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夢語的結果 展開
- 台灣著名當代作家
- 2015年樂正綾演唱的歌曲
- 夢語
夢語
台灣著名當代作家
夢語,台灣著名當代作家,國家一級作家、編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天津文聯副主席,原天津今晚報總主編、上海時尚周刊總主編。
出生於台灣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後來隨父母來到大陸,定居上海,后又移居天津。
1975—1979年就讀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后留學英國,法國學習歐洲文學。回國后,擔任天津日報總編輯,兩年後,辭職,從此開始了他浪漫的、悠閑的自由作家的生涯。
1979年出版了第一本個人回憶性散文集《風飄過的日子》
1980年在《詩刊》上發表抒情詩《月亮的憂慮》
1980年出版長篇小說《逝》
1983年出版個人情感經歷雜說《檸檬巧克力》
1987年移居紐約
同年出版散文集《自由女神》中篇小說《從天津到紐約》
1990年獲矛盾文學獎
1991年受聘哈佛大學中文、中國歷史教授並著《中文學習大綱》
1995年出版長篇小說《誰給我一秒的生命》
1996年受邀《大明宮詞》編劇
1997—1999年政協委員
2000年出版五部長篇小說《who is it》《背後有人》《斷翅蝴蝶》《明天會有我嗎》《擦肩而過的是不是成功》
2001年出版兩部回憶小說《大學6年》《廈大的時光》
2002年獲文學終身成就獎
2003出版《獲獎前後》
2004~2006歷時兩年,著成96萬字的《他們的文學夢》概述了數位文學家的辛酸歷程,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夢語[台灣著名當代作家]
作者:愛達丘耳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愛達丘耳本名李保安。“全國職工教育先進教師”榮譽獎章獲得者。是一位正規學歷不足初中,靠自學成才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的人。受學歷影響,是副教授職稱。早年從事哲學教學工作,后因政治原因(右派)轉向數學專業。曾以召集人身份主持過東北三省職工大學數學研討會,發表論文多篇;還曾多次參加高等數學教材的編寫和審稿工作,並任組長。富有傳奇色彩的特殊經歷,使他成為兼通文理具有獨立批判精神的學者和能夠產生“源生思想”的思想者。他創立了“智慧相對論”和“文明進化論”。《沿著愛因斯坦的足跡繼續前行》(暫定名)是他向著當代理論物理學最前沿——“統一場論”發起衝擊的另一部力作。
關於《夢語》的介紹
——代前言
《夢語》是一部篇幅很長的書。它的內容是什麼?它是一本什麼性質的書?它有哪些特點?在您閱讀之前,向您介紹如下:
先說說書的名字,從字面上看,《夢語》就是夢話,就是白日說夢,書的作者即使不是精神病患者,至少也是神經不正常的人。既然如此,對於書中的文字讀者不必過於認真。凡是讀者認可的觀點您就採納;凡是讀者不認可的觀點,盡可批評指正;凡是讀者認為屬於人人皆知的閑話,或者是無稽之談的廢話,不妨只當茶餘飯後朋友之間侃大山,一笑了之。至於本書的副標題“智慧相對論”和“文明進化論”基本就是全書的內容,讀者只有讀完這篇介紹之後才能夠有所了解。
《夢語》是什麼性質的書?如果按目前的圖書分類,它既不是文學藝術作品,也不是某一個學科的學術專著。雖然它不是百科全書,但它的內容卻包括了哲學、數學、邏輯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中若干理論問題。對於歷史、藝術、倫理、天文、地理、生物、法律、管理、物理、化學等學科也都有所涉及。在人類浩瀚的書海中,曾經有過類似的書籍;例如,基督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古希臘柏拉圖撰寫的關於蘇格拉底的《對話錄》,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笛卡爾的《方法談》,馬克思的《資本論》以及奧古斯丁、康德、羅素、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達爾文等人的著作。《夢語》也屬於這個類型的書,儘管《夢語》和那些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巨著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正如趙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把手電筒列為家用電器那樣,其道理是同樣的。《夢語》就是一個小手電筒,雖然它無法和冰箱、彩電、電腦……之類相比,但說它屬於家用電器也還說得通。正是基於這樣的道理,作者才把《夢語》和那些經典巨著說成是同類性質的書。
