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馬家軍

源於清末爆發的河湟回民起義

寧夏馬家軍,簡稱“寧馬”,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末期統治當時寧夏(包括寧夏,以及甘肅、內蒙古的一部分)的回族武裝軍閥,西北三馬之一,主要是馬鴻逵、馬鴻賓所部。

1949年9月19日,寧夏兵團第81軍在寧夏中寧宣布起義。寧馬對寧夏長達40餘年的統治結束。

歷史沿革


回民起義

寧夏馬家軍源於清末爆發的河湟回民起義。1863年(同治三年),受陝西、寧夏回民起義影響,甘肅河州莫尼溝大阿訇馬 占鰲起兵反清,青馬先人馬海宴此時投身軍中,為馬占鰲得力戰將。1872年,馬占鰲等太子寺一戰“黑虎掏心”大敗湘軍,之後力排眾議,在馬海宴、馬千齡的支持下,挾勝而求撫,率眾歸降朝廷。隨後起義軍被朝廷收編,重要頭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諸馬崛起的基礎。

效力清朝

陝甘回變后,馬福祿跟隨董福祥拱衛京師,先駐紮山海關,后調薊州。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馬福祿在京師與敵血戰,有人稱馬福祿戰死於正陽門,但清史稿中稱他死於進攻東交民巷的戰鬥中。慈禧太后西逃途中,為表彰馬福祿之忠勇,命馬福祿之弟馬福祥繼之統領部下並護衛西去陝西。1902年,馬福祥所部駐紮寧夏,謂之寧馬巡防軍,這就是寧馬軍之來源。
辛亥革命后,馬福祥遣散了滿營官兵,並在甘肅編練甘肅新軍。此時他手下武裝分為兩支,其一為寧馬軍之漢營,時名說昭武軍。該部與馬福祥之子馬鴻逵自行編練之民團合併后,袁世凱給其一番號為混成第五旅,這個、混成旅實際只有5個營大約4000人,馬鴻逵為旅長;另一個是甘肅新軍,初始馬福祥為甘肅新軍司令,1920年馬福祿之子馬鴻賓繼之。

民國期間

1924年,馮玉祥調任馬福祥為西北邊防會辦,實際上是剝奪了馬福祥在綏遠的權利。馬福祥無奈請示馮玉祥允許馬鴻賓在 寧夏擴軍,在馮玉祥同意下,馬鴻賓又在寧夏招募了3個團共7個營的補充團。1926年,馮玉祥五原誓師,將馬鴻賓之昭武軍、甘肅新軍、衛隊馬隊、補充團全部取消,改編為國民軍聯軍第22師,馬鴻賓任師長兼寧夏鎮守使,1927年又任甘邊剿匪司令,無形中取消了寧夏鎮守使這個職位。
1925年,馮玉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兼甘肅軍務督辦,馬鴻逵第五混成旅歸其節制,不久該旅擴編為陸軍第七師,下轄兩個旅和兩個直屬團及三個直屬營,駐防磴口。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入陝,馬鴻逵被任命為國民軍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兼第七師師長馳援西安,此時馬鴻逵的第七師有兩旅及三個騎兵支隊。1927年馮玉祥參加北伐,馬鴻逵部進抵鄭州,同年馮玉祥之國民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馬鴻逵部也隨之改為第二集團軍第一方面軍第四軍,下轄步、騎各一個師。1928年12月南京編遣會議后馬鴻逵部被縮編為陸軍暫編第17師,下轄步騎各一個旅共6個團。1929年韓復榘石友三、馬鴻逵聯合倒馮馬鴻逵所部從洛陽逃至鄭州,並被蔣部改編為第64師,不久擴編為第11軍,馬鴻逵任11軍軍長兼第64師師長。
在民國以前,河州諸馬軍事力量為“西軍”時期,仍延續馬占鰲降清時的格局,即以馬占鰲子系(子馬安良)為首,轄制馬海宴子系(子馬麒,馬麟)和馬千齡子系(子馬福祿,馬福祥)。馬占鰲降清時,馬千齡無軍職,後為朝廷鎮壓回民起義才自組民團成軍。諸馬先隸屬於董福祥的甘軍系統,后獨立一系,為清廷東征西討,特別是抗擊八國聯軍時,諸馬為當時清軍最英勇之部隊。
民國后,馬占鰲子系在政爭中淡出歷史,馬海宴子系和馬千齡子系分據青海(青馬)和寧夏(寧馬),先後投靠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馮玉祥、蔣介石),逐漸養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封建軍閥。

