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龍泉鎮的結果 展開
龍泉鎮
北京市門頭溝區下轄鎮
龍泉鎮,北京市門頭溝區下轄鎮,位於東經115°59'55"~116°07'00″,北緯39°54′23"~40°00′10"之間。地處門頭溝區東部,東與石景山區廣寧街道交界,南與永定鎮、潭柘寺鎮相連,西與王平鎮相接,北與王平鎮、妙峰山鎮接壤,東北與軍庄鎮毗鄰。鎮域面積30.8平方千米。
解放后,龍泉地區為門頭溝鎮。1958年,成立門頭溝人民公社。1983年12月,門頭溝公社改鄉。1990年,門頭溝鄉改為龍泉鎮。截至2019年10月,龍泉鎮下轄16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門頭溝路23號。2020年,常住人口為52072人。
2011年,龍泉鎮生產糧食213.4噸,人均94千克。水果種植面積695畝,產量85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8382元。財政總收入7369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990萬元,增值稅1476萬元,企業所得稅5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3%、9%。
解放后,龍泉地區為門頭溝鎮。
1958年,成立門頭溝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門頭溝公社改鄉。
1990年,門頭溝鄉改為龍泉鎮。
地名由來
龍泉鎮因地處九龍山下、永定河畔而得名。
龍泉鎮位於東經115°59'55"~116°07'00″,北緯39°54′23"~40°00′10"之間。地處門頭溝區東部,東與石景山區廣寧街道交界,南與永定鎮、潭柘寺鎮相連,西與王平鎮相接,北與王平鎮、妙峰山鎮接壤,東北與軍庄鎮毗鄰。鎮域面積30.8平方千米。
龍泉鎮地處北京大西山東部邊緣,屬太行山系小五台余脈,東有永定河,南有南大嶺,西有峰口庵,北有九龍山、香峪梁。三家店、琉璃渠、城子位於永定河出山口左右。地形分為山前平原、低山丘陵與河谷、溝谷。境內最高峰位於九龍山刺玫花坨,海拔968.7米,最低點位於葡萄嘴東永定河道,海拔不足100米。
龍泉鎮
龍泉鎮屬北溫帶半溫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多年平均氣溫11.9℃。年平均日照時數256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降雨75%集中在夏季。
龍泉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永定河。河流總長度5.1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永定河,流經龍泉務、琉璃渠、三家店、城子、大峪5村,年均蓄水量100萬立方米。龍泉鎮總面積49.2平方千米均在永定河流域內。
龍泉鎮九龍山和南大嶺植物資源豐富,已知約有76科的植物品種。
龍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雹災、風災、冰災、地震災害、病蟲災害等。1980年8月2日,門頭溝公社8小時降雨288毫米,水淹安全街和三家店糧庫,有700間民房進水,40間房屋倒塌,25萬千克糧食被泡。
截至2019年10月,龍泉鎮下轄16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門頭溝路23號。
社區 | 東南街社區 | 中北街社區 | 西前街社區 | 水閘西路社區 | 琉璃渠社區 | 龍泉務社區 |
梨園社區 | 峪新社區 | 倚山家園社區 | 中門家園社區 | 西山藝境社區 | 高家園新區社區 | |
中門寺南坡二區社區 | 中門寺南坡一區社區 | 龍門新區二區社區 | 大峪花園社區 | |||
行政村 | 大峪村 | 城子村 | 龍泉霧村 | 琉璃渠村 | 三家店村 | 中門寺村 |
門頭口村 | 天橋浮村 | 三店村 | 西龍門村 | 東龍門村 | 西辛房村 | |
東辛房村 | 石石巷村 | 滑石道村 | 岳家坡村 | 趙家窪村 |
截至2018年末,龍泉鎮有戶籍人口有25585人。
2021年6月15日,北京市門頭溝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龍泉鎮常住人口為52072人。
龍泉鎮共有耕地面積1746畝,林地面積2.9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
2011年,龍泉鎮生產糧食213.4噸,人均94千克。水果種植面積695畝,產量85噸,主要品種有葡萄、大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82元。
2011年,龍泉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8家,職工2241人。
2011年,龍泉鎮財政總收入7369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990萬元,增值稅1476萬元,企業所得稅5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3%、9%。
1、龍泉務特菜基地
龍泉務特菜基地現有佔地20畝的現代化日光溫室。基地聘請了北京農學院等科研單位專家為技術指導,使用天然的地下水和有機肥料,生產出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蔬菜。現基地特菜品種已達20多種,主要有以色列甜椒、大蕃茄、香蕉西葫蘆、碟形瓜、毛節瓜、板栗南瓜、油麥菜、櫻桃蘿蔔、荷蘭豆、番杏、紫甘藍、彩椒、迷你黃瓜等。是一個有高科技含量的精品特菜基地。
2、龍泉香杏園
龍泉務村的“龍泉香杏園”佔地300畝,是門頭溝區十大觀光農業園之一,園內滿山遍野皆為品質獨特的香白杏樹,內有香白杏園、農家飯風味餐廳、垂釣園等,園內環境優美,景色怡人,時逢香白杏成熟季節,更是滿園杏香,是集觀光、採摘、旅遊、度假、休閑、納涼、餐飲為一體的農業觀光園。
3、三家店同業養殖場
三家店同業養殖場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獺兎養殖場,佔地面積40畝,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其養殖規模可達到欄存30000隻。已被評為市級養殖小區。
4、西辛房物華園
西辛房村物華園佔地30畝,是集種植、養植、農產品加工、農業科技培訓為一體的高效農業園區。園區內芽菜的種植是無土立體栽培,種植出的芽菜無污染、無公害,是人們食用、保健的綠色蔬菜,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園內還設有芽菜水餃加工基地,生產的芽菜水餃,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園區內種植的水草、蘑菇等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此外,園區內還養殖奶牛、獺兔、觀賞鳥等。是該區獨具特色的高效農業園區。
5、中門寺自然生態園區
區域面積2.1平方公里,山上為林地,樹木蔥籠,並有山泉數處,汩汩流淌。區域內分佈著果園210畝;香椿基地160畝;還建有“青少年培訓中心”,佔地30多畝,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有網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還有教室、會議室、餐廳、客房、健身房、多功能娛樂廳等,可同時接待600餘人。是一個集教育、培訓、旅遊、觀光、採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自然生態園區。