其次,介紹一下書的內容。《夢語》全書由兩篇構成。第一篇,知識真理篇,主要內容是“智慧相對論”。這是對古今中外人類智慧成果的宏觀研究。哲學、宗教、邏輯、藝術等人文科學與數學等自然科學乃至偽科學都納入研究之中。主要是針對這些領域中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進行新的探索。如果說它是一種另類研究也未嘗不可。所以把這部分內容稱為“智慧相對論”,這顯然是受愛因斯坦物理學相對論的影響。愛因斯坦研究了光速的絕對性,以此為前提得出了時間空間與運動的相對性(鐘慢尺短效應)。《夢語》作者發現,人類智慧成果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以物理學數學為代表的自然科學是“唯有此理”有統一答案的絕對性知識;以哲學、藝術、法學為代表的知識是“各有其理”的相對性知識。就智慧本身而言也有其兩面性,它既能促進仁愛也能加大貪婪。這就是把第一篇稱為“智慧相對論”的主要原因。第二篇,理想社會篇,主要內容是“文明進化論”。該篇首先對人類歷史中出現過的各種理想社會方案——奴隸制的、封建主義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共產主義的,乃至宗教的各種理想社會方案作了一次總結性的評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個“超人大同世界”的理想社會方案。為了探索“超人大同世界”的可行性,又特別深入地研究了人性問題,人類社會演化趨勢問題,並且設計了演化的數學模型。本篇最後還對地球人的未來提出了若干設想。在第二篇當中始終貫穿一條主線,這就是人類社會始終是演化著的。這種演化可以看成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繼續。猿人——古人——今人——超人就是這條主線上的幾個重要節點。相應的則是原始群——古代社會——現代社會——未來理想社會。這種進化並非是直線式的,而是朝著未來理想社會方向趨近的極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存在周期性的進化與退化的波動過程。這種進化的終極原因與生物進化完全一致,都是由於基因作用所致,所以稱這部分內容為“文明進化論”。
《夢語》有什麼特點?這是重點介紹的內容。
原創性是《夢語》的第一個特點,也是它最大的特點。《夢語》每一章中的主要論點或論證方法都是與眾不同的。不論對這些獨創性內容讀者是否贊同,但它肯定是讀者從未聽到、從未看到的另類學術觀點。如果用“破天荒”來形容這些觀點或方法也並不過分。現在就舉出幾個實例,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另類觀點或方法。
一、關於傳統哲學方面的爭論,如本體論中是否存在上帝問題,認識論中是否存在絕對的客觀真理問題。常見的論點不外是肯定和否定兩種意見,並以此成為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誌之一。還有少數二元論、即調合併結合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一種觀點。《夢語》中把這種追問,再追問,直到不能追問的問題稱為終極問題;並且在哲學史上第一次用數學中的無窮大和無窮小構建了上帝問題和真理問題的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證明了這兩個問題永遠是正方不能證實,反方不能證偽的問題,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這種證明方法肯定是從未有過的創新之舉。
對於未來哲學的命運,《夢語》認為:“哲學”與“哲學問題”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如同極地的冰山融化到海洋中那樣,“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它的消解是不可避免的,但融化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橫向科學中的哲學問題將會以“某某哲學”的形式長期存在。
二、在論證了哲學終極問題的爭論永遠是各有其理的基礎上,《夢語》還論證了另外兩類知識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存在統一答案的知識。其一是由體驗活動得到的“會意知識”(例如關於表演藝術的知識);其二是由價值判斷產生的“應該知識”(例如是否應該允許開設博彩行業?)。《夢語》在論證這兩種知識永遠不可能有統一答案的同時,還提出了“主流”與“非主流”的概念。指出主流與非主流的區別並不代表是非正誤的區別,而是實力(權威、人數、暴力等)較量的結果。從而否定了主流觀點就是正確觀點的習慣認識。