士兵素質


馬鴻逵很重視士兵文化教育,他規定:所有部隊,於入伍三年以內,每人至少須認識三千字,能寫普通書信,士兵中無一目不識丁者。雖可能有誇大。但可以表明,在提高士兵的文化素質方面,寧馬比青馬強許多。

參與戰爭


中原大戰

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響應南方北伐,馬鴻逵部擴編為國民聯軍第4路軍,任總司令。1927年初,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1方面軍第4軍,馬鴻逵任軍長,1929年投靠蔣介石。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蔣,蔣介石將馬鴻逵部擴編為討逆軍第15路軍並封他為總司令,1931年1月,馬鴻逵部被調往河南,參與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進攻。1933年初,馬鴻逵正式就任寧夏省主席,1936年9月加授陸軍上將銜。
民國十八年(1929)5月,馬鴻逵隨韓復榘、石友三在洛陽聯合通電反馮擁蔣,蔣介石迅即複電嘉獎,將馬鴻逵部十七師擴編為討逆軍第十一軍,馬鴻逵任軍長兼六十四師師長、鄭州警備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員。撥給軍餉30萬銀元,千餘支新槍。民國十九年(1930)蔣、馮、閻中原大戰,馬鴻逵攻佔山東泰安市,升任討逆軍第十五路軍總指揮兼徐州警備司令。後唐生智、石友三、韓復榘密謀反蔣,韓復榘以徐州為交通樞紐、軍事重鎮,且與馬鴻逵為倒馮投蔣時的契友,聯絡馬鴻逵共同倒蔣,並委派孫桐萱協商,馬鴻逵同意反蔣。韓復榘派一個旅進駐徐州,以監視馬鴻逵。馬鴻逵思慮再三,深感蔣介石勢大,倒蔣難以成功,遂向蔣告密。蔣介石得知密報,即採取措施,反蔣遂告失敗。馬鴻逵得蔣信任,奉令參加圍剿紅軍。所部十一軍被蔣介石縮編為第三十一師,師部駐信陽。民國二十一年(1932)蔣介石因馬鴻逵“剿匪”不力,大為不滿,令劉峙以優勢兵力包圍馬部駐地信陽,雙方嚴陣以待,大戰一觸即發。馬福祥聞訊抱病奔走漢口(時蔣介石在漢口)、信陽之間,為馬鴻逵說情,在漢口身染時疾,舊病複發。馬鴻逵得知老父為救自己勞累染病的消息,急奔漢口,遵醫囑轉北平途中馬福祥病逝。蔣介石得報,派員慰問致祭,令劉峙撤軍。為“顧念西北宿將”,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路軍總指揮,但只准帶兩個團入寧。
中原大戰後,馬部調至豫南圍剿紅軍,開赴豫南途中,15路軍下屬的第64師和72師被縮編為第35師。1932年劉峙認為馬鴻逵所部搶掠太過,遂以重兵包圍該部欲強行繳械,后經馬福祥出面斡旋而平息。國府任命馬鴻逵為寧夏主席,並將其所部整編為一個師6個旅,只允許馬鴻逵帶2個團返回寧夏。馬鴻逵以4000官兵組成第35師和騎兵旅留在豫南,其餘部隊編為3個獨立旅和一個特務團返回寧夏。留在豫南的部隊不久在光山和潑皮河被紅十五軍殲滅。
馬鴻逵抵達寧夏后,以15路軍總指揮和寧夏省主席名義統治寧夏。當時他的部隊只有一個新編第七師的番號(這個番號以前是馬鴻賓部隊的番號,國府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主席后,馬鴻賓鬱郁不歡,致電國府願率部拱衛南京,國府趁機答覆將其第七師番號給予返回寧夏的馬鴻逵,而以馬鴻逵留在河南的第35師番號給予馬鴻賓,馬鴻賓大驚,又命部下聯名致電國府挽留馬鴻賓,最後番號固然換過,但馬鴻賓也沒有離開西北)。1937年2月以陸軍第168師更換了新七師番號,國府另給於寧夏一個獨立第10旅番號。 

