區,聚落分佈也明顯受到用水的影響,在水源供給充足、水網稠密的地區,聚落比較集中,規模較大。在水源供給匱乏,水網稀疏的地區,聚落比較分散且規模較小。如在江南地區,聚落一般分佈在山麓和開闊的河谷平原,這與居民用水等有關。山區的孤村或寺院也多建在泉水出露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河網密布村莊之間多靠舟楫往來,很多村莊皆沿河分佈,臨水建築,真可謂“人家盡枕河”了。
影響村莊聚落的因素除自然地理環境外,還受社會經濟文化因素的制約。如農業生產方式,經濟發展,傳統風俗習慣,文化背景等。總之,影響鄉村聚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鄉村聚落的形式、發展、衰亡都是某種主導因素與其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傑作。
從農業聚落,到寺廟聚落,再到中官聚落,中關村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從高校聚落到科技聚落,中關村又經受了近現代文明互動的考驗..
居民以農業為經濟活動主要形式的聚落。在農區或林區,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區,定居聚落、季節性聚落和游牧的帳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漁業區,還有以舟為居室的船戶村。
一般說來,鄉村聚落具有農舍、牲畜棚圈、倉庫場院、道路、水渠、宅旁綠地,以及特定環境和專業化生產條件下的附屬設施。小村落一般無服務職能,中心村落則有小商店、小醫療診所、郵局、學校等生活服務和文化設施。隨著現代城市化的發展,在城市郊區還出現了城市化村這種類似城市的鄉村聚落。
規模大於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聚落。城市一般人口數量大、密度高、職業和需求異質性強,是一定地域範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一般說來,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廠等生產性設施,以及較多的商店、醫院、學校、影劇院等生活服務和文化設施。
中關村是"海淀台地"上的一個小村,在這個村附近已多次發現新石器晚期的器物.《北京考古四十年》雲"海淀區中關村,西山和朝陽區立水橋,出土了柳葉形細石器和石片".1956 年在北京大學佟府甲3 號院內出土一件做工精巧的磨製石斧。同年在中關村及海淀一帶"採集到完整與殘損的石器一百多件,廢片廢石二百塊左右".1997年在北京大學理科樓群工地上出了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大約在5000年前,遠古先民們就居住在校園內小湖北岸。在這裡出土了石器10餘件,陶器20多個,陶片100多件,石器製品中有石磨盤,磨棒,石鑿等,還出土類似砍刀的器物和木樁,反映了農耕文化的特徵,為我們提供了中關村史前人類活動的證據.
1955年,中關園修建北京大學教工宿舍工地中,發現瓮棺一座,為正南北方向,長0.5,寬0.3米。瓮棺是由兩件"魚骨盆"類的陶瓮相對接而成,北端用素麵泥質灰陶片覆蓋其上,棺內屍骨已腐朽,雖無任何隨葬品,但從魚骨盆可以窺探戰國時期的制陶技術。在中關村北成府高台地上挖出灰坑多座,出土過一些陶器殘件和繩紋陶片。大量的遺跡出現,反映了西漢時期生產發展的狀況,農業聚落當形成於此時. 中關村是北京早期發展過程中通往居庸關古道的所經之地。遼金時期,中關村在都城的北郊,又成為通往帝王遊獵避暑行宮的必經之地。元明時期,中關村在都城的西北郊,是達官貴人建造園林之處。直到清代和民國,中關村都沒脫離農業聚落的框架。此間的先民們從"男耕女織",到"勸課農桑",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一直到20世紀,都沒能直起腰來.
寺廟是宗教信仰本土化和具體化的產物。中關村寺廟興建,以明代時期最為突出。從永樂四年(1406)開始,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北京城,到永樂十八年(1420)初步完工。是年九月,下詔改北京為京師。十九年正月,成祖朱棣駕臨奉天殿受朝賀,正式遷都北京。海淀屬宛平縣,其位置在京城的西北部。海淀鎮的"東北"是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周邊皆廟宇。其東南為保福寺,正德十一年(1516)建."內經廠提督僧錄司左善世"鼐公駐錫於此,圓寂后建"鼐公禪師靈塔".萬曆三十九年(1611)重修時鑄鐵鐘。西南為天仙廟,權貴宦官陳慎齋路過此廟"有所棲也".見該廟頹敝,規制不廣,遂捐款買地,誅茅伐石,聚材糾工,拓而新之,工起隆慶五年(1571)二月,告成於隆慶六年(1572)八月。西北為成府村,有廣惠宮,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又稱剛炳廟,為紀念在"靖難"之役中立有戰功的太監剛炳而建。該寺坐西朝東,鐵磬一,有"嗣教弟子郭慶元萬曆二十八年(1600)造"等字。南面有紫竹林,坐北朝南,殿宇3楹,還有太平庵等,均建於明代。東北為柳村,建有長春寺,鐵磬一,有"敕賜瑞光寺供奉"等字,蓋後人移置茲寺。還有觀音庵,鐵鐘一,系嘉靖三十九年(1560)觀音庵住持寧惠,惠善鑄. 明代寺廟,宮庵頗多,佛道安然相處,使這個地區成為寺廟聚落。寺廟是人,神共居的場所,外觀莊嚴,結構幽邃,給人以神密感.