三、在言傳的知識中按回答問題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是”的知識(是什麼?是如何?是怎樣的?)和“應該”的知識(應該什麼?應該如何?應該怎樣的?)。“是”屬於事實判斷,研究的是規律;“應該”屬於價值判斷,研究的是規則;前者是“唯有此理”,後者是“各有其理”。雖然這種劃分並非完全是《夢語》所獨創,但是對於二者之間是否存在通約之橋(二者之間的聯繫)問題卻是眾說紛紜。《夢語》獨創性地提出,在“是”與“應該”之間存在人性和理性兩座通約之橋,並給出了有說服力地論證推理。
四、人類關於形式邏輯地研究,已有幾千年了,邏輯是人類探索未知領域十分有效的工具,但由此也產生了“邏輯崇拜症”和“邏輯萬能論”。《夢語》在肯定邏輯功能的同時,指出了邏輯的局限性;指出它只適用於抽象思維,不適用於形象思維。還指出,即使是抽象思維,如果遇到處理無窮集合的實際問題,也會發生邏輯失效的現象。關於形式邏輯的這種局限性是任何邏輯書中從未見過的觀點。《夢語》打破了“邏輯萬能論”。
五、什麼是科學?這也是眾說紛紜的問題。目前多數學者都把科學的定義和真理或客觀規律聯繫在一起。《夢語》認為,如果把科學的定義和真理、客觀規律這樣的終極問題聯繫在一起,對於什麼是科學這個問題就永遠不會有明確的結果。《夢語》提出了“科學是迄今為止尚未證明是錯誤的知識”這樣的科學定義。同時對科學的證明原則也作了界定,從而把“用耳朵聽字”之類的偽科學與科學區別開來。《夢語》還對“否定證偽”(沒有證明是錯誤的)和“證實”(證明是正確的)二者的異同作了分析,進而把“科學是已被證明是正確的知識”這類的科學定義也否定了。此外《夢語》還首創了“純科學”(例如物理學)“准科學”(例如法學)“前科學”(例如中醫經絡學)這些獨特的概念,使之與“是”的知識和“應該”的知識相對應。《夢語》對什麼是實證方法,實證方法與實驗方法的關係;科學結論的必然性與或然性以及“科學是把雙刃劍”和如何看待“克隆人”這類前沿問題等等也都提出了新的觀點。
六、關於人性的爭論是古今中外爭論幾千年的老問題了。中國有“性本善”與“性本惡”之爭;外國有“X理論”與“Y理論”之辯。《夢語》關於人性的研究方法與傳統形而上學的邏輯推理或枚舉個別案例進行歸納證明的方法完全不同,採用現代生物學、動物行為學、人類腦科學等自然科學成果,得出了人性問題不屬於“各有其理”問題,而是屬於“唯有此理”的純科學問題的結論;創造了關於人性的六個命題,即“自利性”“智慧性”“複雜性”三個公理和“乘法定理”“乘方定理”“除法定理”等三個定理。這六個命題不僅是獨創的,而且幾乎達到了歐氏幾何學那樣的精確和完美。眾所周知開普勒行星運行三定律開創了近代天文學理論;牛頓力學三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作者認為關於人性的六個命題(三公理、三定理)在人文科學中能夠起到類似的作用。此外《夢語》還對人性的社會化(人的社會性)進行了探索,創造了“人性社會化區間”這樣新的概念,對人性的自然本質和社會化影響之間的關係作出了科學的闡述。
人類本性能否改變,尤其是未來的人性能否改變;如果能改變,將會是怎樣的改變;這是世界性的難題。《夢語》從社會學、系統論、進化論、遺傳理論、社會生物學、動物生理學及基因工程和腦科學等多學科角度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論證;得出了未來人類本性,很可能繼續沿著善良仁愛方向進化這樣的科學結論。這是目前國內、國外學術界尚未見過的學術成果。
七、人類所有自主性行為,最終極的目的都是為了快樂。這就是《夢語》中的“快樂原理”。《夢語》創造了“個人極樂差”等這樣一組新概念(個人極樂差=理想慾望—現實結果,可簡寫為),如果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個人極樂差)求和,則得到“社會極樂差”L,即L=。通過《夢語》獨有的“概念演算”方法,可以證明L=J-s(社會極樂差=理想社會—現實社會)還推導出“社會極樂差”L是一個最綜合的社會指標,它包括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性等全部社會構成要素。顯然L的值越小,說明“理想社會”和“現實社會”的差距越小。人類的理想社會就是L=0。L不僅是一個定性的概念,而且還是可以定量計算的指標。例如公元1750年的值為1.0926,1850年為0.8960,1950年為1.0923。(詳細運算過程請看第二篇、第二章)
八、人類社會發展“三趨勢”理論是《夢語》的又一項創新。《夢語》認為,人類社會演化的總趨勢是由三種過程合成的。這就是向著理想社會無限趨近的極限過程;周期性上升、下降的波動過程;波動的幅度逐步縮小的極限過程。這三種趨勢可以分別用時間t的函數F(t)、S(t)、Z(t)而精確表達。其中:F(t)=S(t)=asinctZ(t)=把這三個函數合成一個數學表達式就得到了“人類社會演化數學模型”,簡稱為“LX模型”。它是由F(t)、S(t)、Z(t)複合而成的一個關於時間t的函數L(t),當時間t時的極限。即:
L(t)的圖象是以“初始指數”1為起點,在波幅不斷減小的周期性波動中以橫軸為漸近線的一條曲線(橫軸代表人類的理想社會)。書中還以中國、埃及、古羅馬、印度和兩河文明(巴比倫)等世界文明古國的歷史,及世界近代史的重大歷史事件對“LX模型”進行了逐一驗證,竟出現了出人意料的巧合。
“LX模型”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關於人類社會的理想觀。自從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在“自由、平等、博愛”,“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之類的口號鼓動下,人類把追求理想社會的到來列為頭等目標,為此前仆後繼。雖然這些口號在某些方面並不相同,甚至互相衝突,但他們對實現理想社會過程的認識卻是一致的。他們一致相信,只要人類努力奮鬥,人類社會就會一直向前,用幾十年或一兩個世紀的時間就可以實現“人人快樂,時時快樂”的理想社會。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地暴露,共產主義社會某些烏托邦性質地顯現;從20世紀中期開始,現代主義的這種線性理想觀日益受到了人們的懷疑。後現代主義的理想觀開始取代現代主義的理想觀。“放逐理想”是後現代主義理想觀的基本特徵。後現代主義認為,任何理想都是虛無縹緲的烏托邦,任何美好信念都是誘人誤入迷途的海市蜃樓。人們在當下的生活中,只能追求偶然的、暫時性的滿足。後現代主義使人類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夢語》的“LX模型”既定性又定量地提出了“曲線理想觀”的新思想。它一方面揚棄了現代主義的線性理想觀,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後現代主義“放逐理想”的片面性;這種曲線理想觀,可以稱它為“新現代主義”理想觀。新現代主義理想觀認為,人類社會地演化是地球生物進化過程地延續,它是以十萬年,百萬年這樣長的時間尺度來體現的;這種進化是一個極限過程,它的極限目標就是人人快樂、時時快樂那樣的理想社會。人類社會既可以無限趨近它的極限,但又永遠不能達到這個極限。換句話說,人類社會與理想社會之差可以任意小,但永遠也不會等於零。
人類是不能沒有理想的。現代主義理想觀的破產,後現代主義放逐理想的泛濫,使這一領域成為一片空白。填補空白,指明人類未來進程,正是《夢語》創作的目的所在。自從啟蒙運動以來,科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發展,迫使宗教陣地日益減小。科學已成為人類主流的意識形態。但是在教化人類棄惡從善方面,科學遠沒有達到宗教的水平,甚至產生了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為特徵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這也是後現代主義能取得大量信眾的原因之一。《夢語》創作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從科學的視角論證了人類抑制人性貪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利用科學話語(不是用宗教話語)證明人類應該而且可能棄惡從善也是《夢語》創作目的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夢語》是寫給人類的當代的“福音真經”。
九、《夢語》依據天文學中關於宇宙智慧生命(外星人)文明程度的比較方法,提出了地球人尚處於初級文明階段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對“LX模型”進行了簡化分段處理。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社會演化的三個趨勢之中只有周期性波動趨勢有明顯的體現;其餘兩個趨勢,因為變化極其微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簡化后的初級階段“LX模型”是
L(t)=1-aSinct(0≤t≤10)
(常數00)
從這個數學模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初級文明階段的地球人,只能按著“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衡取其輕”的原則處理人類的各項事務;對待人類自身的基本方針,就是“承認自利,抑乘揚除”(承認人的自利本性,抑制由乘法定理產生的貪婪,弘揚由除法定理產生的仁愛)。人類一方面必須現實地對待人性的弱點,不能被烏托邦式的空想沖昏頭腦;另一方面又必須抑制人性中的貪婪。如果讓貪婪任其發展必然導致法西斯主義,那就可能發生“乘方定理”所預見的人類自我毀滅的最終結果。《夢語》還具體地描述了“承認自利、抑乘揚除”的手段和方法,並用實例說明了如何把這互相矛盾的兩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