西路軍戰

寧馬馬鴻賓部曾數度與紅軍25軍交手,均敗,戰績遠不及青馬軍隊。

四馬拒孫

1933年冬,孫殿英以奉命入青屯墾為名,率大軍進攻寧夏,志在吞併西北。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和馬鴻賓系寧馬)等恐被各個擊破,地盤難保,乃聯合拒孫,史稱:“四馬拒孫”戰爭。同時,蔣介石也希望孫殿英軍閥與馬家軍相互攻伐,兩敗俱傷。四馬聯軍約4萬餘人(包括青馬部隊),孫殿英兵力約7萬人。經過4個月激戰,以孫殿英慘遭毀滅性打擊而告終。

寧馬抗日

東北淪陷后,日軍欲控制東起察哈爾,西至寧夏、新疆的少數民族地區,企圖通過這種方式封鎖中國內地與國際社會的陸上聯繫。所以九一八后,日本特務不斷潛入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建立據點、交通站。
日軍大舉南下時,傅作義部多次痛殲日寇,給日軍的侵略陰謀帶來極大麻煩。此時,緊挨著綏蒙地區,又控制著蒙古額濟納、阿拉善兩旗的馬鴻逵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如果能夠爭取到馬鴻逵,則可以使傅作義腹背受敵,逼其退出綏遠。作為實力相對單薄的小軍閥,馬家軍最初對日軍的態度比較矛盾,他們既不願投降,更不願起兵抗日。
然而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國內抗日情緒高漲,馬家軍立刻使出了見風使舵的看家本領,宣布堅決擁護抗日。 
1937年抗日軍興。軍委會命令將馬鴻逵第11軍之168師和獨立第十旅(改番號為騎兵第十旅)與青馬之100師、騎5軍合編為第17集團軍,這一舉措遭到青馬和寧馬的一致反對,經過妥協,軍委會轉以馬鴻賓之81軍與馬鴻逵的11軍合編為第17集團軍。 
寧夏的馬鴻逵隨即將部隊投入到綏西戰場,青海的馬步芳也派出了騎兵第一師奔赴抗日前線。騎一師最初僅擔任保衛任務,負責保障隴海線的鐵路運輸安全,同時還負責剿滅投靠日軍的白蓮教
1938年冬天調防至黃泛區時,師長馬彪率領全體將士不畏嚴寒,接連從日偽手中收復被佔領村寨,鄉親們主動為其送上“萬民傘”。
轉年春天,騎一師又被調往項城,防備淮陽的日軍。騎一師沒有呆板地原地死守,而是主動出擊。旅長馬秉忠親自帶隊渡河,向淮陽城發起進攻。
馬秉忠將淮陽城團團圍住,城內日軍急忙從開封調來100輛卡車增援。面對日軍的坦克、大炮,騎一師只能選擇與日軍展開白刃戰,重挫日軍。
不過畢竟缺少重武器,旅長馬秉忠在衝鋒時被日軍擊中犧牲。好在馬彪增兵及時,日軍不堪夾擊之苦,終於潰敗。
此役,騎一師共消滅日軍1000多人,俘虜十餘人,雖然自身傷亡高達2000人,卻極大地挫敗的日軍的銳氣。氣急敗壞的日軍只能將怒氣全部撒在俘虜身上,很多回民兄弟因此慘遭挖眼剖腹。
寶塔戰鬥時,百餘名回民戰士背水而戰,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們集體投河自盡。戰士們本以為將戰馬留在河灘,日軍能給他們一條活路,沒想到小鬼子因吃了大虧,竟用機槍將200多匹戰馬殘忍射死。
騎一師在抗戰中轉戰千里,傷亡近萬人,貢獻是巨大的,但某些時刻也不乏保存實力之舉,畢竟在開赴前線前,馬步芳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服從命令,隨機應變”,在皖北時甚至還干過走私的勾當。
馬家軍中抗日意志最堅決的要數馬鴻賓。馬鴻賓很早就組織研究日軍作戰特點。1938年5月,馬鴻賓被任命為綏西戰區司令。傅作義退入山西后,馬鴻賓承擔起第一線的防衛任務。
1939年夏天,板垣征四郎率領日軍精銳進犯綏西,馬鴻賓之子馬惇靖親自指揮,與日軍展開肉搏戰,繳獲日軍卡車數輛,彈藥無數,為綏西戰役取得開門紅。
1940年,傅作義收復五原時,馬鴻賓部則將日軍引入沙漠,以運動戰消耗日軍精力,最終迫使其放棄南線增援計劃,匆匆撤軍。日軍撤退後,81軍迅速向偽蒙軍隊發起進攻,伊克昭盟東北地區全部被收復。 