明季以降,清廷一方面承襲明朝遺制修葺寺廟,一方面對於開國戰將予以表彰。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月,在保福寺村立有《額色諭祭碑》.康熙四十八年(1709),玄燁賜給皇四子胤禛一座圓明園。雍正二年(1724)建圓明園八旗護軍營房八處。雍正三年(1725)后,圓明園正式成為清帝"園居"理政處所,平民百姓絕不敢涉足。乾隆年間,挾雄厚財力,在北京西北郊大興土木,形成了以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為中心的"眾星拱月"的壯麗局面在圓明園的周邊除了護軍八旗還分佈著很多賜園和服務機構。其中在圓明園的東南隅有大學士傅恆的交輝園,和珅的淑春園。服務性質的單位有侍衛營,包衣三旗和中官官房。中官官房建於成府村南邊的西側靠近海淀鎮(今北京大學五四操場一帶)的地方。成府村東有一塊地,其北半部建有中官義地,南半部建有剛 炳廟。海淀形成中官聚落海淀台地上,西山橫卧,河流環繞,常被選作"陰宅"之"佳城".嘉慶六年(1801),德明因"奉上惟勤,執事有恪",去世后在保福寺立有《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恪勤公德明碑文》.嘉慶二十二年(1817).蘇楞額充任工部尚書,在成府西南處(今稱東大地)建造宅園,稱"蘇園"或"蘇大人園".原先建在這裡的中官官房,一部分木料磚瓦運往圓明園改建值房,一部分木料磚瓦拉到東大地連界東邊,建中官官房和鋪面用房.1928年6月,中關村划入北平市轄域,屬北郊區。同年制印的《最詳北平四郊圖》中記為"中關"地名.
1932年《北平市自治區坊所屬街巷村裡名稱錄》稱"中關村",屬第15自治區第 22坊.1940年成書的《北京西郊成府村志》稱曾"鐘關兒",憒憾的是未正式出版.1948 年北平市設18 區,區下設保."中官"曾屬三才堂段管轄。下屬11個甲,藍旗營分為第1,2,3,4甲,中官分為第5,6甲(共40戶人家),藍旗營以南分為7,8,9,10甲,三才堂為11甲.1949年春,廢除保甲制,第18保改為18村,11個甲改為11個閭,中關村歸成府村管轄。其四至:東。至藍旗營西門外,即科儀中心;南至北保福寺的北頭,即四環路以南;西至燕京大學東牆果園以東,即中關村大街以東;北至成府村村南;邊界是一條由西南向東北的斜線,後來取正為南北,再拐為東西向,即成府路.1950年改18村為保福寺村,1951年改為保福寺鄉.1953年出版的《北京市街巷名稱冊》稱"中關村",門牌終止號碼為 28,屬海淀分局大鐘寺派出所管轄,備考中注"是北大中關園宿舍".
中等教育階段以上的專門教育,稱高等教育。中國古代太學,算學,律學,醫學等都屬高等教育性質.京師大學堂是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始. 宣統三年(1911)四月二十九日,清政府利用美國政府"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興辦了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堂,校址在清華園內。辛亥革命后,更名清華學校.1925年開始辦大學部,1928年改建成台灣清華大學. 它培養了中國較早一批接受現代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燕京大學是美國在中國創辦的教會高等學校之一.1916年由北京通州協和大學,北京匯文大學,華北女子協和大學組合而成.1919年定名為燕京大學,以淑春園和勺園故址作為校址,實行男女分校.1925年遷入海淀新校舍,始行合併,被譽為"作家的搖籃".清華,燕大同屬高等教育設施,此地遂形成高校聚落。兩校一文一理,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學問互補,學術有交流。地理上一東一西,雙峰並峙。成府居其中,不但為清華,燕大教職員工提供住地,而且有很多商店,飯館,為清華,燕大提供購物或餐飲場所,把兩校師生聯繫起來。這種"紐帶"作用,向南蔓延到中關村,藍旗營,保福寺,海淀鎮。尤其是這兩個高校,"科學,民主,自由"的校風,影響了周圍村落的風氣.
解放戰爭時期,清華,燕大兩高校中革命力量佔有優勢,素有"小解放區"之稱。清華園裡,未名湖畔,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學者,巨子,其文字熟練,優美,其內容精深,凝重,宛如清澈小溪漫過心頭,又如多年陳釀回味無窮,不知影響了多少代人.
1951年,國務院文教委員會考慮在北京修建近代物理所和地球物理所.竺可楨等認為科學院的研究基地應靠近清華和燕京大學,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已有交通條件和電力設備。科學家的首倡是慎密的,是在精心設計中關村.1952年2月,春寒抖峭,中關村科學城大規模建設全面展開。優先工程是近代物理,地球物理和應用物理的大樓。其中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樓,俗稱"原子能樓",是中關村科學城中第一樓.1953 年底,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樓竣工,次年1月遷入新址."原子能所"成為科學城振翅沖霄的起飛點。原於能樓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的搖籃,是當今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祥地。科學院原有近代史所,經濟所,語言所和考古所。為使這幾個所離人民大學近一些,打算把它們從城裡遷過來。於是就在近代物理所西南角上蓋了四排二層小樓,一個小樓一個所,被稱之"四所".1953 年 10 月,中華地理志編輯部進駐"四所"最南面的那一座中國科學院,經過幾年建設,已把中關村變為科學城,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形成"金三角"."一院兩校"(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是"金三角"的支撐點。中關村就在這"金三角"中,"中關村"這三個字就成為科研和教學的象徵.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大潮直接激發了中關村這一以中科院,北大,清華為代表的中國最大的高智力知識密集地區.
中關村地區以兩通(四通,信通),兩海(京海,科海)為代表的新技術企業發展到40家,形成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骨架.1987年12月,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企業共148家.
1988年5月10日,國務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劃定以中關村為中心的100平方公里範圍為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並賦予優惠政策1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