十、《夢語》還對人類的未來——中級文明和高級文明階段作了大膽地展望與設想。這些展望與設想更是獨創性的;它們包括:在未來的世界政府的調控下,以保障生存為目的的發展觀;以實用為目標的消費觀;以悠閑為特徵的生活觀;以控制人口總量為核心的生死觀;以家庭消解為大方向的兩性觀;應用高科技改造人性,培育新人類的人性觀。這些內容,無疑只是一些大膽的猜想。作者本人對它地實現也沒有多少把握,也無意讓讀者接受這些猜想,僅僅代表作者對未來的一些想法而已。
以上列舉了十個方面的例子,意在說明《夢語》的原創性,說明《夢語》中的很多思想都是破天荒的,是真正的“源生思想”。人類文明在演變的漫長歷史中,曾經產生過許多的“源生思想”。在這些“源生思想”中有的屬於“信仰啟蒙”,有的屬於“理性啟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原始經典屬於“信仰啟蒙”。蘇格拉底、柏拉圖、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是古代的“理性啟蒙”。自由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共產主義學說則是近代的“理性啟蒙”。《夢語》是來自草根思想者的“源生思想”,不敢奢談“啟蒙”二字。儘管上述那些偉大人物之中,也有很多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草根階層,他們的思想也曾被視為異端另類。但《夢語》還是不能與那些天才人物的偉大思想相提並論,只不過是半清醒狀態的夢話而已。估計這些夢話可能有三種結果:其一、如同書的名字那樣成了典型的“痴人說夢”,人世間又增添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弱智的人竟想成為偉大的思想家,還編造了那麼多驢唇不對馬嘴的廢話。其二、《夢語》成了眾矢之的的異端邪說。歷史證明,正確思想只有在與異端邪說的爭鳴之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普及與提高。如果在引來的眾矢之中,出現了一些更新更科學的學術思想,豐富了人類思想寶庫也是可能的,這也算是《夢語》的間接貢獻吧。其三、《夢語》中的某些觀點得到了人們的承認,那當然是作者所希望的。預料那時作者早已不在人世,相信他是會含笑九泉的。不論是哪種結果,《夢語》獨創了那麼多新的“源生思想”是千真萬確的。
作為一部篇幅較長的作品,每一句話都是創新之語,那是不現實的。《夢語》中也有不少文字取材於前人留下的歷史資料。但對於史料地分析卻有著與前人不同的認識。這部分文字雖然不是百分之百地創新,但以分析方法和結論而言,仍屬於創新之舉。茲舉例如下:
一、關於哲學史方面,首創了“三次哲學危機”學說。《夢語》認為,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橫向科學形成獨立學科的歷史過程,使哲學發生了三次危機。“三次哲學危機”學說,使“哲學醜聞”得到了科學解釋。所謂“哲學醜聞”,就是哲學界對於“哲學是什麼?哲學應該是什麼?哲學能夠是什麼?”眾說紛紜,根本無法取得一致。“三次哲學危機”學說,也使哲學地消解找到了合乎邏輯的歷史依據。
二、除哲學史資料之外,世界各國還留下了很多關於人類理想社會方面的史料。這些史料中,不乏設計巧妙的人類理想社會方案,但更多的是關於政治、經濟某個具體問題的政見主張。《夢語》對這些方案和主張,做了一次全面性的盤點與分析,把它們歸納為物權(所有制問題)發展(財富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模式(經濟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主義)平等(社會成員之間關係)治道(治理社會的方法)政道(政體與權力制衡)等六個方面。其中“物權”、“發展”、“模式”三個方面屬於經濟,“平等”、“治道”、“政道”屬於政治。對於每個方面還做了更細的劃分。例如關於“治道”方面又細分為“法治、德治、宗教、功利、權術、無為”等六個小的分類。從而使紛紜雜亂的學說、政見、主張呈現出清晰的邏輯規律。