解放戰爭

1947年春,馬鴻逵曾率部參與圍攻陝甘寧邊區。
1949年蘭州戰役期間,應馬步芳要求,馬鴻逵派128軍、賀蘭軍配以騎兵炮兵組成的援蘭兵團,準備解蘭州之圍,但部隊奉馬鴻逵指令躊躇不前,8月26日蘭州解放,128軍和賀蘭軍隨即迅速撤回。
蘭州解放后,馬鴻逵倉皇飛往重慶,留下馬敦靜負責寧夏防衛,馬敦靜又對寧夏兵團進行了調整,將賀蘭軍保一師劃歸128軍指揮,11軍保四師劃歸賀蘭軍指揮,騎兵師第一旅也劃歸賀蘭軍,而其第二旅則劃撥給128軍指揮。馬鴻逵抵達重慶后,給寧夏下達了最後的作戰命令:128軍附保一師和蒙軍李守信支隊、三邊張廷芝保安團和騎兵第10師第二旅防守河東,11軍作為總預備隊防守銀川,賀蘭軍配屬騎兵第十師第一旅防守河西、寧朔。9月16日,解放軍開始向寧夏進軍,9月19日,馬敦靜乘坐飛機逃離寧夏,與此同時,128軍軍長盧忠良並代表11軍軍長馬光宗與賀蘭軍軍長馬全良商談通電起義,寧馬幾員剩下的軍事將領在仁春渡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隨後達成一致意見——通電起義。21日夜,賀蘭軍軍長馬全良來到吳忠與解放軍61軍接洽,22日解放軍開入銀川。寧馬馬鴻逵系的部隊隨即土崩瓦解,到和平解放時,幾乎已經沒有完整的成建制部隊。9月23日,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同國民黨寧夏軍政代表在中寧簽訂《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議》。
解放前,馬鴻賓選擇了與他的堂弟馬鴻逵截然不同的道路。馬鴻賓率領一萬多部隊通電起義,投入人民的懷抱。1960年病逝於蘭州。 