龍泉鎮境內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琉璃渠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琉璃渠三官閣、三家店天利煤廠。三家店村為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南官園、三家店龍王廟等22處。龍泉鎮鎮域內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琉璃燒造技藝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龍泉務童子大鼓會、潭柘紫石硯雕刻技藝2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琉璃渠村五虎少林會、大峪村萬福太平秧歌童子聖會、龍泉務村一心同樂太平秧歌老會3項。琉璃渠村2007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三家店村為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京西太平鼓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清末,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歷史上門頭溝很多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擊打太平鼓,清代宮廷中舊曆除夕也要擊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稱太平鼓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最為活躍,在當地的歲時民俗活動中很吸引人,百姓們擊打太平鼓更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僅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區的節慶習俗。作為這一舞蹈品種的標誌性舞具——太平鼓,從製作工藝到與舞蹈動作的有機結合,已經超脫了作為樂器音響載體的單純功能,而成為這一地區具有強烈地域文化象徵的器物,是當地老百姓文化認同的標誌。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琉璃燒造技藝
琉璃系低溫鉛釉陶的習稱,是一種常用於宮殿、陵寢、寺院、廟宇、寶塔等建築的裝飾材料。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琉璃在造型樣式、裝飾風格、工藝技術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琉璃建築將中國傳統陶瓷文化和建築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一種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建築形式。龍泉鎮琉璃渠村的琉璃燒造技藝系由山西省榆次縣趙姓琉璃世家傳入北京,窯場按清代工部規制燒造琉璃,這一規制一直被視為標準官式燒製法。一件琉璃製品一般要花費十多天時間,經過二十多道程序才能燒制完成。首先需選用鉗子土,經過粉碎、篩選、淘洗、煉泥成型,晾乾后入窯燒胎,俗稱“素燒”。然後施以釉色,再入窯燒造,稱為“彩燒”。
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原名“琉璃局”村,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下轄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京西龍泉鎮域北部,背靠九龍山,面臨永定河,依山傍水。村域面積3.5平方公里。琉璃渠村整體格局清晰,平面呈扇形分佈於永定河左岸的沖積平原上。同大多數傳統聚落一樣,古村整體空間格局並非依照嚴謹的棋盤狀網格,而是依賴自下而上的“自組織”方式,進而形成以西山古道、後街及妙峰山新南道為骨架,以南北向輔路為分支的網狀布局。村落各街巷的組團中既有規模宏大的鄧氏宅院、琉璃廠商宅院等院落群,也有小巧精緻的李氏宅院和三官閣過街樓。
2012年12月17日,琉璃渠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道路41條,總長度22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7米;橋樑5座,總長度230米。
龍泉鎮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1350人,專任教師261人;小學3所,在校生795人,專任教師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8所,在校生5197人,專任教師60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龍泉鎮電影年放映650場次,觀眾達7萬人次;文化館(站)2個;公共圖書館(室)1個。有三家店文場會、三家店高蹺會、坡頭南街莊戶村鍋子大鼓會、龍泉務村石鎖等民間花會。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體育場地1處。88.9%的城市社區和70.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中央、北京等電視台的60多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1.5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病床12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6張。專業衛生人員59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5人。重點醫院有龍泉醫院、婦幼保健醫院等。其中北京市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院有病床30張,固定資產總值299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14人,其中執業醫師36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5人;
2011年,龍泉鎮完成診療97256人次,住院手術514台次,出院病人1166人次。
2011年,龍泉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637.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8%;孕產婦死亡率為0。
2011年,龍泉鎮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6戶,人數250人,支岀139萬元,比上年減少21.6%,月人均400元,比上年增長21.6%;城市醫療救助59人次,支出10.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127人,支岀49.3萬元,比上年減少27.8%,月人均324元,比上年增長34.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15.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人,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53.4%;農村醫療救助50人次,支出25.4萬元;農村臨時救助295人次,支出34.6萬元,比上年增長2.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人,接收無軍籍職工20人,撫恤事業費支岀45.2萬元。社區服務站9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51張。新增失業人員660人,有56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3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93人,全年共幫助12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郵政網點5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投遞點38個,鄉村通郵率100%。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自來水鋪設幹線水管80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2011年末,龍泉鎮共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3座,主變壓器10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9.5%。
龍泉鎮地處西高東低的半山區,背靠九龍山,東臨永定河,山地綠色植被豐富,有永定河水閘充足的水源,構成了美麗的自然景觀。這裡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遼窯文化、琉璃文化、古街文化、古代建築遺址群成為豐富的永定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旅遊事業的最好地方。