《夢語》的第二個特點是它獨具特色的研究方法。當今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邏輯實證主義”,即“邏輯演繹+實驗驗證”。它特彆強調因果性、普適性、邏輯自洽性、可重複觀測性、可度量性這些基本的邏輯要素。儘可能的運用數學語言表述事物的狀態、關係和過程,並加以推導、演算和分析,行成具有簡潔形式的結論,更是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突出特點。在現代科學中,運用數學的程度,是衡量一門科學的發展程度,特別是其理論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與自然科學相比,人文科學中除少數學科之外,大多數學科的研究方法還停留在形而上學思辨推理的初級層次。例如,在思辨的基礎上提出命題,然後舉出若干事例加以證明。顯然這種不完全歸納推理得出的結論並非是必然的。這正是很多人文科學問題長期爭論不休的原因之一(例如關於人性如何的問題)。《夢語》雖然總體上是一部人文科學的著作,但它的研究方法則是儘可能地向自然科學方法靠攏,主要有如下幾點:
1、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論證命題。例如,上帝問題的無窮大模型,真理問題的無窮小模型。特別是關於人類社會演化趨勢的“LX模型”,創造了在人文科學中運用數學模型進行理論分析的新高度。
2、《夢語》獨創的“概念演算”例如L=J-S=∑jn-∑sn=∑kn=∑Li雖然還處於初創階段,尚未成熟;但對於如何在人文科學中試用數學推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在判斷、推理和論證的過程中效仿自然科學強調邏輯的嚴密性和準確性。盡量減少概念的模糊性與推理的含混性,貫穿《夢語》全書的每一章節。例如,嚴格區別原命題、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四者之間的關係;嚴格區分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和充要條件的不同;不把或然性結論與必然性結論混為一談,在或然性結論中還要區分概率的大小等等。這些嚴格的邏輯區分在很多人文科學著作中往往都是不太注意的。
4、在不得不使用“不完全歸納推理”或“類比推理”時,特別注意實證原則。在枚舉的例證中儘可能選取有代表性的事例,特別是自然科學的事例,以增大結論的可信度(例如關於人類社會演化“三趨勢”的推證)
總之,《夢語》始終注意了方法論的創新。盡最大努力把“邏輯實證主義”應用於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由於人文領域的特殊性完全照搬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也並非是《夢語》作者的觀點;但是人文科學完全可能在借鑒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同時,創造出有人文特色的更為科學的方法來。《夢語》中的“概念演算”就是這樣一種嘗試。
內容的原創性,方法的創新性是《夢語》的兩大特點。如果把這兩大特點綜合起來就是:
追問終極問題破解千年爭議
盤點百科知識反思人類文明
探索理想社會測算過去未來
融會古今中外貫通人文自然
除上述兩大特點之外《夢語》還有其它一些特點。例如,它把高深的學術思想和通俗的解釋有機的結合起來。凡是出現數學或其它專業方面的知識,一般都做了適當的解釋。因此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閱讀本書。對於數學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跳過這些公式和計算,直接閱讀後面的內容,對理解本書的基本觀點影響不大。為了照顧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夢語》還在每章正文的後面附加了相當數量的註釋,供讀者參考。(註釋資料的來源,主要是《大百科全書》、《社會科學詞典》、等工具書和各高校出版且內容基本相同的教科書。《夢語》的兩大特點——內容的原創性和方法的創新性,是就正文而言的;註釋的內容多是資料性的,顯然,不具備正文那樣的特點;,但在資料的選取和編輯上也帶有作者的觀點和傾向。)
《夢語》全書採用師生二人對話的形式,可以減少長篇論述所形成的枯燥感。採用這種對話體形式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孔子、蘇格拉底這二位先賢的思想都是通過“論語”、“對話錄”這種形式表達的。不僅如此,據考證,耶穌、佛陀等人的原始經典也都是通過與他們弟子的對話整理成文字的。任何“源生思想”誕生之初,都是“語錄體”性質的。體系化、形而上學化往往都是很久以後才逐步形成的。
以上就是關於《夢語》的介紹。當今社會看電視、玩電游者多,讀書者少;讀書人中讀明星緋聞、兩性關係、荒誕怪異、生財之道之類的書人多,讀嚴肅的理論性的書人少;在理論性書籍中,著書者多,立說者少。可以預料,讀《夢語》介紹的人不會太多,讀《夢語》全文的人會少之又少。鑒於此,《夢語》作者對每一位《夢語》的讀者——不論是讚賞者,還是批評者都表示衷心地感謝!