戰鬥序列


馬鴻賓所屬馬家軍編製
1921年初,馬福祥調任綏遠都統,馬鴻賓出任寧夏新軍護軍使(后改鎮守使)兼新軍司令,仍兼管內蒙三旗軍事,其兵力主要為馬福祥留下的軍隊。計有昭武巡防軍,馬福壽(馬鴻賓的三叔)任司令轄騎、步兵5個營;甘肅新軍,馬鴻賓任司令(兼)轄騎兵3個營、步兵3個營、炮兵1個營,共7個營。炮兵營長馬普仁是馬鴻賓的長子。此外,馬鴻賓又成立了鎮守使署衛兵馬隊1個營,馬楚卿(馬鴻賓的岳叔)任營長。
寧夏新軍部隊編製序列(1921年)
寧夏新軍 司令 馬鴻賓
昭武巡防軍(轄騎,步兵營共5個營)
甘肅新軍(轄騎兵、步兵、炮兵共7個營)
炮兵營
鎮守使署衛兵馬隊營
1924年,第二次直奉軍閥戰爭后,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馬福祥 任西北邊防會辦。但馬福祥失去了綏遠地盤,向馮玉祥要求擴充馬鴻賓 的兵力,經馮玉祥允許自行招兵,夠1個師編1個師,夠1個軍編1個軍。因此,烏鴻賓委派寧夏當地紳士和頭面人物在自己地方上撥壯丁, 共擴充3個補充團(計步兵7個營):第1團,王德銓任團長;第2團,馬 獻文任團長;第3團,馬顯誠任團長。
1925年秋,馮玉祥派劉郁芬代理甘肅督辦。次年直奉軍閥聯合攻打 國民軍,隴東鎮守使張兆鉀通電討劉郁芬,劉將張免職,派馬鴻賓為隴 東鎮守使,張又聯合隴南鎮守使孔繁錦與劉開戰。馬鴻賓積極發起“平 番會議”,企圖通過調解平息戰亂,這一倡議雖得到甘肅各界贊同,但因 張兆鉀條件苛刻,使會談流產,以致馬鴻賓威信受損,不久終以國民軍 孫良誠、吉鴻昌等打敗了張兆鉀而告終。
1927年夏馮玉祥取消了寧夏鎮守使建制,改馬鴻賓部為國民革命 軍第2集團軍第22師,馬鴻賓任師長兼甘邊剿匪司令。
新編第22師編製序列(1926年)
第22師 師長 馬鴻賓
第64旅 旅長 王德銓
馬玉麟團
馬維麟團
第65旅 旅長 馬顯圖
馬義新團
馬顯誠團
馬彥新團
騎兵旅 旅長 馬獻文
馬忠團
馬榮華團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馬鴻賓任西北長官公署副長官,其子馬惇靖接任第81軍軍長。胡宗南進犯延安,馬鴻賓受命派兵協助,3月馬惇靖派其第179團進駐環縣、將台,立足未穩,於次日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擊敗,團長馬奠邦被俘。1949年春,蔣介石又以第81軍和甘肅白海峰的騎兵師合編為固海兵團,馬惇靖任司令。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后,馬步芳軍隊土崩瓦解,大局無法挽回,馬鴻賓即去綏遠會見傅作義準備起義。當他返回寧夏的途中,其子馬惇靖巳於9月19日與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第64軍在中寧縣城簽訂了和平解放的協定,同時寧夏馬鴻逵的軍隊在馬全良、盧忠良率領下也宣布起義,寧夏全境解放。經人民解放軍改編,原第81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獨立第2軍,馬鴻賓之子馬惇靖、馬惇信分任正副軍長。
馬鴻逵所屬馬家軍編製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后,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蔣,蔣介石將馬鴻逵部擴編為討逆軍第15路軍,馬鴻逵任總司令。
第15路軍部隊編製序列(1930年)
第15路軍 總司令 兼第64師 師長 馬鴻逵
第191旅 旅長 馬寶琳
第192旅 旅長 李毓英
獨立第1旅 旅長 馬全良
騎兵旅 旅長 馬騰蛟
1931年1月,馬鴻逵部被調往河南,參與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進攻。所部縮編為第35師,馬鴻逵任師長,師部駐信陽。1932年9月,蔣介石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11月馬率部北上赴寧夏。
1933年2月,馬鴻逵任寧夏省政府主席、省黨部特派員(后改為主任委員)、第15路軍總指揮。1933年冬,蔣介石為牽制馬家軍在西北的勢力,特任命孫殿英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引起西北“三馬”的警惕,於1934年1月至3月,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三人聯合率部逐孫殿英部出寧夏。
1935年春,馬鴻逵部在同心的預旺、豐州等地圍截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1936年6、7月繼續“圍剿”紅軍。構築封鎖邊區線。12月通電反對張、楊發動的“西安事變”。抗戰爆發后,馬鴻逵出任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
第17集團軍部隊編製序列(1937年11月)
第17集團軍總司令馬鴻逵
第100師師長馬步芳(兼)
第11軍軍長兼第168師師長馬鴻逵
騎兵第5師師長馬步青
1942年冬,馬鴻逵率第1、第2騎兵旅參加綏西抗日戰爭。1943年,馬鴻逵的次子馬敦靜任第11軍軍長。1945年,經國民黨政府批准,將寧夏省會改稱銀川市,吳忠鎮改為吳忠市。馬鴻逵任西北軍政公署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
1946年至1947年,馬鴻逵配合胡宗南進攻延安,組織寧夏兵團並任總指揮,向鹽池、定邊、安邊、靖邊等地進犯。8月1日,馬鴻逵任甘肅省主席,命寧夏兵團堅守固原。馬鴻逵部被解放軍第19兵團第64軍擊潰,被俘500C餘人。
8月26日,蘭州解放后,馬鴻逵、馬敦靜父子飛台灣后,受到台灣“國防部”的指控,要他們對西北敗局負責。不久,馬鴻逵被“撤職查辦”後去美國就醫,長期住洛杉磯。1970年1月14日,馬鴻逵病死於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