謝謝您的閱讀!
目錄
作者簡介 2
關於《夢語》的介紹
——代前言 3
開篇絮語 13
第一篇 知識真理篇(智慧相對論) 15
第一章各有其理的哲學問題 15
第一節唯物唯心誰是誰非 16
第二節邏輯推理難解終極 25
第三節三次危機哲學消解 29
第二章見仁見智的兩類知識 44
第一節會意知識不便言傳 44
第二節藝術規律排斥理性 48
第三節應該知識價值判斷 53
第三章四種不同的科學話題 60
第一節科學知識唯有此理 60
第二節東西文明怎樣不同 70
第三節真偽科學如何區別 79
第二篇理想社會篇(文明進化論) 92
第一章理想社會與人性之謎 92
第一節古今中外理想多多 93
第二節大同世界能否實現 109
第三節人性如何六個命題 124
第四節未來人性是否改變 139
第二章社會演化的數學模型 172
第一節三種趨勢數學分析 173
第二節指數含意事實依據 183
第三節參數賦值模型分段 204
第三章初級文明與未來世界 225
第一節承認自利抑乘揚除 225
第二節人類未來若干設想 238
致謝 253
夢囈﹐夢中說話。
金 黨懷英 《壬辰二月六日夜夢作一絕句詩以紀之》:“豈非夢語本真語,毋乃造化為余嬉。”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七:“劉霞裳 夢中得一聯云:‘星搖似醉愁他墮,手舉難扶笑我低。’醒後續二句云:‘安得仙雲生袖底,御風飛到鬥牛西。’我以為醒語終不如夢語。”
夢語也稱夢囈。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入睡后常常做夢,並且在睡眠中說話、唱歌或哭笑,有時說夢話是連貫的言語,或成段的述說,個別人說夢話時別人插話他卻與人對答,有的說夢話構音並不清晰,或僅是不成文的隻言片語。夢囈可出現在睡眠的任何時相。說夢話的部分內容往往與平時思維相仿,多為白天所想的事情,經常夢囈多見於兒童神經症和神經功能不穩定者,夢囈多有素質性傾向。
據研究,人睡著后並不表示大腦會完全休息,反而更加活躍。入睡后我們會進入淺睡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此時會做夢)及深睡期(Non Rapid Eye Movement (NREM))(眼球活動減慢)。淺睡期及深睡期兩者成一循環,第一個循環時間較短,第二個循環時間較長,到第叄個循環的深睡期,則或會有夢遊或說夢話的現象。
引起夢語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壓力過大、精神緊張誘發的。因此經常夢語的人一定要加強鍛煉,同時更要注意休息,調節工作、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可能是神經衰弱的表現,只需調整一番自己的生活節奏,緩解一下壓力,調理營養,適當增加一些鍛煉,問題會慢慢好起來的。
經常夢語多半是心火過旺、肝火過熱及精神緊張所致。
夢語不知應否算是一種病態,但據臨床經驗所得,經常夢語的人多半心火過旺、肝火過熱及精神緊張。表現的身體狀況是有口氣、喉乾舌燥,清熱后情況便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